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面对巨大的文化贸易逆差,如何有效利用中国英语对外输出中国文化是当前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利用中国英语对外输出中国文化涉及的内容众多,诸如中国文化输出的基本内容、中国文化输出的主体、利用中国英语对外输出中国文化的途径以及应该遵循的原则等等。作为中国文化对外输出的重要媒介,中国英语能有效传播中国文化,在世界多元文化格局中传播来自中国的声音,从而促进中国文化全球化。  相似文献   

2.
具有深厚底蕴的中国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先决条件,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思想基础,同时它也是构建中国国情的一个重要方面,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又弘扬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含义的基础上,进一步诠释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融合符合客观规律性,同时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最后提出要辩证地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融合。  相似文献   

3.
吕伟 《科技资讯》2010,(33):246-246
目前在各个设计领域中都有了中国元素的影子,在市场上也有不少企业的产品被赋予中国元素,但要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仅有中国元素的闪现是不够的,只有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现代设计相结合,才能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设计产业和产品,形成中国的设计风格,成就中国创造。  相似文献   

4.
一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抉择中国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社会。1840年鸦片战争,帝国主义用炮舰撞开了中国的大门,从此以后,中国一步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一方面促进了中国封建社会的解体,产生了资本主义因素,把一个封建的社会变为半封建的社会;另一方面,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目的,决不是把封建的中国变成资本主义的中国,而是残酷地掠夺、控制和统治中国,把一个独立的中国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  相似文献   

5.
该文从历史角度,探究了我国历史上不同时期中国人的不同梦想,从中得出了实现中国梦的当代启示,即实现“中国梦”,要学“中国史”;实现“中国梦”,要有“中国魂”;实现“中国梦”,要走“中国路”;实现“中国梦”,要跟“中国党”;实现“中国梦”,要靠“中国人”。  相似文献   

6.
中国文化哺育了中国艺术,中国艺术从深层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本文通过对中国文化与中国艺术的关系问题的研究,阐明了艺术的模糊美是中国艺术美的一个重要特证,而这一特证是根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特色--模糊.  相似文献   

7.
中国入境游将在中国旅游业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如何发展中国入境游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话题。本文分析了中国入境游现状,中国入境游的竞争优势和劣势,对进一步发展中国入境旅游业,开拓中国国际旅游市场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国梦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间的关系是辨证统一的,中国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价值归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实践基础。新时期,须在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征程中,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9.
在新的历史社会条件下,深化中国管理模式研究,推进中国管理模式,具有重要意义。这是因为,中国管理模式具有重要的时代功能。具体来看,推进中国管理模式,对于促进中国经济发展,推进中国文化发展,实现社会发展,加强政治文明建设,提升中国的核心竞争力,都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选择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社会主义是中国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中国的历史经验和中国特殊国情,是中国现代化社会主义性质的基本依据,决定了中国现代化模式的社会属性只能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社会主义能够有效地推进现代化,并为现代化的发展提供可靠的制度保证。社会主义能够推进中国现代化的全面进步,使中国的现代化在经济、政治、文化诸领域全面展开,沿着富强、民主、文明的正确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中国制造业在中国经济总量和中国出口总量中占很高比例.2003年中国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占中国GDP的36%,占中国工业增加值的81.2%.但中国制造业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表现在:……  相似文献   

12.
2018年是中国—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5周年,同时也是中国和东盟国家领导人共同确定的中国—东盟创新年。中国—东盟中心秘书长杨秀萍特撰文,指出中国—东盟关系将不断提质升级,打造更高水平的战略伙伴关系,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中国—东盟中心愿与中国和东盟社会各界抓住机遇,携手共进,为中国—东盟的美好未来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当代美国的中国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注重对当代中国现实问题研究,是美国中国学研究区别东西方汉学一个显著特征.研究美国中国学,应注重将中国学研究同中美关系、美国东亚政策乃至全球战略联系起来考察,使美国中国学研究为中国国家利益服务.研究中国、认识中国,让更多的美国人客观了解当代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现实,有利于消除"中国威胁论"在美国乃至世界其他地方的消极影响,为中国的和平发展创造良好的国内国际环境.  相似文献   

14.
疏忽中国哲学合法性与合理性,不注重中国哲学的特色,课程体系结构老化,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是制约中国哲学史教学发展的瓶颈。确立科学的指导思想,实现方法多元化,强化中国哲学的合法性与合理性的教学力度,充分展现中国哲学的特殊内涵,凸显中国哲学的特色,注重中国哲学的历史贡献,改进教材体例,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是当代中国哲学史教学发展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试论中国英语和中国式英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芳 《韶关学院学报》2009,30(11):102-105
英语与中国文化的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变体——中国英语(ChinaEnglish)。中国英语有益于传播中华文化,将随着中国人使用英语的普及和中国特色的形成而逐渐发展,从而丰富和发展英语与世界文化。中国英语与中国式英语存在区别,也有其联系。中国式英语(Chinese English)是中国人在学习和使用英语的过程中,由母语的负迁移影响而形成;中国英语表现在语音、词汇、及语篇层次上,这启示我们在英语学习与英语教学中必须重视中国英语这一客观存在。  相似文献   

16.
基督教和佛教之于中国,同为外来的宗教文化,它们在中国的传播又都有着漫长的历史,而二者在中国传播的命运却相去甚远;佛教融入中国文化,并与儒、道两家一起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而基督教却一直未能彻底融入中国文化,至今仍处于中国文化的异已地位,究其原因,系由它们各自作为一种宗教文化所属的地域与中国有着不同的地缘关系,在中国采取的不同的传播策略,在中国传统的时机不同,以及它们不同的处世观所致。  相似文献   

17.
命题是时代的产物,它总是与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和历史任务相联系。"中国道路"命题的提出可以追溯到19世纪鸦片战争以后,其实质是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强国富民之路。从内涵来看,"中国道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中国道路包括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之路,狭义的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历史的视角对"中国道路"命题产生的背景、相关思想论争和实践探索进行考察,有利于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在当代中国,要深入研究"中国道路"的独特性和可持续性,发掘其世界性意义,为世界现代化进程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中国制造业在中国经济总量和中国出口总量中占很高比例。2003年中国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占中国GDP的36%,占中国工业增加值的81。2%。但中国制造业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表现在:  相似文献   

19.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当前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文化和指导思想上的重要任务与使命。中国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文化土壤和民族形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现代化的变革,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向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转型。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通性,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都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魏敦友 《晋中学院学报》2009,26(5):73-76,87
现代中国法学是现代中国学术体系之型构的一部分,在根本上它是对中国人之现代生活秩序的探讨与表达,因此探讨现代中国法学的逻辑发展必须从现代中国学术体系之生成的背景中去探讨。从知识谱系角度来讲,现代中国学术体系是从四部之学向分科之学转型的一个结果,它是在西方分科学术体系的强大影响之下逐步形成的,因此包括现代中国法学在内的现代中国学术必然会深深地打上西方学术的烙印。但这并不意味着现代中国学术体系走不出西方学术的背影,恰恰相反,现代中国学术之所以为现代的中国的学术,它必须走出西方,回归自己,因为只有回归自我,现代中国学术体系才可以说真正建构起来。现代中国法学正是在极其艰难的知识压力下,不断通过自主性之吁求,在探讨中国人之现代生活的过程之中而逐步成长的。现代中国法学可以看成是现代中国学术体系之型构的一个标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