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壳聚糖是一种环境友好生物质材料。由于其分子链上带有不同的功能基团,对水体中的重金属离子具有较好的吸附效果。由此,基于壳聚糖的吸附膜材料在处理水体重金属离子污染方面受到了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综述了近十年来壳聚糖基吸附膜对水体中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的研究,分析了不同类别壳聚糖基吸附膜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情况,简要概述CS的改性方法,详细讨论了吸附膜的解吸附和再生问题。最后,提出了壳聚糖基吸附膜的未来发展方向在于:努力提高机械稳定性和可重复使用性,以及制备自再生壳聚糖基膜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将加有盐的木质素磺酸钠(SL)和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PDAC)通过静电逐层自组装制备成木质素多层膜,研究了无机盐对SL/PDAC静电逐层自组装的影响.SL/PDAC自组装过程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来监控,自组装膜表面形貌用原子力显微镜(AFM)来表征.结果表明:SL浸渍溶液中的离子强度和盐种类对自组装过程中SL的吸附特征产生重要影响.当所加盐是NaCl时,在所研究的离子强度范围内,随离子强度增加,自组装膜中SL的吸附量增大,吸附速率减慢,自组装膜表面粗糙度增加.相同离子强度下,当所加盐分别为LiCl、NaCl、KCl时,SL的吸附量随阳离子半径增大而依次增大;当所加盐分别为NaCl、NaBr、NaI时,SL的吸附量随阴离子半径增大而依次减少.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有机阳离子聚合物测定方法的研究,得出了一种测定溶液中微量或痕量有机阳离子聚合物的有效方法:淀粉—碘化镉显色法,并以此方法为基础,仔细研究了阳离子聚合物在蒙脱土表面上的吸附与解吸附性能和阳离子聚合物的分子量、阳离子化度对其吸附性能的影响以及阳离子聚合物在蒙脱土表面的。附量对其解吸附性能的影响,得出:①有机阳离子聚合物在蒙脱土表面的吸附等温线与Langmuir型吸附等温线的形状相似,且阳离子聚合物的分子量越大,其饱和吸附量越大,阳离子化度越高,其饱和吸附量越小;②阳离子聚合物在蒙脱土表面的吸附量越大,其解吸附速度越大;③阳离子聚合物自蒙脱土表面解吸附时,初始解吸附速度较大,随后解吸附速度逐渐降低.这些结论为进一步研制、开发新型有机阳离子聚合特粘土稳定剂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用正交实验研究了活性炭处理稀碱腐殖提取液,同时进一步研究腐殖酸对Zn^2 的吸附条件及吸附性能.研究发现,在实验条件下,腐殖酸几乎不能被活性炭吸附,而且腐殖酸对Zn^2 的吸附率可达99.65%,吸附基本属于Langmuir型,吸附的最佳条件是等量的Zn^2 和腐殖酸在PHl3,45℃,1h.  相似文献   

5.
水杨酸-硫脲树脂的合成及其对贵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水杨酸、甲醛和硫脲为原料,在盐酸催化下经Mannich反应合成了水杨酸.硫脲螯合树脂(SFT),测定了该树脂对金属离子Ni^2 ,Cu^2 ,Pb^2 ,Zn^2 ,Cd^2 ,Ag^ 及对贵金属离子Au^3 ,Pd^2 ,Pt^4 的吸附性能.研究了吸附时间、贵金属离子浓度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树脂对贵金属离子具有较好的吸附能力和较快的吸附速率,吸附符合Freundlich等温式,液膜扩散是吸附的主控步骤.  相似文献   

