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西那坡县种子植物区系种的地理成分分析及区系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野外调查和分类处理的基础上,对那坡县的2201种种子植物进行了种的分布区类型的统计分析,结合科、属的地理成分分析,总结了区系特点.种的分布类型分析显示,中国特有分布最多(43.6%),其次是热带亚洲分布(33.0)和东亚分布(12.8%).以区系分区区划作为分析地理分布特征的单位,将那坡的中国特有分布型划分为3个分布亚型和11个变型,那坡与我国其它地区尤其是与西南、长江以南共有的种占很大比重(73.6%),反映上述区系的密切联系并有如下特点①热带北缘性质;②特有现象显著;③岩溶特性;④起源古老;⑤与越南北部区系和滇东南植物区系联系紧密,体现了北部湾区系区的整体性质.  相似文献   

2.
浙江九龙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野外调查和分类处理的基础上,对九龙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进行了研究。九龙山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由35科74属222种(含变种)组成,主要的科是鳞毛蕨科、水龙骨科、蹄盖蕨科、金星蕨科和铁角蕨科,它们包含的种数占总种数的64.41%;主要的属为鳞毛蕨属、铁角蕨属、复叶耳蕨属、卷柏属和瓦韦属。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属的分布类型以热带亚热带性质为主,种的地理成分以东亚分布和中国特有分布最为突出,共占79.73%,表现出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特点。与邻近6个山地比较,与九龙山蕨类植物区系亲缘关系最近的是浙江凤阳山。九龙山有80种中国特有分布蕨类植物。  相似文献   

3.
云南冬樱花群落共有种子植物1421种,分属158科。696属,科、属、种的区系成分都以热带成分占显优势,分别为74.42%,76.08%,66.31%(不包括世界分布),说明该区系种子植物具显的热带性质。该区系与泛热带和热带亚洲联系最为密切,同时与热带大洋州、热带非洲、热带美洲、北温带、东亚等有一定程度的联系,而与地中海区、西亚、中亚联系最少。另外,该区系特有现象不十分显,特有科、属、种比例低于不同纬度上相邻的滇中高原和云南热带地区。  相似文献   

4.
四川木本植物区系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调查和四川树种名录,统计了在四川自然分布的木本植物1404种(含种以下单位),隶属于96科,311属.对区系成分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木本植物科的分布区类型主要以热带-亚热带分布型(29科占34.1%)和热带-温带分布型(17科占20%)为主.属的分布区类型主要以泛热带(53属占17.3%)、热带亚洲(39属占12.8%)、北温带(46属占15%)和东亚分布(44属占14.4%)4种类型为主.四川木本植物区系的基本特征可以归结为:①区系成分复杂,联系较为广泛;②热带、温带成分明显,特有现象显著;③区系起源古老,珍稀濒危和孑遗树种多;④裸子植物种类多;⑤川东、川西替代现象明显.  相似文献   

5.
据统计在紫溪山风景区自然分布(少数几种为栽培)的被子植物669种,隶属129科390属,对其区系成分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被子植物科的分布类型主要是以热带—亚热带分布型(34科,占27.13%)和热带—温带分布型(30科,占23.26%)为主。属的分布类型主要以泛热带分布型(107属,占27.43%)和北温带分布型(75属,占19.23%)为主。紫溪山风景区被子植物区系的显著特征有以下特点:①丰富的植物种类;②复杂、起源广泛的区系成分;③突出的热带、亚热带成分。  相似文献   

6.
四川省荣县金花乡桫椤自然保护区植被区系组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导了四川省荣县金花乡桫椤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组成成分的特点,区系分区为泛北极植物区,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华中植物亚区,属分布区类型,热带成分58.33%,温成分40.28%,地中海成分0.69%,中国特有成分0.69%,全世界分布的属有12属,植被类型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以常绿阔叶乔木占优势,革质叶最多,中型叶占较大比例,这与本区的低海拔湿热环境和亚热带季风气候是相适应的。  相似文献   

7.
星斗山自然保护区木本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湖北省星斗山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有木本植物99科,247属,595种;区系的地区理成份以东亚成份占首位,占总属数(不包括世界分布属)的21%;北温带成份占18%;中国特有成份占5.1%;6个热带性分布成份占42%。与邻近的神农架关系十分密切,尤以中国特有成份更为接近;与华东区系各种地理成份组成比例也很接近,与华南区系关系较为疏远,但本区一些常绿成份具有一定的热带性质。  相似文献   

