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用扫描电镜研究了6种蜻蜓雌性成虫触角上的感受器,其中差翅亚目:蜻科4种(黄蜻、竖眉赤蜻、秋赤蜻、白尾灰蜻);束翅亚目:科两种(长叶异痣、二色异痣)。蜻科(Libelulidae.)的4种雌性成虫都具有4种类型的感受器:锥状感受器、腔锥感受器,板状感受器和缶云状感受器。科(Coenagridae)的两种雌性成虫具有三种类型的感受器:锥状感受器、腔锥感受器和组合腔锥感受器。这些感受器的数量分布及排列方式在科属之间具明显的区别,同属内种间区别也是明显的;同种内不同性别间的有些种无明显区别,有的种雌性感受器的数量较雄虫多  相似文献   

2.
继续应用扫描电镜研究了8种蜻蜒:束翅亚目:科(长叶异痣、二色异痣显突)、扇科(白扇)、溪科(巨齿尾溪)、色科(透顶单脉色);差翅亚目:蜻科(异色灰蜻、粗灰蜻)的触角感受器。其中蜻科(Libellulidae)的种类都具有四种类型的感受器:锥状感受器、腔锥感受器坛状感受器和板状感受器。在束翅亚目(Zygoptera)种类中,除了前两种感受器外,还有组合腔锥感受器,而坛状感受器及板状感受器数量则很少。这些感受器的数量和分布在亚目之间、科之间及属之间均具明显的区别,同属内种间区别也较明显。  相似文献   

3.
应用扫描电镜观察了竖眉赤卒、秋赤卒、黄蜻、白尾灰蜻及线痣灰蜻5种蜻蜒的触角感受器。这些感受器主要有四种类型:锥状感受器、腔惟感受器、板状感受器和坛状感受器。它们的数量及排列方式在各个属间及各个种间均有明显的区别。  相似文献   

4.
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光学体现显微镜研究了蜻科12属12种的阳茎。这12种蜻蜓2分别是:异多多纹eielia phaonSelys,玉带蜻Psuedothemis zonata Burmeister,黄翅蜻Brachythemis contaminata Fabricius,斜痣蜻Tramea VirginiaRamber,晓褐蜻Trithemis auroraBurmeister,锥腹蜻Aciso  相似文献   

5.
银川地区蜻蜓目昆虫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06年5月至9月在银川地区选取了5个不同样地,采用Margalef丰富度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Jaccard相似性指数等对蜻蜓目(Odonata)昆虫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共获得蜻蜓标本827号,隶属2亚目6科16属24种,其中差翅亚目(Anisoptera)4科10属17种,均翅亚目(Zygoptera)2科6属7种;种类个体数量表现为蜻科种类最丰富(占物种总数的54.2%),秋赤蜻个体数量最多;秋赤蜻(Sympetrum frequens)、白尾灰蜻(Orthetrum albistylum)、黄蜻(Pantala flavescens)、红蜻(Crocothemis servilia)、长叶异痣蟌(Ischnura elegans)、蓝纹蟌(Coenagrion dyeri)等为优势种.多样性分析显示,军区农场物种丰富度指数最高,宝湖地区最低;物种多样性指数由高到低依次为水洞沟地区、军区农场、西湖地区、鹤泉湖地区、宝湖地区.群落相似性分析表明,环境异质性与蜻蜓多样性呈明显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在扫描电镜下观察了若恶鸟异带绦虫成虫体表结构,描述了具感觉毛感受器和无感受毛感受器及微毛的微形态,从头节到孕节微毛渐渐稀疏并扩大,苦恶鸟异带绦虫成虫头节表面的具感觉毛感受器和无感觉毛感受器与日本血吸虫幼虫的感受器相似。  相似文献   

7.
河南绿Cong属Mnais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治国 《河南科学》1996,14(2):168-174
本文认为河南绿Cong属Mnais标本翅脉和翅膜的颜色,特别是支闱端部外方前缘支室的形态及翅痣后级跨翅室数,在个体间或同一个体的四翅间变化极大,难以作种间分类特征。但后胸则片鲜黄金,上端角有一三角形绿色斑,腹部第2、3节基端两侧有黄班,雄交合器前端角状2分叉并变向两侧以及肛附器形态等特征稳定,同时参照其它综合特征河南绿Cong为Mnais andersori tenuis(Oguma)一种。  相似文献   