6.
将末端带OH、COOH、NH2、CH3的巯基化合物自组装于金片表面形成膜,利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技术实现了牛血清白蛋白(BSA)在金片表面自组装膜上的非特异性吸附研究.以铁氰化钾为探针,利用循环伏安(CV)和电化学阻抗(EI)方法探究了膜在表面的形态.通过测量膜表面对水的静态接触角表征膜的形成及质量.SPR实时监测得到BSA在自组装膜表面的结合强弱顺序为:CH3>NH2>COOH>OH.同时还研究了形成自组装膜物质的链长对其抗非特异性吸附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环氧酚醛树脂(F44)经多胺交联固化得到了胺固化酚醛型螯合树脂,测定了该树脂在不同温度、浓度、pH值等条件下对铜离子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树脂对Cu^2 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和较快的吸附速率,表观吸附速率常数为0.0293s^-1,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且对微量Cu^2 具有较好的富集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建立了高效有机吸附膜吸附数学模型,并与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发现模型的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验值基本相符,本模型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碱处理对吸附铀纤维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经过碱处理的纤维,吸附铀的能力比未经过碱处理的吸附铀能力大得多。但它们对铀的表观吸附能,在碱处理和未经过碱处理的纤维之间没有什么多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常用纤维蛋白原的吸附特性来比较和研究材料的血液相容性。将自行合成的正电磷脂DPPEL膜铺展在金膜表面,测量了膜表面的接触角及对纤维蛋白原的动态吸附特性,并与裸金膜、中性磷脂DSPC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DSPC膜、DPPEL膜和裸金膜的接触角分别为38°05′,57°20′和78°24′。在相同的纤维蛋白原溶液浓度条件下,裸金膜表面吸附纤维蛋白原的速率最快,饱和吸附量最大(3.50ng/mm2);磷脂DSPC膜表面吸附纤维蛋白原的速度最低,饱和吸附量也最小(1.00ng/mm2);磷脂DPPEL膜吸附速率也较快,饱和吸附量为1.75ng/mm2。表明纤维蛋白原在界面上的吸附特性与材料表面疏水性质和带电特性相关。PC头良好的亲水性和电中性,是其能改善生物医用材料血液相容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叶片状CuO/BiVO4的合成及可见光催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Bi(NO3)3.5H2O和NH4VO3为原料,P123为表面活性剂,辅助水热法在反应液pH值为6,7,9和10时合成了4种CuO/BiVO4复合光催化剂。并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样品的晶相和形貌进行了表征。以亚甲基蓝作为降解物,研究了所制备样品的可见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pH=6时所制备的样品为单斜相BiVO4复合材料,具有叶片状形貌,其光催化活性最强;样品的降解率随着亚甲基蓝溶液的pH值增大而增大,当pH=10时,可见光照射120 min后,样品对初始溶度为20 mg/L的亚甲基蓝溶液的降解率可达95%。  相似文献   

12.
利用AFM技术研究了聚丙烯酸在末端硫醇化的聚乙二醇分子自组装膜表面形成复合膜的表面形态及影响因素,发现溶液浓度和离子强度对复合膜的表面形态及粗糙度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阶跃加压阳极氧化法在金属钨基底上制备具有多层纳米孔结构形貌的WO3薄膜的工艺,主要研究了阳极氧化条件对生成纳米孔结构的影响及热处理制度对样品形貌和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60V电压和20℃反应温度条件下,在含质量分数为005%NH4F的电解液中阳极氧化20min得到的样品表面,具有形貌规则的自组装纳米多层网孔结构,且排列紧密.此外,将阳极氧化制得的样品以5℃/min的速率升温至450℃并保温3h,可使生成的无定形氧化钨薄膜在保持多孔结构形貌基本不变的条件下晶化.  相似文献   

14.
交联壳聚糖膜制备及对酸性大红染料吸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采用流延法制备得到的交联壳聚糖膜作为吸附剂,对酸性大红染料废水进行吸附脱色处理,考察了吸附时间、pH值、吸附剂投加量和酸性大红起始浓度等对吸附脱色效果的影响。在吸附时间为60min,pH值为4.5,1L废水中壳聚糖投加量为1.25g时,交联壳聚糖膜对酸性大红的脱色效果良好,吸附率可达95.46%。对实验数据运用相关数学模型拟合,结果表明,该等温吸附平衡同时符合Freundlich或Langmuir模型,线性相关回归系数较好(R^2均高于0.98);吸附过程动力学符合二级反应,线性相关系数良好(R^2〉0.99)。  相似文献   

