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春节前,又有50名出生在协和医院的老人回到协和医院进行体检。他们成为节前为求解医学“哥德巴赫猜想”而进行体检的最后一批老人。至此,当年在协和医院出生的婴儿已经找到900人。该研究项目负责人张振馨教授表示,按此进度,医学界“哥德巴赫猜想”———“胎儿宫内发育状况和老年后的一些慢性病有关联”———将在2005年被协和医院破解。医学界的“哥德巴赫猜想”“母亲怀孕状况是否影响婴儿一生健康”一直是医学上的一个未解之谜。这一猜想是由世界著名遗传学家马丁(Martyn)提出的。他认为,胎儿在子宫里发育的状况与其老年后的一些慢性病…  相似文献   

2.
美国的“次贷危机”在2007年8月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弄清次贷危机的概念,分析其成因以及影响,对于全面深入研究次贷危机问题,维持世界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次贷危机的概念与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的“次贷危机”在2007年8月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弄清次贷危机的概念,分析其成因以及影响,对于全面深入研究次贷危机问题,维持世界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日本“爱国者”-3导弹防御范围达数千公里美国的“爱国者”导弹加快了在东亚地区布阵的脚步。摇动着“爱国者”导弹标牌,日本紧随美国导弹防御系统起舞。据日本《读卖新闻》披露,今年年底,美军又将在日本冲绳美军基地部署3~4套“爱国者”-3型(PAC-3)反导系统。之前,驻韩国美军已部署了一个装备有“爱国者”-3型地空导弹的防空旅。世人非常奇怪,日本官员对“爱国者”-3型导弹的迷恋为何到了发烧的程度。日本不单在今年开始部署“爱国者”-3,而且还获美国许可由  相似文献   

5.
时下主动到医院体检的人越来越多,身体的健康状态可以通过体检了解,但是,如何才能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心理科医生建议,把生理体检与心理体检"捆绑"起来,将更有利于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6.
"马力"探源     
功率单位“马力”这个概念传入中国是在19世纪中期,这个词的出现差不多也是在这个时期。它应该是英语horsepower的仿译。大约过了三四十年,“马力”在汉语中已经基本定型,不但在科学著述中使用,在普通文献中也经常能见到。后来“马力”还传到了日本。  相似文献   

7.
《科学大观园》2009,(11):44-44
时下主动到医院体检的人越来越多,身体的健康状态可以通过体检了解,但是,如何才能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心理科医生建议,把生理体检与心理体检“捆绑”起来,将更有利于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8.
美国巴尔实验室研制成功的一种名为“季经”的新避孕药把女性从每月1次的烦恼中解脱出来,它使女性的月经减为一年4次,成为名副其实的“季经”。这给女性健康带来了很大的益处。但是也有一些人说,这只是市场运作的成功而已。“这学期我们8周内进行了12次测试,”一位21岁的大学生鲁斯·艾文斯说,“我每天从早上9点工作到晚上11~12点,这令我非常疲倦。最使我痛苦的是经期的疼痛和紊乱。”现在,对埃文斯和更多像她一样的女性来说,这种叫做“季经”的新避孕药真的使每月1次的月经麻烦眼看就会结束了。服用这种避孕药的女性可以有连续84天的安全…  相似文献   

9.
每个人都要睡眠,也都会有各自多彩的梦境。在2003年3月21日的“世界睡眠日”时,中国专家为人们全面解读了梦境的奥妙。据《健康时报》报道,首都医科大学精神医学教授杨华渝解释说,运用现代科学的研究手段——脑动电流描记器、肌动电流描记器、眼动电流描记器对睡眠进行的连续观测表明:人的睡眠可以分为“做梦的睡眠”和“不做梦的睡眠”两种。“做梦的睡眠”人人都有,每天晚上都要经历4~5次,加起来的时间总共有90~100分钟。也就是说,所有的人每天晚上都必须做4—5次梦,至少有一个半小时的时间是在梦中度过的。有意思的是,如果你前一天晚上因为开夜车熬夜而缺觉的话,第二天睡眠时会首先把前一天所缺的“做梦的睡眠”补足,然后再进行“不做梦的睡眠”。  相似文献   

