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习得性无助感”现象最初是由心理学家塞利格曼研究动物行为时发现的,后又在人的身上得到证实。它是指个人经历了失败与挫折后,面临问题时产生的无能为力、丧失信心的心理状态与行为。形成习得性无助感的原因很复杂,有客观原因,但更主要的是学生本身的因素。当学生产生了习得性无助感时,会导致动机、认知和情绪上的缺陷,给学生一生的发展带来相当不利的影响。因此,教师要注意采取一定的措施以防治学生的习得性无助感。  相似文献   

2.
习得性无助感是个体经历了挫折和失败后,再度面临各种问题时所产生的一种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与行为表现,是严重威胁学生身心健康的无形“杀手”。过多的失败经历、消极的失败归因、严重的自信缺失是导致学生产生“习得性无助感”的主要原因。可从三个方面进行心理预防和调整: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归因;多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  相似文献   

3.
芮群毅 《科技信息》2009,(36):313-314
中职学生对学习生活的无能感是在长期失败中逐渐习得养成的。表现出的心态是对学习丧失信心最终绝望放弃。分析中职学生"习得性无助"心理形成的原因及找出相应教育对策有利于加强对中职学生的教育。  相似文献   

4.
“习得无助”感的存在,严重地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学生“习得无助”有多种表现形式,其成因既有学生个人的主观因素,也有外在教育环境的客现影响。从学生心理干预、教师教育过程、班级建设等方面,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教育策略是可以有效解决学生“习得无助”问题的。  相似文献   

5.
习得无助感是是小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多次体验失败后容易出现的一种不良现象,它受归因风格的影响,同时影响学习者的成就动机。因此,教师要注意引导,避免学习者产生习得无助感。  相似文献   

6.
一、习得性失助感的含义及其产生过程 习得性失助感(learned helpessness),又称习得性无力感。是指当有机体接连不断地受到挫折,便会产生无能为力、听天由命的心态。此概念最初来自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Seligman,1975)等人的经典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动物在有了“某些外部事件无法控制”的经验后会产生一种叫做习得性失助感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7.
习得性无助是美国心理学家塞里格曼在1976年提出的关于无助感的创造性理论,他发现不论是动物还是人,在持续的失败情景中容易“学习到”无助的感觉,即使到了新的情景中仍旧保持这种“无助”而不进行新的尝试。由这一理论发展出了在无助情境下的归因、目标、信念等多种理论,并在教育、商业等多个领域被广泛探讨和使用。本文介绍了习得性无助的内容、起源、发展及应用,并对在其发展中产生的争论进行了评价和总结。  相似文献   

8.
当代教育心理学界影响较大的归因理论——韦纳的成败归因理论、班杜拉的自我效能归因理论和习得无助的归因理论,对分析学生成败归因与成就动机的影响有着很重要的意义;运用归因理论对学生进行学习动机激发的方法有以下几种:学会积极归因,形成有效的学习动机;明确目标,体验成功,增强自我效能感;克服习得无助感,掌握学习策略,提高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英语学习习得性无助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习得性无助又称习得性无能,是困扰当代大学生英语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从英语学习习得性无助的危害出发,通过分析其形成原因,探讨习得性无助的防治措施,以期对大学生英语学习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科学管理研究》2016,(3):101-104
从习得性无助理论视角入手,以精神型领导作为情景变量,构建一个跨层次调节效应模型。通过48家企业294名科技创新型人才为样本,本研究发现:习得性无助会削弱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创造力、精神型领导通过跨层次增强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创造力。同时,精神型领导还通过跨层次效应正向调节习得性无助对科技创新型人才创造力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1.
在了解和分析星海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学校学生在学习数学的习得性无助的状况,提出对艺术类中专生数学学习中如何克服或减轻习得性无助的对策,并对其他同类学校起一定的借鉴作用。研究采用了问卷调查法、文献研究法等,调查结果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调查结果发现:艺术类中专生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学习数学的习得性无助,其程度存在年级、成绩差异。针对研究结论并结合文献分析,提出从正确归因、掌握正确学习方法、实施分层递进教学等3个方面对艺术类中专生学习数学的习得性无助进行教学干预。  相似文献   

