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互向”类言语行为动词语义认知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词语义认知结构的分析根据不同的理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该研究先就“互向”类言语行为动词与“单向”类言语行为动词具有不同的信息传递认知结构作了简单区分,重点体现了八对英汉“互向”类言语行为动词的信息传递认知结构和语义认知特征以及它们的语用解释。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考察了中国英语学习者对动词隐喻理解加工过程中采用的认知机制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日常交际和语篇中使用频繁的动词隐喻的教学提供经验基础.共有20位大二英语专业学生参加了隐喻句释义任务和回溯访谈,对他们采用的三类认知机制的使用频率和促成正确理解率的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范畴化机制、间接范畴化机制以及比较机制均在二语英语动词隐喻理解中发挥作用,其中,间接范畴化机制使用频率最高,范畴化机制则促成正确理解率最高.(2)三类间接范畴化模式在运作:中介实体直接由隐喻动词引出;中介实体由各类信息引出;中介实体不存在,抽象范畴来自各类信息.(3)共有三类比较模式:以主语为本体,通过结构映射得出共同特征;以谓语为本体、宾语为喻体,通过特征平行匹配得出共同特征;以宾语为本体,通过结构映射达成理解.(4)我们发现影响学习者认知机制运用的既有语言因素,如动词隐喻的语言特征、语境,也有非语言因素,如学习者对动词隐喻的熟悉程度等.文章最后讨论了以上结果对动词隐喻课堂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马志刚 《韶关学院学报》2012,33(11):119-123
尽管英语中的例外授格结构(ECM)在管约论和早期最简方案中的推导过程并不完全一致,但其分析模式的发展能够集中体现生成句法理论内部的一致性发展趋向。基于Chomsky(2007,2008)的探针-目标一致关系理论,探析含有虚指词there的例外授格结构的生成模式内容:取消标示语-中心语结构图示;虚指词there在spec-vP位置合并;ECM[τto]仅仅具有[EPP]和[Person]特征;及物性实义动词V具有一致性特征和[EPP]特征。  相似文献   

4.
中间结构是一种介于主动结构和被动结构之间的特殊结构,它有着自身独有的句法语义特点。文章以描述性的手法解析了英语中间结构在句式,谓语动词,副词效应及隐含施事的"中间性"表现,从认知视角探讨了英语中间结构的"中间性"的认知根源,以期望加深现有的对中间结构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着眼于动词的显性功能和潜在功能,从“致使性”特征入手,分析动词的驱动图式和致使关系链,对汉语动词的认知结构进行描述,并进行认知语义分类,得出五类动词:致使动词、关涉动词、自动动词、自变动词和状态动词。然后,讨论了与之相应的动词语义句———致使句、关涉句、自动句、自变句和状态句,从而对汉语动词及其语义句做出重新分类,以助于人们对动词及其语义句的理解和认知。  相似文献   

6.
着眼于动词的显性功能和潜在功能,从“致使性”特征入手,分析动词的驱动图式和致使关系链,对汉语动词的认知结构进行描述,并进行认知语义分类,得出五类动词:致使动词、关涉动词、自动动词、自变动词和状态动词。然后,讨论了与之相应的动词语义句--致使句、关涉句、自动句、自变句和状态句,从而对汉语动词及其语义句做出重新分类,以助于人们对动词及其语义句的理解和认知。  相似文献   

7.
英语中短语动词与动词短语是不相同的两个概念。短语动词是英语习语的一个重要类别,而动词短语是一种自由词组。从词汇学的角度看,它们分属于两个不同的范畴:词类和短语。从结构看短语动词是由动词加上小品词生成的,而动词短语则是由转换生成语法学派提出的动词加上其他词类构成的短语结构。本文阐释了短语动词的结构、语义、文体等特征,目的在于准确地掌握与应用短语动词。  相似文献   

8.
目前,汉语动词重叠的有界性和无界性是学者们运用认知语言学研究汉语问题时,存在的众多争论之一。本文首先区分了有界、无界和其他易混淆的概念,其次在以往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从动词重叠表达的语法意义着手提出自己的意见,指出并且详细分析了动词重叠属于无界范畴的动因。  相似文献   

9.
裘晶 《科技信息》2008,(31):252-253
英语和汉语中都存在双宾语结构。由于英汉认知模式和思维方式不同,造成双宾语结构异同。本文试图从定义、动词类型、句式变换等方面对英汉双宾语结构的异同作进一步的探索,以期能有所收获。  相似文献   

