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聚乙烯\淀粉共混物的流变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Instron3211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聚乙烯与两种不同改性淀粉共混物的流变行为。用不同改性剂改性的淀粉,对共混物的流变性产生明显的不同的影响,但均表现出切力变稀流行为。共混物的表观粘度随淀粉含量的变化而表现为非单调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2.
利用动态热重分析(TG)技术对乙烯-辛烯共聚物(POE)/糊化蜡质玉米淀粉(GWCS)共混物在惰性气体条件下的热性能和非等温热解动力学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其热解机理.结果表明,随着淀粉含量的增加,POE/GWCS共混物的热失重曲线向低温方向移动,材料的外延起始温度降低,即材料的热稳定性降低,说明淀粉的加入降低了聚合物的耐热性能.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加,POE/GWCS共混物最大热分解速率对应的温度向高温方向移动,最大热分解速率增大.采用Kissinger和Flynn-Wall-Ozawa两种方法进行热解动力学分析,发现随着淀粉含量增加,共混物体系的热分解E/logA值降低,表明淀粉含量对共混物的热稳定性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将聚碳酸亚丙酯新型高分子材料与淀粉进行共混, 研究了共混物的机械性能及其在城市垃圾中的生物降解过程.结果表明, 淀粉的加入可提高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拉伸模量, 促进聚碳酸亚丙酯的微生物降解速度. 降解实验显示半年降解样出现大量空洞, 共混物中聚碳酸亚丙酯的数均分子量下降40.5%,其降解可分为三个过程, 分别对应微生物的生长、淀粉的降解及PPC的降解. 红外测试表明半年降解样仍含有少量淀粉.  相似文献   

4.
以异氰酸酯(MDI)作为相容剂,采用共混挤出技术制备不同百分比含量的PCL与淀粉的共混产物(SPCL)作为研究对象,用X射线衍射研究SPCL共混材料的结晶性质, 表明随着淀粉含量增加,SPCL的结晶程度降低。用DSC法研究其非等温结晶行为,对所得数据分别用Ozawa法和Mo法进行处理。结果表明,淀粉在SPCL中起到成核剂作用,加快了PCL的结晶速度,但对PCL的结晶程度起到抑制作用。建模结果表明Ozawa法适合于处理纯PCL的非等温结晶行为,但不适合于处理SPCL共混物,而Mo法对PCL和SPCL共混物均适合。  相似文献   

5.
聚己内酯/淀粉共混材料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异氰酸酯(MDI)为相容剂,采用共混挤出技术制备不同含量的聚己内酯与淀粉的共混产物(SPCL),通过X射线衍射及DSC研究SPCL的结晶性质和非等温结晶行为,分别用Ozawa法和Mo法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结果表明:随着淀粉含量的增加,SPCL的结晶程度降低;淀粉在SPCL中起到了成核剂的作用,加快了聚己内酯(PCL)的结晶速度,但对PCL的结晶程度起抑制作用.建模结果表明,Ozawa法适于处理纯PCL的非等温结晶行为,但不适于处理SPCL共混物,而Mo法对PCL和SPCL共混物均适用.  相似文献   

6.
按照一般的合成方法,以过硫酸铵或硝酸铈铵为引发剂进行直链淀粉与丙烯酰胺的共聚反应。产物的碘显色分光光度法测试结果表明,丙烯酰胺并没有在淀粉分子的长链上发生非常显著的接枝共聚反应,产物大部分是由淀粉与丙烯酰胺均聚物所形成的共混物,淀粉开环的接枝机理不成立。  相似文献   

7.
以改性聚磷酸铵(MAPP)和改性淀粉(MST)分别作为酸源和碳源,以聚合物Jonctyl?ADR-4368(简称ADR)作为体系增容剂,通过共混及热压成型制备了阻燃聚乳酸(PLA)材料。采用极限氧指数(LOI)来表征共混物的阻燃性能,采用热重分析(TGA)表征共混物的热稳定性能,差示扫描量热仪(DSC)表征共混物的热学性能,扫描电镜(SEM)表征各样品以及刻蚀淀粉后样品的表面形貌,拉伸试验表征各样品的韧性以及强度。PLA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以及韧性相对聚乳酸有较大程度的提升,加入MAPP后复合材料热稳定性增加,加入聚合物ADR后体系相容性提高。  相似文献   

8.
以玉米淀粉和己内酯单体为原料,以钛酸四丁酯为催化剂,通过原位开环聚合制备聚己内酯接枝改性淀粉,并利用红外光谱和差热扫描对接枝改性淀粉和玉米淀粉进行了比较. 进而制备了接枝改性淀粉和聚己内酯的共混材料,并对共混材料的力学性能、疏水性和界面性能进行评价. 结果表明,对淀粉进行接枝改性后能够有效改善共混材料两相的相容性,且共混材料的力学性能有所提高. 共混材料的疏水性得到改善,吸水前后材料力学性能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9.
金属离子对淀粉/丙三醇共混体系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用单螺杆挤出机,研究了胡 直 直 盐等其它对淀粉/丙三醇共混物力学性能及流变性能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证实了第三组分的加入可以明显降低淀粉的结晶度,第三组分的加入同增塑剂作用相比,对淀粉的塑化作用起协同增塑作用。  相似文献   

