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基于PKI的P2P信任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P2P网络安全的核心问题—信任关系,引入了PKI安全机制,简要介绍了公钥基础设施(PKI)的概念和基本组成,阐述了信任和P2P的基本思想,分析了P2P网络的特点和拓扑结构,指出不同P2P网络中的节点在PKI信任模型中充当的角色,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三种PKI信任模型及其控制信任关系的方法,得出了适合于的P2P网络的PKI信任模型,从而为P2P网络的大规模应用提供了安全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在P2P环境中,信任管理是一个新颖而又重要的安全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P2P系统的分布式信任模型,该模型在Chord协议的基础上进行扩展,采用了一种新的信任值发布、查询、获取的方法,信任值的计算与更新的过程,采用了全局信任值和局部信任度合成的方法.分析表明该模型能够满足信任值的安全管理需求,保证了在开放分布的P2P环境下信任值的存储,更新,和获取的安全性,为信任管理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田野  韩玉艳 《科技信息》2012,(15):28-29
由于P2P网络的匿名性与节点自由进出P2P网络的特点,给网络带来了一系列的安全问题。为了解决P2P网络中的信任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聚类分组的信任模型。首先给出了信任度的定义;然后依据兴趣分组计算节点的信任值和小组的信任值;最后提出了基于聚类分组的信任模型的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4.
刘玉 《科技咨询导报》2009,(1):13-13,15
本文基于Kung方案提出了一种新的适用于P2P系统的分化准入机制,结合了公平性思想和信任机制。在方案中,还解决了whitewashing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P2P环境下访问控制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国治  党小超 《甘肃科技》2006,22(2):58-59,69
传统的访问控制模型已经不能适用新的P2P环境,随着安全问题的日益严重,本文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分析了P2P环境下访问控制的复杂性,并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信任域的P2P访问控制模型和策略。  相似文献   

6.
由于P2P系统的开放、匿名等特点,传统的访问控制和认证方法已无法在P2P系统中对信任协商进行有效的支持.本文利用信任协商机制和多信任域技术对P2P系统进行安全管理.针对信任凭证在信任协商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通过属性的使用记录实现信任凭证中属性集的约减,并给出一种基于属性集的可信度评估方法.该方法减少了访问者属性信息的不必要暴露,提高了信任协商交互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P2P网络的节点安全认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满足P2P网络中节点安全认证的需求,确保消息路由的可靠性,提出一种“身份认证码统一发放、分布式认证”(CIADA)的节点安全认证方案,该方案改进了“可信第三方”(TrP)信任模型,利用安全动态累积函数有效地实现了节点间的交互认证、节点的动态加入与删除,并且支持域间认证以及域的合并,CIADA认证方案充分考虑了P2P网络的自组织性、动态性及可扩展性,其与PKI技术具有相同的安全强度,并且克服了现有分布式认证方案中证书获取、证书撤销、跨域认证等困难,因此更适用于P2P网络的节点安全认证。  相似文献   

8.
P2P中基于蚁群算法的智能搜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2P是完全分布式网络,资源搜索是P2P网络中的关键问题。P2P网络中资源搜索有多种机制,传统的有洪泛机制,分布式哈西表和中心索引机制。本文对基于仿生学的蚁群算法在P2P网络资源搜索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
基于通信历史相关性的P2P网络分布式信任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新的P2P分布式信任模型NBRTrust.在节点通信历史分布式存储基础上构造了节点局部信任度评价分布式存储网-βlist,通过分布式计算节点信任评价行为的相关度,得到以节点相关度为因子的全局信任模型NBRTrust,用于评估节点的可信程度;定义了模型的数学表述和分布式计算方法,设计了基于NBRTrust信任模型的P2P通信模型.仿真分析表明,相比纯粹的局部信任模型和全局信任模型,NBRTrust信任模型更客观,能够有效抵御单个恶意节点和团队恶意节点的欺骗行为,是一种有效的信任模型.  相似文献   

