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土壤组合的个体单元为研究对象,根据梁滩河流域自然环境的基本结构特征,讨论了不同地貌条件下土壤组合单元的形成与发生机制。认为在川东丘陵区,土壤组合单元的发生主要受地貌形态的制约,物质、形态、能量、时间是土壤组合单元形成与分异的四大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2.
讨论了土壤组合分类的原则、等级系统和符号设计,结合梁滩河流域的具体特征,确定了流域土壤组舍单元的分类系统。  相似文献   

3.
济南龙洞景区河流袭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量野外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研究了济南龙洞景区的河流袭夺现象.阐明了河流袭夺的形态特征,并根据地貌面与沉积证据判定了河流袭夺发生的时代,从而揭示了龙洞景区深谷与陡崖的形成过程.研究表明:龙洞景区河流袭夺发生于第四纪初期,是研究区造景地貌形成的主要外营力.其成因不仅与河流侵蚀能力的差异有关,还与流域地貌演进阶段、区域岩性及构造特征、气候及海平面变化等因素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4.
廉州湾海底及周边地貌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地貌成因形态分类原则,把廉州湾海底及周边地貌分为三类:即陆地地貌,岸滩地貌和海底地貌。并论述了侵蚀剥蚀残丘、洪积一冲积平原、冲积洪积平原、海积平原、沙坝—泻湖、海蚀崖、海蚀平台、水下三角洲、潮流冲刷槽和古滨海平原等地貌单元的形态、特征及其展布规模。阐述了沉积物粒度、碎屑置矿物、微体古生物在各种地貌单元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5.
根据地貌成因形态分类原则,把廉州湾海底及周边地貌分为三类:即陆地地貌,岸滩地貌和海底地貌。并论述了侵蚀剥蚀残丘、洪积一冲积平原、冲积洪积平原、海积平原、沙坝-泻湖、海蚀崖、海蚀平台、水下三角洲、潮流冲刷槽和古滨海平原等地貌单元的形态、特征及其展布规模。阐述了沉积物粒度、碎屑置矿物、微体古生物在各种地貌单元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6.
自然保护区的地质构造背景是形成地貌的基础,地貌的发展受自然环境各要素的影响、分析了石人山自然保护区地貌形成的基本过程,将该区地貌的形成划分为两个阶段,并对地貌形态进行了分类,为自然保护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丹霞地貌、土林地貌与旅游开发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丹霞地貌与土林地貌均属于特殊地貌,二者在发育演化与旅游开发上有着不少的相似处:如形成的物质基础大多是河湖相陆源碎屑沉积,沉积后都发生过淋溶作用,后经抬升而导致流水切割、重力崩塌,形成造型多变、千姿百态的地貌形态,可开展观光、科考、科普、生态、探险等旅游活动,旅游主题与特色较为鲜明。  相似文献   

8.
构造地貌,指的是以内营力为主所形成的地貌。亦即地貌形态结构的基本特征,是受地质条件——大地构造单元、区域地质构造、岩性与新构造运动所控制。诚然,在构造地貌的形成和发育中,也同时受到外营力作用——气候因素、生物因素的影响,甚至发生强烈的雕刻、修饰、填补和改造作用。但地貌的基本轮廓、形状和骨架,还能明显地反映出它是受内营力过程所决定。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沉积相分析出发,采用形态、成因、年龄和组成物质等综合标志,将上海地区地貌类型划分为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潮坪、滨海平原和湖沼平原共六大单元,以及河口砂岛、湖沼洼地等18个次一级地貌类型和数10个更小的地貌形态。并按地貌类型的组合特征,结合本区农业地貌条件利用与改造的地域差异,明显地将本区划分为河口三角洲、东部滨海平原和西部湖沼平原三个地貌区。  相似文献   

10.
安徽淮南中等比例尺城市地貌图的编图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安徽省淮南地区地貌发育的特点,依据中等比例尺的地貌图的编制准则,在该区1∶10万地貌编图思想与设计方法上有一些创新:在划分出4大成因类型及6种形态类型地貌单元的基础上,针对该区地貌发育的特点,编制了普通地貌图和立体地貌图;结合城市建设的需要,编制了城市工程地貌图,将工程地质因素引入到地貌编图系列中,编制工程地貌图件,做为城市专门地貌图的补充图件,无疑对城市的短期或长期规划提供了丰富的地质资料,使地貌编图更直接地服务于城市规划与建设的急须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沉积相分析出发,采用形态、成因、年龄和组成物质等综合标志,将上海地区地貌类型划分为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潮坪、滨海平原和湖沼平原共六大单元,以及河口砂岛、湖沼洼地等18个次一级地貌类型和数10个更小的地貌形态。并按地貌类型的组合特征,结合本区农业地貌条件利用与改造的地域差异,明显地将本区划分为河口三角洲、东部滨海平原和西部湖沼平原三个地貌区。  相似文献   

