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黏胶纤维与不同卷曲度的涤纶纤维为原料,采用水刺工艺,制备定向导水水刺非织造材料.测试并分析不同卷曲度的涤纶/黏胶水刺非织造材料的力学性能、透气性、透湿性和定向导水性能.结果表明,在相同复合方式及工艺参数下,三维卷曲涤纶/黏胶水刺非织造材料的纤维缠结更加紧密,其力学性能优于二维卷曲涤纶/黏胶水刺非织造材料,但透气性、透湿性和定向导水性能比二维卷曲涤纶/黏胶水刺非织造材料差.制备的4种涤纶/黏胶水刺非织造材料,可在垂直面和水平面同时实现定向导水.  相似文献   

2.
结合聚苯胺和聚多巴胺材料的制备及功能特性,利用模板法,制备聚苯胺/聚多巴胺微球。通过刻蚀模板及对聚多巴胺的化学修饰,制备十二硫醇改性的聚苯胺/聚多巴胺Janus中空球,球体的外侧聚苯胺层表现亲水特性,而内测十二硫醇改性层表现疏水特性,并对所得Janus球的形貌、结构、组成及特性进行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红外、荧光显微镜测试,证明所得改性聚苯胺/聚多巴胺微球具有Janus结构,在油水分离方面具有潜在应用。  相似文献   

3.
以风送静电喷雾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在三维坐标系下建立雾滴沉降运动及黏附受力模型,分析了静电喷雾中的荷电特征因素对雾滴沉降、沉积和黏附靶标的影响。通过开展室内树木靶标模拟喷雾试验及雾滴静态接触角和表面张力测试,分析对比了静电喷雾和非静电喷雾条件下雾滴的沉积分布效果及黏附特性。结果表明:雾滴荷电可以增加雾滴的沉降速度,并定向向着靶标运动沉降,靶标正面沉积覆盖率较非静电喷雾平均提高了24个/cm2,而且在靶标背面也有一定数量的沉积,同时静电作用可以减小雾滴与叶片的接触角,减小液滴表面张力,提高雾滴在植株表面的有效沉积率。  相似文献   

4.
以风送静电喷雾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在三维坐标系下建立雾滴沉降运动及黏附受力模型,分析了静电喷雾中的荷电特征因素对雾滴沉降、沉积和黏附靶标的影响。通过开展室内树木靶标模拟喷雾试验及雾滴静态接触角和表面张力测试,分析对比了静电喷雾和非静电喷雾条件下雾滴的沉积分布效果及黏附特性。结果表明:雾滴荷电可以增加雾滴的沉降速度,并定向向着靶标运动沉降,靶标正面沉积覆盖率较非静电喷雾平均提高了24个/cm2,而且在靶标背面也有一定数量的沉积,同时静电作用可以减小雾滴与叶片的接触角,减小液滴表面张力,提高雾滴在植株表面的有效沉积率。  相似文献   

5.
用于紫外光固化涂料的羧基化环氧丙烯酸酯水分散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亲水亲油平衡值(HLB)设计了以马来酸酐改性环氧丙烯酸酯的方案,合成了具有良好水分散性的羧基化环氧丙烯酸酯树脂.用电导率法表征了羧基化环氧丙烯酸酯的水分散性,研究了羧基化程度、中和程度对树脂水分散性的影响;配制了水性紫外光固化涂料,所得涂膜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6.
观察亲水聚合物PEG1000、OP-10对硅橡胶材料表面的亲水改性效果。采用紫外光亲水改性法在硅橡胶表面接枝亲水聚合物PEG1000及表面活性剂OP-10,并对改性后的硅橡胶表面作接触角测量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联合培养实验。紫外光亲水接枝法能明显降低硅橡胶表面接触角并降低其表面的细菌粘附,其中加入表面活性剂OP-10后的改性效果最为明显。在硅橡胶材料表面改性后能取得良好的亲水性,并能减少其表面的细菌粘附。  相似文献   

