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维钟 《科技信息》2007,(14):17-17
一、知识经济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在长达2000多年的物质经济发展进程中,从原始经济、农业经济到工业经济,付出了自然资源过量消耗和生态环境严重失衡的巨大代价,建成了当代的高度文明。当我们全面审视世界2000年来的经济形态演变,无争的事实是,靠传统的土地、劳力、资本等生产要素支撑的  相似文献   

2.
太阳赐予的礼物——生物质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喆 《科技智囊》2006,(10):8-16,18-22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保障,是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告诉我们,人类文明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伴随着能源的改进和更替。从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再到信息社会;从钻木取火、刀耕火种,到伐薪烧炭、耕耘养殖,再到机械化大生产以及信息和知识生产,传统的生物质能源伴随人类走过了漫长的原始社会并迎来了灿烂的农业文明。进入工业社会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逐渐成为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的主要能量来源,支撑了空前辉煌的工业文明。但是由于近百年的强度开采与过度消费,使得这些非再生的化石能源资源已渐趋枯竭,而且其对人类生存环境的污染也引起国际社会的极大忧虑。就在21世纪人类实现能源结构历史性转型的关键时刻,生物质能这种人类利用最早、最广泛、最直接,一直伴随着人类发展进程的能源再一次汇聚了人们关注的目光,成为可再生能源中熠熠生辉的未来之星。本文将引领读者探究生物质能的世界,认知生物质能,了解其发展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张亚南 《科技资讯》2006,(15):256-256
文明信息是人的生理上特有信息,其在人的生理上构件就是“文化基因”。信息的传递便产生了文献,文献产生后,人类倍加珍重文明信息的精神追求,这样,图书馆便形成了。本文阐述了在人类发展的长河中,文明信息的不断发展促使图书馆的产生,同样,图书馆的存在也是促使文明信息得以进一步发展的媒介,即两种物质的博弈论。  相似文献   

4.
经从宇宙自然的演化,到人类社会的诞生与发展,并从个人、人类社会及宇宙自然三者之间及其各自内部的九种相互作用关系的本源性研究,且作了属于或同类的归纳及无关的排除后,个人及人类社会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的关系共涉及:物质、政治(制度)、精神、生态、人生五个方面,即五大文明领域。人类在对“五大文明”领域的正确认识和实践中,逐渐形成:自然、社会、人生、艺术、宗教、哲学六大科学与技术。六大科学与技术,由于不同人群与地域的区别,则往往因时因地甚至因人制宜地形成既有共性又有独创性的五花八门而异彩纷呈的多样文化形态。因此,人类社会的历史,其实就是五大文明的发展史。  相似文献   

5.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人类社会正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这种变革的最主要特征是企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资源要素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传统的资金、原材料等物质资本向技术知识资源转变,技术知识已成为现代企业最重要的生产要素。然而企业技术知识的积累主要依赖于科技经营,企业从事科技经营活动离不开科技经营力的支持。本文试图从企业科技经营过程分析出发,阐述科技经营力及其有关问题。一、科技经营与科技经营力企业科技经营过程可用图(1)来描述。图1企业科技经营过程在科技经营过程中,企业把自己的内部科技资源和必…  相似文献   

