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6 毫秒
1.
我院自2002年4月至2004年4月,共检查超声心动图2825例,其中50岁以上者1130例,经超声检查,除外风心病、先心病。而检出瓣膜病或瓣膜钙化者70例(男30例女37例),平均年龄65岁,占全部2DE检查人数的2.47%,占50岁以上受检者6.19%。已造成瓣膜病者29例(男12列女17例),包括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狭窄并关闭不全。二尖瓣狭窄、二尖瓣狭窄并关闭不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钙化性心瓣膜病的临床特点与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20例经心脏超声检查确诊的≥50岁的钙化性心脏瓣膜病患者的临床一般资料及与钙化瓣膜有关的心脏结构与功能的超声指标。结果:本组病例的平均患病年龄在69.5岁,合并高血压病的占53.3%;主动脉内径增宽的占71.67%;≥60岁组的患者主动脉瓣(AV)的累及达72.3%。结论:心脏的瓣膜钙化与年龄增长呈正相关,高血压与主动脉硬化是加速瓣膜钙化的主要因素;主动脉瓣的累及明显多于二尖瓣;对高血压病患者和60岁以上的老年人常规行心脏超声检查是早期发现钙化性心脏瓣膜病的最佳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风湿性心脏瓣膜钙化的二尖瓣组织中巨噬细胞分布规律和相关炎性因子表达情况.方法 收集行二尖瓣置换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13例为研究组,同期5例终末期心脏病行心脏移植手术的患者为对照组.收集二尖瓣组织标本,用CD68标记全部巨噬细胞,用iNOS,CD163标记M1,M2型巨噬细胞,观察钙化的二尖瓣组织中巨噬细胞浸润情况,同时观察巨噬细胞相关炎症介质(eNOS,IL-10,Arg-1,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钙化二尖瓣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研究组CD68表达积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间质和内膜层存在大量巨噬细胞浸润;研究组iNOS阳性的M1型巨噬细胞表达积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CD163阳性的M2型巨噬细胞表达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eNOS的表达积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抑炎因子IL-10,Arg-1表达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表达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风湿性二尖瓣钙化过程中以M1型巨噬细胞浸润为主,可通过上调eNOS等炎性因子来直接促进炎性反应,通过抑制IL-10等炎性因子来间接促进炎性反应.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表达下调可减少M1型向M2型转化,并长期维持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5例二尖瓣置换术的手术治疗,对其围术期处理,手术方法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2008年4月至2009年4月,5例经临床、心脏超声及术后病理确诊为风湿性二尖瓣病变的病人行二尖瓣置换术.结果 术后病人心功能均提高至Ⅰ级,无围术期死亡及严重并发症.结论 二尖瓣置换术是治疗风湿性二尖瓣病变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5例二尖瓣置换术的手术治疗,对其围术期处理,手术方法进行初步探讨。方法2008年4月至2009年4月,5例经临床、心脏超声及术后病理确诊为风湿性二尖瓣病变的病人行二尖瓣置换术。结果术后病人心功能均提高至Ⅰ级,无围术期死亡及严重并发症。结论二尖瓣置换术是治疗风湿性二尖瓣病变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5例二尖瓣置换术的手术治疗,对其围术期处理,手术方法进行初步探讨。方法2008年4月至2009年4月,5例经临床、心脏超声及术后病理确诊为风湿性二尖瓣病变的病人行二尖瓣置换术。结果术后病人心功能均提高至Ⅰ级,无围术期死亡及严重并发症。结论二尖瓣置换术是治疗风湿性二尖瓣病变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
分析彩超检查在鉴别诊断子宫肌瘤和子宫肌病中的临床价值。纳入研究对象来自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50例子宫肌瘤患者(研究组)、同期收治子宫腺肌病患者50例(对照组),两组均进行超声诊断,以手术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对比子宫动脉血流参数以及诊断符合率。研究组RI显著比对照组低,研究组BFV、PI显著比对照组高,P0.05。两组诊断符合率相比P0.05。彩超可有效鉴别子宫肌瘤以及子宫腺肌症,且诊断符合率较高,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8.
用脉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10例正常人和20例二尖瓣疾病患者作了检查,并对两种情况下二尖瓣日的血流频谱参数作了分析。在这些病人中,男8例,女12例。平均年龄32岁(年龄范围5—52岁)。手术证实18例风心病,2例先心病,脉冲多普勒检查结果与手术结果基本一致,对正常和有病变的二尖瓣口血流频谱作的分析和比较表明:二尖瓣狭窄和二尖瓣返流频谱不仅其频谱形态可与正常人区别,而且它们的各项参数如峰值速度、血流加速度和减速度等均有明显差异。总之,超声脉冲多普勒心动图诊断二尖瓣狭窄和关闭不全是准确可靠的,这种技术比M型和B型具有更多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汪兰玲  宋继红 《甘肃科技》2004,20(10):166-166,169
总结了近五年来经超声心动图检查的老年人病例 4 6 41例 ,结果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高 ,退行性病变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 ,而风湿性瓣膜病变的检出率则呈下降趋势 ,退行性瓣膜病变表现为瓣体或瓣环增厚 ,回声增强 ,或表现为均一性或团块状增厚 ,但无瓣叶交界处的粘连 ,瓣叶活动无明显受限。风湿性瓣膜病变主要表现为瓣叶增厚 ,钙化 ,瓣尖增厚多见 ,瓣膜交界处粘连。  相似文献   