7.
PDMS真空紫外光表面亲水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DMS用作人体植入材料和医疗制品已获得广泛应用,但疏水性表面会降低其生物相容性并引起并发症,而亲水改性后的表面,亲水性也会逐渐变差.采用172 nm真空紫外光对PDMS进行表面亲水改性处理后,亲水性在较长时间内得以保持.用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水接触角测试对改性前后材料表面化学组成和亲水性变化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真空紫外光照后,PDMS表面由疏水性转变为亲水性,且表面形成的类玻璃物质大大延缓了其疏水性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碳纳米管材料的团聚问题,对多壁碳纳米管(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MWCNTs)进行多巴胺改性所形成的表面聚多巴胺层,增强了MWCNTs与木质素的结合力,从而最终实现以木质素为分散剂的水相MWCNTs稳定分散。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透射电镜对改性MWCNTs的表面化学结构和分散形态进行表征,应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定量评价pH值、木质素质量浓度及改性MWCNTs质量浓度对MWCNTs分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经多巴胺改性的MWCNTs在木质素分散下可实现高达95.65%的分散度;中性、碱性条件有利于提高分散稳定性;木质素质量浓度为改性MWCNTs质量浓度的5倍时,MWCNTs分散效果最佳;木质素最多能均匀分散其2.5倍质量浓度的改性MWCNTs。  相似文献   

9.
制备了用于纸尿裤表层的超疏水网孔纯棉水刺非织造材料,研究了拒水整理剂NT-X 030、拒水增强剂NT-X 628和网孔孔径对纯棉非织造材料拒水性能、干爽性和速渗性能的影响。为了得到具备优良干爽和快速导液特点的非织造材料,对超疏水纯棉大网孔水刺材料的接触角、红外光谱、网孔孔径、液体穿透时间、液体滑移量、液体残余量和液体反湿量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当接触角为154.4°,网孔孔径为3mm时,超疏水纯棉大网孔水刺材料具备优良的快速导液特点和干爽性,此时其液体穿透时间为1.41s,液体滑移量为0g,液体残余量为0.29g,液体反渗量为0.08g。  相似文献   

10.
将具有黏附性的多巴胺基团和具有亲水抗污性的聚甲基丙烯酸磺基甜菜碱(PSBMA)结合,利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方法合成了多巴胺(DOPA)端基修饰的两性离子聚合物DOPA-PSBMA,并且通过简便的聚合物溶液浸涂方式对硅片进行表面改性。研究发现,DOPA-PSBMA具有温度响应性,其高临界溶解温度(UCST)为22~35℃;该聚合物可通过溶液自组装有效黏附于硅片表面,且在37℃和4℃时,改性硅片均具有良好的抗蛋白吸附性能,说明温度对DOPA-PSBMA改性表面的抗蛋白吸附性能基本无影响。  相似文献   

11.
表面活性剂对亚微米TiO2粉体的表面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提高TiO2在聚酯切片中的分散性,对TiO2进行了表面处理,使其实现由亲水到亲油的转变.研究以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对钛白粉改性的方法.主要对不同种类的单一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两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复配体系进行了试验,对其在水相中的粒径、去离子水的接触角、亲水亲油性、以及吸油量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改性有一定的效果,其中LAS与硬脂酸复配体系的接触角达116°.  相似文献   

12.
采用配位键合理论对疏水性膨体聚四氟乙烯膜(ePTFE)膜进行亲水改性,并对其用于水过滤过程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亲水改性物质与ePTFE膜结合较好,在26.6kPa的过滤压差驱动下,初始纯水通量达2.0m3/(m2·h)以上,纯水通量较大,且随过滤压差的增加而增大。将亲水改性后的ePTFE膜用于含CaCO3微粒悬浮液的过滤过程时,截留率在99.0%以上。对ePTFE改性亲水膜在中药浸出液过滤过程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水中悬浮物的去除率可达99.0%以上。  相似文献   

