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采用YUZ-500型圆盘式固态发酵器,选 SC_(85)、ST_(851)和SU_(64)菌株,以固态发酵技术,将淀粉质原料转化成单细胞蛋白(SCP).其产品含粗蛋白40%以上,蛋白质净增25%,其中氨基酸含量占总蛋白质的82.5%蛋氨酸含量占氨基酸总量4.33%,尚含有多种酶、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将产品对肉食鸡、肉兔、罗菲鱼的增重和产蛋鸡的产蛋率进行饲喂试验,结果与鱼粉组对比,无显著性差异,表明该产品可替代鱼粉,动物安全性评价试验结果证明该产品实属无毒,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
本发明讲的是一步法直接生产单细胞蛋白(以下简称SCP)的技术。用此技术生产单细胞蛋白的目的是为我国饲料工业提供优质蛋白源。成品的检测结果证明,以甘薯、木薯、马铃薯和玉米为原料生产的单细胞蛋白,其粗蛋白含量均可达48%~53%,氨基酸含量36%~42%,其中赖氨酸为2.4%~3.0%,蛋氨酸+胱氨酸0.8%~1.3%,色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苯丙氨酸和苏氨酸等必需氨基酸含  相似文献   

3.
黄芩药渣固态发酵生产单细胞蛋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黄芩药渣的成分进行分析,采用稀硫酸时黄芩药渣进行预处理,并测定还原糖的含量;以黄芩药渣为原料,利用扣囊拟内孢霉固态发酵生成单细胞蛋白,确立了固态发酵培养基的最佳配比及pH值.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30℃,接种量15%,含水量55%,培养时间24 h.在上述的条件下发酵后,药渣中粗蛋白的质量分数由8.99%提高到24.80%.  相似文献   

4.
由于全球蛋白质缺乏,单细胞蛋白(Single cell protein,SCP)作为一种安全的食品添加剂和饲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尽管SCP大规模生产历史已有近百年,但是对各种优良生产菌株、潜在底物以及最优发酵条件的研究仍然是世界各国研究的热点。基于此,本研究以沼液和香蕉秆压榨汁为研究对象,对能利用其生长的菌株进行筛选,为进一步的单细胞蛋白生产提供参考。实验结果表明:酵母菌、芽孢杆菌都能利用沼液和香蕉秆压榨汁生长,但香蕉秆压榨汁不易保存,因此不宜作为发酵底物;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在沼液中的生长能力强于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Y49和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 GS115;芽孢杆菌在沼液中的生长无规律,且易染杂菌,不适合实际生产应用。因此,沼液作为热带假丝酵母单细胞蛋白生产的培养基,不仅能为单细胞蛋白的生产提供原料,也有利于沼液的妥善处理,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以花生蛋白废水为原料,用米曲霉变异株(SU_(64))和丝孢酵母(ST_(851))混合培养,液、固两步发酵。艺生产单细胞蛋白(single cell Protein,SCP).产品含蛋白质30.5%,氨基酸组成齐全,动物必需的第1限制性氨基酸含量提,高196.67%;转化率80%以上.产品经饲喂产蛋鸡试验证明,可部分代替鱼粉.  相似文献   

6.
我国每年的饲料蛋白一方面严重供应不足,人畜争粮造成了蛋白原料的进一步供应紧张;一方面我国每年数以百万吨计的棉籽粕、菜籽粕被农民当作肥料肥田,利用效率相当低下,浪费了宝贵的蛋白质资源。利用棉籽粕生产单细胞蛋白(SCP),既能提高棉籽粕的利用价值,又为人们开辟出一项巨大的饲料蛋白质资源,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利用棉籽粕生产SCP的工艺有液态通风发酵、固态深层通风发酵、固态浅层发酵。液态工艺技术要求苛刻赝金投入大.深层通风发酵效果稍差,下面仅介绍较为成熟的工艺——固态浅层发酵。豆供试材料1.五棉籽粕市场购得…  相似文献   

7.
以甲醇为原料生产的单细胞蛋白(SCP),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及多种维生素.产品完全无毒,能促进牲畜生长和改善饲料利用率.专家认为,发展工业化生产单细胞蛋白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8.
对瑞氏木霉HA-1、产朊假丝酵母CICC 1807和北京棒杆菌HA-3C混合发酵甘薯渣生产富含赖氨酸的菌体蛋白进行了研究.单因素考察结果表明,基质组成、碳源和氮源对发酵产物中粗蛋白和赖氨酸含量具有重要影响.正交实验优化后的培养基中,薯渣与麸皮比例为5:5(w:w),糖蜜添加量5%,豆饼浸粉添加量3%.进一步对固态发酵培养条件进行优化,最优条件为种子液中霉菌、酵母菌和北京棒杆菌的最优体积比为2:1:2,总接种量15%(v:w),基质含水量为70%,薯渣发酵后粗蛋白含量达到16.8%,赖氨酸含量为1.32%.  相似文献   

9.
工业发酵废液生产单细胞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工业发酵生产柠檬酸,土霉素无毒有机废水中分别筛选出合适的酵母菌株Lc1,9,11,Ky11,利用这种无毒有机废水发酵生产单细胞蛋白,其中Ky11产率可达1.11%,粗蛋白含量可达46.5%,不仅可获得单细胞蛋白,而且改善了此类废水的水质。  相似文献   

10.
固态发酵鸡粪生产蛋白饲料用菌种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4株霉菌和6株酵母菌中筛选出了适合固态发酵鸡粪生产蛋白饮料用菌种米曲霉As3.951和白地霉As2.616g两菌株;其接种方式为同时接入培养料,接种量为10%(米曲霉2%,白地霉8%);所得产品的粗蛋白含量达到20.70%,真蛋白含量达到19.74%,提高73.16%,粗纤维降低幅度为79.14%。  相似文献   

