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复杂目标散射近区RCS特性预估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物理光学法(PO)和等效电磁流法(EMC)分析和计算了平板、多面体及某船体等复杂目标的近区单站RCS。作为例子,文中给出了一些目标的“近区”和“远区”单站RCS的比较。数值结果表明:目标“近区”和“远区”的单站RCS特性存在差异,而且这种差异随着目标形体复杂程度的增加而增加,其近区单站RCS特性亦变得复杂起来。该结果可为军用目标近区RCS的预估、雷达截面的减缩、隐身与反隐身、对抗与反对抗、目标别识、目标散射特性的缩比研究和远近场变换等相关的电磁工程技术实验和理论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设计了一款基于相位控制超构表面的低雷达散射截面(RCS)轨道角动量(OAM)阵列天线,该天线由四元缝隙耦合微带天线组成,通过馈电网络为各单元馈送幅度值相等,相位值依次为0°、90°、180°、270°的激励,实现了1模态的OAM辐射效果。根据相位相消减缩RCS的原理,以2种人工磁导体单元为基础,构建了超构表面,以棋盘布阵的形式加载到阵列天线周围,实现了天线RCS的有效减缩。仿真结果表明:阵列天线的工作带宽为4.22~5.16 GHz,增益为8.91 dBi;阵列天线在5.3~7.0 GHz实现了8 dB的RCS减缩,在5.35~6.05 GHz实现了10 dB的RCS减缩。  相似文献   

3.
用水稻着丝粒重复序列RCS1为探针,与3072个克隆进行菌落杂交,得到了32个阳性克隆,用RCS1与拟斯卑尔脱山羊草着丝粒重复序列Tcs250为探针进一步筛选,在32个RCS1相关的阳性克隆中任选10个克隆进行点杂交,分别有6个和5个阳性克隆.为了克隆RCS1相关片段,依据RCS1的序列设计了三对引物,将引物3从上述阳性克隆中扩增的一个543bp的片段克隆测序,发现与水稻RCS1部分片段达到约83%的同源,与大麦的反转座子(Ty3/gypsy)部分序列同源性达到了92%,与节节麦中着丝粒的整合酶基因部分序列同源性达到了96%,命名为TBRCS1.TBRCS1可能是野生一粒小麦着丝粒区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根据弹道导弹在助推段的运动特性进行弹道仿真。采用准静态法结合矩量法仿真导弹在助推段的动态RCS,通过与导弹静态全角度单站RCS的计算结果对比得到每一采样时刻导弹姿态的变化,采用N点截图的方法获取动态RCS的均值方差联合分布提取弹道导弹在助推段的动态RCS特征,由此分析导弹在助推段的轨道特性,作为助推段导弹目标识别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范瑾 《科技信息》2010,(21):I0189-I0190
本文围绕复杂目标雷达截面(RCS)RCS的概念,讨论了在Bezier曲面上物理光学积分的驻相法求解,给出了Bezier曲面上理想导体驻相公式;以导体圆柱面片为例给出计算结果,并与Gauss积分法结果比较,吻合很好。  相似文献   

6.
复杂目标近场散射特性的预估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用物理光学计算复杂目标近区散射特性的理论模型,利用像素法及面片法计算了典型形体及几种复杂目标近区RCS.结果表明复杂目标近区RCS特性与其远区相比有很大不同,近区RCS特性要复杂得多.这项研究在现代战争中有重要的工程价值.  相似文献   

7.
微波暗室低散射目标RCS测量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提高微波暗室低散射目标雷达散射截面(RCS)的测试精度,采用设置吸波墙、扫频RCS时域测量、匹配滤波和合理选用窗函数的方法测量了低散射目标的RCS,得到了目标宽带RCS数据和精细的频率特性。设置吸波墙的方法使小金属球的回波信杂比提高了20 dB,扫频宽带RCS时域测量值与理论值吻合良好。实测数据分析表明,扫频时域测量目标宽带RCS能减弱杂波叠加导致的不利波动,设置吸波墙和匹配滤波能显著抑制目标近距离处的转台和支架杂波,窗函数的平坦通带特性能减小数据截短影响,从而有效提高低散射目标RCS测试精度。  相似文献   

