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时期以来湖南高校所编文学理论教材的发展,经历了从“外部研究”到“内外结合”的转变过程。1990年代以前的教材侧重于“外部研究”,主要探讨文学与时代、社会的关系;1990年代以后的教材有所继承与创新,一方面继续重视文学与时代、社会的关系,另一方面回归文学本身,揭示文学的审美性及文学语言的特点,并实现了对文学研究的“内外结合”。  相似文献   

2.
说“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人多认为“军”字的“驻扎”义系名词活用为动词。本文根据“军”的古文字形、前人对“军”字本义的说解及古书用例,确认释“军”的本义为“环绕”是正确的,因此其属性本来就是动词;并根据对“军”的词义系统的梳理,由“环绕”义引申为”驻扎”义,词的属性未变,根本不存在“词类活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圣经”对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具有深刻的影响,她的作品活用“圣经”之处多不胜数。《简爱》中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故事情节———从“失乐园”到“复乐园”———充满了“圣经”原型意象,让读者在欣赏并接受小说之余,不得不惊叹作家独具匠心的构思。  相似文献   

4.
在众多讨论词类活用的论文或相关著作中,主要呈现出以下三方面的特点:第一,术语名称方面,有的学者称为实词活用,有的学者称为词类活用;第二,态度方面,大部分学者肯定活用说的合理性,但也有部分学者主张取消活用说;第三,研究视角方面,现今关于词类活用的研究主要从句法层面出发,而语义、语用以及认知方面的研究涉及较少。  相似文献   

5.
化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介绍了在化学专业课程“精细化工工艺”的课程教学中,根据学科特点所作的三项探索,即:改革一本书传 统,合理组织教材;改革虚拟实务教学,做到理论联系生产实际;改革单一教学法,实行多法活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高校计算机专业“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的实际教学情况出发,分析了当前“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教材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如何构建合理的“理论、实践、实训”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结合教学和教材编写实际,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对于使用教材,我的观点是:依托教材,但不脱离教材;用好教材,但不死扣教材,努力做到“用教材教”,注重从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具体情况对教科书的内容进行整合或重组,活用教材,用活教材。我的做法是: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初中物理教材的特点 ;学生心理生理特点 ;依据教学原则 ;依据认知结构发展理论 ;依据教学方法选择的原则 ,参照苏联沙塔洛夫的“纲要信号图示教学法” ,借鉴同行经验 ,结合自己十多年教学经验 ,认为“图示法”在联结教材与学生之间能起到桥梁作用 ,同时可助学生贮存、提取、分析物理信息 ,对学生学会学习物理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因而提出 :“图示法”是初中物理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之一。这种策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数学课堂教学,由于教材方面的影响,教学内容远离学生的生活世界,特别是远离农村学生的生活圈子。学生不感兴趣,致使课堂气氛,死气沉沉。知识的学习过程,缺少生活的气息,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用“活”教材,让数学走进生活,把生活中的数学呈现给学生,“活”用教材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之共识。在我们的身边有那么多的“活”教材可以用,那么,如何用“活”教材和“活”用教材,让数学走进学生生活呢?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是叶圣陶的一贯观点;“语文教材不仅仅是例子”是对语文教材、语文教学、语文教改的反映和要求。“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与“语文教材不仅仅是例子”看似对立,实都是对语文教材性质的认识,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理念的春风已吹遍教坛这方热土。而沐浴在春风里的教师如何面对新教材呢?教材虽然是重要的教学资源,但它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我们应结合“情境”(生活环境资源)和“人才”(学生自身的人才资源)来重组包装教材,对教材进行创造性的设计,让学生学具有生命力的、丰富多彩的教材,让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最终回归人才。回归生活。下面是“用字母表示数”的教学情景描述。  相似文献   

12.
文章围绕教材“零库存”管理,阐述了构建基于“零库存”管理的教材供应保障体系的可行性,提出了实现“零库存”管理的教材供应保障体系构建的主要途径:招标采购,教材供应社会化;按需征订,强化计划管理;按实结算,改变库存方式;提高自编教材质量,实行合同化管理;完善自编讲义印刷审批制度等。  相似文献   

13.
文言指代词“之”、“其”可以指代人或事物,用在指代人时,除了表示第三人称之外,还可以表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我们称之为自称与对称)。这种用法,古汉语语法书上都说是“第三人称代词活用作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代词”。这种说法的本意很清楚,就是认为“之”、“其”用作第三人称是“本用”,而用于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则是临时用法,因而称之为“活用”。这种说法,在教学上有方便之处,可以了解“之”、“其”在语句中指代不同的人称——这是从句法的角度考虑的。但是有了“吾”、“汝”等人称代词,却又把指代词“之”、“其”作为人称代词中的  相似文献   

14.
鲁迅在旧体诗创作中常采用“点化”的手法。鲁迅的“点化”手法有:1、溶古典诗文的思想、情趣、意境于自己诗作中;2、更换词语或调换句中顺序用于诗中;3、借用;4、点化民谣入诗;5、活用典故。鲁迅的“点化”是对古典诗文的再创造。  相似文献   

15.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十六大报告的灵魂和实践。为克服教材滞后性与教育时代性的矛盾,应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政治教学中,注重在经济、哲学、政治常识内容方面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6.
数学教材是依据教学大纲,系统地阐述学科内容的教学用本,是教学内容的具体化,也是教与学的依据.因此深入挖掘教材的内涵,保证教材的全面实施,把教材的功能与作用尽量发挥出来,挖掘隐含在知识深处的数学思想方法和习题的潜在功能,引导学生用好教材,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1 以“本”为“本”,重视公式推导的思想方法在数列的教学中,有很多重要的思想方法都体现在教材公式的推导中: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和证明运用了数学归纳法,这是研究数列非常重要的方法,这种推导和证明展现了公式提出的思维过程和公式证明的思维过程;等差数列的  相似文献   

17.
1.“高等数学”在这里专指高等院校理工科的课程。谈到相对于初等数学的高等数学,则不加引号。综观现行“高等数学”课本,虽因专业要求不同,课时多少、内容详略也不同,有的甚至相差很远,例加物理系与生物系(或地理系)的“高等数学”就相差很远,但基本体系大都与樊映川《高等数学》相同,而且采用该书的较多(该书已发行百万余册,在国内同类书中是空前的,可见采用之广泛),故谈到具体教材时以该书为主。该书是50年代学习苏联,结合国内实际的产物。 (现在仍能看出与苏联教材相似之处,当时没有,也不可能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试图避开复数法,结合中学现行教材,利用矢量法简要分析“浮环”为什么会浮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现代汉语词类活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词类活用”是古今汉语一脉相承的语言现象。古代汉语的活用类型大都存在于现代汉语中,反映了语言的连续性;汉语的古今演变又使活用的类型产生了新陈代谢,折射出了语言的发展变化规律。我们认为:从语境的角度可以寻绎出“活用”这种看似不规则语言现象的规则,活用词由于语境中相邻语法成分功能的同化而“转类”。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学要构建其目的意义,必须实现“三重转化”转无为知、转知为识、转识为智以提高教学效益;必须做到“四种平衡”:教什么与学什么的平衡、备教材与备学生的平衡、教教材与用教材教的平衡、文本中心与读者中心的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