11.
在人为控制的条件下,将多种微生物进行混合培养,可以获得人们所需的多种产品,同时也有利于开展生态学的研究。目前,利用微生物混合培养的方式,主要应用于食品工业进行传统酿造及酸乳、饮料等的生产。本文同时对单细胞蛋白生产、联合固氮、提高有机酸与氨基酸产量、生态学等方面也开展了不同程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有机氮源对柠檬酸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柠檬酸发酵使用的薯干原料中的总氮、可溶性氮及非蛋白氮的含量进行了测定 ,并通过发酵实验考察了培养液中含氮量与柠檬酸产量的关系。在薯干培养液中添加某些氨基酸或玉米蛋白的酶解液进行发酵实验 ,结果证明 ,添加适量的有机氮源对柠檬酸产量有促进作用 ,特别是对质量低劣的薯干原料促进效果更加明显 ,柠檬酸产量可比对照提高27 %  相似文献   

13.
以马铃薯淀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渣为原料,加入米糠降低含水量至72%,再添加普钙、乳酸菌等制成发酵基料,以尿素添加量为试验因素设置不同N素水平5个处理进行厌氧发酵,发酵产物测定粗蛋白、真蛋白质、尿素残余量、酸度、乳酸含量等指标,确定了添加尿素对薯渣发酵产物品质有显著影响,以2.0%~2.5%的尿素添加量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14.
菌草无粪栽培白蘑菇和棕色蘑菇,按照营养成分的相关测定标准测定白蘑菇和棕色蘑菇的粗蛋白、氨基酸、多糖、脂肪酸等一般营养成分的含量,并与传统常规栽培蘑菇的营养成分含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菌草无粪栽培蘑菇的营养成分接近或略高于常规栽培蘑菇,其中菌草无粪栽培白蘑菇和棕色蘑菇的粗蛋白含量分别比常规栽培蘑菇高出28%和30%;氨基酸总量比常规栽培蘑菇分别高30.5%和20.13%,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比常规栽培蘑菇分别高16.0%和14.2%;菌草无粪栽培蘑菇油脂含量与常规栽培蘑菇的油脂含量相近,所含脂肪酸组分不同,但是其中不饱和脂肪酸的总量都占脂肪酸总量的80%以上。  相似文献   

15.
鱼露外加酶工艺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鱼露外加酸发酵及自然发酵过程中氨基态氮、挥发性盐基氨的分析,可比较出鱼露在外加酶发酵及自然发酵过程中的成分变化.以市售优质天然鱼露作对照,检测外加酶鱼露产品的氨基酸及多肽的组成,得出了外加酶发酵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泸型大曲中根霉固态发酵产糖化酶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泸型大曲中根霉菌株固态发酵产糖化酶的条件进行了研究。以糖化酶活力为评价指标,设计单因素实验,研究培养基水分含量、培养时间、培养温度对根霉产糖化酶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Box-Benhnken Design的方法,对根霉菌株固态发酵产糖化酶的条件进行优化,结果显示泸型大曲中根霉菌株固态发酵产糖化酶的优化条件为培养温度29℃,培养基水分含量53%,培养时间164h,糖化酶的酶活力为2 194.44 U/g。  相似文献   

17.
斑鳠的含肉率及肌肉营养价值评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实验室内测定4尾斑Hu(Mystus guttatus)的含肉率及其营养成分,并对其营养价值进行综合评定,该鱼(鲜样)含肉率73.37%肌肉中含粗蛋白19.60%,粗脂肪0.36%,粗灰分1.20%,水分3.18%,无氮浸出物0.33%,干物质中水解氨基酸总量84.63%,其中必需氨基酸36.19%,占氨基酸总量的42.77%,游离氨基酸总量593.96mg/100g;必需氨基酸指数为53.08;矿物质含量丰富,斑Hu是一种营养价值和养殖价值都较高的淡水优质鱼类。  相似文献   

18.
北太平洋红鱿鱼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北太平洋红鱿鱼为研究对象,通过化学分析法和仪器分析法测定其营养成分。结果表明,北太平洋红鱿鱼的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灰分的含量分别为78.11%、17.48%、2.31%、1.72%。北太平洋红鱿鱼含有18种氨基酸,氨基酸总量占蛋白质量的86.09%,其中必需氨基酸占36.75%,含有人体所需的全部10种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74.46%,符合FAO/WHO的理想模式;其呈味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38.76%。北太平洋红鱿鱼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总量的51.71%,其中EPA和DHA含量极其丰富,共占脂肪酸总量的46.13%。同时含有丰富的Na、K、Mg、P、Zn等元素。北太平洋红鱿鱼蛋白质、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必需氨基酸含量丰富,是营养价值较高的一种海产品。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比较2个不同海域野生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肌肉的营养成分,对其营养价值进行综合评价。采用国家标准方法测定肌肉中的水分、灰分、粗蛋白、粗脂肪、脂肪酸、氨基酸、矿物质元素、核苷酸、甜菜碱和胆固醇,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标准进行营养品质评价,并针对营养组成、风味物质含量同产地之间的关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个不同海域的三疣梭子蟹在蛋白质、氨基酸、核苷酸、甜菜碱等营养组成上差异显著。浙江台州海域野生雄蟹肌肉蛋白质含量、必需氨基酸含量和总氨基酸含量均高于山东日照海域野生雄蟹,差异显著(P<0.05);浙江台州海域野生三疣梭子蟹肌肉中肌苷酸含量、甜菜碱含量均显著高于山东日照海域(P<0.05)。研究发现,2个海域野生三疣梭子蟹肌肉中营养成分含量存在一定差异,并对其风味及营养价值产生影响,可能与环境因素、遗传基因、摄食饵料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