6.
20世纪是人类物质文明最发达的时代,但也是地球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遭到破坏最为严重时期。不可持续的经济畸增的生产和消费模式使人类生存和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传统工业是一柄福音和灾祸的双刃剑,中国并不庞大的工业由于先天不足、粗放外延发展等原因过早地走入了自然生态失衡、环境污染日益加剧的尴尬境地,有可能重蹈发达国家“经济腾飞,公害泛滥”的覆辙。提出人口、生态、资源、环境、社会、经济、文明可持续发展新思路及其可操作性对策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
一切物质存在的表现形式就是事物的各种属性,物质的普遍联系表现为物质间的信息流动,精神的实质就是物质间的信息流动。物质和精神的关系是事物存在的两个不同方面:物质的属性和建立在物质属性基础上的信息流动。精神的发展经历着两条道路四个阶段,人类担负着精神发展的重要使命。人类经济活动的驱力来自于精神,人类的经济状态反映了人类的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8.
20世纪是人类物质文明最发达的时代,但也是地球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遭到破坏最为严重时期。不可持续的经济畸增的生产和消费模式使人类生存和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传统工业是一柄福音和灾祸的双刃剑,中国并不庞大的工业由于先天不足、粗放外延发展等原因过早地走入了自然生态失衡、环境污染日益加剧的尴尬境地。有可能重蹈发达国家“经济腾飞,公害泛滥”的覆辙。提出人口、生态、资源、环境、社会、经济、文明可持续发展新思路及其可操作性对策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9.
20世纪是人类物质文明最发达的时代,但也是地球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遭到破坏最为严重时期。不可持续的经济畸增的生产和消费模式使人类生存和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传统工业是一柄福音和灾祸的双刃剑,中国并不庞大的工业由于先天不足、粗放外延发展等原因过早地走入了自然生态失衡、环境污染日益加剧的尴尬境地。有可能重蹈发达国家“经济腾飞,公害泛滥”的覆辙。提出人口、生态、资源、环境、社会、经济、文明可持续发展新思路及其可操作性对策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0.
肖燕 《科技信息》2012,(35):73-73,105
可持续发展是工业文明发展的过程中提出的一个新的概念,强调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必须考虑到发展的持续性。我国草原面积广阔,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各种条件,但是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并以不同的形式对人类社会进行惩罚,进而影响到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必须把草原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使得人类社会能够延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人类的发展史上.伴随着每一个发展阶段都会产生特定的文明形态石器时代.刀耕火种的原始生产方式及简单的渔猎生活促使人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才能生存.人类经历了漫长的原始文明时期:到了农耕时代.铁器的产生使人类的生产生活发生了质的飞跃.农业文明得以产生与发展:到了工业时代,机器冲破了手工劳动的束缚.人类文明由此跃升到了新的层面。三百年的时间里.人类征服自然的举动可谓“登峰造极”,面对工业发展带来的生态恶化后果.工业文明宣告支撑乏力.人类的发展呼唤新的文明出现.这就是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12.
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人类工业文明的不断进步,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环境问题不仅影响到经济的健康发展,也对人类自身的生存提出了挑战。人类在遭受自然界的报复后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理性的反思,可持续发展成为人类普遍关注的问题。我国也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不断深化对人和自然界关系的认识,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我国自身发展过程中与时俱进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3.
进入90年代以来,在一些发达国家,知识和信息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已超越了资本、劳动力、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以信息技术产业发展为主要标志的知识经济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全面提升和发展,这是人类在农业经济和工业经  相似文献   

14.
工业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阶段,它既是农业文明发展的结果,同时也是推动农业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但传统的工业化道路并非坦途,人类在受益于工业化成果的同时也遭受了它所带来的负面伤害。我国选择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无疑是明智之举,它既满足了工业化自身的内在要求,同时也适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  相似文献   

15.
<正>农业是人类通过劳动与自然界进行物质、能量代谢和信息交换的过程,并在其整个过程中不断完善与优化。在社会经济系统中,农业是国民经济部门中一个重要的产业部门,是以土地资源为主要生产对象,通过培育动植物产品从而生产食品及工业原料的产业。也就是说,农业产业包括人、以土地和水为代表的自然资源、以种子为核心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工具四大生产要素。从农业起源发展到现阶段,实际上农业的发展历史就是四大要素的进化历史。根据人类对农业系统中自然资源改造的程度和投入的  相似文献   

16.
周敏 《科技智囊》2007,(12):36-45
健康,二十一世纪人类最关注的话题十七大以来,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发展循环经济、实现人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重要理念再次成为响亮的号召。我们的国家始终在不断探索与实践的过程中,逐步明确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与内涵。物质世界尚且讲究生态、循环、又好又快、可持续发展,对于我们人类自身呢?这对于全世界都是一个重要问题。想一想,现代社会人类的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17.
徐桃花 《广东科技》2012,21(15):182-183
华夏千年文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包含着丰富的经济管理思想。文化,在广义的定义中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综合,是人们在共同的生活经过中提炼和升华形成的社会习俗、价值取向、道德规范、行为准则、观念意识的总和。目前,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越来越多的中外企业认识到中国传统经济管理思想的现代指导意义,也越来越多的进行借鉴和运用,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相似文献   

18.
林嘉 《广东科技》2000,(10):52-54
作为人类生存四大基本要素之一的服装,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和人类对于高质量生活的追求,经历了由原始到文明、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历程,从一个侧面反映  相似文献   

19.
人类文化、文明的基础是物质文化、物质文明,而物质文化、物质文明又是从制造开始,并由制造、材料、能量、信息等所支撑的.制造、工具及其发展与人类、人类生产、人类文明的发展相互影响,形成互动.  相似文献   

20.
当人类跨过历史长河迈入21世纪的今天,人们长期赖以生存的世界也在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电脑、网络、虚拟、数字、基因、克隆、纳米……新名词、新概念、新事物层出不穷,时代经济突飞猛进。任何企业与个人,唯有顺应历史、紧跟形势、积极投入、勇于弄潮,才能不被滚滚向前的市场经济大潮所淘汰,才能到达光明灿烂的时代彼岸。农业,作为人类生存依托的主导产业,也从过去靠天吃饭的传统农耕、养殖转型到目前利用工业技术发展所提供的机械、电器、化学等物质手段的应用,为规模化生产和养殖,缓解人类食品短缺做出了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