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本文采用正交法,研究了硫酸浸取锌灰中锌、镉的最优条件组合以及浸取液中置换出海绵镉的条件。得到锌浸取率为100.1%,镉浸取率为99.8%。浸取的最优条件为:硫酸用量为理论量的130%,硫酸:水(体积比)为1:6,反应时间7小时。由浸取液中制得海绵镉中镉含量达70.97%。镉回收率为89.50%。  相似文献   

2.
由废旧锌锰电池回收氯化锰和锌的一种工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一种从废旧锌锰电池中回收锰、锌,进而生产工业级无水氯化锰、锌锭的工艺。该工艺所制得的产品符合有关企业标准,总回收率分别达到93%和95%。充分研究了产品除铁方法,并对镉、铅、汞重金属进行了无害处理。  相似文献   

3.
针对广西南丹锌精矿的特点,在参考国标方法的基础上建立锌精矿中锌含量的快速检测方法。试样用盐酸、硝酸溶解样品,氟化铵消除硅,过硫酸铵氧化锰,铁、铅、铝等离子在氯化铵-氨水溶液中形成氢氧化物共沉淀,加热后流水冷却至室温,吸取一定量的滤液,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用抗坏血酸还原三价铁,亚硫酸钠消除铅的影响,硫脲掩蔽铜,氟化钾掩蔽铝,碘化钾掩蔽镉,在pH=5~6的六次甲基四胺缓冲溶液中,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红色变为亮黄色为终点,测得的结果即为锌量。实验方法操作过程简单、快速、准确,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18%,适用于锌量在10%~60%,镉量1%以下的测定。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清中锌含量。样品经用0.16mol/L硝酸5倍稀释后,直接上机测定。采用黏度与稀释了的血清样相近的锌标准溶液(含10%甘油基质)。本法血清锌检出限为0.03mg/L,取低、中、高三种浓度血清分别进行六次测定,变异系数为1.5%-3.2%,用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实验,得回收率为99.0-100.2%,人体血清中存在一定浓度的无机组分不干扰测定。  相似文献   

5.
在盐酸-磷酸-酒石酸-碘化钾-抗坏血酸底液中,Pb(Ⅱ)于-0.56V(vs,SCE),Cd(Ⅱ)(vs,SCE)于-0.69V产生灵敏的催化吸附波,铅镉的浓度在0.01~2ug·mL^-1范围内与波高呈线性关系,大量的锌和硫酸根离子不干扼测定。试样经水直接溶解后,在上述条件下进行测定,锸标准回收卒:97.80%~105.17%,相对标准偏差:5.86%~9.32%;镉标准回收率:95.38%~107.32%,相对标准偏差:9.38%~13.86%。适用于硫酸锌中铅、镉含量〉0.5μg·g^-1试样的测定。  相似文献   

6.
含朱砂中成药中锌、镉、钴、镍的薄层扫描色谱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金属螯合物-薄层扫描色谱技术,研究建立了中药中锌、镉、钴、镍测定的新方法.本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应用于含朱砂中成药牛黄清心片、天王补心九中锌、镉、钴、镍的可溶态、有机态、无机态含量及总量的测定.与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结果相吻合.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43%、103.5%、104.5%、98,65.  相似文献   

7.
双硫腙-乙醇体系分光光度法测锌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了在表面活性剂作用下 ,用双硫腙 -乙醇体系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中微量锌的条件及应用 .实验结果表明 :在 p H6.5~ 6.8的溶液中加入掩蔽剂 ,在有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 ( CTMAB)的存在下 ,锌 ( II)与双硫腙形成稳定的紫红色络合物 ,其络合比为 1∶ 2 ,最大吸收波长为 5 90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9.2 2× 1 0 4 L· mol- 1 · cm- 1 ,锌含量在 7.5~ 3 0μg/ 5 0 m 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 .此法操作简便 ,显色稳定 ,灵敏度高 ,选择性好 ,可用于水样中锌的测定 ,回收率在 97.0 %~ 1 0 0 .7%之间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正交法,研究了硫酸浸取锌灰中锌、镉的最优条件组合及从浸取液中置换出海绵镉的条件.得到锌浸取率为100.1%,镉浸取率为99.8%.浸取的最优条件为:硫酸用量为理论量的130%,硫酸:水(体积比)为1:6,反应时间7小时.由浸取液中制得海绵镉中镉含量达70.97%.镉回收率为89.50%.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湿法炼锌残渣中的银一直不能很好地回收利用这个问题,本文研究了Na2S、pH、捕收剂及起泡剂的种类和用量对Ag+沉淀浮选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改进从锌浸出渣中浮选银的药方,用Na2S作调整剂,丁基黄药和辅助捕收剂XY混合作捕收剂,RB为起泡剂,成功地回收了锌浸出渣中的银,结果表明,采用改进的药方,可从含银498.10g/t的锌浸出渣中得到含银4369.73g/t,回收率为79.44%的银精矿,为从锌浸出渣中回收银提供了依据和新药剂制度,用于指导生产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0.
对废旧银锌钮扣电池中的银含量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总合银量在2%-35%之间;提出了对其中的银进行回收的方法,银的回收率为88%—98%,可使贵金属银得到充分利用,防止资源浪费。  相似文献   

