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坡耕地水土保持主要耕作措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众所周知,坡耕地水土流失是比较严重的,选择适当的耕作方式,对于减轻坡耕地水土流失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着重研究了横坡耕种、密植耕作和坡改梯耕种方式。研究表明,它们均具有一定的水土保持作用横坡耕种和茶园密植种植方式水土保持的作用明显,但缓坡耕地好于陡坡耕地,坡改梯是陡坡耕地水土保持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2.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水平梯田建设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镇巴县坡改梯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为水源区坡耕地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镇巴县项目区调查数据为基础,进行理论分析。结果镇巴县通过大力开展坡改梯建设,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水土保持效益。不仅有效地减少了水土流失和对水源的污染,也为镇巴县农民脱贫做出了贡献。结论坡改梯是水源区水土保持治理的重要工程措施,是治理坡耕地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本文指出凉山州水土流失的严重现状,介绍了宁南县大同乡小流域治理,尤其是坡改梯工程的巨大成就,并由此看到了中国水土保持工作的光明前景。最后提出了凉山州在在小流域治理中大力推行坡改梯工程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长期的土壤侵蚀使徐连山丘区农业环境不断恶化:土层变薄、肥力降低、砂砾增多、裸岩面积扩大和旱涝灾害加剧。防治的基本对策应为:在山丘区经济建设中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加强以坡改梯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加速植被覆盖并进而加强耕作管理。  相似文献   

5.
古梯田的形成与发展充分证实了坡改梯工程是山区水土保持的一项重要措施。通过无人机遥感技术获得分辨率为0.1~0.5m的遥感影像,利用Arc GIS等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合景观软件Fragstats3.3计算特征指标,对贵州省黄平县4个古梯田景观格局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研究区梯田景观和林地景观约占整个景观的80%,其中梯田约占30%,林地约占50%;单块田块平均面积多集中在100~200m2、高度0.7~1.7m、宽度0.5~0.6m;所在坡度为5~25°的梯田最多,约占总田块数的70%。运用古梯田中蕴含的水土保持思想,为坡改梯工程以及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运用遥感和GIS技术评价都匀市坡改梯适宜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坡改梯是山区土地整理的最主要的工作之一,目的在于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耕地质量。对于坡改梯,传统的研究方法只能建立在文字说明和图表统计的基础上,使用图件大多缺乏现势性,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笼统性,空间位置不明确。运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都匀市的坡改梯适宜区进行了评价,充分运用了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直观、快速的特点,在方法上有了一定的突破。  相似文献   

7.
廖婷 《科技信息》2011,(1):I0403-I0403
澄江河流域是上林县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流域之一。以澄江河流域2009年水土保持治理规划为依据,结合水土保持效益评估方法,对该流域进行水土保持效益预评估。结果表明:澄江河流域水土保持规划实施后能实现显著经济的、生态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以三峡库区重庆市巫山县典型坡改梯地为例,经过土样采集、实验分析、数据处理等方法,从土地利用方式、坡改梯年限两方面对研究区土壤养分特征及肥力质量进行了分析,结论如下:研究区的土壤有机质及养分含量整体处于中下级水平;有机质和养分全量在土壤中比较稳定,速效养分的变异程度较大。除了全钾以外,其余各项评价指标均与有机质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肥力质量综合评价从高到低依次排列为:荒地、菜地、林地、粮田、果园;随着坡改梯时间的增加,土壤肥力质量整体上呈上升趋势,但不呈现明显的规律性。研究认为当地土壤肥力的数量化综合评价研究起步较晚,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9.
以三峡库区重庆市巫山县典型坡改梯地为例,经过土样采集、实验分析、数据处理等方法,从土地利用方式、坡改梯年限两方面对研究区土壤养分特征及肥力质量进行了分析,结论如下:研究区的土壤有机质及养分含量整体处于中下级水平;有机质和养分全量在土壤中比较稳定,速效养分的变异程度较大。除了全钾以外,其余各项评价指标均与有机质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肥力质量综合评价从高到低依次排列为:荒地、菜地、林地、粮田、果园;随着坡改梯时间的增加,土壤肥力质量整体上呈上升趋势,但不呈现明显的规律性。研究认为当地土壤肥力的数量化综合评价研究起步较晚,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10.
解决浅丘平坝区人地矛盾问题的关键技术体系即是采取综合技术措施。进行土地整理,增加土地弹性供给.以重庆典型的浅丘平坝县——垫江县金临土地整理项目的具体规划实践为例进行探讨,认为:分水岭至坡脚分层设置防治体系,主要包括坡改梯工程设计、水土保持林设计、经济果木林设计、保土耕作设计、小型水利水保工程设计、田间道路工程设计等.  相似文献   

