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对动态场景下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区划进行研究,集成多年的遥感、海图及野外调查数据,构建生境地理空间数据库,在遥感和GIS技术的支持下,建立了大河口区淤涨型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区划框架,并给出了区划方法的一个基于离散数学的表述。在此基础上,利用eCognition面向对象的遥感影像处理技术和空间模糊评价模型,研究了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区划。结果表明:① 核心区、缓冲区1、缓冲区2和过渡区4个功能区分别占东滩保护区总面积的18.0%、13.2%、18.4%、50.4%。在空间布局和生态学意义上,都比原有功能区划更为合理;② 遥感及其派生数据的介入,在宏观尺度和长时间尺度上拓展了人们对保护区生态环境的理解,不仅降低了传统数据采集工作的强度,也增强了区划结果的时效性和科学性;③ 现代GIS技术与传统数学方法的融合可以更好地服务于保护区规划。区划结果可以为动态场景下的保护区规划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佛坪保护区GIS管理系统为例,介绍了基于GIS技术的自然保护区信息化管理的实现.通过GIS管理系统在保护区科学研究。巡护监测、森林防火、规划建设和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实例,展示了利用GIS卓越的可视化技术和强大的空间分析能力,可得到适宜动物生存的空间区域、生境质量等级分布等信息,准确地预测动物的空间分布格局、人类活动干扰的分布特点和干扰强度的差异,使管理人员直观地了解野生动物种群动态以及栖息地干扰现状等.文章亦根据佛坪保护区的应用经验讨论了GIS技术在保护区信息化管理应用中的限制因素和应用前景,可为其他同类型自然保护区应用GIS技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以典型青藏高原的自然保护区生态敏感性评价为例,针对工布保护区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构建了1套适合该区的生态敏感性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聚类分析及GIS技术,对保护区生态敏感性进行评价和功能分区研究.其研究表明:工布自然保护区生态敏感性整体偏高,且西部地区高于东部,其中极敏感区和高度敏感区的面积占保护区总面积的65.6%,中度敏感区占26.8%,轻度敏感区占6.7%,不敏感区(米瑞乡)占0.9%;依据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结果划分的生态功能区与采用定性方法划分的原保护区功能区结果基本一致,表明本文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适用于类似高原地区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敏感性评价,评价结果可用于保护区的功能区划.  相似文献   

4.
生物多样性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方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提出自然保护区核心区与实验区区划的保护价值空间分异规律,而缓冲区区划则是为满足保护核心区和对自然生态系统开展科学研究观测的要求,探讨了自然生态系统类与野生生物类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的聚类分析与判别准则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该方法的聚类指标和判别准则体系,使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更具科学性。  相似文献   

5.
自然保护区林班优先保护评价指标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班是森林资源统计和管理的第三级森林经营区划单位,也是大多数自然保护区管护分区的重要层次单元,林班尺度的优先保护排序与评价,对于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多样性编目与动态监测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可操作性,也是进一步提高自然保护区集约化管护水平的有效途径。自然保护区林班尺度的优先保护评价,合理利用了森林资源清查资料,可以实现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的长期监测和评价,对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及其物种多样性的有效保护和管理具有指导意义,并对增强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的科学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基于甘肃莲花山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运用多层次主成分分析方法对自然保护区予以评价。  相似文献   

6.
以成都市锦江区功能规划为例,就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着重论述了GIS技术在选择区划评价单元,区划数据存储、统计分析,区划指标项空间分析以及辅助区划界线划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以湖南省自然保护区现状为基础数据,利用地理统计学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对湖南省自然保护区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并从地理空间、生态空间和社会经济空间布局对湖南省自然保护区建设进行空缺分析,旨在为湖南省自然保护区中远期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湖南省自然保护区在行政地理区划空间上分布不平衡,湘西、岳阳和永州自然保护区数量占到全省总数的37.74%,娄底市西部存在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空缺,湘潭市存在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空缺;2)湖南省自然保护区在生态功能区划空间上分布不平衡,东北部生物多样性保育亚区内自然保护区较为集中,数量占全省总数的16.04%,涟-邵盆地丘陵退化矿区植被恢复亚区部分区域可建设为保护要求更为严格的自然保护区,中部水土保持与生态休闲亚区的东南部和北部存在保护空缺;3)相关性分析表明,自然保护区建设数量与国土面积有一定的关系(r=0.61),而暂未受到GDP总值的影响(r=-0.35),结合国土面积、森林和湿地资源分布情况,湖南省南部地区还有建设自然保护区的空间冗余和需求.  相似文献   