12.
将四川地貌格局分为三大单元:东部的四川盆地,西部的高山高原和西南部的中山宽谷,并分析了这三大单元的地势差异、地貌结构和发育过程.作者认为,新构造运动形成的构造地貌,决定了四川地貌的宏观格局.  相似文献   

13.
北美地貌呈倒“八字形”结构特征,其中陆地的主体部分还具有三大地貌单元南北纵列的分布特点.本文主要是讨论北美洲陆地的发展变化状况及其在此基础上伴生的上述地貌特征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14.
以贵州普定后寨地下河流域为样区,选取12种反应映形态特征和水特征的空间要素,以最小地貌单元为基准,用模糊聚类法进行分类,再据地貌类型的各要素划分数量界限进行类型判定。并就各类中要素间进行线性和非线性回归分析。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述了土壤组合的概念,提出了土壤组合划分的五条原则.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用土壤组合进行土地资源评价的原则及方法.  相似文献   

16.
襄樊—随州区域经过了漫长的地质演化和多次的地质构造运动.晋宁运动(距今8.5亿年)至加里东运动(距今4.4亿年)完成了区域从海洋向陆地的演变.至燕山运动(距今1.95亿年)区内发生了强烈的褶皱和断裂,形成了武当山、桐柏山、荆山、大洪山等山脉,并在其间分布着大量的山间盆地,基本奠定了该区宏观的地貌轮廓.喜马拉雅运动期间,盆地中心下沉,边缘上升,汉水及大量的岗地平原均形成于该时期.除内力作用外,外力作用对地貌的形成也起着较大的影响,如古气候、地表组成物质和人类活动都改变着地貌形态.至今襄樊—随州区域已经构成了山地面积大、平原面积小、自西北向东南倾斜的地貌大势,并可划分为“东部低山丘陵、中部岗地平原和西部山地”三大地貌单元.  相似文献   

17.
岩溶山区土壤环境问题与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南岩溶山区地貌类型多样、土壤的分布差异明显 ,受控于地貌形态。因此 ,岩溶山区的土壤无论是形成与堆积 ,还是迁移或退化都有与地貌形态密切相关。另外地表物质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土壤的分布和物理、化学性质  相似文献   

18.
雅丹源于维吾尔语,即风蚀槽谷,主要是风的吹蚀作用结合磨蚀作用的产物。青海省开特米里克矿区雅丹地貌位于柴达木盆地西部,形成物质主要为湖相沉积物,形成原因属于以风的吹蚀作用为主的雅丹地貌类型。另外,气候的干旱、多风以及风化作用强烈为雅丹地貌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本文分析了开特米里克矿区雅丹体的分布规律及形态特征,以及论证了其形成条件,阐明了该矿区雅丹地貌的形成原因及演化模式。在实测的基础上,运用最小二乘法原理,验证了矿区东北部与西南部雅丹地貌形态参数长与宽的强相关性,拟合出长宽比R,并合理地分析了其形态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自然界的天然河流,都有它发生发展的变化过程和规律。某一时期,气候潮湿,雨量丰沛,水量增多,河流就扩大;某一时期,气候干燥,雨量稀少,水量减少,河流就缩小。就是说,气候条件的干湿,对河流的发育影响极大。水性就下,避高趋低;就是说,地势起伏,地貌形态,对河流形成的影响也极大。总之,一定地区的河流的形成与发育是与一定地区的地貌形态和气候条件息息相关的。  相似文献   

20.
铜川地貌按照形态成因原则,可分为岩石地貌与构造地貌。前按照岩性形态原则,还可为灰岩地貌、砂页岩地貌、砂砾地貌(即丹霞地貌),以及黄土地貌等;后按照构造性质与地表形态原则,亦可划分为单面山、方山、背斜山、断块山、地垒山、褶皱推覆体山、断层谷及地堑陷落盆地等。地面发育史是以构造为线索,以古地形特点为标志,以新生代侵蚀作用与沉积物为依据划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