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桂枝  夏勇子 《科技资讯》2007,(10):188-189
网络的发展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出现了新的载体,网络逐渐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的重要的载体。网络载体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高校要充分利用好网络这一载体,在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内容及方法上不断改革与创新,以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相似文献   

2.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互联网技术、数字技术及移动通讯技术为核心的新媒体在高校得到了广泛传播和应用,如何积极应对新媒体带来的影响,是辅导员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本文对新媒体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就高校辅导员如何发挥新媒体作用,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黄晓莉 《科技信息》2008,(13):248-248
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依靠“两课”和辅导员这两个载体,已经不适舍新形势要求,迫切需要创新。本文从校园文化、网络、创业教育、媒介素养教育等几种途径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4.
政策创新是政策研究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和环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只有不断实现创新,才能有效地引导理论,规范实践。因此,探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创新的路径选择问题至关重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创新的路径主要是:突破制度障碍,打破路径依赖,进行政策学习,提供政策资源。  相似文献   

5.
姚红  齐德全 《科技信息》2006,(9):201-20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在新时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与时俱进,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创新、内容创新、方法创新、载体创新、机制创新和队伍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易班以其完善的顶层设计、贴近大学生需求的功能开发、丰富的资讯、社交、学习等互联网资源,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创新、方式创新和内容创新创造了条件,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开辟出一片新天地。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稳健发展,教育模式及育人思想不断优化,为教师科学树立教育目标,以端正姿态涌入新课改浪潮,提高自身教学能力,有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奠定基础,其中将榜样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属于新型教学方法,为拓宽教师育人思路,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略给予支持。该文以榜样教育为载体,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以期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互联网发展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新问题,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刘庆红 《科技信息》2008,(36):370-370
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的创新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中心工作,在互联网对社会影响日益深入的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何创新方法,本文提出以网络为重要载体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有主题网站的氛围熏陶法,利用社会热点的主旋律引导法,主客体的互动交流法。  相似文献   

10.
“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对"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提出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积极培育高校各种文化载体,不断完善和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实效性,以期对开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局面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行动已成为国家发展战略。"互联网+"具有跨界融合、连接一切的特点,倒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创新形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也需要"互联网+"的创新驱动,构建"互联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形态是当下高校面临的新课题。根据"互联网+"连接一切的特点,坚持把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由一般运用提升到战略举措的定位;根据"互联网+"开放生态的特点,坚持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堵疏结合、导胜于禁的方针;根据"互联网+"尊重人性的特点,坚持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信息化、方法立体化的要求;根据"互联网+"创新驱动的特点,坚持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创新、永葆生机的精神。  相似文献   

12.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工作之一。互联网的发展使得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有了新的发展途径。在本文中,笔者就将针对"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选择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高校宿舍管理服务于高校的育人目标,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在宿舍管理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教育方式,形成教育合力,对推进高校宿舍管理、培育合格的现代化建设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微博作为新兴的传播媒介,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机遇、新载体,也带来了新困难、新问题.福建师范大学主动出击、顺势而为,以"五微五阵地"微博体系建设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  相似文献   

15.
郝青 《科技信息》2011,(1):172-172,234
建国以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坚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战略地位不动摇、结合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结合理论课程的建设实践,是我们在建国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历程中取得的宝贵经验。在新时期.坚持科学发展观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指导作用、把增强文化软实力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战略任务、把创新的理念贯穿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始终将推动我们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做出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互联网、移动通信技术以及多媒体数字平台等新媒体时代的快速发展,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新的机遇,新媒体作为教育的手段和载体,给思政教育奠定了具有时代感的新阵地,结合传统教育拓展新媒体应用,提高教育质量。本文针对新媒体环境下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路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在网络文化背景下,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挑战与机遇。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在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及加强网络舆论引导与网络信息监管三个方面进行加强。  相似文献   

18.
胡颖 《科技信息》2010,(34):36-36,39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在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以互联网为载体,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充分发挥互联网在大学生,尤其是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作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是一个值得我们探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潍坊学院学报》2017,(2):113-115
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大大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和方式,能够调动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能打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空壁垒。但是,辅导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体性和权威性受到挑战,加大了辅导员对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引导难度,校园舆情监管难度加大。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必须要加强辅导员工作队伍建设,辅导员自身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构建微信互动平台体系,重视反馈和互动、做到以学生为本。通过多种措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影响与对策:新媒体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媒体时代,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在丰富资源、增强自主性、提高效率和增强效果方面,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造了良好的机遇:另一方面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控制力、辨别力、引导力和主导力提出了新的挑战.为此,积极探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将有助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