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污泥浓缩池的高效运行,对减少后续污泥脱水处理的能耗从而降低污水处理的运行成本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广州市大坦沙污水处理厂浓缩池运行方式的实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找出行之有效的改进方法并付诸于实际运行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介绍神华准能公司污水处理厂的污泥脱水间运行和管理状况,通过分析影响污泥脱水的因素,提出了一套适合本厂污泥脱水的脱水工艺和管理方法,确保了污泥的及时脱水,减少了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用量,降低了污泥脱水的药品费,保证了污水厂的正常运行,并总结出污泥脱水的运行管理经验。  相似文献   

3.
一体化反应器协同处理生活垃圾与污泥启动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城镇生活垃圾与污水厂污泥一体化处理反应器对生活垃圾厌氧堆肥和污水处理厂污泥厌氧浓缩消化进行启动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环境温度为17~28℃时,垃圾处理仓的温度可保持在17~30℃,垃圾仓pH在3~6,污泥消化仓温度基本稳定在15~30℃,其pH保持在5.5~7.4,进泥的Sv/ST为0.40~0.80,排泥时Sv/ST降为0.30~0.45,排泥含水率不稳定,但在30 d后基本由进泥时的98.6%~99.8%稳定为92%左右.一体化反应器实现了生活垃圾与污水厂污泥在同一反应器中集中处理,并利用垃圾堆肥时产生的热量为污泥浓缩消化提供中高温条件,但对此反应器需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4.
壳聚糖絮凝剂对污泥脱水性能有显著的影响且无毒害,通常可作为污水处理厂污泥脱水的添加剂.本文以某市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为对象,研究了壳聚糖絮凝剂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初步实验表明,在l00mL剩余污泥中投加浓度为6g/L的壳聚糖溶液6mL时可达到污泥的最小含水率,为70.42%;污泥中有机质含量、含水率、SV30随絮凝剂投...  相似文献   

5.
在中温(35℃)条件下,对不同城市的浓缩污泥和压滤污泥在60、80和100g/L三种不同负荷率下,进行厌氧消化产气性能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在三种不同的负荷率下,同一污泥的单位总固体(TS)产气量、单位挥发性固体(VS)产气量、消化单位TS产气量、消化单位VS产气量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同一城市浓缩污泥和压滤污泥的厌氧消化性能相比有些不同,但差异不显著。取自北京某污水处理厂的两种污泥的厌氧消化性都明显好于河南某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其浓缩泥和压滤泥的消化单位VS产气量分别为0.7和0.9L/g,具有较佳的厌氧消化性能。  相似文献   

6.
李炎尧 《科技资讯》2010,(23):165-166
本文概述了某市工业园污水处理厂的概况,根据污泥处置方法的经济技术评估,选择卫生填埋作为该项目的处置方案;根据污泥浓缩脱水工艺的经济技术分析,确定带式浓缩脱水一体机为该项目污泥处理的工艺;最后,阐述该污泥处理工艺流程的主体构筑物设计参数和及其设备配置情况。  相似文献   

7.
根据对江西城镇污水厂污泥处理处置现状研究,提出将城镇污水厂污泥掺烧垃圾焚烧发电处置技术,并对该技术工艺路线、运行成本以及二噁英影响控制进行分析说明,为今后江西省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处置实现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起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不同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好氧消化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考察剩余污泥好氧消化的效果及其污泥性能对好氧消化的影响,选择不同处理工艺的3个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进行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经过好氧消化,污泥的SOUR虽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但最终的VSS/TSS比率仍较高(65%~80%).初始SOUR较高的污泥,好氧消化时COD及VSS去除率相对也较高.对连续曝气与间歇曝气条件下的氮代谢和磷滤出进行比较可知,采用间歇曝气提高了总氮去除效率,还减少了约50%的磷滤出.  相似文献   

9.
汤健  傅前君  徐光荣 《工程与建设》2011,25(1):60-61,71
繁昌县城南污水处理厂设计总规模3.0×104 m3/d,污水处理工艺采用改良型Orbal氧化沟,污泥处理采用带式浓缩脱水一体机.自2009年9月投入运行以来,处理效果稳定,出水水质一级B类排放标准.通过对各工艺单元及总体情况的详细介绍,总结了设计、运行方面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张强 《科技资讯》2010,(19):49-49
污泥消化是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工艺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能有效的实现污泥的减量,并产生可利用的能源。经过对我厂污泥消化工艺的认真分析研究后,我们对PLC控制程序加以改进,在不增加设备、设施的基础上,将原串联运行模式改进为并联运行模式,进一步提高了消化池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11.
孙效新  黄栋 《山东科学》1993,6(1):31-35
本文介绍了在35℃条件下厌氧处理COD>100000mg/l成份复杂的制药废水的研究情况,容积为4升的UASB反应器试验表明,当HRT为4天时,COD去除率为77%,BOD去除率为86%,挥发酸去除率为91%。  相似文献   

