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基于演化博弈构建了系统动力学模型,以考察产品价格及价格补贴对消费者群体选购碳标签产品的影响。结果表明碳标签产品价格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有显著影响。以牛奶产品为例,当其溢价超过0.3元时,会降低消费者对碳标签产品的购买意向。价格补贴对激励消费者选购碳标签产品的效果并不显著。基于研究结果,本文提出政策建议,为碳标签体系在我国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等为中介,探讨消费动机和认知水平在塑造消费者对安全农产品购买行为中的作用.对武汉市432位超市消费者的调查结果显示,武汉市消费者对绿色食品为代表的绿色农产品有较高的购买意愿.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等级的消费动机和认知水平通过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都正向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消费者行为...  相似文献   

3.
参照价格效应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产生显著的影响,将其纳入零售商的预售决策中,并考虑消费者对参照价格效应偏好的异质性,给出了最优预售和定价策略.研究结果表明,零售商的产能和消费者群体的结构决定了不预售,折扣预售和溢价预售的最优可行域;且参照价格效应的变化影响零售商跨期价格歧视的弹性,预售策略的利润以及各销售策略的可行域.由此,零售商应正视该消费群体的诉求,根据不同可行域和自身产能情况制定科学的决策以获得最佳收益.  相似文献   

4.
采用大群体反复博弈-复制动态演化博弈,在公平贡献和利他主义两种情景下,建立了有限理性的消费者群体通过模仿学习不断调整支持众筹和不支持众筹两策略多人博弈的演化系统.通过对不同参数变化对系统演化稳定均衡及吸引域的影响分析,研究了存在消费者后悔度条件下各因素对众筹演化成功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公平贡献机制下不考虑后悔度,则支持众筹策略占优,考虑众筹失败带给消费者后悔产生负效益时,当融资目标越小,产品质量越高,消费者偏好越大,团体效用越大,越有利于众筹演化成功,然而发行份额的增加会带给消费者搭便车的投机行为,从而抑制众筹成功.在利他主义策略下,消费者偏好、产品质量和团体效用越大,越有利于众筹演化成功,但是当融资目标不变而发行份额增加时,消费者搭便车的行为却没有增加,反而提高了众筹演化成功的概率.  相似文献   

5.
基于消费者隐私视角,检验消费者隐私态度、定向广告认知和行为意愿之间的关系。通过对258份消费者随机抽样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个体特征变量在隐私态度,隐私控制度、隐私敏感度上的差异,并通过结构方程路径分析验证假设。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隐私态度直接显著正向影响其定向广告认知水平和行为意愿;消费者定向广告认知水平直接显著负向影响其行为意愿;定向广告认知在消费者隐私态度和行为意愿之间存在显著的部分中介作用。因此,企业应重视消费者隐私关注,在投放过程中关注用户感知以优化定向广告。从而实现定向广告精准投放与消费者个人隐私关注的平衡。  相似文献   

6.
采用半结构访谈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企业社会责任对消费者决策过程中的哪个阶段产生影响?每类消费者群体的特征和规模如何?研究发现:大部分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已经或多或少受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年龄较大、收入和学历较低的消费者的购买意向几乎不受企业社会责任影响;日常购买行为受企业社会责任影响程度最小和最大的消费者群体规模都小于国外研究中相对应的消费者规模.  相似文献   

7.
消费者对环境创新产品的偏好是企业环境创新的重要动力,而消费者偏好受群体内其他成员偏好影响和外界刺激发生"渐变"和"突变".基于计算实验方法构建模型,模拟不同偏好突变情境下消费者偏好演化过程和企业环境创新过程,揭示企业环境创新行为的微观动因,并分析不同情境下环境创新策略的环境绩效和经济绩效.实验结果显示,个体环境偏好突变在不同群体环境偏好演化中扮演"桥梁"角色,并对推动社会整体环境偏好改变发挥重要作用;而当社会整体环境偏好水平较低时,为保护企业环境创新积极性,政府应通过激励或补贴等手段降低企业环境创新风险.并与环保组织、媒体等共同努力,加大教育和宣传力度,推动消费者环境偏好的"突变".  相似文献   

