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厦金直航为厦门与金门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通过对厦金旅游合作基本条件的分析,提出加强厦金旅游合作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
海峡两岸关系得到改善以来,海南与我国台湾地区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化,两岸旅游业的发展也迈入双赢时代。海南岛和台湾岛被称作"姊妹岛",在合作共赢的发展思路日臻完善的背景下,竞争合作模式是两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最优选择,也是两地实现跨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的必要条件。该文通过分析海南、台湾区域背景,发现两地跨区域旅游竞合的有利条件集中在政策支持、旅游交通便捷、旅游资源分布及产品结构互补、跨区域旅游交流等方面。并在此基础上引入区域"共生"理论和"竞合"理论,构建二者跨区域旅游"可持续一体化互惠共生"竞合模式,以促进海南、台湾两地旅游业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3.
在区域多中心发展趋势下,结合共生理论提出区域旅游多中心共生的概念,并以福州大都市区为例,通过旅游经济发展指标、旅游关联度和共生密度的测算,对福州大都市区多中心共生现状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福州大都市区旅游发展“1223”空间结构模式和共生网络运作模式。  相似文献   

4.
立足厦漳泉旅游合作的基础和条件,通过围绕厦漳泉同城化旅游区的构建,积极把握闽南旅游合作的战略取向,重点从实现厦漳泉同城化旅游合作模式进行初步的研究,以构建内涵丰富的空间格局为基础,以建立协调有序的战略体系为优势,制定明确的旅游合作策略,从而实现厦漳泉同城化下的旅游产业深度对接.  相似文献   

5.
基于共生理论的滇西北旅游区旅游竞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共生概念和内涵入手,研究基于共生理论的区域旅游竞合.在此基础上,以滇西北旅游区为例,分析了滇西北旅游区的概况及旅游竞合条件,对滇西北区旅游竞合模式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6.
将共生理论引入闽台旅游产业竞合模式的研究,在分析闽台旅游产业竞合共生条件的基础上,提出闽台旅游产业理想竞合模式应是以闽台两地企业为主导,两岸政府服务和两地行业协会协调配合,两地居民积极参与的一体化互惠共生模式。  相似文献   

7.
文章基于共生理论对西安旅游城市群进行旅游资源整合研究,结果表明,西安旅游城市群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政策支持,合作潜力大,提出各城市合作开发特色旅游线路,构建旅游信息服务平台,加强旅游品牌建设,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促进旅游业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8.
针对古镇旅游资源自身存在的局限性﹐运用区域共生思想﹐探讨古镇旅游如何通过与区域关联要素的协同发展以突破困扰其发展的瓶颈。按照古镇与城市的空间关系把古镇划分为城区型、近郊型和偏远乡村型3种类型﹐进而根据各类型古镇旅游发展的现实条件及驱动力等方面的差异﹐提炼出3种基于区域共生的古镇旅游发展驱动模式﹐即城市居民游憩需求驱动下的"古镇—城市"共生模式、旅游热点(线)带动下的"古镇(村)—景区"共生模式和旅游良性竞合下的"古镇(村)—古镇(村)"共生模式,然后探究各类型古镇与区域的共生特征、旅游发展动力机制和驱动策略。以重庆16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为例﹐通过区域特征、区域格局分析,分成重庆"一小时经济圈"、渝东北、渝东南等3种空间类型,从区域共生视角分别深入探讨了各类古镇旅游驱动发展对策。研究表明﹐古镇旅游要突破自身局限性﹐必须根据区域内城市发展水平、旅游资源品位及与其它古镇关系等关联条件﹐选择适宜的依附式和差异性发展方式﹐促使其有机地融入区域旅游发展的大格局之中﹐寻求古镇与城市、知名景区、其它古镇之间的联动互促,以谋求借势发展和区域旅游格局的整体优化。  相似文献   