8.
在电磁散射测量中 ,目标支撑结构的性能非常重要 ,不仅要求其本身的 RCS要小 ,而且支架与目标的相互作用也要小 .根据对一些参考文献的分析 ,提出了一个新的金属支架方案 ,较好地满足散射测量的要求 .并根据等效电流的概念 ,计算出了其 RCS.  相似文献   

9.
基于三维成像雷达散射截面积(RCS, Radar cross section)测量技术是近年新兴的一种灵活、高效的RCS测量技术。该技术基于三维线阵合成孔径雷达(SAR,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测量系统对目标进行近场三维高分辨成像,通过近远场变换算法,得到目标的远场RCS,具备近场、外场测量能力。基于成像的RCS测量,其成像精度就直接影响着RCS的测量精度,因此,为了得到高质量的RCS结果,就需要得到高分辨的图像。本文采用压缩感知三维成像算法对目标进行成像,有效提高了RCS的反演精度,并分析了改进CLEAN算法的抑制旁瓣原理,得出两种方法都是基于消卷积原理对旁瓣进行抑制。用MATLAB和FEKO测量仿真,结果表明压缩感知算法提取散射中心效果更好,且提高了RCS的反演精度。  相似文献   

10.
雷达目标的章动特性与章动频率估计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弹头的回波信号,雷达可以估计出弹头的章动频率.由于弹头的RCS随其姿态的变化是非单调的,所以利用弹头的RCS序列进行章动频率估计时,RCS的非单调性会导致虚假的频率分量,这种虚假频率的幅度通常会远大于章动频率的幅度.文中对雷达和自由段章动弹头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行了建模,并详细分析了旋转对称弹头的极化散射特性;提取了一个与弹头RCS无关的特征量,该特征量仅仅与弹头的章动特性有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弹头全极化散射特性的章动频率估计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可以更加有效地估计弹头的章动频率.  相似文献   

11.
2017年-2019年,在武汉地区选取公园、居民区、医院、农户和猪圈5种生境为调查点,采用诱蚊灯法对武汉地区蚊类进行多样性调查.结果表明,共捕获蚊类95 072只,隶属1科5属8种.城市生境如公园、居民区、医院蚊虫密度消长呈双峰型,密度高峰出现在6月-7月,9月-10月,优势种为致倦库蚊;农村生境如猪圈、农户蚊虫密度消长呈单峰型,密度高峰为6月-7月,猪圈优势种为三带喙库蚊,农户优势种为三带喙库蚊、致倦库蚊和中华按蚊.农户和猪圈的丰富度(8)较高,农户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最高,猪圈次之.公园、居民区、医院丰富度(4,4,3)较低,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相似,年际间有波动.公园、医院与居民区,猪圈与农户相似性指数范围在0.75~1.00,均为极相似.这些结果表明武汉地区蚊类多样性受外界影响较大,提示蚊媒防控应根据不同季节不同生境下的不同蚊种特性,采取有针对性的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2.
安德鲁.卡内基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著名的钢铁大王,在实践中他形成了一套管理思想和经营理念。他的管理思想主要有:避开过度竞争,重视规模、集约和成本,关注顾客、质量与流程;他的经营理念是诚信、慈善、节俭、审慎;他奉行的是“与所有人交往,不与任何人结盟”的原则。  相似文献   

13.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nanosciences and nanotechnology, a wide variety of manufactured nanomaterials are now used in commodities, pharmaceutics, cosmetics, biomedical products, and industries. While nanomaterials possess more novel and uniqu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than bulk materials, they also have an unpredictable impact on human health. In the pharmacology and toxicology studies of nanomaterials, it is essential to know the basic behavior in vivo, i.e. absorption, distribution, metabolism, and excretion (ADME) of these newly designed materials. Radiotracer techniques are especially well suited to such studies and have got the chance to demonstrate their enchantment. In this paper, radiolabeling methods for carbon nanomaterials, metallic and metal oxide nanoparticles, etc. are summarized and the applications of the radiolabeled nanomaterials in pharmacology and toxicology studies are outlined.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Basic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s. 2006CB705605 and 2006CB932505),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Grant No. KJCX3.SYW.N3), and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Grant Nos. 10525524, 10505024 and 20707027)  相似文献   

