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团状雪灵芝提取过程中二十八烷醇的红外光谱跟踪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团状雪灵芝依次进行了石油醚、乙酸乙酯及乙醇提取,对雪灵芝原药材、各提取物及最终提取残渣进行红外光谱采集分析追踪二十八烷醇在提取分离过程中的去向.通过与二十八烷醇对照品的红外光谱对比分析发现,仅石油醚及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可能存在二十八烷醇,且前者含量明显更高.二十八烷醇的红外吸收特征在二阶导数红外光谱中得到放大,除石油醚提取物及乙酸乙酯提取物外,雪灵芝原药材的二阶导数谱中也能明显看到二十八烷醇在723cm^-1处的特征吸收峰,而其他样品在此位置附近几乎无此吸收.本研究结果表明雪灵芝中二十八烷醇在提取过程中主要进入了石油醚提取物.红外光谱法是一种方便、快速、有效的检测方法,对于植物化学分离过程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对团状雪灵芝依次进行了石油醚、乙酸乙酯及乙醇提取,对雪灵芝原药材、各提取物及最终提取残渣进行红外光谱采集分析追踪二十八烷醇在提取分离过程中的去向.通过与二十八烷醇对照品的红外光谱对比分析发现,仅石油醚及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可能存在二十八烷醇,且前者含量明显更高.二十八烷醇的红外吸收特征在二阶导数红外光谱中得到放大,除石油醚提取物及乙酸乙酯提取物外,雪灵芝原药材的二阶导数谱中也能明显看到二十八烷醇在723 cm-1处的特征吸收峰,而其他样品在此位置附近几乎无此吸收.本研究结果表明雪灵芝中二十八烷醇在提取过程中主要进入了石油醚提取物.红外光谱法是一种方便、快速、有效的检测方法,对于植物化学分离过程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观察雪灵芝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将Wister大鼠30只分为5组,喂养1周,其中3组每天定时分别灌喂1 mL高、中、低不同浓度的雪灵芝溶液,对照组每天定时灌喂1 mL生理盐水.第8天给大鼠做颈总动脉结扎手术.夹闭颈总动脉前分别灌喂不同浓度的雪灵芝溶液.1 h后麻醉大鼠,夹闭大鼠颈总动脉30 min,再灌注120 min,造成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断头取脑并测定大鼠脑组织中的相关生化指标.结果显示:脑组织中,丙二醛(MDA)、乳酸脱氢酶(LDH)、一氧化氮(NO)较对照组明显增高,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较对照组降低.雪灵芝能降低脑组织中MDA、LDH、NO含量.获得了雪灵芝可能通过抗自由基和减轻NO介导的神经毒性来发挥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在灵芝培养液中加入适宜浓度的食用酒精,进行生物反应,酿制成具有灵芝保健功能的饮料醋,从自分离出的醋酸菌株中,筛选出生物反应工程菌,研究工程菌、灵芝菌液用量及酒精度等因素水平对最终产品质量与风味的影响。用正交试验结果的直观分析得出最佳工艺参数:工程菌为LEC-2。灵芝菌液用量为30%。酒精度为6%。为生产提供了可行性依据。  相似文献   

5.
阿魏酸钠能抑制丙二醛及血栓素B2的产生,减轻心急水肿及乳酸脱氢酶的释放,具有抗血小板聚集,舒张血管及心肌保护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血管病、肾小球疾病、肺动脉高压、糖尿病性血管病变、脉管炎等血管性病症的辅助治疗,亦可用于偏头痛、血管性头痛的治疗。近期研究还发现阿魏酸在阿尔茨海默症和癌症的治疗中具有值得进一步开发利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雪灵芝抗大鼠运动性疲劳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Wistar大鼠(Rattus norvegicus)作为受试动物,将其随机分为灌服雪灵芝(Herb arenariae)组和灌服生理盐水组,采用逐级递增负荷使大鼠运动至力竭的方法,研究藏药雪灵芝抗疲劳的作用.经一个月的游泳训练,通过测试对照组和实验组大脑组织内丙二醛(MDA)、乳酸(LD)、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Na+K+-ATP酶和Ca2+-ATP酶的含量,观察并比较两组大鼠疲劳恢复的情况.结果表明:灌服雪灵芝大鼠组与对照组相比,运动至力竭时间显著延长;大脑组织MDA,NO,LD含量降低;SOD,Na+-K+-ATP酶、Ca2+-ATP酶的活性提高.因此,雪灵芝有抗疲劳、促使疲劳恢复的功效.  相似文献   