15.
以柚子皮为原料制备了柚子皮、水洗柚子皮和酸洗柚子皮3种生物吸附剂,用于吸附水溶液中亚甲基蓝(MB).考察了溶液pH值、吸附时间、MB溶液初始浓度等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并探讨了吸附机理.结果表明:3种吸附剂对MB的吸附规律大致相同,其中水洗柚子皮的吸附量最大,酸洗柚子皮次之,柚子皮最小.在pH 9,25℃条件下,用水洗柚子皮吸附溶液中MB,约170 min达到吸附平衡,等温吸附数据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最大吸附量为335mg·g-1.用pH 2的酸液进行解吸附再生,解吸率达到78%.红外光谱分析表明:水洗柚子皮表面有羟基、羧基、羰基、醛基和氨基等多种官能团,吸附剂表面带负电荷的基团对MB的吸附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应用Tafel极化曲线分析方法,对在不同磷化温度、不同磷化液pH和不同磷化时间条件下磷化的MB6镁合金防腐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磷化温度、磷化液pH和磷化时间对MB6镁合金磷化膜防腐性能有较大影响,其最佳磷化温度为50℃,最佳pH为3.0,最佳磷化时间为20 min,磷化膜可提高MB6镁合金在Hank溶液里耐腐...  相似文献   

17.
以氧化石墨烯(GO)为絮凝剂,以水溶性阳离子型染料亚甲基蓝(MB)为处理对象,研究了GO对MB的絮凝效果,拟突破传统絮凝剂不能有效去除可溶性染料的瓶颈. 通过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了GO,利用SEM、XRD、FT-IR对其进行了表征. 探讨了染料初始质量浓度、絮凝剂投加量、溶液pH以及搅拌时间对絮凝效果的影响,并通过测定GO、MB、反应前后溶液的电位和反应前后物质的红外光谱,分析了可能存在的絮凝机理. 同时,比较了几种常用的无机、有机絮凝剂对MB的絮凝效果. 结果表明:当pH=4,染料初始质量浓度为70 mg/L,絮凝剂投加量为180 mg/L,絮凝时间为9 min时,絮凝效率达到95%. 电性中和对絮凝过程起着主要作用,同时还存在吸附架桥作用. 与其他常用絮凝剂相比,GO具有投加量少、去除率高、pH适用范围广等优点,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絮凝剂.  相似文献   

18.
席夫碱自组装膜对铜的腐蚀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首次用交流阻抗和稳态极化技术测试了带有巯基的席夫碱在0.5mol/LNaCl溶液中对铜的缓蚀作用,初步结果显示,所研究的席夫碱可以在HNO3处理的铜表面自组装成膜,该膜对铜有一定的腐蚀保护能力。  相似文献   

19.
基于亚甲基蓝(MB)与DNA间的静电作用与嵌入作用,运用自铸膜法在载玻片上制备了蓝色的MB-DNA复合膜,并应用紫外可见光谱法、荧光光谱法和扫描电镜等方法对复合膜进行了表征,同时研究了DNA-MB复合膜的成膜机制.结果表明,MB能嵌入诱导DNA的凝聚,形成均匀的MB-DNA复合膜,而膜中的DNA对MB起着分散剂的作用,使膜中多聚MB分散成单体和二聚的形式,显示出单体和二聚体的光吸收特性.该研究结果为DNA介导的功能光电器件的构筑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20.
对磷酸改性玉米芯制备的吸附剂吸附水中亚甲基蓝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其吸附特性及影响吸附的因素,探讨了吸附过程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结果表明:磷酸改性后玉米芯吸附剂对水中亚甲基蓝的吸附能力明显增强.亚甲基蓝浓度100mg/L,改性吸附剂投加量0.05g,温度25℃,pH 6.0,吸附时间60min时,对亚甲基蓝的吸附量为99.06mg/g.吸附等温线可很好地用Langmuir方程式拟合,吸附热力学参数ΔG0小于0,而ΔH0、ΔS0大于0,吸附使体系的有序性降低;吸附过程符合伪二级动力学,吸附很可能是分子计量置换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