11.
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火电厂水汽中微量铁、铜、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空气-乙炔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对火电厂水汽中的铁、铜、锌元素进行了测定,探求了各元素的测定条件.测定铁、铜、锌的工作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9,0.9996,0.9995;铁、铜、锌的加标回收率分别是96.4%~104.8%,95.5%~103.5%,101.0%~105.0%.  相似文献   

12.
蒋志海  王加荣 《甘肃科技》2010,26(23):52-53
在缓冲溶液(pH=5)-0.4%邻菲啰啉、-0.1%碘化钾底液中采用极谱法单独测定工业废水中的微量锌,锌(Ⅱ)浓度在2×10-3~2μg.mL-1之间峰电流和浓度呈线性关系(R2=0.994)。回收率达98.0%~101.00%。方法快捷、经济、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13.
本文使用吡啶偶氮类显色剂,对硝基萘重氮氨苯(简称Cadion2B)和微量锌的络合显色反应。该法应用于血清中微量锌的测定,其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回收率为95~110%。  相似文献   

14.
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果类饮料中的锌含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HNO3 HClO4(体积比3:1)混酸消化苹果味饮料,利用火焰原子吸收法在λ=213.9nm处测定其中锌的含量(μg/mL),工作曲线是A=0.014 0.2019C,相关系数R=0.9992,精密度为0.58%,加标回收率为94.2%~100.1%。  相似文献   

15.
废锌渣电沉积回收锌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伯勇  王晓东 《山东科学》1997,10(1):37-39,43
本文针对从废锌渣中电沉积回收锌的条件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一套适合于小型湿法冶炼厂利用废锌渣回收锌的工艺。  相似文献   

16.
锌布片中有效成分葡萄糖酸锌溶出度的测定,是通过对溶出仪转速的控常l,溶媒的选择,方法学的验证(包括最大吸收波长的确定、辅型剂及其它有效成分对测定的影响、精密度试验、回收试验、溶出均一性试验等一系列验证试验),最终证实了本方法科学、合理,完全能够用于锌布片质量标准——葡萄糖酸锌溶出度的测定(锌布片中葡萄糖酸锌溶出度测定的时限为30min,溶出限度为75%).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ICP—AES法测定铝青铜样品中的铝、铁,锰,镍,锌五种合金元素的方法。详细考察了高含量的铜基体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并以铝青铜标准样品考察了测定结果的准确度,各元素与标准值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44%-7.73%,以未知样品用加标回收的方法评价了该方法的准确性,加标回收率为86.12%~157.0%。该方法准确度高,精密度好,简单快速,无需考虑基体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电镀废水中锌、铜、镉、镍、铬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了电镀废水中锌、铜、镉、镍、铬的含量,测定的灵敏度高,回收率94%~106%,相对标准偏差低于7.1%,操作简便快速,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任慧萍  王纪华  赵金莲 《甘肃科技》2013,29(1):44-47,62
针对金川集团公司精炼中控镍基体溶液,利用标准加入法,考察了镍基体对待测元素锌的影响.探讨了微量进样原子吸收光谱法影响因素.选择试验条件,建立了微量进样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精炼中控镍基体溶液过程控制分析样品中微量锌的分析方法.此方法具备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样品消耗量少、进样体积准确、通用性强、操作简便、易于控制、环境污染少等特点.本实验对微量进样方法、进样体积、积分方式、仪器测量条件、样品前处理等影响因素进行了实验.通过实验,精炼中控镍基体溶液中微量锌加标回收率在84.8%~104.8%,相对标准偏差在6.09% ~ 14.22%.测定范围:0.00010 ~0.00X g/L.现场实验表明,本方法与传统的纤维柱分离富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吻合好,误差符合现行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导自制滴管式银丝汞膜电极流通电解池与线性扫描阳极溶出伏安法联用的分析技术,测定水中ppb~ppm级锌。水样在采集时以浓硝酸酸化至pH1.5,用通过浓氨水的高纯纯除氧同时将水样氨化至pH8~8.5,即进行测定。锌的溶出峰电位在—1160mv.us.银参比电极。在0~1000ug1~(-1)范围内,〔Zn(Ⅱ)〕与ip呈良好线性关系。对井水和自来水,其加标回收率分别98.2~101.2%和97.5~104.5%;CV(n=5)分别为3.4%和4.8%。本方法灵敏快速,成本低廉,适于环境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