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英国为“设计婴儿”开绿灯 2003年2月22日,英国人工授精与胚胎管理局宣布,批准一对英国夫妇为拯救他们患病的儿子而生育一个经过遗传基因筛选的婴儿。如果这个孩子能成功降生,他(或她)将是英国第一个获得官方批准出生的“设计婴儿”。因而,引起了舆论的广泛关注。这对夫妇名叫拉赫·哈什米和沙哈娜,住在英国中部利兹市。他们3岁的儿子赛因,患上了罕见的地中海贫血,如果不做骨髓移植  相似文献   

2.
《科学大观园》2021,(21):18-21
10月8日,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了《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里面一组数据令人惊喜:随着人工繁育大熊猫数量快速优质增长,40年间,大熊猫野外种群数量已经从1114只增加到1864只,大熊猫受威胁程度等级从"濒危"降为"易危",实现野外放归并成功融入野生种群. 与大熊猫一起"喜提降级"的还有藏羚羊,同时"东方宝石"朱鹮从7只增至5000余只,曾经野外消失的麋鹿总数突破8000只……这些珍稀动物"喜提降级"的背后,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显著成果.  相似文献   

3.
世界上第一只体细胞克隆绵羊、英国的“多莉”壮年不幸死亡,使人们更加关注在中国诞生的世界首批成年体细胞克隆山羊“阳阳”的健康状况。在陕西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种羊场,2000年6月22日降生在这里的世界首批成年体细胞克隆山羊“阳阳”正好3岁。现在,已三代同堂做了外婆的“阳阳”,目前生长发育一切正常,没有出现人们所担心的早衰等其他变异现象。  相似文献   

4.
科技新讯     
世界第一头克隆鹿这头取名为“杜威”的小白尾鹿早在2003年5月23日就已出生,但直到现在确认克隆鹿身份的DNA分析结果才正式得出。除白尾鹿之外,得克萨斯农业和机械大学的研究人员此前还分别培育出克隆牛、克隆猪、克隆山羊和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猫。———新华网四胞胎试管婴儿庆祝20岁生日在澳大利亚的珀思,4兄弟庆祝了他们20岁的生日。4兄弟中,布莱特在珀思大学学习政治,克里斯成为一名实习木匠,本在学习焊工技术,山姆则为一家汽车租赁公司工作。1984年1月6日,这4个孩子比预产期提早6个星期来到这个世界,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成功创造的试…  相似文献   

5.
从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传来消息,3名熊猫专家已起身前往雅安,开始对当地的环境展开摸底。在大本营内,专家正对每只大熊猫的体况跟踪监测,届时会对筛选出来的16只大熊猫暂时隔离,并用尼桑车送往雅安。这是中国正在通过模拟大熊猫野生环境,  相似文献   

6.
最小的猫科动物——猫科家族中的最小成员是印度南部和斯里兰卡的赭斑猫。成年的公猫平均身长63.5~71.1厘米,体重1.36千克。最重的猫——名叫“希米”的雄性斑猫,1986年3月12日死时(10岁)体重为21.4千克。它的主人是澳大利亚人,名叫托马斯。最长寿的猫——名叫“普斯”的斑猫,1939年11月28日在过完了26岁生日后的第二天离开“人世”。它的主人是英国的霍尔韦。最小的猫——名叫“埃博尼·埃布·霍尼”的雄性暹罗条纹的新加坡猫,1984年2月当它出生23个月后,体重仅794.2克。它的主人是美国的安格利。产下最多一窝小猫的猫——一只4岁的褐色缅…  相似文献   

7.
灭绝的警示灯,近年一直环绕着中华鲟.2017年至今,我国已连续4年未监测到"水中大熊猫"的自然繁殖. 中华鲟已经在地球上生活了1.5亿年.20世纪70年代长江中华鲟有近一万尾,80年代减少到2000尾左右,90年代只剩下200~300尾. "拯救"它们的方法是人工繁育.同样的手段已在大熊猫身上取得了成果——随着人工繁育大熊猫数量的快速优质增长,大熊猫受威胁程度等级从"濒危"降为"易危",实现野外放归并成功融入野生种群.  相似文献   

8.
灭绝的警示灯,近年一直环绕着中华鲟.2017年至今,我国已连续4年未监测到"水中大熊猫"的自然繁殖. 中华鲟已经在地球上生活了1.5亿年.20世纪70年代长江中华鲟有近一万尾,80年代减少到2000尾左右,90年代只剩下200~300尾. "拯救"它们的方法是人工繁育.同样的手段已在大熊猫身上取得了成果——随着人工繁育大熊猫数量的快速优质增长,大熊猫受威胁程度等级从"濒危"降为"易危",实现野外放归并成功融入野生种群.  相似文献   

9.
美国迈阿密动物园中养育着几只由雄狮与雌虎杂交后生育的罕见狮虎兽.它们出生时,只有一只小狗那么大,体重也只有约3.2公斤.令人目瞪口呆的是,一旦成年之后,它们就会长成3.6米多长、500公斤的"巨无霸",体型将比2只成年雄狮与雌虎加在一起还要大!  相似文献   