10.
磷酸酯淀粉/PVA共混浆膜的织态结构与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淀粉磷酸酯化变性和聚乙烯醇(PVA)结构对磷酸酯淀粉(SPH)/PVA共混浆膜织态结构与力学性能的内在联系,探讨了SPH与PVA间的共混比对浆膜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磷酸酯化变性深度、PVA分子结构及共混比对共混浆膜的织态结构及力学性能有显著影响.随着淀粉磷酸酯化变性深度的增大,共混浆膜的断裂伸长率增大,断裂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当取代度为0.016时,断裂强度达到最大值.随着SPH质量分数的增加,共混浆膜的断裂伸长率减小,断裂强度先减小后增大;当SPH/PVA的共混比为50/50时,断裂强度达到最小值.提高PVA相对分子质量,增大醇解度,都有利于改善共混浆膜的力学强度,提高耐屈曲性能.  相似文献   

11.
淀粉存在下聚乙烯光降解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材料拉伸强度试验机和Rheom etrics SR 500# 平板流变粘度计对淀粉/聚乙烯复合材料的光降解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w (淀粉)≥30% 时,能明显加速聚乙烯的光降解反应.因此,除非淀粉质量分数很小,否则在淀粉/聚乙烯降解塑料中添加光敏剂是不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聚丙烯(PP)与阳离子可染聚酯(CDPET)在组成为97/3,95/5,90/10、85/15和80/20以及与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组成为90/10共混物的流变行为、共混物形态结构与流变性质的关系作了研究。结果表明,PP与CDPET、PBT的共混物熔体均为切力变稀的幂律流体。共混物PP/CDPET熔体表观粘度对剪切速率的依赖性比PP/PBT小,而对温度的依赖性则比PP/PBT大。PP/CDPET共混物随着第二组分含量的变化其表现粘度在5(质量)%时出现极大值,这与共混物熔体中分散相的形态结构物有关;CDPET百分含量越大,PP/CDPET共混物熔体粘度对温度越敏感。  相似文献   

13.
在热致液晶性60PHB/PET共聚酯(LCP)与聚酰胺6(PA6)的共混体系中引入了增容剂;讨论了增容剂对PA6/LCP原位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和界面性能、结晶行为、流变行为,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PP/回收PET共混物的动态流变行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研究回收PET对PP流变行为的影响,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PP/回收PET和增容PP/回收PET共混物,研究了回收PET用量、不同相容剂对PP/回收PET共混物的动态流变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PP/回收PET共混物的复数黏度随回收PET含量增加而降低,具有明显的剪切变稀特性。PP g MA提高回收PET复数黏度,但PP g GMA降低共混物的复数黏度,表明回收PET与PP g MA的化学作用较PP g GMA强。PP g MA提高PP/回收PET共混物的动态弹性模量,但PP g GMA使共混物的动态弹性模量和动态黏性模量降低。PP g MA加入使PP/回收PET共混物tan δ降低,但PP g MA用量过高,tan δ反而提高;PP g GMA使共混物的tan δ提高,归结于相容剂的增容和增塑作用。  相似文献   

15.
胶粘剂是影响涂料流变特性的主要因素.本文对常用的氧化淀粉、羧基丁苯胶乳和聚乙烯醇在不同的添加量情况下配成的涂料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涂料都呈剪切稀化特性,认为可用修改的幂律方程表达,其中幂指数为剪切速率的函数,该方程体现了流体流动类型对剪切速率的依赖性;当胶粘剂为聚乙烯醇时稠度系数K最大,为氧化淀粉时次之,为羧基丁苯胶乳时最小.同时也对氧化淀粉、羧基丁苯胶乳、CMC和PVA混合配制的涂料进行了研究,在剪切速率为103/s以下时,体系都呈剪切稀化特性,表观粘度与剪切速率呈幂指数函数关系,且幂指数为剪切速率的函数.在相同条件下,涂料表观粘度在含有CMC时最大,含有PVA时次之,含有羧基丁苯胶乳时最小.  相似文献   

16.
PVC/MBS共混物熔体毛细管流变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不同配比的轻度交联MBS与PVC共混物的毛细管流变性能,建立了PVC/MBS共混物粘度,剪切力以及温度关系的数学模型,同时从理论上分析了PVC/MBS的微观相作用。  相似文献   

17.
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型相容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马来酸酐或马来酸酯在不同条件下与聚丙烯(PP)进行接枝反应制备相容剂,并将其用于PP/PS,PP/PET,PP/ABS等聚合物的共混改性;比较了接枝物组成、配比、接枝方法等对相容剂性能的影响。通过力学性能测试,透射电镜观察等方法研究了相容剂在共混物中的作用。结果表明,相容剂的加入使不相容的两相高分子形成较细小的分散相,明显改善共混体系的加工性和力学性能,其中PP接枝马来酸酯相容剂的性能较优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和ABS对PVC的改性作用及其机理,探讨了共混条件、改性剂组成对共混物力学性能和热性能的影响。得到了PVC/EVA/ABS三元共混物的最佳共混时间和温度;共混物的常温冲击强度有提高,而拉伸强度变化不大;耐低温性良好,热稳定性优于PVC。并借助扫描电镜、透射电镜获得了清晰的共混物多相网状结构照片,对共混物结构性能进行了探讨。在哈克流变仪上,研究了共混体系的流变性,EVA和ABS加入PVC中,可改善PVC的加工性能。  相似文献   

19.
对PET/Vectra A900(TLCP)共混体系的流变与结晶诱导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ET/TLCP的流变行为与组成密切有关,高TLCP含量(30wt.%)的流体呈现与纯LCP相似的非牛顿流体特征并存在一定的屈服应力;低TLCP含量(5wt.%)的共混物流体则相似于纯PET的近牛顿流体的特征,但粘度有所降低,介于中间的组成随切变速率的变化呈现两个区域的流动特征。对共混体系法向应力的测定表明:第一法向应力差负值的出现与测试条件有关。在剪切条件下,由于TLCP的诱导作用,使PET在熔体状态下出现了结晶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