11.
黄土丘陵沟壑区降雨产流产沙特性及治理模式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径流实验站的实测资料分析了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沟道小流域的降雨径流特性 :该地区均为短历时的超渗产流 ,次产流降雨历时小于 70 m in,相应的径流量小于5 0 m m。根据极限含沙量的概念 ,在小流域内减少汛期径流就能有效地控制水土流失。通过坡改梯和淤地坝等水土保持措施 ,可以有效地拦蓄汛期径流 ,从而显著减少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进入黄河干流的泥沙 ,减缓来沙量大于水流挟沙力的矛盾 ,使危害黄河的灾害泥沙保留在坡面上和小沟道内而成为资源泥沙  相似文献   

12.
随着生态修复措施在我国水土保持工程中的应用范围的逐渐加大,生态修复措施费省效宏的突出特点彰显其在水土保持工程中的重要性。自2007年开始,国家启动实施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治理工程(简称"丹治"工程)以来,从前期规划到后期实施过程中,均将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措施作为项目中一项重要的水土保持措施来规划、实施的。从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措施的概念、优化作用和重要性方面对在"丹治"工程中实施的必要性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13.
根据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白革龙小流域土壤理化监测成果,对坡改梯前后及耕作后土壤理化变化情况进行分析,评价坡改梯治理工程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小流域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费用与效益,为小流域水土保持项目国民经济可行性评价提供借鉴.方法 以丹凤县陈家沟小流域为例,分析实施水土保持措施的综合治理费用以及所带来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结果 在陈家沟小流域实施水土保持措施得到的经济效益为3717.55万元,生态效益为13190.13万元,社会效益显著.结论 小流域治理的国民经济评价表明,项目综合效益巨大,切实可行.应将生态效益纳入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国民经济评价中.  相似文献   

15.
宜宾县金沙江圈坝河流域坡耕地治理现状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宜宾圈坝河小流域坡改梯治理水土流失情况分析,得出金沙江流域坡改梯水土流失治理的启示,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6.
浅谈矿区水土保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煤炭建设的高峰形势,简要介绍了编制矿区水土保持方案应遵循的原则,水土保持监测以及水土保持方案实施的保证措施。  相似文献   

17.
建设项目在建设过程中,使得受到扰动地面的水土保持设施遭到破坏,建成后,通过采取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有效控制了工程建设的扰动面积,减少了工程建设造成的新增水土流失,对于维护工程的安全运行,恢复改善工程占地区因占压、挖损、扰动破坏的土地及植被资源,有重要作用.其效益主要体现在基础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上,该文通过某矿山水土保持损益分析,一方面为此类工程的损益分析提供参考,同时也能看出自我国新水保法颁布以来,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与实施给当地所带来的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8.
工业园区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的编制都存在着针对性、操作性不强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水土保持方案的实施及"三同时"制度的落实。提出了工业园区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闫丽华 《科技信息》2012,(5):599-599,602
依法审批水土保持方案是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的一项主要职权,专家组的形成和审批方法决定着水土保持方案的审批质量。  相似文献   

20.
以川西北高原为背景,结合输电线路工程建设内容特点,提出了控制占地面积的预防措施,草皮移植回铺、铺草垫及临时堆土防护等水土保持防治措施和实施技术要点;并以甘孜-石渠110kV线路工程为例,论证了措施的防治效果,对川西北高原区输电线路工程及其它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和水土保持专项措施实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