10.
胡锦矗教授,中国著名的大熊猫专家,从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大熊猫的调查研究,对四川大熊猫的分布、栖息地、种群数量、繁殖、食性和行为等作了深入的研究。胡教授在充分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发表了近百篇学术论文,还出版了《卧龙的大熊猫》《大熊猫生物学研究与进展》和《大熊猫研究》等学术专著。吕植教授,北大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在大学时就师从潘文石教授开展大熊猫的研究保护工作。由于在大熊猫研究方面的杰出贡献,被中国科协评为杰出青年科学家,编著有《秦岭—大熊猫的庇护所》等书。因前段时间大熊猫团团和圆圆赴台,引发了是叫“大熊猫”还是叫“大猫熊”的热议,本刊特邀胡锦矗与吕植两位专家撰文,谈谈对此问题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两年前土库曼斯坦领导人送给中国的礼物———“汗血宝马”阿赫达什(意为“宝石”)当爸爸了!(见本刊2002年9期———编者注)而且,一下子就有了5个孩子。这5匹可爱的小马驹生活在北京华骏育马有限公司。“大姐”出生时体重44.4千克记者到达华骏公司马场时,5匹小马驹正分别和自己的妈妈一起沐浴在金色的夕阳下,悠闲地啃食着青草,不时蹭到妈妈的肚子下吃两口奶。记者看到,有一匹小马驹极像它的爸爸阿赫达什:毛色为黑色,脸部有白色的“广流星”花纹。只是它有两个白蹄,而阿赫达什有3个。这匹小马驹为雌性,2004年5月12日出生,出生时体重44.4千克,…  相似文献   

12.
2002年10月24日,新华社的一条消息表明:位于重庆的第三军医大学已经完成“中国首例数字化可视人”数据集。读者也许记得,2002年7月30日新华社广东分社曾刊发过一条消息:位于广州的第一军医大学负责切片建模的第一位“数字化虚拟中国人”将于2003年问世。同是总后的军医大学,同是新华社的分社,一个是“数字化可视人”,一个是“数字化虚拟人”,但谁是  相似文献   

13.
一只大熊猫一年的饲料费超过1.5万元,一年正常的生活费需要10万元。大陆宣布将向台湾同胞赠送一对大熊猫后,估计围绕这对大熊猫产生的费用在5000万元左右。大熊猫已经成为2008年奥运会吉祥物,大熊猫将带来数亿美元的销售收入  相似文献   

14.
小烦 《科学大观园》2010,(11):74-75
2010年3月28日这一天,美国福特旗下的欧洲著名汽车品牌沃尔沃正式被中国一家民营汽车企业收购。这家民企叫“吉利”。为什么13岁的吉利能够收购有着80多年历史的沃尔沃?因为它的主人李书福是个“汽车狂人”:他出身草莽,却是中国民营企业造车第一人;他语不惊人死不休.认为“汽车只是四个轮子、两张沙发、一个铁壳”;  相似文献   

15.
“克隆人”相继“出世”世界上首个克隆婴儿“夏娃”还未验明正身,“克隆人二号”便接踵而至。美国时间1月4日,邪教组织雷尔教派成员、“克隆援助”公司总裁、法国女科学家布里吉特·布瓦瑟利耶对法新社说,第二个克隆宝宝已经降临人间,她的“父母”是一对荷兰女同性恋者。据雷尔教派下属的“克隆援助”公司发言人加利透露,“克隆人二号”于“当地时间”1月3日晚间诞生,但是她并没有说明这个“当地”究竟是哪里?不过,“当地”是某个北欧国家。加利说:“第二个克隆婴儿已经诞生,这是千真万确的。她的父母拥有荷兰国籍,但宝宝并非在荷兰所生。”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西北部的大漠深处,有一处具有世界级规模和水平的卫星发射场,这就是创建于1958年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中国航天人经过数十年的艰苦奋斗,在这里为中国的航天事业创造了多个第一的纪录,即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第一枚运载火箭、第一颗人造卫星和第一艘载人飞船发射升空。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将中国航天员杨利伟送入太空,并于16日安全返回地球,这是中国继苏/俄罗斯、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航天大国。  相似文献   

17.
率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代表团在美国访问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常务副总指挥胡世祥,在纽约向侨胞兜出“家底”,细述了“神舟5号”如何能带着杨利伟飞向太空的决策经过。三起三落早在1965年左右中国酝酿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时,就在想发射一艘飞船,连名字都起好了叫“曙光1号”,而且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选定了一个飞船发射场。当时,衡量了一下综合国力和技术储备,觉得还不行,所以在1968年左右工程下马。第二次启动是在1985年考虑“七五规划”的时候,讨论是上航空母舰、航天飞机还是载人飞船?讨论结果认为,当时还是一个卫星应用和应用卫星的时代,…  相似文献   

18.
2005年7月4日,“深度撞击”探测器已经成功撞击“坦普尔1号”彗星。“深度撞击”是美国2005年1月12日发射的,价值3.3亿美元。这是人类历史上史无前例的“炮轰”彗星太空实验,也是人类第一次实际接触并探索彗星的空间活动。对于这次“炮轰”彗星,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庞  相似文献   

19.
世界上最长寿的人、美国人伊丽莎白·波登2006年11月11日在睡梦中安然离去,终年116岁。伊丽莎白·波登在1890年8月15日出生,11日在美国田纳西州孟斐斯中南卫生康复中心去世。她的孙子詹姆士·波登表示:“她  相似文献   

20.
“健康体检”的由来“健康体检业”的雏形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美国医药协会在1947年提出了最早的“健康体检”的概念,并郑重向公众建议:每个35岁以上的健康人应每年拜访一次医生,做一次从头到脚的全面身体检查,并和医生有一种良好的沟通。大概是在6~7年以后,这个问题才在日本得到了较好的解决。1954年,JunjiOhwatari医生为预防疾病而设计了一套新颖的个人医学健康体检体系,使健康体检的概念上升到了理论的水平。1961年4月,日本的HokenDohjin医学中心成立,该中心首次真正地将“健康体检”从一般医疗机构中分离了出来,并由专门的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