10.
19世纪50年代,美国南部传染病横行,卫生防疫并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为了遏制黄热病流行,路易斯安那州的政府与医生群体展开合作,建立了一个有效的传染病治理模式。1856-1860年,美国医学界召开全国卫生和检疫会议,来完善传染病防疫的专业理论,推动了卫生知识的理论沿革。内战时期,医生群体在战争中实践了会议的专业理论,改革了联邦军队的卫生体系,同时推动了医学卫生知识的社会普及。19世纪后半期,医生群体开始广泛进入政府卫生机构,参与卫生治理工作。医生的“专业性”也开始得到社会的广泛承认。至此,美国公共卫生治理的专业化程度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1.
2004年2月13日,在美国出生的大熊猫“华美”回到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安家落户,开始了新的生活。已经4岁半的“华美”是中国第一只在国外出生并回国的雌性大熊猫。它于1999年8月21日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地亚哥动物园,是采用人工授精技术在美国出生并存活的第一只大熊猫幼仔,也是中国旅居美国的大熊猫夫妇“石石”和“白云”生育的第一个孩子。根据中美两国大熊猫繁殖合作协议,“石石”和“白云”生育的大熊猫宝宝归中国所有。刚刚回家的“华美”即将进入繁殖阶段,卧龙为此提前为其物色了4个年龄在10~15岁的大熊猫“情哥哥”。它们…  相似文献   

12.
病人权利托付的医学伦理学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考察了病人权利的历史,认为病人权利困惑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在讨论医患关系忽略了医生替病人行使某些自主权这个关键环节,并因此提出了“病人权利托付”概念,本文提出,病人权利托付是形成医患关系的基础;病人权利托付所表达的医患关系意味着医学目的与病人的健康利益相一致,而与病人的主观愿望和价值选择未必一致;解决与上相关的伦理争端的基本途径是协商同意。  相似文献   

13.
核心提示在诺贝尔奖奖项纷纷出炉之际,一年一度的“搞笑诺贝尔奖”也于当地时间10月5日晚的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市哈佛大学揭晓。“搞笑诺贝尔奖”于1991年在美国创立,由剑桥市幽默科学杂志《不可思议研究年报》提供赞助,宗旨是“表彰那些不能也不应该被重复的科学研究”,让人们“先是大笑,然后开始思考”。◆医学奖按摩直肠止打嗝2006年“搞笑诺贝尔”医学奖颁给了美国田纳州杰克逊维尔市大学医院的弗兰西斯克·菲斯米尔医生和以色列海法市锡安医学中心的马杰德·欧戴医生,因为他们发明了一种匪夷所思的“按摩直肠止嗝法”。菲斯米尔医生和…  相似文献   

14.
裘法祖教授是我国现代普通外科的主要开拓者,肝胆外科、器官移植外科的主要创始人和奠基人之一。他毕生教书育人,诲人不倦,以坚实的医学基础、高超的医学技术、勤奋的工作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始终站在医学发展的最前沿,引领中国现代外科事业的发展。作为94岁的高龄老人,他曾在去世前几天仍坚持在工作岗位。一息尚存,从医不止,这位被德国媒体誉为“永不疲倦的神奇中国医生”,从医69年,却用一生诠释了“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当代“医圣”风范。  相似文献   

15.
《科学大观园》2010,(23):12-14
<正>我们一直以为,胆固醇浓度越高对心脏越不好。新的研究表明,两者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关系。这也许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一次医学误判。几十年来,大量观点认为LDL与心脏病有直接联系。从摄入的食物、服用的药物到人们的体检结果和对健康  相似文献   

16.
2007年6月12日至7月12日,香山科学会议相继召开了以“‘数字中国’发展战略:从科学到行动”、“氡及其子体健康危害与控制”、“近海可持续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影响”和“多铁性材料的发展与挑战”为主题的4次学术讨论会(第303—306次),内容涉及信息技术、环境健康、海洋生态和材料科学等方面。“数字中国”发展战略:从科学到行动“数字地球”概念由美国前副总统戈尔于1998年提出,它是通过地理空间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人工智能等高技术与地球科学技术的高度综合集成,构建信息化的虚拟地球,开辟人类认识地球的新途径。“数字中国”…  相似文献   