8.
对广西师范大学昆虫标本室收藏的广西猫儿山蜻蜒目昆虫标本进行鉴定,共57种,隶属于2亚目12科40属,其中4属19种为广西新记录.4个广西新记录属是:金光伪蜻属Somatochlora Selys、头蜒属Cephalaeschna Selys、亚春蜒属Asiagomphus Asahina、安春蜒属Amphigomphus Chao.19个广西新记录种是:黄翅灰蜻Orthetrum testaceum Burmeister、线痣灰蜻Orthetrum lineostigma Serlys、双横赤蜻Sympetrum rupturm Needham、小黄赤蜻Sympetrum kunckeli Selys、树穴蜻蜒Lyriothemis flava Oguma、勋章轭蜻(彩眼蜻蜒)Zygonyx iris insignis Kirby、维多异蜻dionyx victor Hamalainen、绿金光伪蜻Somatochlora dido Needham、双斑圆臀大蜒Anotogaster kuchenbiseri Foerster、宽痣头蜒Cephalaeschna acutifrons Martin、工纹长尾蜓Crynacantha bayadera Selys、山西黑额蜒Planaeschna shanxiensis Zhu et Zhang、海南亚春蜒Asiagomphus hainanensis Chao、和平亚春蜒Asiagomphus pacificus Chao、环纹环尾春蜓Lamelligomphus ringens Needham、汉森安春蜒Amphigomphus hansoni Chao、克氏小叶春蜒Gomphidia kelloggi Needham、透翅绿色蟪Mnais andersoni McLachlan、六斑长腹扇蟪Coeliccia sexmaculata Wang.对猫儿山蜻蜒的种类组成和区系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蜻科、蜓科、春蜒科、色蟪科为优势科;猫儿山蜻蜒在世界动物地理区系范围内共有6个分布型,在中国动物地理区系范围内共有12个分布型,以东洋区种类和“东洋区+古北区”共有种类为主要成分,其中华南区、华中区、西南区和华北区4区蜻蜒种类的关系最为密切.  相似文献   

9.
报道了蚱科(Tetrigidae)7种昆虫的触角感受器的形态与分布的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蚱科昆虫的触角感受器数量与类型较少,仅有芽孢形感受器I、芽孢形感受器II、腔形感受器和板形感受器4种类型,其中以板形感受器数量最多.通过对7种昆虫的雌性个体触角感受器在触角各节上的分布情况的分析,发现蚱科昆虫的触角感受器主要分布于触角的端部及中段节次上,其中以板形感受器的分布最为明显,主要集中分布于第10—15节触角上.  相似文献   

10.
从分子生物学角度入手,以mtDNA的Cytb(Cytochrome b)基因作为分子遗传标记,用昆虫Cytb基因的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及DNA测序,共获得蜻蜓目差翅亚目蜻科7属8种(基斑蜻Libellula depressa,黄蜻Pnntala flavescens,庆褐蜻阢thernis festive,晓褐蜻研themis aurora,纹蓝小蜻Diplacodes trivialis,网脉蜻Neurothemis fulvia,六斑曲缘蜻Palpoleura sex-maculata,玉带蜻Pseudothemis zonata)及2种外群(黄翅绿色螅Mnais auripennis,华艳色螅Neurobasis chinensis)的Cytb基因部分序列(576bp).这8种蜻蜓Cytb基因的部分核苷酸序列(长度为576bp)中碱基T,C,A,G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7.0%,18.3%,31.3%和13.4%,A+T平均含量为68.3%,明显高于G+C平均含量(31.7%).密码子第3位点的A+T平均含量较高,为81.0%,碱基替换多发生在密码子第3位点.以柬翅亚目的黄翅绿色螅和华艳色蟪作为外群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玉带蜻属与褐蜻属、脉蜻属与曲缘蜻属的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11.
鸡Cong菌科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绍昌  连宾 《贵州科学》1996,14(4):66-74
本文论述了鸡Cong菌科的研究史范围。笔者认为,它包含两个属;鸡Cong菌属和华鸡Cong菌属。提出了该科已知种的详目,并对该科的种的分类和鉴定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应用扫描电镜和半薄切片技术对无蹼壁虎(Gekkoswinhonis)的皮肤及皮肤感受器的表面结构和显微结构进行了观察。一般皮肤鳞片表面密集具倒钩的锥状突起,感受器位于鳞片表面的凹窝中,可分周围区和中心具感觉毛的中央区。在蜕皮周期中,表皮的显微结构变化与一般有鳞爬行类相似,但是,在感受器的表皮中无β-角质层,蜕皮时也不形成预定β-角质层,而且,紧贴感受器的表皮下有特殊的圆形真皮结构。推测感受器可能具有感受机械刺激和感受辐射热的双重功能。  相似文献   