8.
基于供应链视角研究了碳标签制度下制造商和零售商的产品碳足迹和价格决策以及协调问题.通过建立集中式和分散式决策模型,分别得出了两种决策方式下制造商和零售商的最优策略组合,并分析了消费者环境意识对产品碳足迹和销售价格的影响.结果表明,碳标签制度下产品的碳足迹和销售价格不仅依赖于消费者的环境意识水平,还与其初始碳足迹以及供应链的决策方式有关.然后,引入两部定价合同实现了碳标签制度下供应链系统的完美协调.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相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基于重大基础设施工程情境,通过对12个重大基础设施工程项目中的358位员工的调研,采用路径分析法讨论基于员工组织主人翁行为为中介的员工心理所有权对项目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组织主人翁行为对心理所有权和项目绩效产生部分中介的显著正向影响。心理所有权能够对组织主人翁行为中的学习进取和敬业忠诚产生显著正向影响,组织主人翁行为中的敬业忠诚和助人顾大局对项目绩效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而组织主人翁行为中的敬业忠诚对助人顾大局亦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而心理所有权对助人顾大局以及学习进取对项目绩效的影响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网络结构和群体总数对合作行为有重要影响.为进一步研究个体的学习行为和记忆长度如何影响群体的合作率,构建了三种不同类型的网络,采用基于代理计算实验方法,将网络的节点看作有限理性的个体,并构造了个体的适应函数和个体学习和策略的演化方式,研究系统的合作行为.计算实验结果表明偏好选择学习策略提高了无标度网络的合作水平,降低规则网络的合作水平.此时,记忆长度显著改变群体的合作水平,而个体采用随机选择策略时,记忆长度对群体的合作率产生很小的影响.另外,群体总数越高在无标度网络中合作水平越高,而小世界网络中合作水平越低,规则网络中则呈现不规则变化.从而证明偏好选择学习策略选择有一定的适应性,记忆长度和群体总数针对不同的学习策略和网络结构会带来截然相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提出一种根据个体的社会属性建立友谊网络,根据友谊网络形成互信网络,根据社会属性和互信关系建立吸毒和共用针具行为规则的艾滋病传播仿真模型.实验结果表明,个体的属性、位置和行为以及网络结构均显著影响传播过程,但特点有所不同,社会底层的低学历青年男性是艾滋病传播的高危群体,加强对社会关系广泛、扮演中介角色的经常共用针具吸毒者的监管,是控制吸毒传播艾滋病的关键.必须同时控制多种传播途径,才能有效抑制艾滋病的蔓延.  相似文献   

12.
通过直接对黄山茶叶消费者进行调查,分析消费者对以黄山地理标志茶叶的认知,并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发现和定量分析影响消费者购买黄山地理标志茶叶的因素。研究表明,当前,消费者对黄山茶叶地理标志的认知相对较低,但对黄山地理标志茶叶有强烈的购买意愿并愿意支付一定的价格溢价。同时,消费者对黄山茶叶地理标志知识的了解程度、对黄山茶叶地理标志标签的信任程度、消费者茶叶的偏好以及购买茶叶的主要用途等因素是影响消费者购买黄山地理标志茶叶的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表2,参10。  相似文献   

13.
本文考虑供应链成员的利他偏好以及鲜活农产品的新鲜度和运输损耗特性,建立了鲜活农产品供应链决策模型.分别研究了供应商具有利他偏好、销售商具有利他偏好以及双方同时具有利他偏好时的供应链决策,得到了采购量和批发价格的最优解析解,进而分析了利他偏好对供应链决策以及供应链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利他偏好行为能够显著影响供应链的最优决策,且当双方均具有利他偏好且利他偏好在一定范围内时,供应链成员的利他偏好能够提高鲜活农产品供应链的效率.较高的供应商利他偏好能够提高供应链的效率,而较高的销售商利他偏好却会降低供应链的效率.另外,研究结果也表明,新鲜度因子和运输有效因子对最优决策和供应链利润也有明显影响.最后以数值分析说明研究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4.
生态标签是制造商披露产品绿色质量信息的重要工具。信息不对称导致的消费者质疑行为成为影响制造商生态标签策略的关键要素。通过构建标签发起者、制造商和零售商之间的博弈模型,研究了基于消费者质疑的设计成本型和边际成本型绿色产品的生态标签策略及其差异性。结果表明,产品的生态标签策略依赖于成本类型。设计型产品侧重选择行业标签。对于边际型产品,当消费者质疑度较低时,政府标签是最优选择;当消费者质疑度较高时,行业标签是最优选择。政府标签下的绿色度、批发/零售价格和促销努力程度均高于行业标签。对于零售商利润、消费者剩余和社会福利而言,政府标签优于行业标签。对于制造商的产品类型选择而言,当绿色创新成本预算较高时,选择设计型产品更为有利;而当成本预算较低或成本预算有约束时,边际型产品为较优选择。  相似文献   

