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广州城市公共绿地建设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国涛  林本坚 《科技信息》2008,(20):293-294
通过分析广州城市公共绿地建设现状,针对主要存在的问题,对广州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活动中的城市公共绿地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特别是对城市绿地规划、生态和节约型城市绿地建设、立体绿化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浅析。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2000年和2008年两期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在RS与GIS技术支持下提取北京规划市区公共绿地信息,应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对北京规划市区公共绿地景观格局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北京公共绿地数量与面积都不同程度的增加,公共绿地面积由2000年5542.68hm2增加到2008年的8321.98 hm2,公共绿地北部较多,南部少。②公共绿地中超大型斑块所占面积比例高达80%,③公共绿地景观破碎度较高,特别是小型斑块;公共绿地分维数偏低,斑块边界较规则,形状较简单。 关键词:公共绿地、斑块、景观格局、北京  相似文献   

3.
邱泉生 《科技资讯》2006,(12):49-49
居住小区是城市集中布置居住建筑、配套公建、小区公共绿地、生活性道路及服务设施的居住场所。本文从居住小区的建设现状着手,分析了居住小区环境规划设计的原则以及小区环境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4.
针对大量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对智能小区供电容量规划产生巨大影响的问题,提出一种考虑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影响的智能小区供电容量规划分析方法;该方法基于智能小区原有供电容量规划,结合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创建匹配模型,分别对小区内居民负荷、公用负荷及电动汽车充电负荷进行预测,计算出整个小区合理的供电容量,并通过实际算例分析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提高了智能小区的用电可靠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5.
住宅小区的声环境是关系人们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要问题,需要从防噪规划、建筑布局和景观设计等多角度进行设计.对于城郊小区而言,噪声预测是进行声环境规划和设计的有效手段,通过对小区环境噪声的模拟,可以得到小区噪声分布状况,为小区规划和防噪提供较好的方案;结合建筑环境设计的声屏障设计可以达到景观和功能相结合的效果;而有意识地结合当地生态环境营造声景观更是和谐人居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岳阳市生态园林城市建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生态学理论为基本原则,根据国家园林城市建设标准,提出了岳阳市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和城市绿地规划的建议。岳阳市生态园林城市绿化建设的目标是:到2005年规划建设绿化覆盖率达到36%,绿地率达到3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9m^2;到2015年规划建设绿化覆盖率达到40%,绿地率达到3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3m^2。规划中注重城市生态体系的建立。注重保持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通过城市绿化和生态园林的建设,达到人与社会、环境的和谐。  相似文献   

7.
针对小区开放对道路通行影响的问题,使用层次分析、多目标双层次规划、遗传算法等方法,分别建立了指标体系评价模型、多目标双层规划模型等模型,并构建了不同类型的小区,综合使用了LINGO和MATLAB等软件编程,得出小区开放车流密度、道路饱和度等指标对道路通行产生的影响,并且不同类型的小区开放后对周边道路通行的影响效果不同,由此向城市规划和交通管理部门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以北京市规划市区内公共绿地作为研究区,采用热岛、容纳避难人口数量、绿地率、每年吸收二氧化碳数量、每年释放氧气数量等参数,利用TM影像等地理辅助数据与2005年园林绿化普查资料,在GIS与RS技术支持下,对5个单因子作用下研究区公共绿地服务功能进行评价。并基于多因子层次覆盖评价模型,对复合因子及多因子综合作用下研究区公共绿地服务功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五个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是:在北京规划市区内的没有服务功能很差的公共绿地,服务功能差的公共绿地面积占到23.6%,服务功能中级的占45.1%,服务功能好的占29.1%,服务功能很好的占2.1%。  相似文献   

9.
通过小区几种防病药剂的试验,在同等条件同等管理情况下,均有明显效果,尤以植丰2号、1号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李艳  王晓婷 《科技信息》2011,(7):I0333-I0333,I0362
通过对风和日丽小区规划与单体建筑的分析,并与实际相结合,探讨小区的规划与建筑设计。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鸡西市儿童户外活动轨迹的分析,提出居住小区内的宅间绿地应与儿童户外活动场地结合布置,并提出了宅间绿地的规划布置还应考虑老年人看护儿童的需要,指出了宅间绿地植物的选择应以乡土树木为主。  相似文献   