17.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战略格局中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日本的崛起。日本是一个人多地少、资源贫乏的岛国,而且作为战败国之一,战后几乎成了一片废墟。但是,在短短的几十年中,日本“流星似地上升”,已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美国并驾齐驱,许多高科技领域已赶上并超过了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资本供给国。据德意志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柯蒂斯的预测,今后五年内,日本就将取代美国而成为世界头号制造业强国,2000年以后,日本将在各个方面成为头号经济强国。事实证明了达尔文生前所发出的惊叹:“在世界的一切奇迹中,日本的速度是最大的奇迹。”  相似文献   

18.
摘要 文中从医学术语的专业性、科学性及准确性三个方面阐述了医学期刊中医学术语规范化使用的重要性和如何使之规范化。医学术语的规范化是衡量医学科技期刊质量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编辑素质的标志。
医学科技期刊是医学专业性期刊,它所涉及的语言符号是具有科学概念的医学术语,要办好医学科技期刊,使之成为发展医学、进行科技交流的园地,就必须在医学术语的使用上力求规范化。一、医学术语的专业性医学术语是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形成的,与其他专业术语一样,具有鲜明的专业特色,它是同行间的共同语言,以利于本学科间的沟通。如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说的“中风”、“半身不遂”,在医学上则统一以术语“脑卒中”代之。虽然这二者意思一样,但作为医学期刊来说,中风、半身不遂就属于通俗语言、非专业性的不规范用词。而“脑卒中”作为医学术语是有其特定含意的。首先它体现了此病是脑血管(血栓或溢血)病变;其次它说明了此病来得突然,猝不及防的特征。可见,医学术语的规范化首先体现在它的专业性和概念内涵。术语不规范,会造成认识上的混乱,在同行间就没有统一的语言。医学术语的统一和规范化,对医学知识的传播,文献的编纂、检索,以及国内外学术交流,都有重要意义。是否运用规范化的科技名词术语是衡量科技期刊质量的标志之一。一篇科技论文的学术价值再高,若文中的科技名词不规范,就不能汇入计算机控制的信息网,面对大量的信息资料无法检索。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医学名词》是目前最规范的医学术语,作为编辑要勤查勤阅,以免因医学术语的不规范而降低期刊质量。日常生活中常说的“结石”、“食指”、“钙离子”、“血色素”、“红血球”、“白血球”、“发烧”、“抗菌素”、“早搏”等都属于“不宜用”的非学术语言,要分别以“凝结物”、“示指”、“凝血因子Ⅳ”、“血红蛋白”、“红细胞”、“白细胞”、“发热”、“抗生素”、“期前收缩”等规范词代之。二、医学术语的科学性医学术语均以科学概念为依据,严格地体现出科学内涵、所指事物的科学特征[1]。现代汉语词典中以“噪音”和“噪声”都用来说明嘈杂、刺耳的声音。而“医学名词”中规定统一以“噪声”说明之,这是根据中国辞书记载的“成调之声即有规律的声才叫音”而正确定名的。“噪声”不成调又无规律,所以根本不是“音”,而只能是“声”。过去为解除患者顾虑,避免有所忌讳的“死”字,曾将“心肌梗死”更名为“心肌梗塞”。现在根据疾病的病理情况——因冠状动脉闭塞,供应心肌的血流中断引起心肌的缺血性坏死,而恢复为“心肌梗死”。可见,每个术语在一定范围内都有明确的概念、特定的内涵。有时我们不理解医学名词改来改去的原因,常抱怨这样使我们在工作中无所适从,但仔细琢磨,细加研究后就会懂得,医学名词的不断统一、规范是纠正名词使用混乱的需要,是符合科学技术的发展的需要。医学术语的发展与医学科学发展是紧密相连的,概念的更新,新词的出现促进了学科的发展。作为编辑要不断学习,不断适应,首先自己要弄明白哪些为“宜用”词,哪些为“不宜用”词。