13.
印度谷螟触角感受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度谷螟Plodia interpunctella(H ǜbner)是世界性的贮粮害虫。本文对其触角用扫描电镜进行了研究。其触角为丝状,由基部的柄节、梗节和43~45节鞭节组成。共发现了毛形感受器、刺形感受器、腔锥感受器、栓锥感受器、锥形感受器、耳形感受器和鳞形感受器等共七种感受器,并研究了它们在触角上的分布和数量。感受器在雌、雄蛾上也有很大差异,特别是毛形感受器、耳形感受器和刺形感受器。另外发现了又一种类型的锥形感受器,此种形状的感受器在国内外都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钝黑离眼蚜蝇触角及感受器外部形态特点,应用扫描电镜(SEM)技术分别对雌性和雄性的钝黑离眼蚜蝇触角感受器的类型、分布及数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钝黑离眼蚜蝇触角由三节组成,均为单节,分别是柄节、梗节和鞭节,均密布微毛,鞭节上有感觉窝;触角有7种感受器类型:毛形感受器(Ⅰ、Ⅱ)、锥形感受器(Ⅰ、Ⅱ、Ⅲ)、腔锥形感受器、沟槽形感受器;毛形感受器Ⅰ和锥形感受器Ⅰ的数量在雌雄间存在差异、锥形感受器Ⅲ在雌虫触角上并未发现,其他感受器的类型、数量和分布雌雄间均无差异.可为食蚜蝇科昆虫的行为学和分类学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2011—2013年的5月~9月,采用大面积随机调查法对吉林省西部地区蜻蜓目昆虫资源进行了系统调查,共获得9科28属47种蜻蜓目昆虫.其中,春蜓科、蜻科、蟌科和丝蟌科为吉林省西部地区蜻蜓目昆虫的优势类群;蜻科中赤蜻属的物种数量和个体数量最多;春蜓科中,棘伟春蜓属的物种数量和个体数量最多;蟌科中,异痣蟌属的物种数量和个体数量最多;丝蟌科中,各属的物种数量和个体数量相当.蜻蜓目昆虫多样性指数在春季随着气温升高、营养级丰富而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在7月达到最高值,以后出现下降趋势;均匀性指数总体趋势变化不大;优势集中性指数5月最高,以后出现小幅波动.  相似文献   

16.
N-间甲氧基苯基亚胺基二乙酸合铜(Ⅱ)二水化合物[Cu(CH2COO)2NC6H4OCH3]·2H2O属正交晶系,空间群Pbca,a=1.0725(3),b=1.0851(4),c=2.1827(5)nm,v=2.540(2)nm3,Z=8,Mr=336.8,Dx=1.76gcm-3,μ=18.1mm-1,F(000)=1376。结构由直接法解出,偏离因子R=0.078。Cu(Ⅱ)离子与亚氨基二乙酸分子中一个氮原子、两个水分子氧原子和两个羧基氧原子配位形成一变形四方单锥构型。Cu(Ⅱ)离子到四方单锥顶点O(7)原子(水2)的键长为2.279×10-1(4)nm,长于配位基平面内Cu-O和Cu-N的平均键长[1.939×10-1(4)和2.051×10-1(4)nm]。  相似文献   

17.
无蹼壁虎皮肤及皮肤感受器的形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应用扫描电镜和半薄切片技术对无蹼壁虎的皮肤及皮肤感受器的表面结构和显微结构进行了观察。一般皮肤鳞片表面密集具倒钩的锥状突起,感受器位于鳞片表面的凹窝中,可分周围区和中心具感觉毛的中央区。在蜕皮周期中,表皮的显微结构变化与一般有鳞爬行类相似,但是,在感觉器的表皮中无β-角质层,蜕皮时也不形成预定β-角质层,而且,紧贴感受器的表皮下有特殊的圆形真皮结构。推测感受器可能具有感受机械刺激和感受辐射热的双重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伊朗食虫虻科AsiLidae的文献资料,记录了伊朗104种食虫虻的130种猎物。这些猎物隶属昆虫纲Insecta的7个目(膜翅目Hymenoptera,双翅目Diptera,鞘翅目CoLeoptera,直翅目Orthoptera,鳞翅目Lepidoptera,半翅目异翅亚目Heteroptera和脉翅目Neuroptera)37科,此外,还有1种蜘蛛也是食虫虻的猎物。  相似文献   

19.
利用液相化学合成技术,成功制备了六种含草酰胺桥的新型异双核配合物Cu(oxap)Ln(phen)2(ClO4)3(Ln:Y,Ce,Pr,Eu,Gd,Yb)。基于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子光谱、ESR谱及变温磁化率等测试手段对这些异双核配合物进行了表征。测定了Cu(oxap)Gd(phen)2(ClO4)3的变温磁 (4.2-300K),对由自旋Hamiltonian算符H=-2JS1.S2导出的磁方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五种氮肥对长沙多索线虫生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成虫,w(CO(NH2)2大于2.0%,w(NH4NO3)大于1.0%w(NH4)2SO4)大于0.25%w(NH4CI)大于0.5%时就有致死作用;而w(NH4HCO3)的致死作用更强,浓度大于0.1%时线虫死亡,对寄生前期幼虫,四种常用化肥的质量分数大于0.2%时致死或抑制其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