12.
针对中国石油锦州石化公司污水处理厂的剩余污泥采取动态半连续流中温厌氧消化试验,进行污泥减量化及资源化的中试研究。对系统进行每天定量投配生污泥,考察不同停留时间污泥系统中pH值、VFA、碱度、固相及液相COD的参数变化情况以及COD、VSS的降解情况。结果表明:锦州石化公司剩余活性污泥有较好的消化性能,消化周期为20~25d,COD去除率为70.3%,VSS去除率为55.6%,1kgCOD产气量为0.33m3。污泥混合物实现了剩余污泥的减量化与资源化。  相似文献   

13.
城市污泥中重金属形态分析及去除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福州市洋里污水厂、祥坂污水厂和快安污水处理厂污泥中部分重金属总量和赋存形态,结果表明,污泥中的不同重金属含量存在着很大差异,其中快安污水厂的铅、铜、铬的含量都最高,分别为326.4 mg/kg、440.69 mg/kg、1 742.76 mg/kg,洋里污水厂的铅含量最高,达到401.9 mg/kg.同时铜、铅、锌、铬的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与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分布总体较低,残余态和有机结合态分布较高.概述了污泥中重金属的去除方法,通过分析可知,重金属赋存形态对重金属的去除效率有很大影响,在选择去除方法时应该考虑重金属的赋存形态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不同类型助滤剂对城市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的脱水效果。研究发现,单加无机型助滤剂对剩余污泥的脱水效果优于有机型和表面活性剂型助滤剂,但是沉降性较差。助滤剂ST和阳离子PAM的复配可以大幅度降低泥饼的含水率。当ST用量为2g/L、阳离子PAM用量为0.3%时,泥饼的含水率为75.36%,与不加助滤剂相比,泥饼的含水率降低了12.99%。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工业废水的厌氧处理提供依据。方法用厌氧颗粒污泥处理含不同浓度的对苯二酚废水,测量累计产甲烷量、污泥中辅酶F420和胞外多聚物的含量。结果低浓度对苯二酚(1.62g/L以下)对污泥活性、辅酶F420、胞外多聚物有一定的激活作用。较高浓度对苯二酚(0.32~1.62g/L)对污泥活性、辅酶F420、胞外多聚物有抑制作用;通过活性恢复试验,污泥活性部分恢复。高浓度对苯二酚(1.97 g/L以上)对污泥活性、辅酶F420、胞外多聚物有强烈的抑制作用,通过活性恢复试验,污泥活性难以恢复。结论对苯二酚对产甲烷菌的生物活性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为含对苯二酚的工业废水的厌氧处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城市污水生物处理过程既是一个污染物物质转移变化的过程,也是一个能量转化利用的过程。以重庆市二级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和污泥作为研究对象,测定了污水及污泥的高位热值、挥发分和碳、氢、氧、氮、硫等元素含量,分析了挥发分对高位热值的影响。结果表明:挥发分与高位热值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挥发分小于30%时,高位热值与挥发分之间呈负相关;挥发分大于37%时,高位热值与挥发分之间呈正相关。通过采用Duong公式进行理论推算,发现挥发分小于28.26%时,高位热值与挥发分之间呈负相关;挥发分大于28.26%时,高位热值与挥发分之间呈正相关。实验结果与理论推算吻合较好,表明所提出的污水和污泥高位热值分析方法有效,且该方法拓展到污水测定可行。  相似文献   

17.
检测代表性的5个水质指标:氨氮(NH3-N)、总磷(T-P)、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5)、固体悬浮物(SS)的去除率,确定沈阳市满堂河污水处理厂最佳的污泥回流比与最佳曝气量.结果表明:回流比为75%,曝气量为34 kg/h时,各指标的去除率达到最大,即污水处理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8.
剩余污泥的处理与处置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剩余污泥的处理与处置是个世界性的难题。这里阐述了剩余污泥处理与处置的基本技术路线,分析各种剩余污泥处理与处置方法的优点和缺点,并将清洁生产概念引入污泥减量化中,提出在系统中实现对剩余污泥的减量化。  相似文献   

19.
将取自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接种在人工模拟废水中,待性质稳定后进行序批实验,通过混料实验的设计方法研究Cu2+、Zn2+和pNP(对硝基酚-pNP)联合使用对污泥增长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u2+、Zn2+、pNP的浓度分数分别为0.492 9、0.400 0和0.107 1,相应地其实际浓度分别为4.93mg.L-1、4.0 mg.L-1和1.07 mg.L-1时污泥增长率为0,抑制剂和解偶联剂的联合使用可有效减少剩余污泥的产生.  相似文献   

20.
对兰州石化公司ABS生产装置生产的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 (ABS)树脂废水水质进行了分析和处理技术研究。通过试验筛选出两株ABS树脂废水高效降解菌ABS 2、ABS 5及其激活剂JH 6 ,可将絮凝处理后ABS树脂废水的生化需氧量与化学需氧量的比值由 38%提高到 4 9% ,提高了废水可生化性 ,强化了ABS树脂废水通过活性污泥法进行处理的效果 ,加快了废水处理启动速度 ,提高了处理效率。静态试验、动态试验及动态扩试等系统性试验表明 ,投加高效菌及其激活剂强化活性污泥法可在水力停留时间 8h内使ABS树脂废水化学需氧量由 770mg/L降至 12 0mg/L以下 ,实现达标排放。由色谱分析推断 ,处理后的水中残余成分主要为低聚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