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组成元素是碳和氢,其主要原因在于碳碳键和碳氢键的稳定性。正因为此,碳碳键和碳氢键的直接转化变得尤为困难和极具挑战性。相对于传统偶联反应,碳氢键直接转化的原子经济性和高效率使该领域一直是化学家们研究的热点[1-7]。尤其20世纪90年代后,导向基团的使用降低了金属参与碳氢键活化的活化能,极大地提高了  相似文献   

2.
本世纪的目标是通过寻求一种产能高效且很少甚至不产生废物的加工方法,以实现化学、农业化学、制药领域的绿色化。但在良好愿景得以实现前,依然有重重困难需要克服。碳氢键破裂形成新分子的反应就是难点之一。过去,碳氢键破裂反应需要加入一些有害试剂且经过几个环节后才能完成。然而,现在的情况较之从前有了极大的改善。如果有合适的催化剂,通过激活碳氢键  相似文献   

3.
铜作为一种廉价、新型的芳环C-H键官能团化反应催化剂,近年来一直是有机化学和催化化学的研究热点和难点之一.依据参与反应的底物的不同,综述近年来文献报道的铜催化芳杂环C-H键区域选择性芳基化反应及其机理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正氘代化合物在有机合成、分析化学、药物化学等领域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1].近年来,随着氘代药物的兴起,发展经济高效、生命友好的氘代反应和技术备受合成化学家们的关注.药物代谢过程中,碳氢键断裂是重要步骤之一,因碳氘键比碳氢键稳定数倍,故在药物分子代谢位点引入碳氘键后可改变代谢速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毒性、增强药性[2].传统氘化反应往往涉及过渡金属催化、苛刻反应条件或昂贵氘源等,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Wttig反应条件的调整,探索了一种将2,5-二烷氧基对苯二甲醛进行乙烯化反应的简单方法.通过控制反应物的比例,可以有效地合成单乙烯化和双乙烯化的产物.该方法简单、易操作,适用于具有从C1到C16不同长度碳链的烷氧基苯甲醛.  相似文献   

6.
以N-(8-喹啉基)丙酰胺和取代碘苯为原料,通过钯催化的碳氢键活化与分子内胺化直接有效地合成β-内酰胺化合物.五氟碘苯在分子内关环形成C-N键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优化反应下研究底物适用范围发现,带不同给电子和吸电子取代基团的碘苯都能较好地发生反应,以低到中等的收率获得目标化合物.此串联环化反应的发现对快速构建β-内酰胺化合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交叉脱氢偶联(CDC反应)是在氧化条件下直接通过两分子反应底物C—H键的断裂而形成C—C键的一种高效率、高原子经济性的直线合成方法.本文按照以下分类,含有胺N原子α-C—H键底物的CDC反应;含有醚O原子α-C—H键底物的CDC反应;烯丙基和苄基底物进行的CDC反应;烷烃的CDC反应,详细综述了近年来该领域的一些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正Science 2016,351,252-256一直以来,碳-氢键活化受到了广泛地关注与研究.为了让碳-氢键活化反应具有更好的反应性和选择性,配位导向金属化被广泛地应用.目前,尽管很多的科学家开发了大量有效、实用的导向基团来实现碳氢活化官能团化,但是导向基团当量的使用及再去除,不仅使得合成步骤增多,而且部分导向基团与底物官能团不相容,也大大限制了反应的使用效率和适用范围.美国加州Scripps研究所的YU Jinquan教授最近报道了一种利用氨基酸试剂与醛或  相似文献   

9.
在蓖麻油的主要成分脂肪酸中,除含有一个烯键外,羟基的存在使该植物油具育许多独特的性质。蓖麻油基本上由三蓖麻酸甘油脂组成,它可以同许多物质发生反应。本文主要介绍蓖麻油的脱水、磺化、热裂化、碱熔、氢化、烷氧基化、氧化等化学加工途径及其产品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α-蒎烯作为重要化工原料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和香料行业,为了解α-蒎烯在较低温度下氧气氧化过程性质,采用小型密闭压力容器试验(MCPVT)装置跟踪测定α-蒎烯与氧气氧化的过程压力和温度变化,利用碘量法测定过氧化物浓度,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了α-蒎烯氧化产物。结果表明,α-蒎烯与氧气的自氧化温度为85℃,氧化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氧气缓慢吸收阶段、快速氧化反应阶段以及氧化稳定持续阶段。此外,根据升温氧化实验,当α-蒎烯质量为0.87 g,氧气压力为0.5 MPa,温度达116℃时,该反应发生了温度和压力突变现象,具有潜在的失控危险性。α-蒎烯氧化主要发生在双键和烯丙位碳氢键上,二级碳氢烯丙基产物选择性明显高于一级碳氢烯丙基产物。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稀水合肼的苄基化反应。发现了,用过量并能反复利用的稀水合肼进行该反应时,在低温的条件下,作为极易发生的特征反应为多苄基化,且主要生成物N,N’—二苄基肼。当苄基化温度为90°—95°时,则主要发生-苄基化反应,采用30%的水合肼进行苄基化时,苄肼之收率为51%;采用40%的水合肼时,苄肼之收率为62%;而当采用50%的水合肼时,在我们控制的特定条件下,几乎可以完全避免多苄基化的反应,一元取代物,即苄肼为主要产品,其收率可高达86%。鉴于稀水合肼的易于荻得和价格较低,因而由研究苄基化反应所得到的高产率的合成苄肼的上述方法,将适合苄肼,这一重要的中间化学药品的大量备制或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12.
碳氢键活化领域正在经历人们五年前无法想象的变革。近年来,陆续发表的一些有影响力的论文不仅改变了人们对碳氢活化的传统观念,还同时促进了技术上的进步。论文#8介绍了一种利用钯作为催化剂成功将两个不同的芳香族化合物进行交叉偶联的方法,其中最神奇的是此种催化剂会自己辨别不同的芳香族碳氢键。  相似文献   