7.
为考察灵芝培养基在添加不同中药后,其发酵液药理作用的变化,选择小鼠负重游泳实验,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试验,小鼠断头后致急性脑缺氧试验,以及对S180荷瘤小鼠瘤重的影响,研究在灵芝培养基中添加不同中药后其发酵液的抗疲劳、改善睡眠、耐缺氧与抑制肿瘤作用,并研究了这几味中药对灵芝生长的影响.结果发现在灵芝培养基中添加黄芪、姜黄、补骨脂、红毛五加后,其发酵液能明显延长小鼠负重游泳时间;在培养基中添加黄芪、红毛五加的发酵液对小鼠急性脑缺血性缺氧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在培养基中添加巴戟天后,其发酵液灌胃的小鼠,瘤重减轻.表明在灵芝培养基中添加中药后,会改变灵芝发酵液的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8.
苦瓜皂甙的提取过程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研究了苦瓜皂甙的提取工艺和测定方法.以苦瓜皂甙中主要成分Mordicoside A为对照,采用分光光度法对苦瓜中皂甙成分进行定量分析;以提取温度、浸泡时间、乙醇的质量分数和料液比为考察因素,采用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对苦瓜中皂甙进行了提取务件优化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浸提温度60℃,浸提时间6h,乙醇质量分数为70%及料液比1:5为最佳提取条件.苦瓜皂甙粗品的提取率为苦瓜干粉的0.052%,其中皂甙的质量分数为43.333%.  相似文献   

9.
在大鼠急性缺氧肺动脉高压模型、离体灌流肺动脉环模型及培养的牛肺动脉内皮细胞探讨NO样舒张因子(NO-LRF)和内皮素(ET)在急性缺氧肺动脉高压中的作用。结果发现:NO合成前体L-Arg(250mg/kg,iv)可有效降低急性缺氧肺动脉高压的幅度;在内皮完整血管环加入NO合成抑制剂L-NNA(10-4mol/L)、NO合成前体L-Arg(10-2mol/L)分别升高(+80%,P<0.01)和降低(-35%,P<0.05)缺氧肺动脉收缩幅度,给予硝酸甘油(10-4mol/L)直接补充NO可降低缺氧肺动脉收缩幅度;此效应可被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抑制剂亚甲蓝部分逆转;内皮素抗血清或内皮素A受体结抗剂BQ123对急性缺氧肺动脉高压及缺氧肺动脉收缩没有明显影响;Northern印渍杂交技术显示缺氧使培养的牛肺动脉内皮细胞NO合成酶(NOS)基因表达明显受抑乃至缺失.结果提示:缺氧时NOS基因表达受抑及NO-LRF合成释放降低可能是急性缺氧肺动脉高压的发生机制之一,内皮素不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半胱氨酸白三烯(CysLT)在慢性肺心病肺动脉高压发病中的作用和评价其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对慢性肺心病肺动脉高压的治疗效应。以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对慢性肺心病并肺动脉高压的患者进行治疗.40例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和孟鲁司特治疗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肺动脉压力,右室肥厚和动脉血氧分压的变化以及血浆中LTC4浓度的变化。超声心动图检测肺动脉压及右心室内径、采用酶免疫法检测血浆中LTC4浓度、血气分析测定PaO2等指标。孟鲁司特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PaO2升高、肺动脉压降低;孟鲁司特治疗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PaO2升高、肺动脉压降低更多(P均〈0.01),而血浆中LTC4浓度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因此.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能扩张血管、降低肺动脉压,并使动脉血氧分压上升,对慢性肺心病具有一定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