8.
浙江磐安蕨类植物区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在野外调查和已有资料整理的基础上,分析了浙江磐安蕨类植物区系组成和分布区类型,并与国内其他8个地区的蕨类植物区系进行了比较分析.现知磐安有蕨类植物34科60属112种(包括各种变种和变型),优势科为鳞毛蕨科、水龙骨科、金星蕨科、蹄盖蕨科,优势属为鳞毛蕨属、卷柏属、铁角蕨属、复叶耳蕨属.科的分布类型以世界分布和泛热带分布为主;属的分布以泛热带分布为主,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暖温带性质,无特有属;种的分布以东亚类型为主,特别是中国-日本分布类型最多,亚热带至暖温带性质显著,表明该区应置于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从暖温带向亚热带过渡的范围内.磐安的蕨类植物丰富程度不大,区系与天目山、庐山、黄山、金华北山等区系关系最密切,可以归入同一自然区,而与太白山、长白山等区系关系较为疏远.  相似文献   

9.
安徽岭南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的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岭南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调查研究表明,岭南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有149种(含种以下的单位)隶属于66属、36科,占安徽省蕨类植物总种数的58.9%.区系分析含12个分布区类型,显示该区蕨类植物区系地理成分较为复杂,具明显的热带性质和丰富的温带成分;生活型以地生为主,生态型呈多样性.  相似文献   

10.
板桥自然保护区木本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板桥自然保护区有木本植物8l科,231属,492种,分别占该区维管植物总数的52.6%,41.5%和46.3%。和与之邻近的6个山地的木本植物区系相比,本区植物区系综合系数为0.021,位居第3,这表明其区系成分较为丰富。该区系优势科为木通科(Lardizabalaceae)、胡颓子科(Elueagnaceae)、胡桃科(Juglandaceae)等;优势属为槭属(Acer)、悬钩子属(Rubus)、卫矛属(Euonymus)、铁线莲属(Clematis)等。科属地理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这8l科可划分为10种分布型,其中以泛热带分布为主;231属可划分为14种分布型,其中以北温带分布、东亚分布和泛热带分布为主。因此其区系为温带性质,但同时受到热带、亚热带区系成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安徽祁门县湾山地有维管束植物983种(包括种以下单位)隶属于505属146科,根据该区种子植物460属的分析,有14个分布区类型其中热带分布类型188属,占该区总属的45.3%;亚热带,温带分布类型227属,占该区总属的54.7%表现出典型的中亚热带特点,种的结构以东亚成分和中国特有成分为主,占总种数的78.5%,其中,东亚成分占32.2%(主要是中国-日本变形)中国特有种占46.3%,蕨类植物的  相似文献   

12.
江西省国家珍稀濒危植物103种48科80属,其中自然成分85种69属46科。珍稀濒危植物中单属科和单种科各2个,中国特有科5个;单种属1个,中国特有属30个;蕨类植物5科6属8种,裸子植物8科22属33种,被子植物35科52属62种。分布区类型13个,其中以热带或以热带分布为主的属占总属数的26.25%,以温带或以温带分布为主的属占31.25%。中国特有分布最突出,占37.50%。同时,采用综合指数和相似度,把江西省与各省区比较,结果表明:江西省国家级珍稀濒危植物十分丰富,江西省植物区系与其周边省份关系最密切,最后提出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3.
安徽齐云山种子植物区系初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齐云山有种子植物948种(含种以下单位),隶属于125科,466属,其中裸子植物4科,9属,13种;双子叶植物104科,367属,752种;单子叶植物17科,90属,183种。在齐云山种子植物属的区系成分含有14分布区型类型和11变型。突出特征是温带成分占170属,热带成分占165属,除去世界分布属,两者所占比例80.3%,说明本区植物区系主要由温带成分和热带成分组成。世界分布种有195种,占总种数20.5%,特有属有12个。  相似文献   

14.
福建珍稀濒危与重点保护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野外考察、查阅文献资料和应用植物区系分析方法对福建珍稀濒危与重点保护植物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91种珍稀濒危与重点保护植物隶属于40科、67属,分别占全国珍稀濒危植物总数14.43%和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总数15.45%.(2)拥有的中国特有银杏科、伯乐树科以及刺桫椤、金毛狗、金钱松、水松、白豆杉、鹅掌楸、乐东拟单性木兰、观光木、半枫荷等比较原始古老的成分,表明起源古老.(3)区系成分以热带分布类型占优势,其中热带分布的科占54.44%.热带分布的属占56.72%,表现出明显的热带、亚热带性质特征.(4)单型属、少型属,占属总数43.29%.其中15个我国种子植物特有属皆为单型属、少型属.51个特有种占种总数56.04%,说明区系中单型属、少型属多,特有成分显著.(5)科、属的分布类型分别占总分布类型的60.00%和73.33%;种的植物区系分布(尤其是中国特有成分)和相似系数分析地理成分复杂多样并与西南、华中、华东、华南联系紧密.  相似文献   

