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大力推行素质教育是目前我国教育的大政方针,而素质教育的实质就是要进行创新教育,创新教育关键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教育就是通过创新的教育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以及创新个性为主要目标的教育理论和方法.创新教育中在学生牢固、系统的学科知识的同时发展他们的创新能力.化学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就要与时俱进,从各个方面进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蒋玉秋 《科技信息》2007,(8):192-192,229
素质教育的核心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根据自己多年的音乐教学实践,结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本文从教师创新精神、学生学习兴趣、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寻找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文章提出计来,就是"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然而很多人认为创新教育就是让学生进行什么样的发明创造,这是对创新教育的认识误区,创新教育在不同的教育阶段有不同的目标.如果单就基础教育而言,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学生为日后创新能力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原初性的个性品质  相似文献   

4.
文章提出计来,就是“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然而很多人认为创新教育就是让学生进行什么样的发明创造,这是对创新教育的认识误区,创新教育在不同的教育阶段有不同的目标。如果单就基础教育而言,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学生为日后创新能力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原初性的个性品质.  相似文献   

5.
姚志娟 《科技信息》2008,(20):246-246
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成为我国二十一世纪教育的主题。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学中,最为重要的是实施创新教学,加强学生创业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以新的思维方式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提高其未来职业变化的应变能力,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6.
王桂龙 《镇江高专学报》2005,18(2):23-25,31
创新教育不是"教"创新,关键是为学习者提供一种使他们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能够得到发展的环境与条件.教育者的任务就是要为学生创造性的成长、发展提供所需要的土壤、阳光、空气和水分.校园文化作为学生生活、成长的环境和氛围,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创新教育不但是一次教育理念的创新,更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育实践,推进教育创新的过程,就是教学自身改革的过程,面对高职高专的创新教育,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价值取向,为社会培养创造性的人才奠定基础,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进步的发展,高职高专院校创新人才的培养得到了高度的重视,为了培养大量的合格的创新人才,必须进行教学思想、内容、手段和教学评价的改革。  相似文献   

8.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要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必须从教育创新入手,实施教育创新。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和科技的竞争,不仅仅是人才的竞争,更是人才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竞争。面对社会急剧而又残酷的竞争,中等职业学校如何把学生培养成为适应时代需要的人才,  相似文献   

9.
高等服装教育作为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体系的基础,其职责就是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级服装专门人才。与国外高等服装教育相比,我国的高等服装教育对学生创新性思维和能力的培养力度不够,传统的教学观念束缚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新思维的发挥。我国的高等服装教育应该更新教育理念,增强创新意识;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形成特色教育,造就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0.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是具有创造学内涵和创新精神的教育。创造教育的预期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作为素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小学生体育教学不仅在于充实学生的体育知识、提高运动技能、促进身体健康 ,而且要求学生头脑灵活、反应灵敏 ,发扬创新精神 ,提高创新能力。自 1993年明确提出推行素质教育后 ,一些以弘扬学生主体性 ,尊重学生情感体验 ,重视培养学生创造性为主题的教改实验似雨后春笋 ,相继涌现 ,如主体性教育、愉快教育、成功教育、创新教育、激励教育…  相似文献   

11.
创新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给语文教育界带来全新的气象和崭新的面貌.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就是根据有关创造性发展的原理,运用科学、艺术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造就创造型人才的一种新型方法.  相似文献   

12.
李助南  李萍 《科技信息》2009,(8):331-332
创新教育就是使整个教育过程被赋予人类创新活动的特征,并以此为教育基础,达到培养创新人才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教育。实施创新教育是高等学校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重点分析了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教育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3.
实践能力是中等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工作主要包括理论知识传授和操作技能培养两个部分.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中等职业类型人才的客观需要,决定了中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与经济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中等职业教育,就要直接面向人才和劳动力市场,培养生产与建设第一线的应用型、实用型人才,即具有较强操作技能的人才.本文主要就中职学校计算机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发表一些看法,提出中职计算机教育更要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当前,教育面临的环境是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使命是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创新人才。上好体育与健康课的关键就是要体现创新,创新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变应试教学为全面素质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获得知识信息的能力、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及创新能力等。那么,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怎么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相似文献   

15.
钱琴梅 《科技资讯》2006,(7):105-105
中等职业教育是终身教育的一个主要环节,学生的继续发展有赖于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这四大教育支柱。而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的最好且最实际的途径。但由于实验教学是个被遗忘的角落,实验过程只是过过场,谈不上动手能力的培养,更不用说创新了。本人有感于此,通过十多年的自身实践、摸索,从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培养创新思维;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培养创新意识以及协助学生解决问题,培养创新能力三个方面总结了如何将创新教育渗透在中职实验教学过程中,从而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中职学生。  相似文献   

16.
俞巧娟 《科技信息》2010,(18):I0272-I0272
学校素质教育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创新教育,创新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创新教育实际上是素质教育的一个突破口。目的是培养学生创新的品质。创新教育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是有形的,实际的,摸得着,看得着的东西。是与我们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紧密联系的。抓住了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二十一世纪是创新教育的世界,创新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以适应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高职会计专业教师在教学中实现这一目标是责无旁贷的责任。  相似文献   

18.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实质是以培养人的创新能力作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本文着重从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引导学生质疑问难三个方面,探讨了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学校教育,是以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人才为根本宗旨的教育。作为教育工作,要充分认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创新能力就是一个人(或群体)通过创新活动、创新行为而获得创新成果的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应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开设创新能力培养课程,强化研究生创新意识;营造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学术环境;抬高导师的门槛,强化导师责任制;重视研究生社会实践,探索“产、学、研”校企联合的培养模式,应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