10.
结合信任模型、激励机制和认证授权技术提出一种安全访问控制模型,将PGP信任模式和SPKI授权证书机制相结合,加入简单的激励机制,实现了基于信任表达和授权方式的灵活的访问控制机制,该机制在提高共享系统安全性的同时,实现了多种形式的访问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1.
武金虎  王昌龙  李飞 《科技信息》2010,(16):I0102-I0102,I0105
近年来,对等网络发展迅速。相对于传统的C/S模式,P2P网络的匿名性和开放性也使P2P网络的安全性更加受到人们关注。本文提出一种按照全局信任值分层管理的信誉模型,根据网络实体的交互信任域来构建信任关系,使网络得到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2.
复杂网络及P2P是当前研究热点问题。在全球范围内,用户之间基于电子邮件的通信关系隐式决定了一个复杂电子邮件网络。基于复杂电子邮件网络中节点间的信任关系,提出了异步P2P的概念,阐述了其实现机制,讨论了异步P2P网络中两个重要的应用,即如何发布/检索信息及如何实现异步的文件共享,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一种多维因子相关的P2P路由信任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P2P节点的匿名性和隐蔽性易导致恶意节点滋生的问题,基于社会网络的一些基本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P2P分布式信任模型MFTrust.提出了涉及时间因子、通信成功率因子、通信频率因子和评价的局部信任度模型和全局信任模型;设计了节点通信历史相关性因子,针对全局信任度提出了相关性信任度模型.仿真分析表明,MFTrust模型具有快的信任收敛速度,在路由过程中能有效区分恶意节点.  相似文献   

14.
曲丽君 《科技资讯》2009,(23):128-128
安全问题是P2P技术应用所面临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在对P2P网络进行概述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P2P网络存在的安全问意,并讨论了P2P技术未来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5.
P2P网络具有开放、匿名、节点间松耦合等特性,这些特性导致许多恶意节点提供虚假资源、恶意评价、团伙作案等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P2P网络信任模型RCTrust,该模型在将节点根据兴趣等历史信息以簇的形式聚集的基础上,根据节点通信的目标所在簇分为簇内信任和簇外信任两种类型,并根据节点的通信成功率、通信历史相关度、评价诚实度以及评价时效性等行为对节点的信誉进行评价和反馈.仿真分析表明,该信任模型具有抵抗恶意攻击的能力,并提供了较高的通信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P2P(peer-to-peer点对点)技术就是一种用于不同PC用户之间,不经过中继设备直接交换数据或服务的技术。本文综述了这一技术的发展历史及其应用,对其核心技术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有待改进的技术。  相似文献   

17.
P2P网络中基于节点能力自适应的搜索算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非结构化P2P网络应用广泛,每个结点被赋予相同的权利和义务.但其拓扑结构差异较大,网络中各节点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容易造成单点失效和网络带宽瓶颈.对衡量非结构化P2P网络的节点能力互异性的影响因素和评价规则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一种新型资源搜索算法--节点能力自适应算法(Node Abdity Automatically Fit,以下简称NAAT),给出了NAAT的算法定义、执行步骤、算法伪代码和实验测评.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洪泛机制和索引目录机制,NAAT算法明显提高了系统的资源搜索效率.图7,表1,参9.  相似文献   

18.
应用关系集合的P2P网络信任模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解决当前P2P(Peer to Peer)网络中存在的一些安全问题,提出一种应用关系集合的P2P网络信任模型RSTM(Relationship Set Trust Model)。该模型利用关系集合,随机抽取节点,对给出应答消息的节点进行推荐,对提供服务的节点进行评估,对有不良行为者给予一定的惩罚措施。仿真实验证明,此模型可有效地剔除大部分恶意节点,阻止恶意节点集体欺骗行为,并在减小网络搜索范围的情况下,不失全面性地对节点进行评估,有效提高了P2P网络的安全性,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数字版权保护是计算机领域中对版权问题研究方向之一,P2P流媒体是一种基于peer to peer机制的高效并发的媒体流技术,本文研究了DRM的基本原理,介绍了当然典型的DRM系统,本文对基于P2P流媒体技术提出了一种融合DRM的版权保护架构,这种架构对数字化博物馆,图书馆的版权问题提出了很好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20.
平衡理论的P2P网络分布式信任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当前P2P网络中存在着大量的恶意节点攻击和共谋团体欺骗等问题,已存在的信任模型一定程度上完善了P2P网络环境,但模型的侧重点不同,无法全面解决大规模的恶意攻击和欺骗。为此,提出了基于平衡理论的P2P信任模型。该模型由信任结构的构建、恶意节点检测和信任推测等3部分完成。模型根据平衡理论构建信任网络;针对恶意节点的攻击,利用平衡理论定义节点的平衡因子,通过计算恶意行为对网络平衡性的影响来检测恶意节点;利用信任推测算法来推测信任节点,防止网络加入不信任的节点,降低网络的安全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可靠完善,算法有效和健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