15.
构建颠覆性创新行为与市场绩效关系模型,分别从初创期和成长期考察颠覆性创新企业的渠道创新、顾客教育、产品改进和战略业务单元建立行为通过影响消费者偏好进而影响企业绩效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在初创期,渠道创新行为通过降低企业成本,影响消费者偏好进而提高市场绩效,顾客教育与产品改进行为通过提高消费者对颠覆性创新产品性能的偏好程度,进而影响市场绩效;在成长期,产品改进行为不断提高消费者对颠覆性创新产品的接受程度,并对在位企业造成颠覆性打击,并且,随着企业战略业务单元自治能力不断增强,均衡定价不断下降,进而影响消费者的偏好水平,从而提高市场绩效。揭示了不同的颠覆性创新行为在不同创业期的激励机理,加深了颠覆性创新过程中,企业创新行为与消费者偏好的动态变化,及其与市场绩效关系深刻变化的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16.
网络口碑和在线评论已经成为网上消费者获取产品信息的最重要来源,也是影响其做出购买决策的最关键因素。但是,现有的研究缺乏对网络口碑的影响机制和作用路径的深入探索。开拓性地引入消费者信任作为中介变量,并将性别和涉入度等消费者特征作为调节变量,构建研究模型。采用在线实践后进行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数据,并用结构方程模型软件进行模型验证与假设检验。研究结果表明:① 在线评论的理性强度、评论数量以及消费者的信任倾向,显著积极影响其对在线评论的感知可信度,而感知可信度进而通过消费者对商家的认知信任和情感信任的中介作用,最终影响其在线购买意愿。② 相比女性消费者,评论数量对男性感知评论可信度的影响更大,并且感知可信度对男性情感信任的影响也更大;但是女性感知评论理性强度对其感知评论可信度的作用更强。③ 与高涉入度消费者相比,在线评论的理性强度对低涉入者感知评论可信度的影响更大,认知信任对低涉入者购买意愿的影响也更大。然而,评论数量对高涉入者感知评论可信度的作用更强。这些研究结果蕴含着丰富的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17.
群推荐系统已经成为社交网络平台的重要工具,为群体用户提供兼顾个性化和整体满意度的产品和服务.现有群推荐方法大多是对个性化推荐方法的集成和聚合,忽略了群体和用户的交互影响以及群偏好和成员偏好的动态变化,从而无法保障群推荐系统的效果.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群偏好和用户偏好协同演化的群推荐方法,能够建模群体和用户的动态交互.具体而言,本文将用户偏好建模成其历史偏好和群影响的加权聚合结果,将群偏好建模成群历史偏好和新加入成员偏好的加权聚合结果,最终预测群体可能消费的产品列表和成员可能加入的群体列表.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模型在群体消费行为和用户加群行为的预测表现都优于基准算法,并兼具很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8.
通过引入传统自利偏好假设忽略的公平偏好和群体规范,用行为博弈论方法在一个统一框架下,研究了同事压力形成机制、群体规范约束机制以及两者对团队合作的激励作用,并对团队精神培养进行了行为博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公平偏好会自发地形成内部同事压力;公平偏好下,即使付出成本也会惩罚搭便车者,从而同事惩罚通过公平偏好会形成外部同事压力;较强的内部同事压力和外部同事压力在合作预期较高的群体规范中都能够唯一实施团队合作;而当公平偏好太弱、实施同事惩罚的成本太高或群体规范的合作预期太低时,搭便车行为将成为主导。这为现实中团队合作和搭便车行为都广泛存在的实证和实验发现提供了理论解释,也为团队精神培养和团队合作激励机制设计提供了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9.
消费者对无公害农产品认知与行为的计量经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计量经济的研究方法,分析消费者对无公害农产品的认知及行为。当前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总体状况较为满意;消费者主要是通过电视了解无公害农产品标识,其次是通过报纸和网络。无公害农产品价格与普通农产品价格相比,不应高于20%;消费者遇到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时,67.2%的消费者并不向有关部门投诉;有50%以上的消费者根本不知道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可追溯性。建议政府要不断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监管力度和宣传力度。表5,参3。  相似文献   

20.
权力的行为效应是近年来组织管理领域的热点话题。尽管组织中个体的权力会影响其竞争意识,但权力通过何种机制以及何时增加组织成员的竞争行为尚不明确。为弥补上述不足,在整合权力的接近-抑制理论和自我评价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和调查两种不同的研究设计探索了权力影响组织成员竞争行为的内在机制和边界条件。研究结果表明:权力通过自信间接影响组织成员的竞争行为(研究1和研究2),这种间接效应又受到权力合法性感知的调节(研究2)。当组织成员感知到权力合法性较高时,权力通过自信影响竞争行为的正向中介效应显著;当组织成员感知到权力合法性较低时,上述中介效应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