15.
该文选取广西木论喀斯特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分析区系植物组成特征及科、属地理成分,计算科、属区系热带与温带成分的比值(R/T),并与纬度值临近地区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木论喀斯特植物区系被子植物53科93属108种,蕨类植物7科7属7种,研究区暂未发现裸子植物.2)在科的分布区类型中,热带成分29科,温带成分10科.3)在属的分布区类型中,热带成分62属,温带成分24属,中国特有属4属.4)热带与温带成分的被子植物物种丰富度较小,受岩溶区环境影响较大,同时区系植物岩溶性明显,体现喀斯特植物区系特征.5)植物区系科、属R/T值分别为2.90和2.58,呈现温带向热带性质过渡的特点,这与该区的海拔变化及复杂的地貌类型有关.6)区系起源古老,地理成分复杂.  相似文献   

16.
无量山山顶苔藓矮林是其垂直带上重要的植被类型 ,受到的干扰较少 .从这类森林及相应地段中 85种优势和常见植物的种类结构分析看 ,仍然只有热带亚洲成分 ,东亚中国 -喜马拉雅成分和中国特有成分贯穿乔木层 ,灌木层 ,草本层和层外植物几大类中 ,但热带亚洲成分比例上大为下降 ,其他热带成分则完全消失 ;而这些中国特有种的进一步分析仍表明了它的区系成分的亚热带性质 ,温带性质也不是很显著 .对这类森林中11个特有种所隶属的属的分析表明这类植被的温带性质远较该地整体水平为强 ,也比半湿润常绿阔叶林为强 ;它们的近缘种分布区域对无量山此类森林与这些区域相应类型植被的区系联系和分化有一定指示意义 .因之有这么多的特点 ,加之其又为各级特有类群和一些保护种类聚集的场所 ,该类植被也明显具有不同层次的保护生物学意义 .  相似文献   

17.
大曹天坑维管植物种类相对较丰富,种群类型多样化,开展天坑内植物区系及地理成分分析研究,对天坑生物多样性的保育及区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调查结果表明:大曹天坑共分布蕨类植物13科19属27种;种子植物有85科155属209种;单子叶植物9科22属28种,双子叶植物76科133属181种。从科属的分布区类型分析可知,其泛热带分布及其变型的科、属所占比例都是最大的,优势种群比较多,其他热带分布也有相当大的比例。温带地理成分的科属在本区系中也具有较大比例,北温带分布仅次于泛热带分布,带有明显的温带区系成分。本区系具有较明显的温带区系向热带区系过渡的特点以及热带北缘的区系性质,但整体特有成分程度相对低。  相似文献   

18.
贵州老万场金矿喀斯特石漠化区苔藓植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贵州老万场红土型金矿石漠化区的苔藓植物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该金矿石漠化区有6科15属28种(含变种)苔藓植物,丛藓科和真藓属占优势;(2)区系地理成分含世界分布(17.86%)、泛热带分布(3.57%)、热带亚洲分布(14.29%)、北温带分布(25.00%)、东亚和北美洲间断分布(3.57%)、温带亚洲分布(3.57%)、东亚分布(14.29%)和中国特有分布(17.86%)8个分布类型;(3)生活型仅含矮丛集型(92.86%)和交织型(7.14%)2个类型。苔藓植物在老万场金矿石漠化区中是优势的先锋植被,将来有必要对苔藓在金矿石漠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作用和功能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金佛山自然保护区兰科植物的区系特征,通过野外实地调查、标本采集与鉴定及室内分析,对金佛山自然保护区兰科植物的分布格局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金佛山兰科植物区系具有以下特征:1)种类丰富,区系成分复杂多样,调查表明金佛山共分布有各类兰科植物48属114种,按照吴钲镒先生对中国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划分原则,可以划分为8种分布区类型;2)特有现象明显,共分布有中国特有兰科植物47种,包括3个金佛山地方特有种;3)垂直分布格局明显,在海拔梯度上兰科植物的分布总体呈现出中间膨胀型的趋势;4)不同海拔段的兰科植物濒危程度存在较大差异,低海拔地区物种受威胁程度相对较低,资源保存状况更好,这种分布格局与其他地区有着显著的区别;5)区系的温带性质明显,同时具有一定的热带亲缘关系。研究表明金佛山兰科植物种类丰富,特有现象明显,其海拔梯度格局与其他地区有较为显著的区别,区系热带亲缘关系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20.
川西雅砻江上游地区蕨类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雅砻江上游地区处青藏高原东南部,横断山区西北部,在中国植物区系划分中属于泛北极植物区,中国—喜马拉雅森林植物亚区中的横断山脉植物地区.该区域蕨类植物有20科,以世界分布型为主,共有10科,热带分布科7科,温带分布科3科.该区域蕨类植物有29属,划分为8个分布区类型,世界分布6属,热带成分8属,温带分布13属,中国特有分布2属.该区域蕨类植物有71种,其中中国特有分布34种,占该区蕨类植物总种数的47.89%,隶属于13科20属.该区域蕨类植物的区系特点表现为:优势科、属不明显,科内属、种贫;属、种的特有化程度高;植物区系交叉过渡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