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2 毫秒
1.
刘相雨 《菏泽学院学报》2006,28(3):76-80,119
《水浒传》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男英雄,但是其中的女英雄形象却不尽如人意;而《水浒后传》《后水浒传》和《荡寇志》等续书中的女英雄形象则不同程度地超越了《水浒传》。其中,《水浒后传》中的顾大嫂在外貌、性格、行为方式等方面都与《水浒传》中有所不同;《后水浒传》成功地塑造了一位可爱的、充满女性色彩的女英雄屠俏;《荡寇志》则塑造了以陈丽卿、刘慧娘为首的一系列女英雄形象。  相似文献   

2.
民国时期《水浒传》续书的创作者从不同层面对原著进行了加工和再创造,他们采用基本相同的水浒人物和水浒题材,创作了多部不同风格不同特色的《水浒传》续书。这些续书主题呈现多元化倾向,究其原因,其一是有争议的《水浒传》主题思想,其二是深刻的时代烙印,其三是鲜明的主体精神。  相似文献   

3.
俞万春是继金圣叹之后又一个拿《水浒传》开刀的反动文人,《荡寇志》是一部全面丑化梁山义军的反动小说。它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丑化:1.丑化义军的政治纲领"替天引道";2.丑化义军领袖宋江;3.丑化义军的神威。俞万春表面上或者说口头上也是肯定施耐庵的《水游传》前71回的,但实质上并非如此──俞万春不但歪曲了《水浒传》前71回的立意,而且《荡寇志》的立意与《水浒传》立意正好相反。  相似文献   

4.
典型的《水浒传》续书不同于改编仿作,它应由原著导入,续书与原著的人物、情节有明显的延续关系。从续书的立意与原著关系等方面进行探讨,将《水浒传》典型续书分成正立意续书、反立意续书、别立意续书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5.
民国程善之的《残水浒》作为水浒续作,充分发掘了《水浒传》中众多情节和人物描写方面的空白,像扈三娘的失语、众军官的出路、石碣的来历等,并将自己对国事的关注和因果思想纳入其间,还将现代的女性节义观借程小姐之口进行了阐发。尽管《残水浒》存在诸多缺陷,但作为善读水浒之作,对于水浒的接受则增益不少。  相似文献   

6.
孙立故事在水浒故事中具有重要地位。早在宋代就有了关于孙立的话本,由于文本佚失,其内容已不可考。将《青琐高议·王实传》与《大宋宣和遗事》、《水浒传》中有关孙立的情节进行比对,经过文本甄别、民间传承分析,推理认为,作为一个故事系统,《青琐高议.王实传》中孙立故事与宋话本石头孙立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可视为水浒故事源流的一部分,与《水浒传》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7.
清初章回体小说以宋金对峙为历史背景的主要有《后水浒传》《水浒后传》《续金瓶梅》等,它们均为续书。其中,《续金瓶梅》较具代表性,主要表现在:以金兵的残暴影射清兵的屠城,以北宋的灭亡观照明朝的灭亡,以金代流人暗喻清初宁古塔流放等。这些影射、观照与暗喻都是作者遗民意识的表现。  相似文献   

8.
《科技潮》1998,(3)
《水浒传·聚义篇》是前导软件公司天道工作室根据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改编而成的电脑游戏软件"水浒系列"的第一部分。本软件以电脑游戏特有的形式再现了古典名著,结构复杂、情节曲折、人物众多、形象丰满。《水浒传·聚义篇》是一个 SRPG(角色战略)游戏,选用 SRPG 这种形式,既能够表现《水浒》中复杂曲折的故事,又可以在战斗方式上表现众多的梁山英雄。游戏中的情节和战斗是两个大的游戏点,情节方面采用的是多线索设计,不同的对话或选择,会触发不同的情节,给游戏者选择的空间;战斗方面主要着重于人物参数设计及战斗双方力量的配置,力求战斗能  相似文献   