14.
 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在工农业生产中被广泛使用,由于其不合理的处置和相对持久性特征,使其成为地下水和土壤中分布最为广泛的污染物之一。因其具有挥发性、毒性和致癌性,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通过查阅国内外资料,本文较为系统地总结了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污染的来源、危害和污染现状,述评了修复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污染的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其中物理方法包括曝气法和活性炭吸附法等,化学方法包括化学氧化法和化学还原法等,生物方法包括微生物修复技术和植物修复技术。同时对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的污染修复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认为微生物修复技术、纳米双金属颗粒技术和光催化氧化技术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建议加强这三项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简单介绍近2年国际上电子、通信、广播和计算机技术的突出进展。其中电子技术着重于固态集成电路、微处理器与存贮器以及微波集成;通信技术包括光纤通信、数据通信、综合业务网和个人通信网;广播技术包括高清晰电视、有线电视和数字电音广播;计算机技术着重于个人计算机与工作站、大型计算机和计算机软件。  相似文献   

16.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黄芪六君子汤治疗新冠肺炎的作用机制。利用TCMSP、Pubchem、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挖掘黄芪六君子汤中的中药所含化学成分及作用靶点,并经Uniprot数据库标准化,通过GeneCards数据库获得新冠肺炎相关基因,将疾病与药物的靶点进行映射取交集,从STRING数据库下载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数据,借助Cytoscape软件构建活性成分-靶点的可视化网络图、蛋白互作网络,筛选出核心靶点,利用R语言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通过Cytoscape软件构建靶点-通路网络。结果表明,筛选得到145个化合物及相应靶点1618个,关键成分包括木犀草素、山柰酚、川皮苷、柚皮素、黄芩素、金合欢素等,关键靶点包括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3/8/14、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8、白介素6/1β、白蛋白,细胞凋亡调节蛋白、人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原癌基因、RELA原癌基因等。GO功能富集分析显示生物学过程1421条,分子功能63条,细胞组成36条;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41条通路,主要涉及PI3K-Akt信号通路、细胞凋亡、内分泌阻力、MAPK 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破骨细胞分化等。研究认为黄芪六君子汤可能通过抗病毒、抗炎、免疫调节等作用机制对新冠肺炎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玄武岩纤维管材在石油领域的应用现状及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玄武岩纤维是一种新型材料,具有成本低廉、绿色环保、应用广泛等优点,因此在国防、工业、民用等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俄罗斯等国家将玄武岩纤维制成管材,成功应用到石油领域,包括油气井套管、油管及地面输油管道.本文系统阐述了玄武岩纤维套管、油管及地面输油管道的主要类型及性能指标,并分析了玄武岩纤维管材应用于石油领域的优势及其实际应用效果,证明在石油领域应用玄武岩纤维管材从技术上是可行的.