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研究了不同稀释剂中二苯亚砜对铀的萃取,其萃取能力在不同稀释剂中按苯-甲苯-四氯化碳-氯仿的顺序变化,求出了萃取反应的焓变,并建立了萃取平衡常数与稀释剂物理参数间的经验方程。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不同稀释剂中,2-乙基己基膦酸单(2-乙基己基)酯从硝酸介质中对Zn(Ⅱ)的萃取,其萃取能力在不同稀释剂中按正己烷〉四氢化碳〉苯〉氯仿的顺序变化。萃取平衡常数与稀释剂的极性参数DP、S间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2-乙基己基膦酸单2-乙基己基酯(HEHEHP,HA)在不同稀释剂与硝酸盐水相间的分配及其在这些体系中萃取Fe(Ⅲ)的分配平衡,发现HEHEHP在两相间的分配随稀释剂极性增强而增强,Fe(Ⅲ)的分配则随稀释剂极性增强而减弱.HEHEHP与Fe(Ⅲ)形成Fe(NO3)A2·2HA和FeA3·3HA两种萃合物,稀释剂极性对后者萃取平衡常数的影响较前者明显.这些现象与被萃物种极性的不同因而使得其萃取过程的溶剂化自由能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4.
考察了HDEHP在不同稀释剂中对Zn(Ⅱ)的萃取平衡,探讨了萃取平衡常数与稀释剂性质间的关系,建立了平衡常数与稀释剂极性参数(DP和S)间的经验方程,求得萃合物ZnA2.2HA的溶解度参数为16.5J^1/2.cm^-3/2。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2-乙基己基膦酸单2-乙基己基酯在不同稀释剂与硝酸盐水相间的分配及其在这些体系中萃取Fe(Ⅲ)的分配平衡,发现HEHEHP在两相间的分配随稀释剂极性增强而增强,Fe(Ⅲ)的分配则随稀释剂极性增强而减弱。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40℃时用单烷基磷酸萃取剂P538从硫酸钠酸性溶液中萃取Ni(Ⅱ),提出其萃取机理如下:经计算,该萃取反应的萃取平衡常数为87.57。本文还讨论了40℃时,Ni(Ⅱ)在各种稀释剂如煤油、苯、环己烷、正己烷、甲苯中的分配比D和溶解度参数δd之间的关系式为lgD=-0.247δd2+4.062δd-17.410。  相似文献   

7.
合成了新型萃取剂四诹代双酰胺:N,N,N′,N′—四丁基戊二酰胺(TBGA)。研究了其萃取铈(Ⅲ)、镨(Ⅲ)、铽(Ⅲ)的性能,详细考察了硝酸浓度、萃取剂浓度、硝酸锂浓度以及温度等对萃取分配比的影响,得到了TBGA以甲苯为稀释剂时萃取反应的表观平衡常数及298K时的热力学函数。  相似文献   

8.
8-羟基喹啉萃取La(Ⅲ)的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8 羟基喹啉的正庚烷溶液在盐酸介质中对3价稀土离子镧的萃取效应,探讨水相酸度、萃取剂浓度、Clˉ浓度、不同稀释剂等因素对萃取平衡的影响,并运用双对数斜率法确定8-羟基喹啉萃取La(Ⅲ)的机理.  相似文献   

9.
双水相萃取体系Co(Ⅱ),Ni(Ⅱ)的传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了双水相萃取体系中,水相pH,有机相萃取剂浓度对Co,Ni传输的影响,确立了Co的正,逆向初始萃取速度方程,初步推断了可能的反应机理,得出了利用该体系进行Co,Ni分离的条件。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用二-(2-乙基己基)膦酸(P204)-熔融石蜡在60 ℃对金属铜的固液萃取行为,探讨了酸度、萃取剂浓度、Cu2+浓度、稀释剂用量及搅拌时间等因素对金属铜萃取率的影响.用斜率法确定了萃取机理,测定并计算出了表观萃取平衡常数Kex和相关热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硝酸体系中研究了N,N—二乙基正辛流基乙酰胺(以下简称以甲苯为稀释剂萃取Ag(I)的机理。着重讨论了平衡时间、[H+]、[HNO3]、[NO3-]、温度等因素对萃取的影响;并通过等摩尔系列法、斜率法、革取等温线法确定了溶液中配合物的组成;确定了DEOTA在硝酸体系中萃取Ag(I)的机理;计算了萃取体系的表观平衡常数及某些热力学函数。  相似文献   