12.
住宅小区雨水利用不仅能节约水资源,改善小区生态环境,还能给开发商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因而备受关注。阐述了住宅小区雨水利用系统的分类及建立原则,通过案例分析,介绍了雨水利用系统在住宅小区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鸡西市居住区现状的调查研究,指出了鸡西市居住区存在的住区选址不当、建筑闲置、小区模式的简单套用和住区不公平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通过加强环境意识、合理配置居住区公建、关注贫困阶层及规划多元化等方法,可以改善鸡西市居住区的不合理现状。指出积极探索适合于鸡西市的居住区规划模式和规划理念,是促进科学、合理的鸡西市居住区规划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居住区绿地植物配置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居住区绿地植物配置的基本原则,介绍了多居住区绿地植物配置常用组合方式。  相似文献   

15.
大庆市居住区绿地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大庆市居住区绿地进行调查研究,在综合分析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改善大庆居住区绿地现状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以遥感数据为基础。在地理信息系统的辅助下,运用生态学原理,选取厦门市湖里区作为研究区域,以鼓浪屿为比较,结合具体情况和考虑研究的可操作性,以绿地斑块大小来进行分类,选取多样性指数、优势度、均匀度3个指标,对厦门市湖里区及鼓浪屿城市植被景观进行多样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湖里区绿地景观多样性指数为1.844。优势度为0.510,均匀度为0.741;鼓浪屿绿地景观多样性指数为2.190,优势度为0.847,均匀度为0.395。两区总体表现为各类型分布不均,各种类型相差较大,多样性程度不高。综合评价结果为鼓浪屿区较湖里区合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开放式住宅区设计在大城市中的应用情况,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实现功能整合,达到资源共享,提高城市公共空间活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并结合相关案例据实分析。结果开放式住宅区设计在现代城市住宅区设计中具有较强的适用性,主要表现在实施的两种发展模式上:一是"传统邻里发展模式"(亦称"TND模式");二是"公交主导发展模式"(亦称"TOD模式")。结论基于新都市主义理念下的开放式住宅区设计可以增强交往空间的人性化,体现更多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8.
通过恩施城区绿地指标、绿地系统等方面的调查,详细分析了恩施市环境绿化的现状.结合恩施市园林绿化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以人为本,营造最佳人居环境的多项措施,并指出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及相应的对策,为城市规划提供详实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建设生态居住区的现实意叉,从选址和规划布局的科学化、道路交通系统与绿地的生态化、雨水的集约蓄收和污水的循环利用、建筑单体设计的节能和生态化以及太阳能和沼气等能源的利用等方面探讨了生态居住区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上海中心城区河流及水体周边小气候效应分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选择上海中心城区6处不同类型的城市河流及水体,对其周边环境进行了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实地监测.由于水体小气候效应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本文通过比较各水体不同季节上下风向的温湿特征及人体舒适度效应,初步分析城市河流及水体周边的小气候效应,并探讨其主要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水体面积是影响其小气候效应的重要因素,在不同季节的实测期间,长风公园银锄湖下风向温度比上风向低1~3 ℃,相对湿度高6%~14%.(2)水体周边的建筑物布局影响水体小气候效应,中远两湾城内密集的高层建筑,改变空气自然流动状况,〖JP2〗从而影响附近的苏州河在自然环境状态下应产生的小气候效应.(3)“水绿”复合生态系统有利于河流水体小气候效应的发挥,潍坊公园附近的张家浜两岸具有开阔的绿化空间,在实测期间,上下风向的温差为1.5~2 ℃,湿度差为4~8%,人体舒适度作用较显著.(4)喷泉等人工设施强化了水体的小气候效应,实测期间太平桥绿地人工湖在喷泉开启时比关闭时上下风向温差大0.3 ℃、相对湿度差增加4%.(5)水体在暖热的春夏季比寒冷干燥的冬季具有更加明显的人体舒适度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