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金莱 《科技信息》2007,(17):192-193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辅导员是学生工作最基层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协调者。学生辅导员的心理素质是其整体素质结构的核心。本文从辅导员应具备的主要心理案质着手,分析了辅导员心理素质水平的现状,并指出心理素质培养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吴静 《科技信息》2010,(18):I0063-I0063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辅导员搞好教育工作的重要条件,也是培养学生成才的重要保证。高校辅导员的心理状况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发展。心理失调的辅导员,不但在学习上不能很好地指导学生,而且还会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产生不良影响。高校应充分重视辅导员心理健康的维护。  相似文献   

3.
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辅导员是学生获求知识的导师和引路人。思想政治辅导员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心理素质,才能真正担负起在政治上是领航、在学业上是导师、在品行上是典范、在情感上是朋友的任务,辅导员也应以学生为本,细致入微的工作是辅导员工作成败的关键。培养社会需要的由用人人才是辅导员的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4.
朱转云 《科技信息》2008,(35):170-170
高校辅导员是学校贯彻国家思想政治教育政策,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要力量。他们作为工作在一线的学生管理人员,与学生的接触最多、交流最多。大学是个体一生中重要的发展时期,是其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高校辅导员的心理状况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具有高示范性、高影响性和高密度性,其心理素质直接关系学生的成才和发展,影响高校稳定局面的保持。  相似文献   

5.
思想政治辅导员在高校教育和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阐述了辅导员心理素质的现状以及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6.
关于如何培养和提高现代高校辅导员心理素质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劳丹 《科技资讯》2006,(34):102-102
思想政治辅导员在高校教育和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阐述了辅导员心理素质的现状以及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7.
刘景霞 《科技信息》2008,(15):190-190
本文通过对当今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分析,得出要想使大学生具有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较强的实践和动手能力,本科教育辅导员应从6个方面着手,从思想政治工作、素质教育、日常管理等方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和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8.
王柳丁  郑利群 《科技咨询导报》2012,(30):177-177,179
高职院校辅导员个人学养的高低,是提升大学生人才培养水平,造就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人才的必备条件。辅导员的个人学养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来自后天的磨炼、修养,是耐心细致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硕果,是日常琐碎学生管理工作的积淀。辅导员的个人学养通常是指高尚的道德风范、丰富的知识修养、健康的心理素质、适度的仪容仪表等方面的综合体现。  相似文献   

9.
王中雨 《科技信息》2013,(22):318-318
本文从三个方面浅要分析了如何利用心理学做好技师学院的学生管理工作。一是要重视辅导员的心理素质和心理知识水平;二是要重视学生心理,注意管理方法;三是结合心理学原理,做好班级工作。  相似文献   

10.
刘磊 《科技信息》2010,(6):83-84
独立学院辅导员心理素质高低关系到独立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关系到办学的质量。当前由于社会发展步伐加快,工作环境复杂,压力增大,独立学院辅导员存在着心理疲劳与厌倦、焦虑和迷茫、挫败与自卑等问题。对独立学院辅导员心理素质的优化,必须从社会、学校、辅导员自身三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1.
文章根据体育专业不同专项学生编制暗示套语时暗示目标的统计分析,发现不同的运动项目第一暗示目标存在差异,反映出学生专项心理的重要特质;同一专项中暗示目标排序有一定差别但存在共性,反映出学生心理的个别差异以及体育教学和竞赛的心理共性;而学生暗示语的运用既体现了学生鲜明的个性也显现了内部言语的共性。通过对暗示训练效果的问卷调查发现训练效果与个体接受暗示的程度相吻合,并显示暗示训练对近50%的人有作用,同时反映出暗示训练对学生多种心理问题有效。文章建议在体育专业学生的运动训练和比赛中帮助学生制定操作性强的暗示套语,引入暗示训练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和改善学生的专项心理素质,以提高训练质量和比赛水平。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经常性体育锻炼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按照体育人口的标准,将新乡市大学生分为体育人口与非体育人口,进行体质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对比,得出大学生体育人口在身体形态、机能以及素质三方面均显著优于非体育人口,大学生体育人口的心理健康水平也显著优于非体育人口,体育锻炼对大学生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药物分析》实验教学承载着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职能,就如何提高教学效果要不断反思我们的教学行为,反思师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课前教师预做,课上发挥指导和监督作用,为学生创造充分参与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统筹能力、节约及环保意识,科学表述实验结果。实验教学起着早期科学训练的作用,对学生日后良好科研习惯的形成产生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4.
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出发,探讨了实验在培养高校学生良好心理素质中的作用。高校实验教学应重视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而且对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辅导员肩负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综合素质培养、职业指导、心理辅导和日常管理的职责。在当前高职院校突破传统培养模式,紧密契合行业企业需求和学生个性化发展,凸显管理育人、文化育人、校企合作育人地位的大背景下,优化辅导员知识结构,鼓励大学生知识结构自主组合与个性化发展,构筑优秀校园文化是高校须持续重视、探索和实践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6.
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教育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指出了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主要包括开设思想道德修养课,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参加社会实践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学生社团是大学校园独具特色的学生团体,具有独立的自我管理和约束能力.辅导员应该充分发挥各类学生社团的自我管理及宣传作用,适当运用社团成员之间的互动功能,加强学生对闲暇时间的重视等,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8.
针对地方院校美术专业学生就业中常见的信心不足、心理素质欠佳、注重个人发展空间、不愿到县级以下农村中小学工作和专业不一定对口等问题,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地方院校美术专业学生就业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