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回顾了建立在词汇联想测试基础上的二语心理词汇组织模式的主要观点,即语音说、语义说和句法说。然后提出未来二语心理词汇研究的几个新方向:对心理词汇的动态研究、对联想反应词的搭配研究、词汇联想的定性研究、联想词的选取,以及在中国采用新的联想测试手段等。  相似文献   

2.
心理词汇研究浅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宇 《科技信息》2010,(22):129-129
心理词汇是指在人脑的长时记忆中所存储的词汇知识的心理表征,包括语音、句法、词法和语义知识等方面。本文就所搜索的2002年以来有关心理词汇的近期研究做一个浅综述,以此让二语学习者更好地了解心理词汇,更好地习得二语,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3.
心理词汇的提取对于词汇学习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然而二语心理词汇多数情况下无法及时有效地提取。心理词汇的提取主要受量和质两方面因素影响,模型理论能更好地展现心理词汇提取的过程,同时词频效应和语义联系在心理词汇的提取中起关键作用。文章从心理词汇提取的角度探讨二语学习者如何进行有效的词汇学习,以期对词汇教学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4.
贾玮  张丽敏  同欣 《科技信息》2009,(24):I0141-I0142
本文针对外语学习者外语听力词汇量小,结合认知心理学、认知语言学等相关理论来探析英语听力词汇,分析了造成听力词汇量小的两大原因:在实际的词汇学习中,一是缺乏词汇语音意识的培养;二是学习者孤立地识记和学习单词,不注意词义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造成了听力过程中单词的语义提取失败。因此,听力词汇量的提高和听力理解能力的加强有待于进一步增强词汇的语音意识和重构心理词汇、加强单词间的语义联系。  相似文献   

5.
心理词汇的研究受到二语习得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国内外已开展了许多心理词汇的研究,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词汇联想实验。本文尝试运用词汇联想实验探讨中国英语学习者的心理词汇联想,并结合二语词汇心理特征提出有利于中国英语学习者词汇习得的启示。本文讨论了在沈阳药科大学进行的一次小规模实验的结果,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发现中国学生建立的词汇心理联想主要有语义,句法和音位三大类。根据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中国英语学习者词汇习得的启示并对英语教师的词汇教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李宏强 《科技信息》2008,(3):240-241
心理词汇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解释了词是如何在人脑中储存以及如何被提取的。它是心理语言学和二语词汇习得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文章就其与词汇教学进行了相关研究,并探讨了如何在二语词汇教学中帮助学习者利用英语词汇的各种心理的联系来强化和扩展他们的心理词汇网络,促进学习者对英语词汇的习得。  相似文献   

7.
二语心理词汇发展中语义石化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语心理词汇习得研究在我国还是一个薄弱环节。通过实证研究对二语心理词汇发展中语义石化现象的调查表明,二语习得者的词汇能力通常不能达到母语者的水平,探究其根源对二语词汇教学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二语语境知识在二语学习者词汇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意义。通过讨论词汇能力的不同定义和词汇能力与词汇知识的区别以及二语词汇发展的三个阶段揭示了词汇能力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王初明提出的补缺假设强调了语境在二语习得中的重要作用,这为减少二语词汇发展阶段中的石化的可能性以及提高二语学习者的词汇能力给予了一定启示,也促使了二语词汇教与学中对词汇习得和语境结合方法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李红丽 《科技信息》2012,(35):I0298-I0298,I0311
心理词汇的组织与提取是当今心理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而二语心理词汇提取的研究将会为二语教学带来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分析了心理词汇的相关理论、心理词汇的提取模型,并从我国以英语为二语的学习者的角度研究影响二语心理词汇有效提取的因素:词汇量、词汇知识的深度、词频效应、语境和母语的介入,对我国教师在词汇教学过程中的目标和策略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许蔚 《皖西学院学报》2007,23(4):107-109
共享、分布式、动态和非对称性是双语心理词典建构的基本特征,对双语心理词典本质的认识对二语词词汇、特别是词义习得和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二语与一语共享共同的概念系统和语义元素的分布式表征是一语在二语词义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理据,二语心理词典的动态构建特征决定了二语词义习得策略组合应根据不同的习得阶段动态调整,二语词汇和共享语义的联结的方向性阐释了语言输出和输入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赵毅 《科技信息》2013,(18):62-63,78
本文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出发,运用心理语言学的有关理论,通过对母语和二语受试的调查及进行定量分析,探讨和论述了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过程中两者词汇联想的特点。经过量化处理的数据显示,母语者的心理词汇性质和二语的心理词汇存在显著性差异。主要有以下四类:第一,和英语心理词汇不同,日韩、欧美的心理词汇和汉语母语者的心理词汇有着显著性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聚合关系中。第二,日韩者心理词汇的组合关系数量和正确率上不如欧美测试者;从构成组合关系的比例上看,日韩者所提出的组合搭配的比例普遍比欧美者的要低。第三,在语素联系和字形联系中,日韩者的心理词汇中语素联系比欧美和母语者多,而欧美者的心理词汇中字形联系反而比日韩者要多。第四,母语组中理科生的词汇网络具有辐射能力远,多元化和开放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词汇推理是第二语言阅读中附带词汇习得过程的关键环节。通过对国内外二语阅读过程中词汇推理研究进行简要的梳理分析,归纳总结了二语阅读过程中影响词汇推理的两大因素:语篇因素和学习者内部因素,前者包括语篇中目标生词本身的特征及其密度,语篇的话题熟悉度,语境等因素,后者主要包括学习者的语言水平,词汇知识水平和跨语言的迁移作用等,最后还谈及了词汇推理对二语阅读教学的意义和启示。  相似文献   

