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主要对工业牌号Zn-Al合金ZA8,ZA12和ZA27进行了组织超塑性研究.发现经过组织细化的ZA8,ZA12和ZA27铸造Zn-Al合金,在270~330℃温度区间和8.3×10-4~1.7×10-2S-1初始应变速率(ε0)的试验条件下具有良好的超塑性力学性能,并且在较低的温度条件下也具有一定的超塑性特点.  相似文献   

2.
热处理对V-5Cr-5Ti合金的晶界化学性质和断裂性能的影响V-5Cr-5Ti(wt%)合金正被人们看成是用于核聚变能量系统的候选结构材料。V基合金除了能在室温和高温下保护良好的强度和延性外,与奥氏体和铁素体钢相比,还具有某些独特的中子性能。V合金在...  相似文献   

3.
对稀土量不同的Al-Zn-Mg合金的第二相进行了测量与研究,给出了合金中第二相状态随稀土量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第二相明显影响合金的超塑性.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超塑性Ti-33Al-3Cr-0.5Mo(质量分数,%)合金中孔洞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及其与合金的断裂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TiAl基合金在超塑性变形过程中产生的孔洞有3种类型,它们分别形成于三叉晶界处、晶界上和晶粒内.三叉晶界上的孔洞一般呈V型,而晶界和晶内的孔洞则呈圆形或椭圆形.分析认为,孔洞的长大、扩展和聚集是造成TiAl基合金超塑性拉伸断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预变形时效对8090 Al-Li合金拉伸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透射电镜、扫描电镜和拉伸试验机研究了时效前的预变形度对8090 Al-Li 合金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预变形为4 % ~5 % 时,Al- Li 合金不但具有较高的强度,也具有良好的塑性。试样的TEM 和SEM 分析表明,适当的预变形之所以能使Al- Li 合金获得最佳的强度和塑性的配合,除了由于预变形可促使δ′和S′相的复合析出,而使层内的强化和韧化作用加强外,也源于Al- Li 合金分层断裂后层间强化韧化和层内强化韧化的协调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含微量Sc元素的AlMg合金在超塑变形过程中的力学行为和显微组织.结果表明:合金可在较宽温度和应变速率范围内获得良好的超塑性.在温度为520℃,初始应变速率为167×10-3s-1条件下拉伸变形时最大延伸率可以达到396%.显微组织分析发现,合金的超塑性效应是由变形初期的动态再结晶诱发产生,其超塑变形过程可分为亚晶超塑性阶段、过渡阶段和细晶超塑性阶段.  相似文献   

7.
用透射电镜、扫描电镜和拉伸试验机研究了时效前的预变形度对8090 Al-Li合金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预变形为4%~5%时,Al-Li合金不但具有较高的强度,也具有良好的塑性。试样的TEM和SEM分析表明,适当的预变形之所以能使Al-Li合金获得最佳的强度和塑性的配合,除了由于预变形可促使δ′和S′相的复合析出,而使层内的强化和韧化作用加强外,也源于Al-Li合金分层断裂后层间强化韧化和层内强化韧化的协调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用于深冷条件下的Fe-Mn-Ni-Al系合金的化学成分、金相组织和低温机械性能.结果表明,Fe-22Mn-3.5Ni-2.5Al-0.1C合金具有稳定的奥氏体组织和良好的机械性能,可用于-196℃下工作的低温铸件结构.试验中还发现,夹杂物的含量对降低低温冲击韧性具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Ti-Al-Ga系γ-TiAl基(α2+γ)双相合金的铸态及热等静压状态组织和室温拉伸性能的试验研究,发现Ga能明显地改变合金的组织,降低Ti-45Al-3Ga合金中γ相晶格的c/a比值,是改善(α2+γ)双相合金室温抗拉强度和室温塑性的有效合金元素.  相似文献   

10.
AZ31镁合金的超塑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温度为400~440℃、应变速率为10-2~10-4 s-1的范围内研究AZ31镁合金的超塑性.结果表明,当应变速率不小于5×10-3 s-1时,AZ31镁合金的超塑性伸长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对应变速率敏感指数和拉伸试样的宏观断裂特征分析表明,应变速率敏感指数是影响超塑性的主要因素.当应变速率不大于5×10-4 s-1时,AZ31镁合金在420℃时具有最大伸长率.对断裂试样的颈缩现象和断口空洞的SEM分析表明,空洞是影响超塑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供应状态的LY12R和LY12CZ合金棒材的超塑性等温压缩试验结果进行讨论,分析了压缩变形过程,确认未经任何超塑预处理的供应状态LY12合金具有轻微超塑性能,确定了两种状态的LY12合金的最佳变形工艺参数,研究了试样尺寸对压缩变形过程的影响。本试验结果为压缩类成形零件提供了较佳的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2.
Ti-15-3合金超塑性拉伸变形过程的计算机优化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单片计算机对Ti-15-3合金超塑性拉伸变形过程进行优化控制,讨论了其优化原理和控制方法,介绍了该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硬件和软件。实验结果表明,超塑变形过程的优化控制能显著提高Ti-15-3钛合金的超塑性能,是一种有应用价值的最佳变形模式。  相似文献   

