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违"现象在煤矿企业难以杜绝,同时它也是煤矿事故发生的祸根。"三违"人员教育培训是做好反"三违"的基础工作和必要途径。本文展述了谢桥煤矿关于"三违"人员教育培训的一些做法,同时也对"三违"人员教育培训中易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在煤矿安全生产中,常因“三违”导致重大事故的发生,给职工生命安全和企业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教训十分惨痛。“三违”现象成为导致事故的根源,是安全生产的大敌,“三违”不除,矿无宁日。因此,煤矿企业都纷纷出台各种措施,研究制定种种方案,向“三违”宣战。处罚不可谓不重,处理不可谓不严,可“三违”现象,虽天天三令五申,却屡禁难止,成为制约安全生产的一大顽疾。原因何在?“三违”现象越来越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且随着企业改革发展的深入和国内外形势的发展要求,解决这个问题显得尤为重要迫切。  相似文献   

3.
正少数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之所以隐患不绝,事故频发,关键是抓安全缺少强硬作风,失之于松、失之于宽、失之于软,致使各种制度与规程变成了摆设,弱化了安全管理的严肃性与执行力。要提高安全管理的实效性,就必须严防"三种现象"。一要严防"三违"现象。对"三违"现象如果控制不严、防范不力,不仅不能对"三违"现象进行有效控制,而且还可能起到"破窗效应",助长"三违"行为的泛滥。因此,对待"三违"现象,必须始终保持露头就打的高压态势,不管是什么岗位、  相似文献   

4.
浅析陆贽"量入为出"的财政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贽主张在财政上实行"量入为出"的原则,使财政开支限制在收入的范围内,这对于限制统治者对人民的掠夺,改善人民生活,维持封建经济繁荣起到一定积极作用.但是"量入为出"的财政原则不能从根本上杜绝统治者对百姓搜刮,个体小农仍然摆脱不了贫困的局面.  相似文献   

5.
<正>3月22日,常德市安委办下发文件,要求从3月22日至3月29日,在全市范围内组织一次化工生产企业安全大检查,通过检查,督促企业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相关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措施和操作规程,排查整治事故隐患,杜绝"三违"现象,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防范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总结了我国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过程中的3组"冷热"现象,分析了形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探讨了"制度""态度""力度"三"度"合一在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徐志摩是"五四"时代的文化英雄,是审美启蒙思潮的旗帜人物,而"徐志摩现象"是一个典型的历史现象和文化现象.徐志摩热与冷的变化实际上是一种历史的选择,而当前影视界、文化界存在的"徐志摩热"是对徐志摩的严重误读,对徐志摩严肃的阅读,发掘徐志摩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文化价值有待真正深入.  相似文献   

8.
介绍高校科研成果私自转化现状,并对该现象进行分类.文章从历史、研究人员和学校管理等方面系统分析了高校科研成果"地下流失"现象形成的深层次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高校如何正确面对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酒店业中,顾客与酒店之间普遍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现象,又可称为"柠檬现象".首先分析了"柠檬现象"对酒店业产生的消极影响,然后提出了消除信息不对称的措施,旨在抛砖引玉,以引起酒店业界对"柠檬现象"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0.
秦观的诗歌历来为词名所掩,后人对秦诗的关注远少于秦词,并留下了"女郎诗"的讥评.从文本入手,对"女郎诗"这一文学批评现象进行深入辨析,针对性地探讨秦观诗歌的风格特点及创作手法,以还秦观诗歌真实的面貌.  相似文献   

11.
课改中的"农村现象"是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由于农村的特殊情况而引发的问题,诸如国家教材适应性不强,校本课程开发困难,农村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不足,部分课程形同虚设,传统教法地位难撼,新教法裹足不前,教师队伍结构失衡,整体素质不容乐观,课改氛围营造不够,学习观念有待变革等.造成"农村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农村课改资金缺...  相似文献   

12.
信息不对称与"人才高消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产生"人才高消费"现象的原因很多.拟从信息不对称理论来对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文章就现存于高师声乐教学中的诸多不恰当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予以剖析,同时提出用中国儒家传统的"中庸之道"的思想贯穿高师声乐教学的始终,必将为克服高师声乐教学中教学失"度"现象并使之走向正确的轨道起到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是"代词作介词"以"的宾语,在否定句中作动词的宾语,以及非否定句中用助词"之"等标志,都可以前置.对"寡人是征"、"寡人是问"一类句式,通过大量语例说明,不宜将其动词前的"是"解为代词,并视之为一种"例外"的宾语前置现象.而应该判作是连接词组或句子表顺接、因果等关系的连词.  相似文献   

15.
煤矿安全生产不仅受制于矿井的自然条件和技术装备水平,而且还取决于煤矿职工的心理安全性、行为可靠性以及企业管理机制等综合因素。但是煤矿事故发生的根源终归是人的因素,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的“三违”行为正是导致事故发生的最主要原因。人们在分析“三违”形成原因时常常过分强调了故意的自觉因素,而忽视了过失的不自觉因素,甚至不予区分,以致对“三违”的处理失之偏颇,给安全生产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正确判断“三违”的过失成因并制定相应对策,对有效根治“三违”从而确保安全生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生产技术知识的不足与对策煤矿职…  相似文献   

16.
本文试图从普遍的认知机制和特定文化对普追认知机制的处理结果所作的选择两方面来分析与"爱"有关的词汇和句子中广泛存在的隐喻现象,进一步证明汉语中存在着一个复杂而有序的隐喻认知系统,从而有力地证明隐喻不但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是人类认知世界和形成概念的重要工具.束定方(2000)指出,范畴并非对客观现实的被动反映,它是通过我们的身体及心智对真实世界的特征进行能动处理的结果;在客观现实因素以外,更有生理、心理、文化因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对比分析法,对25-29届奥运会进入前八强的国家进行对比分析,以及对中国男女运动员在近五届奥运会上取得的成绩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在竞技体育大国中,只有中国出现"阴盛阳衰",而且这种现象还在持续.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体现在我国历史文化因素的影响、体育内部因素的影响上等.  相似文献   

18.
以实例说明英语中动词尤其是非谓语动词使用不带"to"的动词不定式的用法,对这种复杂多变的动词的用法进行归纳分析,并对这种语言现象的最新发展趋势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9.
为了增强职工安全意识,消灭"三违"行为,今年2月份开始,湘永矿业公司开展了"拒绝三违、从我做起"的主题安全教育活动,各单位紧紧围绕主题,开展了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系列活动,打响了围剿"三违"行为的歼灭战.  相似文献   

20.
"三违"能消灭吗?我如何做到不"三违"? 工作上我尽责了吗?我的责任有哪些?我如何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今年下半年以来.湘煤集团湘永矿业公司围绕上述问题的两个大讨论,席卷矿区大小角落,每一次讨论都深深地震撼着干部职工心灵,每一个问题的提出都来自内心的反思与拷问,而每一步前进哪怕是微小的进步都是自我扬弃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