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贾芳 《太原科技》2009,(10):64-65
介绍了开发建设项目线型工程的种类及特点.就线性开发建设项目中各种线型工程的破坏强度进行了分析,并根据不同扰动强度线型工程的植被恢复特点采取人工植被恢复措施、自然与人工相结合的植被恢复措施及完全自然恢复措施,对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植被恢复具有指导意叉.  相似文献   

2.
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在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通过水土保持监测及时掌握建设生产过程中的水土流失,并通过政府监督和工程监理及时加以控制,使水土流失降低到最小程度。以光照水电站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水土保持监测实践为例.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水土保持监测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基于工程建设区水土流失现状和水土流失敏感分析,利用经验公式,并在分析了水土流失分区与预测时段的基础上,预测了华南地区某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建设期可能造成的新增水土流失量与危害,确定了新增水土流失的时空分布.结果表明:本工程建设扰动地表面积34 998m2,可能造成水土流失面积34 998m2,工程建设损坏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草地面积为5 000m2;本工程施工期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总量为516t,其中新增水土流失量为476t,占总水土流失量的92%;本工程整体地形相对平坦,水土流失强度不大,没有绝对限制或严格限制性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4.
如何从环境经济损益角度考虑引水工程的环境可行性,是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十分关注的问题。探讨了作为非污染生态项目的地表水引水工程建设中的环境损失及其效益,为从环境经济角度判断工程建设可行与否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
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水土流失预测范围为工程永久占地和临时占地。根据艾里克湖引水工程建设过程中扰动和破损地面的方式、位置,造成水土流失特点,防治轻重缓急等进行水土流失防治分区。通过对工程现场调查,将项目区分为8个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分别为:取水构筑物区、管线区、调节设施区、建设附属区、弃渣场区、道路区、工程管理区和高压线路区。根据各水土流失防治区的水土流失特点、危害程度,防治措施采取治理与防护相结合、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与美化、绿化相结合。统筹布局各类水土保持措施,以形成完整的水土保持防治体系。  相似文献   

6.
青藏铁路那曲物流中心建设中水土流失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藏铁路那曲物流中心水土保持方案采用类比法进行预测,结果表明那曲物流中心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破坏地表植被707.77hm2,损毁水土保持设施500.1hm2,弃土弃渣194.97万m3和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量2.32万t,并分析了水土流失的危害。根据预测结果表明,本项目的重点监测时段为施工建设期,重点防治工程为主体工程和取弃土场。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鸟金塘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为倒,通过对工程的建设特点进行分析,阐述了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水土流失成因,并提出了工程水土保持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辛言君 《科技信息》2011,(21):296-296,314
分析了宝龙城市广场工程组成及主要环境影响,并且分别对项目建设期和运营期对水环境、大气环境、噪声环境、固体废物环境以及环境经济损益分析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提出了防治污染和减缓影响的保护措施。通过分析为同类项目工程建设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指导工程环保设计和环境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风景名胜区同时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从水土流失防治角度看,具有其独特性.大型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若采取传统的施工方法则会对景区造成较大的破坏,这种破坏所造成的损失将无法弥补.因此,需要采取特别精细、具有针对性的水土保持防治措施,保障景区两种功能的正常发挥.现以西气东输二线管道穿越赛里木湖风景名胜区为例,从草原保护、植被恢复为出发点,着重介绍了新疆赛里木湖景区管道项目区与工程概况及施工过程中采取并取得了良好效果的水土保持综合防治措施,旨在为同类景区工程建设中的水土流失防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对水土保持效益进行不同形式与条件分类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不同效益形式的内涵,明确了不同形式水土保持效益计算所涉及的内容.根据水土保持效益计算的发展现状分析,本文提出在其发展过程中应特别注意确定与合理利用效益参数指标,准确使用各项措施的有效数量及增产生效时,正确合理地分析水土保持经济效益成份三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水土保持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投资主体、及与其他水土保持专项工程的关系、工程建设内容、监测内容、验收指标等5个方面出发,探讨了水土保持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与其他水土流失治理工程的关系,旨在理顺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与其他水土保持专项建设工程的关系,明确工程建设内容、监测内容、验收指标等内容,提高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2.
林晓纯 《广东科技》2006,(3):240-241
国道主干线广州绕城公路南段位于珠江三角洲典型区域,该项目工程及水土流失特点均具有较好的区域代表性,通过详细地分析该类型工程的路线设计、施工特点,结合区域自然环境分析其水土流失特点,识别在工程建设期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为科学地进行水土保持设计方案提供依据,达到减少水土流失危害、保护项目区生态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范宏 《甘肃科技纵横》2012,(3):56-58,116
会宁北部供水工程作为引洮一期受水区,需尽快建设,确保在2012年引洮供水一期骨干工程通水后发挥效益。本论述通过对会宁北部供水工程在施工期、工程运行期对环境影响的预测和分析,提出了生态减缓和污染防治措施。在工程实施中若能落实提出的各项环境保护措施和监控手段之后,评价认为工程对环境及生态的不利影响可以减至最低,工程建设可以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不会加重区域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相似文献   