13.
对质点强化型的高强度7475铝合金超塑变形中显微组织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超塑变形中发生下面三个连续过程:(1)位错从晶界发出;(2)位错攀移越过晶内弥散分布的第二相质点;(3)位错消失于晶界。位错密度随应变的增加而增加。位错攀移越过弥散质点的过程是合金超塑变形的速控过程,超塑变形的主要机制是晶界滑移伴随晶内位错运动。  相似文献   

14.
针对TiNi合金准静态拉伸中的特殊现象,以万能材料试验机(MTS)上所获得的实验数据为基础,结合弹塑性理论,把一种形状记忆合金的本构关系从一维推广到了三维。同时为ABAQUS数值模拟编写了用户子程序UMAT,模拟中观察到了TiNi合金的异常断裂行为,和实验现象保持了良好的一致性,这为形状记忆合金的实验设计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Previous mechanical analytical theories of superplastic bulge into a shaped die are all based on uniform thinning assumption, but in fact, the thinning process is obviously non-uniform. In this paper, the non-uniform thinning mechanical analytical equations of superplastic bulge in a cylindrical die based on superplastic bulge constitutive equation with variable m are established and verified by experiments performed on typical superplastic material ZnAl4Cu alloy sheet.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non-uniform thinning mechanical analytical model can reflect the deformation process of bulging in a cylindrical die.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在形状记忆合金(Shape Memory Alloy,SMA)中发现的由于不完全马氏体逆相变引起的温度记忆效应,在智能材料与结构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建立克服现存SMA本构模型不能考虑SMA温度记忆效应这一局限性的SMA本构模型具有理论和工程实际意义.本文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基于作者提出的形状记忆因子的概念,综合运用热力学、连续介质力学和马氏体相变学的相关理论,建立了描述SMA的形状记忆因子、应力、温度间关系的形状记忆方程和描述SMA的应变、应力、温度间关系的力学本构方程.由形状记忆方程和力学本构方程构成的SMA本构模型,克服了现存SMA本构模型不能考虑SMA温度记忆效应的局限性.数值结果表明,该SMA本构模型能有效描述经历不完全马氏体逆相变的SMA的热力学行为,可为SMA温度记忆效应的应用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 40Cr T10A钢恒温超塑性固相焊接过程中焊接面断口的观察与分析 ,认为超塑性固相焊接接头形成过程中焊接面各微区焊合状态是非均匀的 ,并呈现出不同的断口形貌特征 ;若按微观上断口形貌特征分类 ,整个断口可分为类原始界面区、准冶金结合区和冶金结合区 3个特征区域 ;接头形成过程可描述为冶金结合区增加、准冶金结合区逐渐增大而类原始界面区逐渐减小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四种工业用模具钢CrWMn、GGr15、Cr12MoV和3Cr2W8V的超塑性流变曲线、应变速率敏感性指数m值和超塑性流变激活能Q_(SP)值进行了测定,并考察了温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讨论了m值、Q_(SP)值和断裂延伸率之间的关系以及超塑流变的速率控制机理。  相似文献   

19.
通过电镜观察发现:在超塑变形中由于微观组织的差异,不同晶粒的变形行为不同,因此产生了多机制效应。总应变速度为三种主要变形机制(扩散蠕变,晶界滑移和位错蠕变)产生的应变速率之和.在铝锌镁合金中测量了各机制对总变形的贡献,验证了多机制效应的存在.  相似文献   

20.
本文提出可利用粘塑性理论解决超塑性变形的力学问题。以铝锌镁合金壁板构件超塑性等温模锻实验为基础,用粘塑性变分原理对超塑性模锻力进行了上界计算,给出了模锻温度、速度与平均单位压力的关系曲线及模锻压力-行程图,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基本一致。还讨论了用建立含有待定参数的速度场的变分法分析应变速率敏感的超塑性材料的变形过程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