9.
文章基于共生理论与产业集群理论,根据距离修正权数计算求得旅游距离和客源吸引半径,对中部晋陕豫三省进行旅游资源整合研究.结果表明,三省旅游资源丰富,合作基础良好,整合潜力大,提出联合开发特色旅游线路,成熟旅游产品带动新产品,构建网络体系,加强区域旅游品牌建设,提升区域旅游形象,创建出一个优秀旅游区域.三省进行旅游资源整合后能够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旅游业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10.
以广西区域城市旅游协同发展为研究对象,基于共生理论及定量定性综合分析方法,从旅游能级、对外关联度、中心职能强度及外向功能强度等4个方面对广西14个地级城市的旅游共生关系进行研究,并进行相关测度评价.结果表明,在广西区域城市旅游等级划分中,桂林市和南宁市为一级中心城市,百色市、崇左市、北海市、柳州市、河池市为二级中心城市,钦州市、玉林市、贺州市、防城港市、梧州市、来宾市、贵港市为三级中心城市.以长寿养生旅游为统一品牌,打造成为世界健康旅游目的地,是广西区域城市旅游的一体化共生发展策略;与"双核驱动,三区统筹""三区一带"及"一带一路"等区域发展战略衔接,是广西区域城市旅游的对称性互惠共生发展策略;各市在强调区域统一的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的前提下,实施不对称性错位发展,是广西区域城市旅游的非对称性互惠共生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1.
厦门作为中国十大重点旅游城市、优秀旅游城市,旅游业的发展已到了一定规模。旅游圈作为区域旅游合作的产物,受到了行业和学术界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区域旅游理论中的旅游圈理论对厦门市旅游业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通过旅游圈理论中的空间相互作用模型,探讨了厦门旅游开发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目前金门岛上居民人口3万人左右,各项工作正处于等待发展阶段,虽然岛上水源并不十分紧缺,但是,一旦金门转入旅游观光特区建设,向外开放旅游和商务活动增多,水源不足的问题将立即出现.因此,提早做好进岛水源管道的准备已经显得十分必要.本文根据近十几年来在厦门-金门岛海区开展的调查、观测资料,通过对比分析海底和海岸地貌、水深、水动力等基本情况,认为从大嶝岛的阳塘村到金门岛狮山的管线方案是一条可行、投资少和施工方便的最佳线路.  相似文献   

13.
It has been long discussed already abou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cent earthquake of the Xiamen-Jinmen district. However,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at a large shock unexpected before such as the 1999 Chi-Chi earthquake in Taiwan west plain would take place in this area and its neighborhood, affecting the stability of the construction during the long duration after completion and usage of the future Xiaman-Jinmen Bridge. The probability of such case should be considered from studying the earthquake mechanism of the surrounding regions: The Taiwan Strait basin, Taiwan region (Taiwan island) and Fujian coastal region respectively. In this paper the features of earthquakes which occurred and will occur in any one of these three districts and then their influence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future XiamenJinmen Bridge are described and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4.
用亲景度定量分析法,选取2000—2009年厦门市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的相关统计数据,分析厦门入境旅游市场,并选取厦门市主要入境旅游客源地进行亲景度的计算及分析,发现厦门市入境游客源市场以亲景客源市场为主,亲景度存在时间及空间上的演变,表现出年际变化幅度大和发达国家呈现波动式上升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旅游经济竞争进入了区域竞争时代,以整合资源,突出特色,形成合力,树立品牌为内容的合作竞争成为区域旅游竞争的主要形式.黄河沿线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区域位置优越.在遵循开发与保护、有序开发与协同发展、功能分区与整体推进、突出区域主题形象等原则下,实现黄河沿线旅游资源的整合,构建大黄河旅游走廊,是黄河沿线各省区旅游业发展参与区域竞争的必要选择.为此,黄河沿线各省区要加强合作,在编制全流域统一的旅游发展规划、组建跨区域旅游企业集团、建立制度化的旅游合作协调机制、加强旅游推广合作、共拓客源市场等方面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16.
CEPA的签署与顺利实施,为香港和内地实现更大程度的经济融合和要素流动提供了制度性保障,也为厦门与香港的经济合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厦门与香港的经济合作具有明显的优势.为全面提升厦门在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龙头地位,厦门必须借助CEPA机遇,重点加强与香港在服务领域的合作.  相似文献   

17.
基于核心边缘理论的青藏地区区域旅游联动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联动开发理论实质上是针对旅游欠发达、资源类似、竞争优势不突出的地区提出的一种区域旅游合作开发理论.随着经济的发展,区域旅游合作要靠对区域线性分布的旅游精品项目的共建与打造来推动,使旅游精品项目成为整合区域旅游资源的有效载体和最佳平台.西部地区也存在着不少整合优势旅游资源的发展契机,文章在分析青藏地区旅游资源类型、空间分布和联动开发可行性的基础上,探讨了联动开发模式,从地理学空间视野提出了区域旅游联动开发核心边缘结构模式,实现青藏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以旅游资源、旅游产品、旅行社、旅游人才等为切入点,深刻剖析厦门市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限制因素;在此基础之上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寻找厦门市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