三、医学术语的准确性医学术语作为医学论文和学术活动中的表达工具一定要准确无误,切不可含义模糊、概念不清。编辑、作者在运用医学术语时要精心辨析词义,特别要区别近义词在用法上的细微差别,否则就会造成误解,如:1.漏诊、误诊从广义上讲,漏诊、误诊均指对疾病的错误诊断,但概念上有所差别,不可混用为误诊。医生未能将就诊者客观存在的疾病诊断出来,即将有病看成无病为漏诊;医生将正常情况误认为某种疾病,即将无病看成有病或将甲种病判断成为乙种病则为误诊。若以冠状动脉造影作为诊断心肌梗死的金标准(即诊断某疾病的最高准则),就是以下这种情况:可见a、d为确诊,b为漏诊,c为误诊。若某文中称医生将左房黏液瘤脑栓塞患者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那么对左房黏液瘤脑栓塞疾病来说应属漏诊,而对风湿性心脏病来说应为误诊。若文章将此情况报道为“风湿性心脏病误诊1例”就不够全面,而应写“左房黏液瘤脑栓塞误诊为风湿性心脏病1例”。2.患病率与发病率,病死率与死亡率在医学论文中,这两对不同概念的术语常常被混用的情况屡见不鲜。患病率是指某一人群在某一时间点上平均每百人中存在的病例数。通常是通过体检或其他医学检查得出,凡未愈的新、老病例都入列。发病率是指一段时间内每百人发生新病例数。这两者是有区别的,病程也不同。冠心病患病率很高,但并不等于每年发病率高;而感冒发病率很高,但患病率很低。患病率、发病率的计算公式分别为:许多作者常将死亡率与病死率混为一谈,虽然两者都与死亡有关,但各有不同的意义,计算时分母完全不同。死亡率是以某地一年内平均人口数作分母,而病死率是以患病人数作分母。临床上是不可能计算出发病率、死亡率的,除非是流行病学调查。例如,有一篇文章的文题是“比索洛尔显著降低心力衰竭的总死亡率”,这显然是错误的。医学上还有一些易于混淆的术语,如高血压病、高血压。前者是指病因未明的原发性高血压,后者则指某些疾病的血压升高的表现,又称为继发性高血压。心肌疾病与心肌病也不能混用,心肌疾病指除心肌瓣膜病、冠心病外以心肌病变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疾病,它包括心肌病、心肌炎等;心肌病仅指病因未明的原发性心肌病,它不包括心肌本身的炎性病变[2]。医学术语中还有一些易混淆的字也应区别,如证、征、症,要准确使用适应证、禁忌证、综合征、并发症等。还有“啰音”也不能再用“罗音”代替。总之,要认识到医学术语使用规范化的重要性,医学术语统一、规范化是衡量医学科技期刊质量的重要标志,科学思想的交流依赖于统一的科技语言和所使用的名词的概念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率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代表团在美国访问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常务副总指挥胡世祥,在纽约向侨胞兜出“家底”,细述了“神舟5号”如何能带着杨利伟飞向太空的决策经过。三起三落早在1965年左右中国酝酿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时,就在想发射一艘飞船,连名字都起好了叫“曙光1号”,而且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选定了一个飞船发射场。当时,衡量了一下综合国力和技术储备,觉得还不行,所以在1968年左右工程下马。第二次启动是在1985年考虑“七五规划”的时候,讨论是上航空母舰、航天飞机还是载人飞船?讨论结果认为,当时还是一个卫星应用和应用卫星的时代,…  相似文献   

20.
在马尼拉,流传着这样一个寓言故事:有个农妇很擅长制造谣言,村里一半的争吵,都是因她不停地搬弄是非而引起的,挑唆别人不和是她最大的乐趣。一天,这个女人突然病倒了,试了各种药物都不奏效。实在没法子,她向村里的医生求救。医生的诊断很简单:“你平时好造谣生事,这是神在惩罚你!”“你要对一生中所造的谣,衷心地忏悔。”医生说,“祷告9天,身体恢复到可以走动的时候,去找一大包鸡毛,然后往每家每户门前的台阶上都放一支鸡毛。这些都完成后再来见我。”村妇虔诚地按着乡村医生的指示祷告,果然到了第9天,身体恢复得可以出门走动了。她带上一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