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1919年3月成立的共产国际,是世界各国革命运动的中心,其活动也不可避免地对中国革命产生重大影响。目前国内史学界过多地论证了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负面影响,但笔者认为,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尤其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所产生的积极作用应该占主流地位。  相似文献   

2.
1926年,中国共产党在“整理党务案”上向蒋介石的妥协退让,客观上为蒋介石叛变革命,把革命打入血泊中提供了条件,面对这一结果,共产国际及其驻中国的代表应负主要的领导责任。因为,妥协符合共产国际和苏联共产党当时的对华政策,所以“整理党务案”的大多数内容都很容易地得到了共产国际和鲍罗廷的认可,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主要在共产国际代表错误地分析了当时中国的阶段状况,过高估计了国民党和资产阶级的革命性和力量,而对中共和中国无产阶级的力量则估计不足。  相似文献   

3.
由于共产国际对中国大革命时期共产党、无产阶级、国民党等问题有偏颇的认识,产生了指导中国大革命的“二次革命”战略,虽然对中国革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如推动了国共合作,但是,与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的产生、大革命的失败也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4.
徐骥 《科技信息》2012,(14):76-77
作为共产国际直接领导下的一个支部,中国共产党与共产国际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中国革命进程的许多重大问题都涉及共产国际。本文以共产国际与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形成为主线着重探讨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贡献及其所犯错误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黄埔军校成立到第一次大革命失败期间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的指导史实为依据,从在中国共产党早期军事活动期间,共产国际推行重视国民党,轻视共产党的方针;共产国际不支持中共搞武装,只单方面武装共产党;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放弃对武装力量领导权与共产国际指导失误有密切关系等方面论述了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早期军事活动的负面影响,说明了中国共产党对其早期军事活动中的错误当然应负责,但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指导中所犯的错误也毋庸置疑.  相似文献   

6.
根据共产国际二大通过的章程规定,中国共产党自成立,就成为共产国际在中国的支部。为对中共进行有效指导,从1921年中共成立到大革命失败,共产国际各系统就通过派遣代表等方式,对中国共产党进行指导和帮助,使新生的中国共产党迅速发展和壮大起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但由于代表们所属系统和个人经验等的不同,导致他们彼此之间以及同中共中央之间都存在着矛盾和分歧,严重影响了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正常判断,增加了莫斯科在决策中失误的几率,也造成了中国共产党工作的混乱和错误。  相似文献   

7.
大革命时期,共产国际对中国农民运动给予了重要的指导与支持,成为推动革命形势发展的重要力量,但由于对中国革命前途和阶级状况认识上的偏差,以及斯大林从前苏联自身利益出发对华采取的双重战略,共产国际对中国农民运动的政策摇摆不定,使得中国大革命时期的农民运动最终走向低潮。  相似文献   

8.
1926年,中国共产党在“整理党务案”上向蒋介石的妥协退让,客观上为蒋介石叛变革命,把革命打入血泊中提供了条件,面对这一结果,共产国际及其驻中国的代表应负主要的领导责任。因为,妥协符合共产国际和苏联共产党当时的对华政策,所以“整理党务案”的大多数内容都很容易地得到了共产国际和鲍罗廷的认可。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主要在于共产国际代表错误地分析了当时中国的阶级状况,过高估计了国民党和资产阶级的革命性和力量,而对中共和中国无产阶级的力量则估计不足。  相似文献   

9.
大革命时期,共产国际关于中国农民运动的策略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开展农民运动的重要理论依据。这些策略理论对中国农民运动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尚无专文论述。即便一些文章中涉及这一问题,也大多持批评态度.本文试就大革命时期共产国际关于中国农民运动的策略和政策作具体考察,对下述问题提出不同看法,求教于史界同行。一、关于共产国际对中国农民运动重视的程度有论者认为,共产国际在制定对华路线和政策时,“对农民问题重视不够”,甚至忽视中国农民问题。我们认为,共产国际在指导中国革命的整个过程中,始终都十分重视中国的农民问题,并根据伟大导师列宁关于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的策略思想,及时地提出了在中国进行反对帝国主义者及其在中国的封建代理人的民族革命进程中,必须发动农民群众,  相似文献   

10.
苏维埃是俄国工人阶级的革命创举,经过十月革命的传播传到中国。中共根据当时中国的革命形势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提出在中国建立苏维埃。  相似文献   

11.
《世界知识》2008,(17):66-66
博古、洛甫(即张闻天)、稼祥三个,开头都是所谓“教条宗派”里的人,主张是同样的,都是相信共产国际的,认为共产国际说的都是对的;他们学的是本本,没有实际丁作经验,对中国革命他们都没有实践过。  相似文献   

12.
中国大革命的失败,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共产国际的错误指导是导致大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想就此作粗浅的分析。一、共产国际对中国大革命指导上的失误1.在经济上、军事上竭力支持国民党。国民军,几乎放弃共产党。在整个大革命中,共产国际始终重视国民党,重视中国资产阶级,而轻视中国无产阶级,几乎放弃共产党。认为中国“工人运动还不强大”、“工人阶级尚未完全形成为独立的社会力量”,共产国际代表甚至说:“现在是共产党应当为国民党当苦力的时代。”大革命失败前夕,斯大林仍然强调要把“国家全部政权集中于革命的国民…  相似文献   