10.
"VP+他+N(数)"是否歧义的关键就在"他"是否虚指。当动词为一价时,"VP+他+N(数)"中的"他"虚指,整个结构不产生歧义;当动词为非一价时,"VP+他+P(数)"产生歧义的可能性就比较高。这时"他"的虚实情况还与N(数)的数量大小有关系。数量比较小时"他"表实指,数量超过认知恰适量越多,"他"就越容易虚指。  相似文献   

11.
现代汉语动结式是多年来学术界颇具争议的问题之一,因此从结构主义语言学、生成语法和认知语言学等三个视角对三十多年来现代汉语动结式研究进行归纳和总结,指出有关研究的优点和不足,并根据最新的语言学理论尝试性地提出新的研究方向,对于该方面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英语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它是由中国人根据自己的思维方式创造的用以表达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事物与现象的一种英语变体。中国英语不仅丰富了英语词汇及英语表达,也对英语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已成为世界英语的一部分。中国英语是中外交流的产物,折射出中国不同时期的时代特征,记载了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社会图景。  相似文献   

13.
运用X-阶标理论与中心语移位理论分析实义谓词"be+not"结构,指出该结构中be移位不仅可能而且必要。一方面,谓词be屈折变化丰富;另一方面,限定实义谓词be不仅是主谓词与辅助谓词的复合体,而且缺乏do-支持。此外,结构中not并非NEGP之中心语,而是副词。这些都使移位成为可能。而移位是作为最后手段使得表达式能够通过特征核查,这使得移位成为必要。作者认为,以往对于实义谓词"be+not"结构的分析之所以遇到困难,是因为对结构中be与not/n't认识不清所致。  相似文献   

14.
宋洪杰  张雪迪 《科技信息》2010,(33):232-233
广告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已经成为人们经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除了有一般广告的特点以外,英语广告还具有独特的词汇特征和句法特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国外公司将到中国投资设厂,开辟新的市场。英语国家的公司和产品来到中国后,英语广告将在市场推广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译者应该了解英语广告的语言特征,总结常用的翻译方法,才能把英语广告的翻译工作做好。它对广告英语的主要特征进行了研究,并概括了英语广告常用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5.
语言中决定谓语动词和主语之间的关系的语法形式称为语态。而其中作为表示句子主语和谓语动词之间被动关系的语态就是被动语态。汉语、英语和日语三种语言的被动态在结构特征、形成动因及语用功能等方面都各具特色,笔者通过对三者在这些方面的对比分析,得出三者都可以表示中性、积极和消极的意义,但是主次不同,英语被动语态倾向于表中性意义,汉语被动语态表示消极意义居多,而日语被动语态则主要是发展以说话人的主观感受为语义动因的被动句.所以也是表达消极意义居多。  相似文献   

16.
李宏霞 《长春大学学报》2012,(11):1353-1356,1446
鉴于英汉两种语言在时态运用上的差异以及时态对于英文的重要性,中国古诗英译过程中,译者不可避免地要进行时态的选择。对于隐含时间变化、追昔抚今的古诗,译者可依据原诗中的时间指示选择时态;若古诗中动作发生的时间与情境不明确,译者可依据译诗意境选择时态;对于隐含引述成分的古诗,译者可根据翻译文风与译诗意境在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之间作出选择,并选择相应的时态进行翻译。  相似文献   

17.
时态标记"着"与连动式有着密切的关系:第一,"着"在连动式中的隐现条件;第二,"着"与连动式中动作的时间顺序;第三,"着"对连动式语意诠释的影响。汉语时态标记"着"除了与连动式中的第一个动词的类型有关之外,还必须考虑连动式中两个动作进行的时间顺序以及影响连动式的语意诠释。  相似文献   

18.
在不同的研究者看来,动词be词性存在不同的划分,有的按照传统把动词be分成三大类:助动词、实义动词和连系动词。有的则突破传统,创造性地把动词be归并为一个大类,即连系动词。通过对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划分观点的对比,结合现行的五大学习词典,发现具有归并动词be的词性划分的可能性,即动词be可以作为新的学习词典中的词目。  相似文献   

19.
英语短语动词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短语动词是动词与副词性或介词性小品词的组合,表达一个不可分割的完整动词概念。短语动词的数量增加和广泛使用,是现代英语的一个显著特点,并引起了语言学家的广泛关注。文章综述了国内外对英语短语动词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