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国的资源禀赋中,人地矛盾突出,而现代化的发展加剧了人口资源与土地资源的紧张关系,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农地利用问题更日益凸显。本文结合我国目前农村土地资源利用的典型问题和矛盾,分别从构成农村土地价格体系三级流转市场的角度进行了原因分析,提出完善土地所有权价格和土地使用权价格,从而促进我国农地资源有效利用和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2.
剖析了我国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相互分离为主要特征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变迁。通过农地流转制度的交易费用分析,得出集体推动型的土地流转制度将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优化并可能形成相应的正式制度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根据我国目前农地金融制度体系存在的有关制度缺陷,提出了建立农地金融制度的基础制度:(1)改革农地经营方式,明确农村土地所有权,稳定土地承包权,促进农地使用权合理流转,健全土地产权法规;(2)采用避免风险、控制损失与转嫁风险等措施,防范农地金融风险;(3)建立科学的农地评估体系,提高评估从业人员素质,正确处理政府、评估师协会、评估机构和评估师的关系,促进评估机构开展公平竞争,允许国外土地评估机构进入中国评估市场。  相似文献   

4.
限制农地所有权,强化农地使用权是现代农地产权制度的发展趋势;建立家庭农场制是我国农地经营制度变革的基本方向;推行农地适度规模经营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5.
明晰产权关系是农地资源优化配置的根本前提。农地产权对农地资源优化配置的内在约束性体现于七个方面,即产权的明晰性、产权的排他性、产权的安全稳定性、产权的可转让性、权能和利益的对称性、产权安排的针对性、产权行使的限制性等。而我国农地产权的缺陷是显而易见的,集体土地所有权边界不清、权利主体不清、集体成员之间的权益关系不清、权能不完全等构成我国农地资源市场化配置的障碍性因素。为此,调整农地产权关系,选择合适的农地产权结构,走多元化的农地配置利用之道是我国农地资源优化配置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6.
易萍 《科技信息》2011,(6):81-82
国家作为统治者不仅可以提供有效率的产权制度并适时变革产权制度,也可以提供无效率的产权制度并维持这种制度[1]。本文通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阐述了我国政府在农地制度变革中所存在的一些局限性影响因素,同时提出政府在制度变革中必须对自己的角色有一个明确合适的定位,以适应当前农村改革对农地制度变革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村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我国农村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基本农田保护、农用地质量评估体系、农地整理、土地税改革、土地制度改革等几个方面研究了解决措施,以实现农村土地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民族地区农地使用权的用益物权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所有权在我国大陆的主体是国家和集体。农地使用权实质上就是土地的用益物权。可以尝试构建民族地区农村土地使用的地上权,考虑设立民族地区农村土地使用的永佃权,大胆推行民族地区农村土地使用的地役权。  相似文献   

9.
土地所有权在我国大陆的主体是国家和集体。农地使用权实质上就是土地的用益物权。可以尝试构建民族地区农村土地使用的地上权,考虑设立民族地区农村土地使用的永佃权,大胆推行民族地区农村土地使用的地役权。  相似文献   

10.
王佳 《科技信息》2014,(6):89+95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以及农村经济发展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目前,各地政府都在进行农地流转模式的改革,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同时,一些风险因素也逐渐显现出来。文章将从五个方面分析在农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并给出防范建议。  相似文献   

11.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地征用问题越来越突出,失地失业农民不断增多,根本原因就是我国农地征用制度存在缺陷。为切实解决土地征用造成的问题,当前应明确土地所有权和产权关系,界定土地产权内容,建立科学的征地补偿标准,推进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  相似文献   

12.
以实地调查、访谈和文献资料的方法,着重分析了农地补偿纠纷产生的历史原因,即农村土地从第一轮承包到第二轮承包过程中,第一轮承包土地的部分农民没有及时办理第二轮土地承包手续,导致在农地补偿过程中受偿主体不明确;探讨了解决农地纠纷的现实措施,即"三三四制"原则。  相似文献   

13.
农村宅基地等农地使用权流转一直为我国现行法律所禁止。这一起源于计划经济时期的农村土地管理法律制度在现阶段市场经济条件下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尽管学术界在我国农地使用权能否流转问题上争议很大,但随着这一法律制度得以支撑的经济基础的丧失、对经济建设阻碍作用的凸现以及法律的公平性遭到质疑,解禁宅基地等农地使用权流转已为大势所趋。我国应当因势利导在正确的立法理念指导下,完善宅基地等农地使用权流转的配套法律机制,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开禁宅基地等农地使用权的流转,科学完善农地使用权流转制度。  相似文献   

14.
工业化时期经济发展与农地资源保护呈现出一对刚性矛盾.本文从诠释库兹涅茨假说着手,分析了二战以来全球经济发展与农地资源减少的库兹涅茨曲线特征,验证了近四十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与人均耕地资源减少的倒U形趋势,在此基础上阐述了进一步优化我国农地资源配置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
农村土地制度的创新不仅需要系统的理论支持,还需要必要的历史支持,在我国进行农地制度的创新与相关政策设计,必须充分吸收与借鉴中国历史上农地制度变革与演变的经验教训,特别是从中归纳概括出有益的逻辑启示,发掘其内在运行规律。本文叙述了从原始社会至今的中国农地制度嬗变,并从中概括出对我们进行土地制度改革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中国城市化的现状,针对现行农地制度对城市化的制约,提出了明晰农地产权关系,稳定农地承包经营权,建立合理的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城市化进程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7.
农村土地资产市场的创建和完善是我国土地制度改革的关键所在,也是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的重要突破口。从分析美国土地发展权制度出发,对照我国农地市场化改造现存的几大主要矛盾进行着重阐述,为我国农村土地资产市场提出政策建议:配置土地发展权,完善农村土地资产市场的产权制度基础;转换政府角色,创新土地管理机制良性推进制度变迁;重构地价评估,健全农地资产评估制度及增值收益分配制度;建立土地中介,完善农地资产市场的中介金融服务。  相似文献   

18.
促进农地合理流转,构建农村土地市场,对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业生产力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现行农地制度和现状对农地流转有着许多障碍,解决这些障碍对农地流转和农地市场的建立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农户农地转出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成渝城乡统筹区512份农户调查数据为基础,构建二元Logistic模型,从农户家庭禀赋、农户认知水平和农地流转特征3个角度对农地转出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解释分析.结果表明:非农收入比重、流转价格以及政府参与度等6个因素对农地转出行为具有积极作用;户主年龄、耕地破碎度、对土地的感情对转出行为具有负向作用.其中耕地破碎度、流转价格和政府参与度在影响农户自身认知和规范流转过程方面显著性更高.因此为促进农村土地顺利流转,应加大土地整治与土地流转的联动力度,建立合理的转出价格"保护机制",充分发挥政府的监管和服务职能.  相似文献   

20.
按照农地流转主体与贡献力量的差异,将现有的农地流转模式划分为政府主导型的农地流转模式与农户主导型的农地流转模式,并就两种农地流转模式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同时,基于山东省枣庄市的实地调研数据,从农地流转收益、流转成本、流转合同的稳定性以及农地流转的困难程度对两种流转模式进行量化分析,发现农户主导型的农地流转模式的流转效率。因此,为了推动农地流转市场的健康发展,要防止政府对农地流转的过度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