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提出一种基于空间函数的快速FCM抗噪图像分割新算法。利用图像统计直方图生成山顶区间,根据区间中像素点灰度值初始化聚类中心,使其尽可能接近分割结果的聚类中心;构造一个基于邻域灰度相似比的空间函数,利用其对模糊隶属度进行二次更新,使模糊隶属度能够更快地达到稳定值,并更准确地反映像素点的所属类别。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FCM算法及其它扩展的FCM算法相比,新算法可以经过较少的迭代次数,取得更好的分割效果。  相似文献   

2.
相对于模糊C均值算法,可能性C均值(PCM)聚类方法具有更好的抗干扰能力.提出一种基于二维直方图的改进的PCM聚类图像分割方法,该方法除了考虑图像的点灰度信息外,还考虑像素点的邻域相关信息,利用改进的PCM聚类算法得到各象素点的隶属度对图像进行分割.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对噪声图像有效地进行分割,具有较高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3.
在改进模糊c均值聚类(MFCM)算法基础上提出模糊可能性c均值聚类(FPCM)算法的图像分割方法,并将FPCM算法应用在彩色图像分割过程中.FPCM算法是FCM聚类算法和MFCM算法的扩羼衍生.MFCM算法是通过调整FCM算法的测量距离来减少标签像素受到其他图像像素的影响和在切分中抑制噪声效果来进行约束,从而使得成员变量没有最大约束值.FPCM算法是在MFCM算法基础上进行模糊化,加入了可能性和隶属度两个度量标准.通过彩色图像实验充分表明了FPCM算法在图像分割中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基于模糊C均值能量最小化的活动轮廓模型.该模型首先对待分割图像进行模糊C均值聚类得到前景和背景的模糊隶属度值,然后将待分割目标的局部像素信息和它的隶属度值作为活动轮廓模型的水平集函数的初始值,改进了传统的求解Euler-Lagrange方程使活动轮廓的能量极小化的模型,利用快速算法直接计算模糊C均值能量最小化驱动传统活动轮廓模型的曲线演化.将提出算法与经典的活动轮廓模型分割算法比较,对仿真和临床的超声图像分割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算法能很好地分割像素不均匀、边界模糊、含有斑点噪声的超声图像,具有较好的分割性能和较快的分割速度.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噪声图像分割问题,提出了基于可信性测度并利用局部空间连续性的模糊聚类算法。采用可信性测度描述隶属度,去除了模糊c均值聚类中各像素对于所有类的隶属度之和为1的约束;并利用相异指标将局部空间信息引入聚类从而增强了抑制噪声的能力。隶属函数的参数可由数据集特点计算,削弱了参数选择的影响。提出预选准则以提高模糊聚类的稳定性。计算复杂度分析和实验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与实用性。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分割质量和效率等方面优于现有算法,适用于各种噪声图像的分割。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传统的目标函数聚类方法的思想出发,在基于gλ模糊测度的聚类方法基础上,提出基于gλ模糊测度的加权模糊聚类方法,并给出基于统计特性的权值计算方法;分别利用图像的一维灰度特征与一维灰度直方图加权和二维灰度特征与二维灰度直方图加权,将2种加权的模糊聚类方法应用于图像分割;分别给出带有强高斯白噪声灰度图像和强黑白像素点噪声灰度图像的加权前后分割结果比较。  相似文献   

7.
基于二维灰度直方图的模糊熵分割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传统的基于一维灰度直方图的模糊熵分割方法不能反应图像的空间信息,抗噪声能力差,因此提出了基于二维灰度直方图的模糊熵分割算法.此算法根据像素点灰度值和其邻域灰度均值,建立二维灰度直方图,并在对应目标和背景的像限内构造像素点对目标和背影的隶属度函数,从而去除噪声和边缘像素对图像分割的影响.最后通过求模糊熵的极值,得到二维图像分割点.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具有很强的鲁棒性和抗噪能力,分割效果明显优于一维的方法,而且可以方便地推广到其他一维熵分割中.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一种基于HIS空间的快速模糊C-均值的彩色图像分割方法.首先将彩色图像由RGB转换为HIS,根据H分量和,分量分别计算出每个像素的4个隶属度,然后把H分量和I分量的一个隶属度结合形成一个二维特征矢量,最后对二维矢量进行快速模糊C-均值聚类得到最终的图像分割结果.  相似文献   