13.
词汇深度知识因体现学习者词汇知识的质量并关系到二语学习的成败,能够反映二语学习的本质而成为近来二语习得研究的热点。通过对48名学生作文中词汇深度知识习得的调查及分析,可看出高职英语专业学生的词汇深度知识习得不容乐观,在语法方面及语义的使用方面还存在较多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指导学生习得词汇时应对教学作一些调整,例如教师应提醒学生注意词汇深度知识的掌握,要求学生选用合适的工具书,指导学生克服母语的干扰,还可以将写作教学与精读、泛读课教学结合起来,因为精读、泛读课教学从篇章结构到词汇的运用对学生词汇深度的知识习得和语言产出都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语言是一种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体系。词汇是语言的最小单位,由语音、形态、语义三大要素构成。语言是人的思维的产物,人类的逻辑思维内嵌于词汇各要素信息内部。把握词汇内部的逻辑性规律,对借助词汇的逻辑知识来演绎新的词汇和语义,推动二语习得有借鉴。  相似文献   

15.
词汇学习是外语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词汇维系着语言的语音、语法、语篇.是学习语言的建筑基石.外语教学离不开词汇的教学,不掌握一定量的词汇,听、说、读、写、译能力的提高必然会受到限制,甚至学习者会产生抵触心理,丧失学习信心.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采用跨语言长时重复启动范式,对非熟练和熟练汉维双语者不同主观熟悉度下的二语通达方式进行考察,结果表明,无论是非熟练还是熟练汉维双语者,其二语通达方式随二语词汇的主观熟悉度的不同而变化.当主观熟悉度高时,均符合概念调节模型;当主观熟悉度低时,均符合词汇连接模型.结果支持Jiang的词汇发展三阶段理论.  相似文献   

17.
在大学英语的学习中,词汇学习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语料库语言学的蓬勃发展,语义韵现象已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基于语料库的语义韵研究为词汇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并且对学习者中介语、二语习得等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尝试将语义韵与词汇搭配学习相结合,以期通过这种方法能够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应用词汇联想测试调查了两组不同英语水平受试的心理词汇组织特征,结果发现两组受试的二语心理词汇的组织特征都以语义反应为主。至于不同词性的词汇义关系,名词和形容词更趋向于聚合反应,而动词更趋向于组合反应。  相似文献   

19.
王俊英 《科技信息》2009,(31):307-307,348
在二语词汇深度习得过程中,语块是语言及其运用中的一个重要元素。而语块来自于心理学概念——组块,记忆的组块效应证实了语块的心理现实性。利用语块学习策略可以快速地提高词汇习得的效率,并有效地避免语际负迁移,从而不断提高二语学习者的词汇能力。  相似文献   

20.
二语词汇推理加工是指学习者利用自身已有知识推理未知词汇的过程。研究学习者的阅读模糊容忍度对二语词汇推理加工的影响发现:英语专业大学生的模糊容忍度处于中等水平,词汇推理加工能力偏弱;模糊容忍度对其词汇推理加工能力存在显著影响;在使用知识来源的次数和质量上,模糊容忍度高者均高于模糊容忍度低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