同时,从原材料、技术指标、需求、技术难点等方面探讨了玄武岩纤维管材在中国石油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植物与土壤之间相互反馈的格局、过程与机制,不但是决定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及过程的关键科学问题,而且是陆地生态系统响应全球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从养分循环角度剖析“植物-土壤”间的反馈效应,探明相互反馈在空间尺度(根面、根际、种类、生态系统以及区域等)与时间尺度(秒至千年)上的级联效应及其变化格局;阐明根际、植物种类、生态系统及区域地理等水平上“植物-土壤”的相互反馈机制,重点揭示根系分泌、共生、生长及代谢的根际界面过程对植物水分/养分吸收与土壤物理学修饰的调控机制,剖析“植物种类-凋落物化学-土壤生物-土壤有机质”相互作用对地上-地下养分循环过程的驱动机制,运用“上行-下行控制理论及腐屑食物网模型”揭示地上-地下生物群落交互作用的过程与机制,以及土壤地质演变(岩石风化模式、土壤形成模式及土壤养分格局的变化)与区域植被演替(优势种更替及植被分布模式、地上-地下凋落物输入格局等的变化)相互反馈的过程与机制;从“植物-土壤”相互反馈的理论视角,分析生态退化与恢复、外来物种生态入侵、大气氮沉降、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以及植物多样性减少等全球生态问题的特征、形成机制以及可能的应对策略,揭示生态系统“地上-地下”相互反馈的生态学过程,以及陆地生态系统对全球生态环境变化的响应特征与机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鹅耳枥属(Carpinus)树种叶绿体基因组基因组成及结构特征,为鹅耳枥属的系统发育及基因组进化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获取鹅耳枥属16个树种的叶绿体基因组,对其进行基因注释,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比较叶绿体基因组间的结构特征与变异程度,并以麻栎(Quercus acutissima)为外类群分析了鹅耳枥属的系统发育关系。【结果】鹅耳枥属16个树种的叶绿体基因组均为双链环形结构,均包含1个长单拷贝区(LSC)、1个短单拷贝区(SSC)以及2个反向重复区(IRa和IRb)。叶绿体基因组大小差异较小,最大差异仅1 902 bp。基因排列顺序基本一致,各基因数量相对保守,其中核糖体RNA(rRNA)数量最为保守,所有树种均为8个。此外,鹅耳枥属树种叶绿体基因组在序列长度、基因组成以及GC含量等方面相对保守,但4个边界存在明显的多样性。鹅耳枥属叶绿体基因组中非基因编码区存在较大差异,变异程度较高,而基因编码区差异较小,具有较高的保守性。在叶绿体基因组4个部分中,LSC区的变异程度最高,IRa区的变异程度最低。鹅耳枥属叶绿体基因组中psbArps16atpArps19ndhFndhI以及ycf1等基因的编码区存在显著差异。此外,ycf3-trnS, trnS-rps4, trnH-psbA, psbZ-trnfM, matK-rps16, rps16-trnQ, trnQ-psbK, ccsA-ndhD, accD-psaI, ndhC-trnV, trnT-trnL, trnF-ndhJ, atpB-rbcL, trnT-psbD, trnE-trnT, trnD-trnY, rpl32-trnl等基因间隔区的非编码区差异较大。绝大部分基因的编码区长度十分保守,含内含子的蛋白编码基因长度变异主要来源于内含子长度或编码区长度。系统发育分析结果将鹅耳枥属划分为鹅耳枥组与千金榆组,此外由于地理隔离导致欧洲鹅耳枥(C. betulus)、美洲鹅耳枥(C. caroliniana)与鹅耳枥属其他树种表现出较远的亲缘关系。【结论】鹅耳枥属树种叶绿体基因组具有较高的保守性,其基因排列顺序基本一致,未检测到大规模的倒位或基因重排,但其IR区与单拷贝区(SC)边界存在明显的多样性。基于叶绿体基因组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揭示鹅耳枥属树种的系统发育关系。  相似文献   

20.
微生物发酵对川乌、附子中生物碱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微生物发酵对川乌、附子中新乌头碱、乌头碱、次乌头碱含量的影响。将菌种以孢子悬液的形式接入灭菌生川乌、生附子、制川乌、制附子药材中,30℃固态发酵培养7 d提取生物碱,对照组为未发酵药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研究发现发酵药材中新乌头碱、乌头碱、次乌头碱质量分数明显低于原药材:生川乌中新乌头碱、乌头碱、次乌头碱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1390%、0.0195%、0.0320%,而发酵生川乌中分别为0.0231%、0.0039%、0.0117%;生附子中新乌头碱、乌头碱、次乌头碱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2750%、0.0670%、0.0550%,而发酵生附子中分别为0.0633%、0.0552%、0.0291%;生川乌+附子中新乌头碱、乌头碱、次乌头碱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1395%、0.0075%、0.0078%,而发酵生川乌+附子中分别为0.0202%、0.0022%、0.0026%。该结果表明微生物发酵有助于降低川乌、附子中有毒生物碱的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