9.
模糊聚类的侧扫声纳图像分割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侧扫声纳图像的特点,利用二维经验模态分解(BEMD)将图像分解成若干固有模态函数(IMF)和1个余量.分析了侧扫声纳图像背景区的图像频率特征,通过增强目标和阴影的特征信息降低噪声的影响.提取图像的高斯马尔可夫纹理(GMRF),用来表达图像像素点间的空间关系,以减少图像的误分割.利用BEMD和GMRF改进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提出了新的聚类准则和距离函数,形成一种新的模糊聚类算法.利用该算法对不同的侧扫声纳图像进行分割,并将分割结果与其他典型的聚类算法的分割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该算法的抗噪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模糊聚类图像分割算法的固有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D-S证据理论的模糊聚类图像融合分割算法。对图像的点灰度特征和块灰度特征分别进行模糊C均值聚类,并将各自的模糊隶属度转化为单一或复合假设及其基本概率赋值,再利用D-S证据理论进行融合分割。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的分割效果优于传统的模糊聚类分割算法。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可视化燃油喷射图像采集系统的喷雾图像对比度低、 边界雾化不清晰的问题, 提出了一种基于均 衡化直方图自适应求取阈值的二值化和图像特征检测算法。 该算法根据对比度增强后的喷雾图像的直方图性 质, 自适应求取二值化阈值, 通过自动检测喷嘴位置、 喷雾图像最外侧切线以及喷雾最远点位置, 确定喷雾贯 穿距离和喷雾椎角, 然后通过计算得到喷雾图像这两个特征参数, 并对喷油全过程采集的 25 幅图像进行处理。 实验结果表明, 该方法能较清晰准确地提取喷雾图像轮廓, 喷雾贯穿距离和喷雾锥角两个特征参数的变化趋势 和理论值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2.
二甲醚的油束模型和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二甲醚(DME)的喷雾试验,提出了针对二甲醚燃料的油束喷雾模型,并确定了喷雾油束模型常数,该模型可以计算出喷雾特性的主要参数,包括贯穿度、索特平均直径和喷雾锥角等。模型计算和试验研究表明:贯穿度随喷孔直径、背压和喷油初速的增大而增大;索特平均直径随喷孔直径和背压的增大、喷油初速的减小而增大,喷雾锥角公式考虑了燃料物性和液、气相互运动的作用,因而与实测结果符合较好,油束模型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3.
精确施药控制系统具有控制变量因素多、非线性与强耦合等特点,因此解决这类复杂的时变系统用传统的PID控制方法几乎无法控制.以"3WC-30-G车载式超低容量自动喷雾机"为研究载体,通过分析其静态模式施药控制原理,结合实践的经验知识,试图利用模糊控制的方法,对其精确施药控制系统进行研究与设计.通过Matlab软件仿真实验表明,基于模糊控制的静态施药控制系统可以取得比较理想的控制效果,从而为精确施药控制领域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方法.  相似文献   

14.
缸内直喷汽油机高压涡旋喷油器的油束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燃油薄膜模型和表面波破碎理论,在KIVA3程序的基础上建立了适合于计算缸内直喷汽油机高压涡旋喷油器油束特性的模型。应用此模型计算出了油束特性的主要参数,包括贯穿度、油束整体和轴向横截面上的索特平均直径等,并研究了高压涡旋喷油器在不同喷射压力和不同背压下的油束外形结构和油束特性参数。计算结果表明,高压涡旋喷油器油束边缘有环涡存在;随着喷射压力的增加燃油薄膜厚度减小,速度和油束贯穿度增加,轴截面索特平均直径减小;随着背压的升高,油束贯穿度减小而整体索特平均直径增加。该油束模型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5.
运用数字粒子图像测速技术测量柴油瞬态喷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数字粒子图像测速(DPIV)技术的基本原理,建立了一套柴油喷雾激光测量试验系统,运用DPIV技术对柴油喷雾结构进行了可视化测量,并测量了柴油的瞬态喷雾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燃油喷雾速度随着喷雾时间的推延逐步降低,在喷雾后期喷雾速度降低尤为迅速;柴油瞬态喷雾具有典型的"树枝"状拟序结构;油粒速度沿轴线方向增加,外围油粒速度远小于核心油粒;喷雾与周边空气发生了"卷吸"作用,在喷雾内部形成了复杂的涡旋运动,涡度沿喷雾轴线方向增大.  相似文献   

16.
围绕激光CT技术在柴油机喷雾测试上的应用进行研究,开发了一套柴油机喷雾的激光CT测试系统.应用脉冲激光和CCD摄象机的特性,将柴油机喷雾图象实时采集到计算机图象处理系统上.最后,对135柴油机喷嘴的冲突喷雾进行了测量,用ART重建了三维喷雾图象,实现了燃油喷雾内部构造的可视化和三维相对浓度分布的测量.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氨气泄漏应急水喷淋对氨气的吸收规律,本论文在分析国内外氨气泄漏应急喷淋吸收的相关文献基础上,以氨气泄漏应急水喷淋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喷嘴的雾化特点,采用物理实验方法,研究水喷淋系统的喷雾粒度对氨气泄漏应急喷淋吸收效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水压、水量、喷雾粒径等因素均对氨气的吸收效率有着重要影响,氨气泄漏喷淋系统选择喷头时,既要考虑到喷雾粒度也要考虑到水量。  相似文献   

18.
雷同飞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11):3137-3140
针织物的密度、线圈长度、面积孔隙率、未充满系数等组织结构参数的检测是针织物的一个重要指标。但是,目前针织物的密度参数通常是以人工手拉目测为主,严重降低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针对实际需求,研究开发了针织物密度算法。首先对针织物图像进行中值滤波和直方图均衡化,再根据提出的密度算法进行计算。实际研究表明,该算法运算量小、实时性高,非常适合于在针织物的图像检测领域大量推广,具有广阔的发展及应用空间。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预测直喷式柴油机燃油喷雾蒸发和混合过程的数学模型.基于紊流射流的积分方法,在计及喷雾平均油滴直径和油滴分布指数随蒸发过程而变化的情况下,通过气相射流子模型和油滴蒸发子模型的有机结合,使柴油机喷雾两相流的计算大为简化.与复杂的密集喷雾模型相比,本模型的计算工作量很小,而两者的计算结果却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20.
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喷层在矿业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煤炭开采向深部发展,地压显现十分明显,围岩变形量大,巷道破坏严重,对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产生较大的消极影响。采用普通混凝土喷层,施工后不久易出现裂缝,甚至逐渐发展到剥落和掉块,丧失了对围岩的封闭和支护作用,特别是在一批新型可伸长锚杆相继问世以后,这一不匹配问题更加突出。将聚丙烯纤维作为煤矿巷道混凝土喷层的辅助加强筋,能有效的解决这一难题。通过对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喷层的工业性试验研究可知,聚丙烯纤维有效提高了喷射混凝土的粘聚性,使喷层抗拉强度高、韧性好,且有效降低混凝土的回弹率和用量,施工工艺简单。由于不增加施工难度和工程费用,且力学性能优良质量可靠,在煤矿锚喷巷道支护中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