12.
一个人健康与否,除了生理健康,还要看其心理及社会适应方面有无问题.艺术生是大学生群体中的特殊部分,也是最为敏感和具有活力的群体,他们通过文化与专业考试才进入大学,入学后有的同学容易形成“习得性无助”行为,表现为学习消极,情绪失落,甚至放弃学业.该文阐述了我院艺术类大学生“习得性无助”行为的表现特征,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3.
失地农民的择业心理倾向与就业促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失地农民作为“被动城市化“群体,在毫无心理准备的“征地“与“进城“过程中,经历了由乡村到城市的文化震荡,并由此产生了强烈的相对剥夺感和自我认同失调.与之相伴的是,他们在择业心理倾向方面,出现了愿意从事与农业相关职业,依赖政府安排和经过挫折后便不愿意再找工作的习得性无助.针对这种情况,在失地农民的就业促进工作中,应采取引导其进入与农业相关产业、鼓励其自主创业和帮助其以多样化方式灵活就业等策略.  相似文献   

14.
以写作教学为切入点,通过对平行班40名学生为期1年半的实验,研究了教师指导下后效能写作授受建构的效能性.实验借助在期初、期末及期后分别进行的相关测试和问卷分析进行因子设定和建模测算,来测试创新模式对ESL习得者写作力后效能作用的轨迹.研究表明,本写作授受建构通过形成良好课堂环境和提高习得者写作思辨力,对ESL习得者写作能力提高确具较高效能.实验模式能在期后继续有效整体提高平行班ESL习得者写作能力,对习得者写作素质提高颇有裨益.研究表明此模式对学生整体写作素质提高具有长效性,特别是对中高级习得者效果明显;SEM介入性研究可以为相关研究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针对第二语言习得中的情感教育缺失状况,以247名非英语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学习者英语词汇习得情感因素对词汇习得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个体价值观与词汇习得效果不相关;自我效能感、坚持性与词汇习得效果有正相关关系,焦虑与词汇习得效果有负相关关系;2.高分组学生和低分组学生在自我效能感、坚持性和焦虑感方面存在显著差异;3.坚持性和自我效能感对词汇习得效果均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成就归因理论中所涉及的斯金纳的归因理论,自我效能感的归因理论,以及习得无助的归因理论,并分析了这些归因理论对程序设计课学习的影响以及怎样用成就归因理论来指导学生的程序设计课的学习,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基于自尊预测生命意义感的研究结果, 引入心理控制源和积极情绪两个变量作为中介变量, 分别从认知和情绪的角度探索自尊对生命意义感的预测机制。实验前采用自尊量表、心理控制源行为量表、情绪量表和生命意义感问卷分别测量被试的心理控制源、积极情绪以及生命意义感, 用表达性写作的方法, 分别启动被试的自尊水平, 最后再次测量被试的心理控制源、积极情绪和生命意义感, 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方法考察启动自尊对心理控制源、积极情绪和生命意义感的影响, 用分层回归和Bootstrap检验心理控制源和积极情绪对自尊和生命意义感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 启动自尊会显著影响被试的心理控制源、积极情绪和生命意义感, 心理控制源和积极情绪在自尊与生命意义感之间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8.
归因理论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归因理论自从海德1958年提出以来,被广泛应用并逐渐扩展,尤其是韦纳(B.Weiner)的成败归因理论、班杜拉(A.Bandura)的自我效能感归因理论和习得无助归因理论的出现更是将归因理论的理论研究和应用推向了顶峰。  相似文献   

19.
畏惧心理产生的原因及对阅读理解的影响 由张厚粲主编的《心理学》指出:心理性压力是使人感到紧张的事件或环境刺激,会带来负面反应。同时,会产生一种畏惧心理。畏惧心理就是一种心理性压力所引起的。学生在进行阅读理解时所产生心理性压力主要由以下几方面引起的:1.学生对阅读理解缺乏兴趣,阅读中没有体验到快乐情绪,从而产生厌倦和焦虑、畏惧心理。[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任敏 《科技信息》2007,(22):141-142
我国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母语与目的语之间的差异会对目的语的习得,尤其是语音的习得产生干扰作用,这就是母语对第二语言习得产生的负迁移作用。本文拟从分析英汉语音系统的差异入手,分析由此引起的母语对语音习得的负迁移作用,从而帮助教师在语音教学中正确引导学生克服这种负迁移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