13.
1927年"七一五"国共分裂后,中国共产党遵照共产国际的指示,要求全党继续执行同国民党合作的政策,希望能复兴"左派国民党"。南昌起义正发生在此期间,因此起义后成立的政权名称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复兴"左派国民党"的政策脱离了中国实际,受到党内同志的质疑。中共中央一方面贯彻共产国际对这一问题的指示,另一方面也对此政策不断作出调整,最终在9月中旬结束这一政策,随即派专人通知南昌起义领导机关。起义主力失利之后周恩来在流沙布置善后的会议上正式打出苏维埃旗帜。大革命失败后提出复兴"左派国民党"的政策是因为共产国际一直对国民党有过高的评价,并且机械地套用"三个阶段"的理论来指导中国的大革命。  相似文献   

14.
通过1926年2月苏联派布勃诺夫使团到中国来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分析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之间二十多年非同寻常的关系。认为在这期间,共产国际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但是共产国际给中国带来的伤害也是不可低估的。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共产国际与中国的关系的话,"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是再好不过的了。  相似文献   

15.
大革命后期,土地问题成为革命的中心问题。如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这是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的主要任务。在这一时期,共产国际就这一问题曾多次给我党发出指示,提出了一系列的策略方针,以指导中国革命。共产国际对中国农民土地革命的指导思想是正确抑或错误?它对中国革命有什么影响?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试图对这一问题作一粗浅的分析,以求教于党史界。  相似文献   

16.
大革命时期,共产国际根据导师列宁关于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的策略理论,从中国殖民地、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的社会实际出发,对中国革命的性质和任务作了客观、辨证的分析和阐述。认为中国革命是“反对帝国主义者及其在中国的封建代理人的民族革命”。中国民族革命的根本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取得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消灭封建主义的专制统治,争取人民民主,实现国家民主化。从而解答了共产国际在指导中国革命过程中所面临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及前途等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为中国共产党人正确分析认识中国革命的性质和任务、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提供了现实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共产国际自1919年3月成立以来,在帮助各国共产党的建立,指导各国革命以及协调各国无产阶级的革命行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从而大大地推进了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进程.但是,随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共产国际在指导各国革命实践过程中,由于受到俄共的左右和影响,不恰当地突出了联共(布)党在共产国际中的地位,出现了严重的"俄国倾向".这不仅压抑了各国共产党的独立自主和创造性,严重损害了各国共产党的健康成长和各国革命事业的顺利进行,而且大大地助长了联共(布)的大党主义,大国沙文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的恶性膨胀,影响了共产国际在各国党中的威信,给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损失.  相似文献   

18.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作为无产阶级国际性事业的一部分,当然渴望得到共产国际和联共(布)的指导、帮助和支持,但完成这项革命事业,首先需要依靠本国的无产阶级政党带领广大人民,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探寻出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的革命道路。中国革命不能听任别的国家或某一个国际中心来指挥。然而,中国共产党既然作为一个支部加入了共产国际,就必须执行共产国际代表大会及其执委会的一切决议。这也就给中国革命带来了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共产国际、联共(布)代表的确给予中国共产党许多正确的指导和有益的帮助,如加强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的联系、推动国共两党合作关系的建立和国民革命的开展、形成特殊条件下中苏两党的政治联盟、提出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工农的正确方针,等等;另一-方面,他们不少脱离中国实际的估量判断对我党在许多问题上的决断和有关方针政策的实施造成了重大影响,特别是他们在中国革命危急关头的指挥失当,给我党带来了重大损失,他们对大革命的失败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勇于自我批评并承认错误一向是我党光明磊落的表现。我们分析共产国际和联共(布)代表在大革命时期对我党造成的这种双重影响,旨在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从而确保党在思想、政治、组织上的正确领导,使之在各方面不断走向成熟与自觉。  相似文献   

19.
共产国际关于中国资产阶级问题理论及其政策、策略,曾经极大地影响了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和中国革命的进程。而这一问题在理论上得到正确解决,是毛泽东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从中国实际出发,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逐步实现的。分别地研究固不可少,但比照起来探讨则更有助于深化对这一问题的分析和理解。 (一) 1925年12月1日,毛泽东在《革命》半月刊上发表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1926年1月,又在《政治周报》上发表了《国民党右派分离的原因及其对于革命前途的影响》。在这些著作中,对资产阶级作了较为深入、细致的分析,提出了一些著名论断,丰富、发展了共产国际业已提出的中国资产阶级问题的理论,奠定了毛泽东思想关于资产阶级问题理论体系的基石。  相似文献   

20.
南昌起义从酝酿到起义都是在联共(布)、共产国际的指导下进行的.南昌起义后联共(布)、共产国际高层密切注视着起义军南下广东的进程,并做出了许多决议和指导意见.虽然联共(布)、共产国际远离中国,对中国国情缺乏了解,指导南昌起义的方针有脱离中国实际的地方,但他们以俄国十月革命和苏联红军建设的经验,在政权建设和军队建设方面给中国共产党很大的帮助,为中国革命由大革命失败转向土地革命战争兴起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