14.
结合高平市灌溉发展总体规划,介绍了高平市工程设施、工程效益、灌溉基础设施等灌溉现状,细致分析了高平市水源工程建设、灌排工程规划等灌溉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5.
南岸区水土保持规划的效益预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水土保持作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人口环境容量的一项措施,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本文对南岸区水土保持规划进行生态效益和静态经济效益预测分析;应用森林作为"大气的总调度室",分析了其环境作用及带来的间接经济价值,同时通过效益费用比R、净效益C、投资回收年限T、内部回收率I和敏感性分析,得出水土保持规划从生态和经济上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从道路工程建设水土保持角度对我国南方岩溶山区环境特点进行系统分析,认为该岩溶山区的特殊地形和地表结构,以及山地型亚热带气候的基本特征,有别于其他区域,是影响道路工程水土保持的重要因素和方面,该环境对工程土石方平衡、工程占地、工程措施布设等产生特殊影响,增加了该区域道路工程水土保持的难度和工程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小流域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费用与效益,为小流域水土保持项目国民经济可行性评价提供借鉴.方法 以丹凤县陈家沟小流域为例,分析实施水土保持措施的综合治理费用以及所带来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结果 在陈家沟小流域实施水土保持措施得到的经济效益为3717.55万元,生态效益为13190.13万元,社会效益显著.结论 小流域治理的国民经济评价表明,项目综合效益巨大,切实可行.应将生态效益纳入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国民经济评价中.  相似文献   

18.
浅谈水土保持工程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明举 《科技资讯》2009,(10):147-147
本文阐述了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的主要内容和规划布设原则。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是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与水土保持生物措施及其他措施同等重要,不能互相代替。水土保持工程研究的对象是斜坡及沟道中的水土流失机理,即在水力,风力,重力等外营力作用下,水土资源损失和破坏过程及工程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远区爆炸作用产生的地冲击扰动对深埋洞室破坏的影响机制,采用地冲击效应模拟试验装置开展了相似模拟试验研究。采用边长为1.3 m的立方体试件,实现了从地应力加载(1 000 m埋深)、洞室开挖到爆炸地冲击扰动加载全过程的模拟。试验过程中,将各类传感器放置在试件和洞室内部,监测试验过程中的应力、应变、位移变化,以及洞室内部的破坏情况。通过在试件顶部施加不同峰值的冲击扰动荷载,再现了碎屑崩出、裂隙连通导致块体崩出、块体滑移和断层激活等破坏现象,初步得到了深埋洞室的安全阈值。分析得到了含裂隙围岩、块系围岩和含断层围岩在不同地冲击扰动作用下的破坏机制。试验结果表明,较小的动力扰动即可诱发深埋洞室的破坏,并且随冲击扰动次数的增加和冲击荷载峰值的增大,洞室破坏程度会加剧;此外,在爆炸远区,地冲击扰动仍可诱发工程灾害。  相似文献   

20.
韩曦 《科技信息》2011,(7):315-316
通过对项目概况和项目区概况的分析和评价,方案论述了工程建设的可行性,并对水土流失防治自然范围和防治分区进行确定,对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量进行了预测。针对各防治分区水土流失的特点,方案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水土保持措施并估算了相应投资,使因工程建设而受到影响的生态环境得到良性发展,有利于工程长期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