12.
从我国炼油厂中选择不同的石油馏份,考察其作为稀释剂用于铜萃取工艺的可能性.测定了所选稀释剂的一些基本性能,包括稀释剂的密度、粘度、闪点等.并用各种不同的自选石油馏份分别与国际上最常用的两种铜萃取剂即Zeneca公司的M5640和Henkel公司的Lix984配成萃铜有机相,测绘了不同体系的萃取等温线,考察了各体系的铜萃取饱和容量、平衡pH、铜铁选择性,并与国际上通用的铜萃取用稀释剂Escaid100配制的铜萃取体系的性能比较,证明自选的一部分石油馏份在性能上达到或接近Escaid100的性能,可考虑用作铜萃取稀释剂.  相似文献   

13.
用HDEHP并以正庚烷为稀释剂从存在大量的Ag(Ⅰ)和Cu(Ⅱ)的硝酸溶液中萃取In(Ⅲ)。研究了In(Ⅲ)在两相之间的分配比与酸度、HDEHP浓度及In(Ⅲ)含量的关系。用不同浓度的盐酸从有机相中反萃取In(Ⅲ),并测量了In(Ⅲ)的回收率。从回旋加速器内靶装置上,用α粒子辐照的镀银靶物质中,分离出高纯度、无载体的 ̄(111)In,并制成了 ̄(111)InCl_3注射液。  相似文献   

14.
用滴定微量热计测定了P204在氯仿和煤油稀释剂中从硫酸盐水溶液中萃取钙(II)的过程的反应热,结果文献的工作,计算出了不同温度下的萃取平衡常数及有关的热力学函数。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不同稀释剂中二苯亚砜对铀(Ⅵ)的萃取,其萃取能力在不同稀释剂中按苯>甲苯>四氯化碳>氯仿的顺序变化,求出了萃取反应的焓变,并建立了萃取平衡常数与稀释剂物理参数间的经验方程.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在不同稀释剂中N—癸酰吗啡林(DMPHL)与磷酸三丁酯(TBP)协同萃取铀(VI)的性能.在不同稀释剂中考察了硝酸浓度、萃取剂浓度、盐析剂效应及温度对萃取平衡的影响.此协萃体系对铀(VI)的萃取性能在不同稀释剂中由弱到强的顺序为:氯仿、四氯化碳、环己烷、煤油、苯,并且求出了萃取反应的各个热力学函数变化值.  相似文献   

17.
以石蜡为稀释剂,采用二(2-乙基己基)磷酸为萃取剂对镧系离子的溶剂萃取行为进行了研究,斜率法表明萃合物组成为Ln(HA2)3,测算了萃取平衡常数及相应的热力学参数,并且获得了相邻元素间的分离因数。  相似文献   

18.
用恒界面池法研究了二(2—乙基己基)磷酸分别以苯、甲苯、环己烷、正己烷为稀释剂萃取Ni(I)的动力学,认为萃取反应的速率控制步骤位于界面区,在不同稀释剂中萃取反应机理是相同的,但萃取速率相差很大。考察了温度的影响,确定了萃取反应的活化能。讨论了稀释剂对萃取动力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3种杂环胺双齿配体联吡啶(Bipy)、邻菲绕啉(Phen)、4、7-二苯邻菲绕啉(Dpp),分别以CCl4、CHCl3、CH2Cl2为稀释剂,苦味酸根(Pic-)为伴随阴离子对稀土元素的萃取行为.结果表明:稀释剂的介电常数大小不同,不仅生成组份不同的萃合物,而且对14种稀土元素的萃取序和相对分离度也有较大影响,介电常数大的稀释剂有利于稀土的整体萃取,介电常数小的稀释剂有利于稀土间的分离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将萃合物在有机相中的状态分为共价键分子和离子键分子两类来讨论稀释剂影响的规律性,对于这两类萃取系统,分别提出了分配比(D)与有机相的平均溶解度参数(δ)及与介电常数(ε)间的近似失系。从这观点出发,讨论了稀释剂的性质和浓度对分配比的影响以及惰性稀释剂与萃取剂产生协同作用的条件。 对于TBP萃取硝酸和硝酸铀酰,丁醚萃取三氯化铁和硝酸以及TBP萃取高氯酸的稀释剂影响的规律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发现固定萃取剂的浓度改变稀释剂时,前两系统分配比的变化与稀释剂的δ有一定的关系,而对后三系统,以IgD(或IgKc)对I/ε作圆时近似地得到直线。若用丁醚萃取硝酸或三氯化铁,以1,2-二氯乙烷或硝基苯作稀释剂时,发现它们与萃取剂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