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名词动用这一语言现象在现代英语中应用普遍,它能使语言形象生动,表现力增强.从名词动用的语义理据、类别及其表达效果等方面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分析,旨在说明英语名词动用对强化表达效果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论名词动用     
名词作动词用是现代英语一个日益普遍而又生动有趣的语言现象。它能使语言简约,表现力增强,使抽象的概念变得生动形象。本文将就名词动用的历史、现状、分类、语法功能及其修辞效果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对英语中一些不及物动词、形容词、名词以及介词词组在语义上呈现语态这一语言现象,以及其表达特征进行探讨和阐述。  相似文献   

4.
称谓名词动用是具有转喻认知理据的语法现象。在名词动用过程中,作为事件ICM的主要参与者,称谓名词所指称的认知主体具有较高认知突显度,能为同一ICM中的动作或其他参与者提供心理可及。基于事件ICM中参与者与动作之间的转喻关系,文章将称谓名词动用现象大致分为施事者代动作、结果代动作与方式代动作三类,并结合语言实例对其进行阐述,进一步证实了概念转喻认知机制对于语法具有促动和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5.
针对语言学领域英语动词的-ing形式及-ed形式区分认识的一贯分歧,从英语语言史实出发,结合对英语语言使用现状的考察,对这两种非限定形式的结构特征做详细分析,以期梳理出动词的这两类非限定构成的语法动因。分析表明:动词的-jng形式实质上包含两类不同的语言现象,其中之一是现在分词,与-ed非限定式同属分词范畴,另一类则是名词性质的动名词。  相似文献   

6.
针对语言学领域英语动词的-ing形式及-ed形式区分认识的一贯分歧,从英语语言史实出发,结合对英语语言使用现状的考察,对这两种非限定形式的结构特征做详细分析,以期梳理出动词的这两类非限定构成的语法动因。分析表明:动词的-jng形式实质上包含两类不同的语言现象,其中之一是现在分词,与-ed非限定式同属分词范畴,另一类则是名词性质的动名词。  相似文献   

7.
名词动词化现象在英语中越来越普遍,其对汉语的影响也日益显现。名动转化既能体现“语言经济原则”,又能提高表达效果,从而达到生动、形象、言筒意赅的修辞目的。名动转化能产生生动修辞效果的关键在于其语义增值杌理。  相似文献   

8.
工具名词的动词化是英语中普遍存在的语法现象,但以往研究却很少关注这一动词化现象,更未深入探讨其认知理据和动因。在认知语法框架内对这一现象的转喻模式进行分析后发现,传统语法和语义解释过于简单;工具名词的动词化是转喻认知操作的体现,其凝练的表义符合语言经济原则和会话合作原则。  相似文献   

9.
翻译过程是一个从语言输入到语言加工再到语言产出的信息加工过程,图式理论为翻译理解和翻译表达提供了认知基础。英语中大量的名词给学习者理解文本造成了障碍,本文从翻译图式加工的角度,帮助学习者增强对英语名词的认知和理解。  相似文献   

10.
翻译过程是一个从语言输入到语言加工再到语言产出的信息加工过程,图式理论为翻译理解和翻译表达提供了认知基础。英语中大量的名词给学习者理解文本造成了障碍,本文从翻译图式加工的角度,帮助学习者增强对英语名词的认知和理解。  相似文献   

11.
阐述构式语法和功能承受性(affordance),并以其作为视角,选择适当样本进行实证试验,通过SPSS软件分析研究得出构式和功能承受性,对英语名转动词语句的理解具有动态促进作用,针对相关问题,提出相应教改建议。  相似文献   

12.
吕文静 《科技信息》2012,(19):266-267
本文以言语交际中的情态助动词will为研究对象,借助语料,分析在不同语境条件下的模糊限制功能:缓和话语语气;提高话语的客观性;使话语更具有关联性。  相似文献   

13.
基于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COCA的研究发现:1)与probably共现频数最高的动词、名词和形容词预见了模糊限制语probably最常用的语法构式为“be+probably+adj.+n.”与“will/would+probably+v.”.2)模糊限制语probably有居中的句法位置趋向,主要发挥认知评价与缓和语气,调节人际关系的语用功能.3)模糊限制语probably的类联接典型范式具有精确话语信息、表达礼貌意义以及传达认知评价的主、客观情态取向的三重情态功能,其情态意义表达强度呈现强弱渐进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4.
在对《逸周书》动词进行穷尽性统计的基础上,将其821个动词做了分类。从语法分类可以看出它们的时代特点,即相对于甲骨文类型已经非常齐全;相对于中古汉语动词总量较小,每类动词也相应较少。助动词、特殊动词的小类中,古汉语中有的先秦汉语也都具备。中古汉语动词总量上千,每小类动词也更丰富,如助动词中可能类的"得"、"耐"、"而",意愿类的"肯"、"愿",必要类的"应"、"当"等,但在《逸周书》中都没有出现。  相似文献   

15.
文章根据复合动词前后项动词对旬中名词的格支配关系,将日语复合动词分为三大类,即并列关系、修饰关系和融合关系。其中修饰关系又分为中心词前置式和中心词后置式两类。通过对句中名词的格支配关系分析,也可以为分析复合动词自他性的特征提供一个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重点考察状位(充当状语)的“在……下”格式中动词的使用情况。从纸质书面语料获得这类动词就有170多个,这类动词绝大多数都是行为动词,非行为动词只占少数;许多动词之所以出人意料地出现在格式中,其原因主要可从表意的明确性和表达形式的简洁性两个方面来解释;对于从网上搜索获得的许多动词进入格式的现象,就目前看,由于存在不同程度的可接受度的问题,因此。应该采取慎重而又宽容的态度。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一定规模的语料的考察分析,可以发现“‘这么’+动词”格式和“‘这么一’+动词”格式既有相同点,更有不同点。“‘这么’+动词”中出现的动词种类多,有心理动词、行为动词、能愿动词,及物动词后面可以带宾语,“‘这么’+动词”可以单独出现,此格式除了表示已然动作、未然动作,还可以表示正在持续的动作。“‘这么一’+动词”中出现的动词少,仅为行为动词和心理动词“害怕、想”,动词后面不能带宾语,“‘这么一’+动词”不能独立单说,不能表示持续动作,由于“一”的存在,此动作都是已然的。  相似文献   

18.
对动词带动词作宾语情况的研究,吕叔湘先生在《汉语语法分析问题》中从两个角度进行了分类。我们从动词的种类、动词的价、动词的含义指向及适应的句式等新的角度加以考察,以便深刻了解动词带动词作宾语这种语言现象。  相似文献   

19.
比较领有名词移位的两个句式(保留宾语的被动句和领主属宾句)的动词,分析其动词在语法和语义上的相似性。在语法层面,单及物动词和双及物动词可进入保留宾语的被动句;潜及物动词进入领主属宾句。在语义层面,两个句式的动词都多为拂义动词,且与名词主语关系密切,动词所产生的事件对主语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