8.
张丹华 《科技咨询导报》2011,(16):218-218,220
探讨长青国家自然保护区数字化管理模式.在分析当前全国自然保护区数字化建设的基础上,结合长青保护区的特殊资源情况,利用计算机、3S等技术,设计基于3S技术的长青国家自然保护区数字化平台,该平台实现能更好进行保护区海量数据的组织和管理,动物行迹的动志监测,三维的模拟等功能,从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式的缺陷,真正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自然保护区对生物多样和生态系统服务的保护至关重要.以"三江并流"区为研究区,获取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物质量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的空间分布数据,首先判识生态系统服务关键区,然后进行空间叠加分析,系统评估现有自然保护区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的维持作用.结果表明:(1)自然保护区对生物多样性对象的保护覆盖较为充分,3种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的覆盖率均大于17%.(2)调节服务受保护状况不佳,其中,固碳服务和土壤保持服务关键区覆盖率小于研究区平均保护区覆盖率12.65%.供给服务和文化服务关键区的保护区覆盖率大于17%.(3)总体上,现有自然保护区对于维持研究区域内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具有重要作用,但仍存在保护空缺.研究能够为区域尺度保护地系统的合理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关于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最优方案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贵州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自然、历史条件及其功能区划现状入手,提出了明确划分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功能区的依据和最优方案,从环境管理的角度探讨了草海保护区的功能区划问题。  相似文献   

11.
珲春自然保护区生态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多样性,自然特征代表性,稀有性,自然性,生态脆弱性,面积适宜性,人类威胁等7个方面对珲春自然保护区进行了生态评价,最终得出评价分值:74.7.珲春自然保护区表现出了在野生生物和自然生态系统保护方面的优先地位,它与现有国家级同类保护区相近,符合《自然保护区类型与级别划分原则》中国国家标准中有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规定,应升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并予以重点保护.  相似文献   

12.
讨论了在有限资金的情况下,为了保证生物的多样性,如何进行投资将获得最佳的收益.提出了绝对优势模型,这个规划是非线性的0-1规划且是NP难的.为了简化计算,将其近似为线性规划即线性化的绝对优势模型,并应用软件解这个规划.比较了这个近似与对原模型用穷举法解决在计算上的优势.分析得出的结果,并对其应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自然保护区的地质构造背景是形成地貌的基础,地貌的发展受自然环境各要素的影响分析了石人山自然保护区地貌形成的基本过程,将该区地貌的形成划分为两个阶段,并对地貌形态进行了分类,为自然保护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结合蟒河保护区二期工程的实施,于2009年到2011年对保护区的植被进行了考察.通过考察知该区森林植被良好、植物种类丰富,植物区系古老成分较多、区系成分复杂,植被类型主要有温性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和落叶阔叶灌丛三类.  相似文献   

15.
新疆夏尔西里自然保护区的经济评价是由直接使用价值和间接使用价值的两部分组成.利用植物生产力估算的数学模型和气候要素模型对保护区的立本价值、林副产品价值、科学研究价值、文化旅游价值和生态功能效益(包括涵养水源价值、供氧价值、固定二氧化碳价值、保持水土价值、营养循环价值等)分别进行经济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该保护区综合功能和管理能力较好,保护价值较高,能满足保护区持续发展的需要,但是保护区在社会经济效益和有效管理方面需要得到进一步加强,并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6.
夏思文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1(15):3510-3513,3518
针对目前湿地面积萎缩,生态功能退化的现状,通过对扎龙湿地自然保护区影像解译,得到湿地景观分布的矢量和栅格图;在ARCVIEW 3.3平台下进行空间分析,得到各种湿地景观类型的统计面积和景观类型转移矩阵,并分析了湿地面积变化成因及景观类型转换关系,最后提出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7.
湖北省五峰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蛾类昆虫调查初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报道了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蛾类昆虫的初步调查结果.已鉴定出17科152种.其中天蛾科3种.木蠹蛾科1种,刺蛾科2种,毒蛾科7种.斑蛾科1种.虎蛾科3种.舟蛾科3种.鹿蛾科2种.钩蛾科6种,枯叶蛾科3种.灯蛾科18种.蚕蛾科1种,波纹蛾科2种,夜蛾科40种,尺蛾科41种,螟蛾科18种,燕蛾科1种.56种为湖北省新记录种.根据调查结果.对该自然保护区内蛾类昆虫的区系结构进行了分析,该地区蛾类昆虫以东洋种为主.  相似文献   

18.
2003年7月10日-8月13日对小河沟自然保护区鸟类调查,结合前人的有关资料显示,该保护区有鸟类331种,分属14目51科,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8种,二级重点保护鸟类33种.从区系上看,古北界成份有121种,占全区鸟类总数的36.56%;东洋界成份187种,占56.49%;广布种23种,占6.95%.  相似文献   

19.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蝴蝶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3~2006年对长白山保护区蝴蝶种类进行了调查研究,共采集蝴蝶121种,隶属7科63属,以蛱蝶科为主要科,各林带均有分布共有19种.在不同生境中,随着海拔的升高蝴蝶的多样性有较明显的变化,其中红松阔叶林带蝴蝶的物种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最高,苔原带最低.  相似文献   

20.
沙坡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腾格里沙漠东南缘,保护区内共有兽类21种,隶属于6目11科19属,以啮齿目种类最多。占52.38%。荒漠猫(Felisbieti)、猞猁(Lynxlynx)、鹅喉羚(Gazella subgutmrosa)和岩羊(Pseudois nayaur)是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荒漠猫和猞猁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Ⅱ。沙坡头保护区的兽类区系以古北界最多。占85.71%;缺乏东洋界种类。沙坡头地区的兽类区系形成于第三纪晚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