13.
以盐酸水热处理方法制备了一系列脱铝丝光沸石催化剂,测定了其表面酸度和酸强度分布;考察了α- 蒎烯与脂肪醇的烷氧基化反应中,催化剂表面酸性、脂肪醇分子结构、性质等的影响;确定了该反应催化剂的适宜酸强度,探讨了催化剂内、外表面酸中心对该反应的贡献。结果表明:催化剂表面酸性显著影响该反应的活性和选择性,对α-蒎烯烷氧基化反应的适宜催化剂酸强度为- 8.2≤Ho≤-3.0;同时,脂肪醇分子几何结构大小对该反应的产物分布有明显影响,脱铝丝光沸石催化剂对该反应具有一定的产物分子择形作用。  相似文献   

14.
《河南科学》2016,(2):200-203
以3-巯基丙酸、二硫化碳和溴化苄为原料,在碱性水溶液中反应合成了苄基三硫代碳酸酯基丙酸,研究了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时间对收率的影响,并用红外光谱和核磁氢谱对产物结构进行了鉴定.实验发现在室温下3-巯基丙酸与二硫化碳反应5 h,之后在80℃与溴化苄反应12 h所得产物收率可达88%.  相似文献   

15.
目的本文研究以TBHP(70%水溶液)氧化烯丙位sp~3 C-H键,过渡金属催化实现其C-C官能团化,并成功合成一系列衍生物。方法以0.25倍当量的CuCl、0.1倍当量的CoCl_2为催化剂,乙腈为溶剂,2倍当量TBHP为氧化剂,1.5倍当量分子筛为添加剂,在80℃反应条件下,可以有效地促进环己烯烯丙位C—H键的活化进而完成与乙酰丙酮的交叉脱氢偶联(CDC)反应。结果该体系也适用于其他与环己烯结构相似的环状烯烃烯丙位C-H键的官能团化反应,产率在60%~88%。结论该反应具有经济、条件温和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为了深入研究聚合物支载苄硒醇的性质,我们制备了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共聚物支载的苄硒醇,它经NaBH4还原后与端位环氧化物反应生成载体化的β-羟基硒醚,用30%H2O2氧化后,得到相应的2-酮,提供了一个制备2-酮的新方法,并对反应机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氢迁移反应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化学反应之一,它的发生可诱发碳氢分子产生特殊的碎裂通道,表现出独特的动力学特征。近些年来,随着实验技术以及理论手段的发展,对碳氢分子解离中氢迁移过程背后微观物理机制的理解逐步深化完善。本文以参与碳氢分子解离的氢迁移过程为综述对象,简要介绍了研究氢迁移动力学的实验和理论方法,总结了当前对C2H2、C2H4以及C2H6等碳氢分子解离产生碳碳键对称/非对称断裂通道和H+3离子形成通道的机制的认识,并对后续研究内容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18.
以制备的钯-多金属氧酸盐作为催化剂,催化通过C-H键官能团化构建C-C键的反应,包括苯与苯乙烯的乙烯化反应以及芳香烃与芳香烃的偶联反应.实验结果表明,在氧化偶联构建C-C键的反应中,催化剂量的多金属氧酸盐可以作为氧化剂使用,此外,还对反应条件(反应压力,反应溶剂,添加剂等)进行了探索,表明反应条件比较温和,反应产率还有...  相似文献   

19.
6-烷氧基-2-烷硫基嘌呤是一类潜在的具有生理功能和药理活性的化合物。本文以2-氨基-6-氯嘌呤(1)为原料,与烯丙基溴反应得9-烯丙基-2-氨基-6-氯嘌呤(2);随后和醇钠反应,合成相应的6-位芳香亲核取代产物(3);再进一步与亚硝酸异戊酯和二甲二硫醚发生重氮-烷硫化反应,生成9-烯丙基-6-烷氧基-2-甲硫基嘌呤(4);最后经硼氢化-氧化反应可得9-(3-和2-羟基丙基)-6-烷氧基-2-甲硫基嘌呤化合物(5和6)。经过4步反应,共合成了13种新化合物,其结构经1H-NMR、13C-NMR和HRMS等表征确证。  相似文献   

20.
以苄氯和丙二酸二乙酯为起始原料,经烃化,水解,Mannich反应,脱羧和Michael加成得到2-乙酰硫甲基-3-苯基丙酸,然后与甘氨酸苄酯反应得到Acetorphan,总收率17.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