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作者依据在市二院诊治的30例更年期综合症的妇女临床资料,阐述了更年期综合症的作用、诊断的重要性和探讨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科学与生活     
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症的偏方,妇女一般在45-52岁之间,平均在48岁左右,月经停止前后的1-2年间,称为更年期,病因是由于肾气随年龄增加而渐衰,精神影响或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染料木黄酮对去卵巢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 ,寻找替代雌激素用于防治女性更年期后神经退行性变的药物。方法 :32只青年雌性SD大鼠 ,分为假手术组(0 9%NS50μl)、去卵巢对照组(0 9%NS50μl)、染料木黄酮组(Gs250μg)、苯甲酸雌二醇组(EB50μg)。皮下注射给药 ,隔日一次 ,用Morris水迷宫对大鼠进行空间学习记忆能力进行测试。结果 :染料木黄酮组前4次和后5次的平均逃避潜伏期(xˉ±sd)分别为23 34±7 29s和8 85±2 79s,空间探索试验中大鼠穿越平台的次数为5 73±1 42 ,与OVX组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染料木黄酮可提高去卵巢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 ,有望替代雌激素用于改善更年期后妇女的学习记忆能力和防治阿尔茨海默病。  相似文献   

4.
雌激素对SD大鼠高血脂模型血脂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0引言动脉粥样硬化(AS)是心血管系统的一种重要疾病,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已有工作表明[1],雌激素是绝经前妇女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低于男性的主要因素。当前雌激素与心血管疾病相关性的研究大都源于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研究报告,对绝经后妇女应用雌激素替代治疗也主要用于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和部分缓解更年期其它症状[2]。我们通过手术摘除SD大鼠卵巢以降低动物体内内源性雌激素的含量,用高胆固醇脂饲料喂养,使其血脂明显升高,探讨不同剂量的外源雌激素对卵巢摘除后SD大鼠高血脂模型血脂代谢的变化及对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相似文献   

5.
武世秀 《甘肃科技》1999,15(3):12-13
笔者于1995年6月至1998年3月对1263名更年期妇女进行了更年期综合症主要症状的调查,通过体查及问卷调查,填写完整问卷1125例,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症状发生与有接触有毒有害作业环境有关(P<0.05),症状发生年龄及症状发生率与个性人格特点无...  相似文献   

6.
老年妇女的身心保健陈一平和老年男于相比,老年妇女在生理上有着明显的差异:当一个成年女子度过更年期后,其体内雌激素明显减少,造成的结果是体内胆固醇、甘油三酯、血脂升高.大量国外资料表明,妇女在绝经后(包括手术绝经和自然绝径)有40%患有冠心症和高血压....  相似文献   

7.
大豆异黄酮的功能及其保健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发现大豆胚芽里含有一类大豆异黄酮物质,具有类似雌激素作用,能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抵御癌症、减轻妇女更年期紊乱症状、降低老年痴呆症的风险,以及用作化妆品的组份等,已引起当今世界性关注。  相似文献   

8.
《广西科学院学报》2006,22(2):69-69
雌激素缺乏是危害妇女、特别是中老年妇女健康的无形杀手之一,有多种原因都可导致雌激素缺乏,其中包括接受子宫切除术的妇女。雌激素缺乏被认为与妇女绝经后骨密度加速流失有关,有研究发现,补充雌激素能增强骨骼强度,治疗绝经期妇女的骨质疏松,减少髋关节骨折发生。但也有研究怀疑,用雌激素代替疗法10-20年,发生乳腺癌的风险可能会增加。乳腺癌为西方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且高居十大死因之首。全世界每年新确诊的乳腺癌病例超过100万例,将近40万人死于这种疾病。美国加州斯坦福预防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对10739名年龄在50~79岁,曾实施过子宫切除术的妇女进行了超过7年的跟踪随访观察,参试者被分为雌激素使用组和安慰荆组,她们都要定期接受乳腺X线检查和临床检查。结果两组子宫切除术的妇女的乳腺癌发病率并没有差异,说明实施子宫切除术的绝经期妇女,在单纯使用雌激素治疗7年以后,并未发现有乳腺癌增加的危险。但是研究者认为,尽管单纯使用雌激素不增加乳腺癌危险,但也需要增加乳腺X线的检查频率:对于是否使用雌激素治疗,应该视个人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9.
围绝经期是妇女从生殖功能旺盛状态向老年衰萎过渡的时期,最终卵巢活动停止,月经不再来潮,视为绝经。围绝经期一般发生在45岁~55岁之间,我国自然绝经年龄平均为(49±3.7)岁。在此期中,月经停止来潮,标志着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下降,从而导致内分泌功能失调,出现了一系列性激素减少所致的症状,包括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的症候。  相似文献   

10.
探索电针对去势雌性大鼠体内雌激素水平及子宫组织内雌激素受体表达变化的调整机制 .选用 4 5月龄的雌性SD大鼠 2 6只 ,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病理对照和病理治疗三组 ,实验组动物手术行双侧卵巢切除术建立更年期病理模型 ,以电针动物“关元”、“中极”、双侧“子宫”、双侧“三阴交”穴为针刺部位 ,连续治疗 10天后用放射免疫分析(RIA)法测定血清雌二醇 (E2 )水平及SABC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测定子宫内雌激素受体 (ER)表达量 .结果发现电针去势雌性大鼠可使其子宫组织内下降的雌激素受体表达量有所回升 ,并能够升高其血清雌二醇浓度 .表明电针作用对受试模型下的动物子宫雌激素受体表达以及血清雌二醇浓度的改变有着负反馈的作用 ,提供了电针疗法用于治疗更年期综合症的一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