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晚明是小品创作走向自觉的辉煌时代。生活在晚明的徐渭,其小品创作不仅在数量上甚丰,而且在质量上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在晚明小品的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小品远出七子派,上继唐宋派余绪,下开公安派先声,陆云龙编辑出版的《皇明十六家小品》将其推举为第一家;晚明执文坛牛耳的领袖人物袁宏道更是发出今耶古耶的激赏,认为其文章在明朝数得上第一。更为可贵的是,其小品在创作上有自己明确的审美取向,倡导彼之古者即我之今,彻底否定复古主义,强调本色,追求新奇。  相似文献   

2.
江盈科在小品创作中取得了可观的成绩。他的历史小品见解独到,颇具现实意义;抒情小品则灵动通亻兑,趣味盎然;谐谑小品尤为人们所称道,既有入木三分的讽刺,又有令人捧腹的幽默。他是晚明小品作家中的重要人物。  相似文献   

3.
王阳明的良知之学是强调主体心灵精神和道德良知之主导作用的主观唯心主义学说,在适应其宣扬良知之学需要的同时,阳明的散文创作,已经在文体功能、体制特征等方面,突破传统文体之既有规范,展现出一种新的散文艺术风貌。这对以文体解散形式突破传统古文之压制和束缚的晚明小品,起了导向和示范的作用,在某种意义上,可视之为晚明小品之滥觞。  相似文献   

4.
电视小品是一种独特的电视艺术形式。它选材新颖,立意深刻,人物个性突出,故事情节鲜明,其中幽默诙谐的语言更是小品的闪光之处,透过喜剧的效果反映社会民情和人生哲理,娱乐和教育意义并存,令人久久难忘,深受广大电视观众的青睐。从某种程度上讲,幽默的语言就如小品的血液,失去它,小品就没有了自身的特质和魅力,也就没有了活力。在中国的电视小品中,赵本山出演的小品最受观众欢迎且影响最为广泛。尤其是每年春节晚会上的小品更是经典之作,笑料不断,百看不厌,而其中的经典台词更是家喻户晓,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不少快乐。本文用Grice的合作原则来分析赵氏小品的幽默话语,从语言学角度研究小品幽默效果的产生。  相似文献   

5.
明代散文家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是一篇抒写家事亲情的作品。它字不过千,事不出轩,但数百年来魅力不减。奥妙何在?在于它看似松散随便却浑然天成,看似简淡无华却情深意浓,看似琐屑平常却真切动人。这篇散文道出了“文章唯造平淡难”的至理,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而且在中国散文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对此后“公安派”和晚明小品的创作有明显的启示,并透露出当时正在勃兴的个性解放的思想新潮流。  相似文献   

6.
人物形象评点是《水浒》评点最精彩的内容,在诸多光彩四溢的英雄形象中,鲁智深、武松、李逵这三位鲁莽英雄形象最为晚明评点者所称道。晚明士人对三位鲁莽英雄的评点呈现出独特的审美趣味和价值判断,从而表现了晚明人文思潮影响下士人独具时代内涵的英雄观。  相似文献   

7.
《娇红记》和《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两部经典的爱情悲剧,而这两部作品又都具有鲜明的反封建倾向.本文阐述了两部作品在爱情之上附载的更为深广的进步意义.同时指出从悲剧主人公对待外界强制力量的态度来看,两部作品又呈现出不同的特质.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小品文史上,郁达夫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家.他吸取了晚明小品抒写性灵的精髓,又得力于西方随笔的影响,既有理论的建树,又有独特的美学追求和个人话语.其山水小品既是自然的清丽的画卷,也是自己的人格史、心灵史.他的创作风格对其后山水小品文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体悟《论语》的文学价值,有必要在参考史家"实录"意识的基础上,辨析并诠释原书的叙述质素、叙述特质,以及由此而致的叙事性和故事意味。事实是,《论语》的叙述质素根源于史传文化,其叙述特质紧密关联着人物与语录,其叙事性鲜明而且独特。从整体上看,《论语》一方面融前代王官叙事于哲学思辨之中,另一方面迥异于其它诸子叙事,从而构成了个性化的叙述品格。  相似文献   