9.
民国时期《水浒传》续书在忠实于原著的基础上,对原著中的人物进行了合理的再塑造。或模拟继承原著中的人物性格,或对原著人物形象进行创新发展。但总体而言,民国时期《水浒传》续书对《水浒传》中人物的再塑造,并没有突破《水浒传》的艺术高度。  相似文献   

10.
英雄传奇小说《水浒传》在评话等的基础上成书,其成书之后又影响和推动着评话的发展,其中,扬州《水浒》评话便是重要的一支,它流派纷呈,并在情节上进行了扩展和延伸,在艺术上也取得了更大突破,是对《水浒传》的再创造。  相似文献   

11.
依据中国古典美学与审美传统,通过对《水浒传》情节模式特色、情节结构特色、情节叙述特色三个方面的分析,力图阐释《水浒传》所具有的为情节而艺术与为艺术而情节的说话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2.
《水浒传》是一部英雄传奇,其所叙之故事都与一定的时间相联系,故而可以按年月日顺序对其进行编次。研究《水浒传》的著名专家何心先生已对《水浒传》前七十一回中的故事进行了编年,至于七十一回之后,何心先生认为“年月日难以计算”,不可进行编年。其实小说第七十一回之后的时间线索虽不如前七十一回清晰、明确,但根据常理与小说的具体叙述进行推断,仍可确定其发生的大致时间,故而也可对之进行编年。  相似文献   

13.
《水浒传》(人民文学版)虽然经过了专家们的认真校订,但其中的一些字词“仍有不妥以至错误的地方”,比如第二十七回“如今只留得一个箍头的铁戒尺”中的“铁戒尺”应为“铁戒箍”、第六十五回“人都唤小人做活闪婆王定六”中的“活闪婆”应为“霍闪婆”。  相似文献   

14.
"酒旗"作为有数千年历史的古老民俗事象,从它出现的那天起,就被人们所喜爱,以至乐于传承.而<水浒传>中的"酒旗"描写则为小说中人物的活动提供了典型环境,映衬了人物形象.如果<水浒传>中没有那么多的"酒旗"描写,一些人物形象也将会逊色.  相似文献   

15.
16.
<水浒传>成书于元末明初,然而水浒故事却源远流长.世俗社会的文化曾深刻地影响了这个故事本身,并对于后世记录和加工这个故事涂上了一种鲜明的颜色.这种世俗社会的文化主要是指当时在中国广为传播的道教.水浒故事产生的时代、水浒故事传播的时代、小说成书的年代都是道教日益影响中国世俗社会的重要时期,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水浒故事发生、传播和成书的道教语境.  相似文献   

17.
《水浒传》中武术的名称、相扑绝技、武打艺术、武术精神等水浒武术文化很值得专家学者与普通读者深入分析、研究。《水浒传》中武艺是武术的主要名称;相扑是当时最著名的武术竞赛项目;梁山将领智勇双全,其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精神,是一种侠义武术精神。  相似文献   

18.
19.
何心 《菏泽学院学报》2006,28(3):123-130,F0003
一、水浒传故事的来源《水浒传》的故事,并非全出虚构,在正史、野史以及宋人诗文集中,都有述及宋江等三十六人的事迹。《宋史》卷二十二《徽宗本纪》云:淮南盗宋江等犯淮阳军,遣将讨捕,又犯京东、江北,入楚海州界,命知州张叔夜招降之。又卷三百五十一《侯蒙传》云:宋江寇京东。蒙上书言:“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清豁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帝曰:“蒙居外不忘君,忠臣也。”命知东平府,未赴而卒。又卷三百五十三《张叔夜传》云:……以徽猷阁待制再知海州。宋江起河、朔,转掠十郡,官军莫敢樱其锋,声言将至。叔衷使间者觇所向。贼径趋海濒,劫巨舟十馀,载卤获。于是募死士,得千人,设伏近城,而出轻兵距海诱之战,先匿壮卒海旁,伺兵合,举火焚其舟。贼闻之,皆光斗志。伏兵幕之,擒其副贼。江乃降。南宋人所撰野史中述及宋江等事迹的,如王偶《东都事略》卷十一《徽宗本纪》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