10.
超声心动图     
一、导言超声心动图是 Edler 和 Herty 在1954年提出的。他们报道心脏里不同的结构都反射超声,可以在完整的胸腔内获得心脏的回波。他们认为从二尖瓣狭窄病人得到的图象来自左房前壁。其他作者也同意这一看法,但在1961年 Edler 证实从二尖瓣、三尖瓣和主动脉瓣确能获得回波。这种方法后来在研究二尖瓣病变时有了广泛的发展,因为这是最易于用超声来定位和检查的结构。此法也用来探查心包积液,是目前有用的诊断技术。  相似文献   

11.
观察超声联合腹腔镜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选取兰州军区总医院安宁分院收治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7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术前胃肠减压、低压灌肠、水和电解质平衡维持、营养支持等操作,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腹手术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超声和腹腔镜联合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术中及术后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粘连复发情况。两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比较,研究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小肠损伤、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尿路感染等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研究组总发生率8.11%明显低于对照组27.03%(P0.05)。术后研究组粘连复发率8.11%明显低于对照组29.73%(P0.05)。超声联合腹腔镜治疗粘连性肠梗阻能临床效果显著,术后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可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安花萍 《甘肃科技》2023,(6):101-103
综合分析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对宫颈病变筛查的意义。研究对象为疑似宫颈病变患者共2 000例,病例的选取时间为2017年3月—2020年3月,均行常规巴氏涂片检查方法和TCT方法检查,将常规巴氏涂片检查方法的结果划分为对照组,将TCT方法的检查结果划分为实验组。以病理组织学为金标准,采用统计学分析2组诊断符合率正常范围内(WNL)、宫颈癌者、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H)、鳞状细胞癌(SCC)、腺癌(AC))以及诊断总满意度。病理组织学显示2 000例疑似宫颈病变患者中有92例ASC-US患者、100例LSIL患者、48例HSIL患者、71例ASC-H患者、59例SCC患者、37例AC患者、73例宫颈癌者,1520例为WNL,两组疑似宫颈病变患者的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2组疑似宫颈病变患者的诊断总满意度比较差异显著(P<0.05)。TCT筛查宫颈病变的意义显著优于常规巴氏涂片检查。  相似文献   