13.
综述高压静电喷雾技术在药物微囊制备中的应用及进展.通过介绍高压静电喷雾制备药物微囊的原理和优点,总结了高压静电喷雾制备药物微囊时囊材和芯材的选择以及微囊制备过程中工艺方法并对其进行分类.高压静电喷雾在芯材和粒径调节方面有待更深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以两亲性的硬脂醇聚氧化乙烯基醚(AEO)为改性剂,采用表面包埋改性的方法对聚丙烯(PP)表面进行亲水改性。通过接触角、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等分析方法,研究了表面溶胀、退溶胀、改性剂结构等因素对表面改性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经二甲苯(二甲苯在混合溶剂中的质量分数为80%)与环己酮混合溶剂溶胀处理,溶胀层位于PP表面的无定形区。以AEO-8为改性剂,采用真空干燥的退溶胀方式,改性表面的接触角低至20.6°。相分离及水取向作用能够促进改性剂的聚环氧乙烷(PEO)亲水段向包埋表面外层迁移,并赋予表面亲水性。  相似文献   

15.
采用浸没涂覆的方式,以盐酸多巴胺(DA)对聚偏氟乙烯(PVDF)内衬膜进行亲水改性,研究其抗污染性能及对缺氧/好氧膜生物反应器(A/O-MBR)过程中的影响。通过表面电镜、牛血清白蛋白(BSA)渗透通量、孔径、接触角等表征手段对改性前后膜进行性能分析,确定涂覆条件,对过滤过程中的膜污染行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最佳的多巴胺涂覆质量浓度为0.5 g/L左右,随着涂覆质量浓度的提高,纯水通量的损失逐步增大,BSA污染后的稳定通量逐步降低。在BSA溶液的膜污染实验中,原膜通量迅速衰减,而0.5 g/L DA改性膜的通量衰减减缓,稳定通量高于原膜。在模拟市政污水应用过程中,改性膜跨膜压差达到30 kPa的时间较原膜延长了30 h。  相似文献   

16.
以壳聚糖、微米氧化铝为改性原料,以不锈钢筛网为基体,通过浸渍涂覆的方法制备系列改性筛网,采用扫描电镜、接触角测量仪对改性筛网进行表征。考察刻蚀时间、壳聚糖质量分数、氧化铝质量分数、氧化铝粒径、重复使用次数等因素对改性筛网水下亲水/疏油性能的影响,研究改性筛网的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改性筛网具有良好的水下亲水疏油性,可分离不同类型的油水混合物,具有良好的耐盐和耐碱性能。  相似文献   

17.
以静电涂油机中的新型静电喷雾装置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仿真技术来模拟雾滴在不同雾化条件下对目标喷涂物的喷雾轨迹,分析雾滴粒径、荷质比以及喷射间距对静电喷雾沉积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雾滴粒径相同时,随着雾滴荷质比的增加,雾滴沉积效果明显改善,但同时雾滴跑偏的情况也会增加;在喷射间距和雾滴表面电荷密度一定的情况下,大粒径雾滴的沉积效果较好,小粒径雾滴容易跑偏;对于粒径和荷质比相同的雾滴,喷射间距较大时喷雾沉积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8.
聚丙烯中空纤维膜表面亲水改性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氧化剂和表面活性剂对聚丙烯中空纤维膜表面进行亲水改性,提高了进行无泡充氧时中空纤维膜的耐压能力。找出了适宜的亲水改性处理剂。试验证明:聚乙烯醇(PVA)是一种廉价、有效的表面亲水改性处理剂。  相似文献   

19.
借助静电纺工艺,可以获得定向排列纤维,这些纤维具有细胞培养的培养基、组织工程支架、补强材料以及电子材料等较多的潜在用途.利用一种简单的接收装置同时获得了8组定向排列的静电纺纳米纤维阵列,这种接收装置是由8根交于中心的不锈钢棒组成.通过光学显微镜以及电镜观察可以发现,沿单轴定向排列的亚微米纤维横跨于两根临近不锈钢棒中间,整体外观与蜘蛛网相似.研究了电压和接收时间对纤维定向排列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电压的增加,定向排列的纤维长度会增加,而且,随着收集时间的增加,定向排列纤维产量和纤维的定向排列程度都会增加.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不仅简单、价廉而且产量高,同时还可以赋予纤维阵列较高的定向排列程度.  相似文献   

20.
采用滚筒辅助动态水接收装置,用静电纺丝法制备定向聚丙烯腈纳米纤维。研究了滚筒转速等因素对纳米纤维定向性的影响,电子显微镜分析结果表明,在滚筒达到一定的转速后,可以得到定向性极佳的聚丙烯腈纳米纤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