10.
黄道周的学术思想与闽南地域文化有着密切的关联。其学术批判与强烈的经世取向互为映照。黄道周对于宋明道统论思想的批判集中彰显了其学术思想的包容、开放特质。他对于晚明清初的学术尤其是经学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堪称晚明学术思想史上的大儒。  相似文献   

11.
屠隆为晚明较为著名的文人之一,今人编著的屠隆年谱、年表,有诸多值得商榷之处。文章就屠隆初交沈明臣、与杨氏成婚系年等问题进行订正与补充。  相似文献   

12.
王骥德是晚明著名的戏曲理论家,在戏曲研究中他一直被人们作为吴江派的主将而分析研究,但是从他的《曲律》中可以看到,王骥德不但赞赏汤显祖的词采,批评沈璟的鄙俚,而且在具体的戏曲理论方面也和沈璟有很大的不同.针对这些“反常”现象,抛开汤沈之争的派别局限,将王骥德放在晚明戏曲转型的大背景下分析可得,王骥德在晚明转型期的曲坛具有独特的意义.他不但推动了戏曲韵律的规范化,而且看到了词采的重要性,使得戏曲向更加典雅化的道路推进.这对于提升戏曲的地位,改变戏曲是小道的命运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3.
《金瓶梅》因晚明特定的时代、思想背景,从审美人生的角度书写情欲,释放人性,而过度的情欲将滑向毁灭的深渊,造成审美人生的尴尬。《金瓶梅》正是试图用高悬的天命来化解这尴尬。  相似文献   

14.
《金瓶梅》因晚明特定的时代、思想背景,从审美人生的角度书写情欲,释放人性,而过度的情欲将滑向毁灭的深渊,造成审美人生的尴尬.《金瓶梅》正是试图用高悬的天命来化解这尴尬.  相似文献   

15.
抗战时期,文人从"明清易代"的历史中找到熟悉的叙述和表达方式以言说自己的处境。作为一种"隐微修辞"策略,《古今》杂志文人通过言说"晚明"历史来阐扬心曲,塑造自身"遗民"的形象。通过考察以《古今》杂志为中心的文人对"晚明"的再叙述,可知"晚明记忆"成为沦陷区的文人曲折表达自己心声的历史资源。  相似文献   

16.
从诙谐文化的视角, 论述了近年中央电视台新春联欢晚会部分获奖小品的审美特质, 强调了小品语言狂欢化对人的主体性的张扬  相似文献   

17.
《金瓶梅》中的鞋意象和花园意象,在意义凝聚这一层面,体现出蕴涵的丰富与深广,在传达方式上呈现出鲜明的特质。鞋意象与花园意象分别关联虐恋的表白、权力的诉求,而在虐恋和权力背后,又潜含着欲望和政治两种话语轴线。  相似文献   

18.
弘一大师出家学佛的人生转向及其阅藏、发愿、写经、净修、崇行地藏信仰诸方面的修持活动 ,析论其净律兼行而以佛法实践为宗归的信仰特质 ;弘一大师与晚明佛教高僧益智旭之间具有密切的思想渊源。  相似文献   

19.
晚明特殊的政治和经济环境,使士人在心性自由与经世致用之间展开激烈的论辩。在这两种思想的交锋中,西学悄然而至,对晚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晚明士人对西学持不同的态度,或接受,或排拒,并在政治、伦理、哲学等方面针锋相对。二者都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但更重要的一点是,它们都针对晚明变革的社会环境,从维护社会稳定的大局着眼,发表自己不同的西学观点,体现了晚明士人面对异质文化时的文化自觉意识。  相似文献   

20.
在利玛窦、徐光启译介的晚明西学经典《几何原本》中,述论勾股定理的第一卷第四十七题的呈现颇富意趣。从明刊本中留存的文字阙空可知,该题在版印之初曾经订正,利玛窦和徐光启作为翻译、校阅者剜其衍字而存其图示的处理,饱含着他们对定理证明方式一般性的深入理解。定理之后所附直角三角形任知两边而求其余边的问题及其解法,虽基本依照拉丁底本转译而与内涵近同的中算知识"句股术"在表述方式上有所区别,却相较底本文句表现出更为鲜明的算法特征,并借用"自乘""幂""开方尽实"等古代算学用语。这显示出本土知识背景对于徐光启译笔的隐微影响,亦由此揭示中西会通已自然地蕴藏在数学知识的翻译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