13.
探讨宫腔粘连(IUA)患者应用超声联合宫腔镜的诊断方法和效果。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10月兰州市妇幼保健院临床诊断疑似宫腔粘连患者126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人数各63例,所有患者均给予二维经阴道超声检查及三维成像处理,实验组患者同时给予宫腔镜检查,对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特异性及灵敏度进行观察与对比。实验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特异性及灵敏度分别为98.41%、92.65%、97.69%,对照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特异性及灵敏度分别为76.19%、71.36%、75.82%,实验组结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宫腔黏连患者在临床护理方案上应用超声联合宫腔镜能够提升临床效果,诊断准确性较高,能够为后续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科学依据,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行二尖瓣置换术临床疗效.方法选择52例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根据心脏彩超估测患者的肺动脉收缩压(SPAP)结果将患者分为3组(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所有患者均由同一医师进行二尖瓣置换术.结果轻度组患者NYHA分级Ⅰ,Ⅱ级比例显著高于中度组和重度组,重度组NYHA分级Ⅲ,Ⅳ级比例显著高于轻度组和中度组(P0.05);治疗后,3组患者SPAP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3组患者手术后右心室内径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术后3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和6MWT均显著改善;轻度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0.77%,重度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3.33%.结论二尖瓣置换术能够显著改善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肺动脉负担,提高患者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5.
对比分析超声、CT、腹部X线诊断肠梗阻临床价值。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2016年10月甘肃省陇西县巩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248例经手术证实且术前行超声、CT、腹部X线的肠梗阻患者临床资料,对比3种检查方式的诊断符合率。CT检查肠梗阻病因符合率明显高于超声检查(P0.05),在梗阻疾病诊断、梗阻部位、肠绞窄诊断符合率与超声检查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超声检查与CT检查在肠梗阻诊断、梗阻部位、梗阻病因、肠绞窄诊断符合率均明显高于腹部X线检查(P0.05)。超声与CT联合检查是诊断肠梗阻的有效手段,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1临床资料病人于某,56岁,男性。病志号79821,因反复心悸,气短,浮肿10年,加重1周入院。既往风湿热病史30年,脑栓塞病史5年。查体:口唇发绀、颈静脉怒张,双脑底闻及湿罗音,心率102/分。律不齐,心音强弱不等,心尖部闻及收缩期Ⅲ级吹风样杂音及舒张期隆隆样杂音,肝大,双下肢重度浮肿。临床诊断: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伴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狭窄关闭不全,心律失常-快速心房纤颤,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因心衰反复在我科住院治疗,每次入院后联合应用洋地黄、巯甲丙脯权、多巴酚丁胺、利尿剂治疗。2年来每次入院均出现癫痫大发…  相似文献   

17.
特发性二尖瓣脱垂(Idiopthic Mitral pralapse),是指原因不明的二尖瓣叶在心脏收缩晚期或全收缩期脱垂入左心房引起的临床后果,可伴或不伴有二尖瓣关闭不全,自从60年代南非学者Barlow等发现以来,随着医疗超声诊断技术的发展,IMVP的报道日益增多,其发生率为4—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多排螺旋CT(MSCT)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布加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BCS)的术前分型应用价值,回顾性分析了经数字减影造影(DSA)或手术证实的63例BCS患者的临床资料及MSCT、彩色多普勒超声等影像学表现.MSCT诊断结果表明:63例BCS患者中下腔静脉全部或部分阻塞15例(23.8%),肝静脉阻塞30例(47.6%),混合型18例(28.6%);诊断符合率为100%,63例病例均出现肝内或肝外侧支静脉循环.超声诊断结果显示:63例BCS患者中,被多普勒超声诊断为BCS的患者为55例(其中肝静脉阻塞25例,下腔静脉型12例,混合型18例),漏诊8例;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7.3%.因此,MSCT是诊断BCS的有效检查方法,对BCS的术前分型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作为BCS的基本筛查手段.  相似文献   

19.
吴静 《甘肃科技纵横》2021,50(11):86-88
目的:分析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对部分囊性甲状腺结节(PCTN)良恶性的诊断结果.方法:从2019年4月至2021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PCTN患者110例为对象.对患者进行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统计诊断结果,比较良恶性病灶的声像图特征.结果:(1)病理检查确诊PCTN恶性47例、良性63例,以此为金标准,常规超声诊断PCTN的灵敏度为89%,特异度为95%,符合率为93%;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灵敏度为96%,特异度为98%,符合率为97%.(2)恶性PCTN以实性为主、边界模糊,表现为低回声、有钙化、中心血流信号丰富,增强不均匀;良性PCTN以囊性为主、边界清晰,表现为等回声、无钙化、周边血流信号丰富,增强均匀,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诊断PCTN能提高准确率,更好地鉴别良恶性病灶.  相似文献   

20.
探讨联合高低频超声探头诊断急性阑尾炎彩超声像图特征及临床诊断价值。回顾性分析140例经手术证实为急性阑尾患者超声检查资料,并将超声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14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中单纯性阑尾炎70例,化脓性阑尾炎40例,坏疽性阑尾炎6例,阑尾周围脓肿4例。术前120例患者超声诊断为急性阑尾炎,10例为阴性,超声诊断与病理结果符合率85.7%,漏误诊率14.3%。超声检查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上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对疑诊患者可作为首选检查方法,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