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以丙烯酸类单体为主要原料,通过半连续聚合工艺,合成了聚丙烯薄膜用高耐水白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考察了聚合型乳化剂、引发剂、种子乳液及内外交联单体用量乳液及压敏胶性能的影响。综合乳液性能及压敏胶性能得出:当反应型乳化剂SR-10/X-209=1:1用量为2.5%、引发剂用量为0.6%、种子乳液用量为3%,内交联单体为乙酰乙酸基甲基丙烯酸乙酯(AAEM)用量(占总单体总量)为0.5%、外交联单体为Silok627用量(下同)不超0.5%时所制备的压敏胶在聚丙烯薄膜上的粘结性能适中且具有优异的耐水白性。  相似文献   

2.
以丙烯酸酯类为原料,采用核壳共聚合成出压敏胶乳液,讨论了核、壳乳液配比、引发剂、乳化剂、相比等因素对乳液性能的影响,并用自制的松香酯乳液对压敏胶进行了改性,得出了松香酯乳液适宜的质量分数为20%.测定了改性后的压敏胶性能,其指标为初粘力为12(球号),持粘力为7h,180°剥离强度每25mm为6N,与同类压敏胶相比较,综合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3.
以丙烯酸酯为主单体 ,以醋酸乙烯酯和丙烯腈为共聚单体 ,采用乳液聚合方法 ,制备了的多元共聚乳液型压敏胶。该压敏胶具有优良的压敏特性。  相似文献   

4.
杨明成  朱军等 《河南科学》2001,19(4):366-368
以丙烯酸酯为主单体,以醋酸乙烯酯和丙烯腈为共聚单体,采用乳液聚合方法。制备了的多元共聚乳液型压敏胶,该压敏胶具有优良的压敏特性。  相似文献   

5.
丙烯酸酯乳液型压敏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丙烯酸酯乳液型压敏胶的研制及单体的配比对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软硬单体的合适配比,交联剂的合适用量是制得粘接性好、稳定性高的乳液压敏胶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丙烯酸酯类单体为主要原料,采用种子半连续乳液聚合工艺,制备了一款性能良好用于双向拉伸聚丙烯(BOPP)薄膜的水性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主要研究了链转移剂硫醇和极性单体丙烯酸(AA)、丙烯酸羟乙酯(HEA)、丙烯酸羟丙酯(HPA)用量及链转移试剂和极性单体(AA、HPA)的不同加入方式对压敏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硫醇用量为0.5%,AA用量(占总单体量,下同)为5.6%,HPA为5.1%,HEA为4.2%,其中硫醇部分分批加入,AA和HPA以方式3加入时,可显著提高压敏胶的粘结性能。  相似文献   

7.
将丙烯酸聚醚磷酸酯与丙烯酸酯进行自由基溶液聚合,制得具有本征阻燃性能的结合磷型丙烯酸酯共聚物溶液,然后将该溶液与油性聚磷酸铵浆料共混制得结合磷型丙烯酸酯阻燃压敏胶。考察了引发剂用量、单体配比、丙烯酸聚醚磷酸酯用量、聚磷酸铵用量等因素对压敏胶的压敏性和阻燃性的影响规律,并用IR和TG对共聚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羟乙酯、醋酸乙烯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和丙烯酸聚醚磷酸酯(PAM 300)的质量比为56.0∶4.2∶23.7∶14.0:2.1∶10.0,引发剂质量分数为0.6%,聚磷酸铵质量分数为24%时,可制得阻燃性和压敏性均佳的压敏胶,所得压敏胶阻燃性能和常规性能均与进口阻燃压敏胶BMS5-133D的性能相当。  相似文献   

8.
有机硅丙烯酸酯核-壳乳液的合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有机硅和丙烯酸酯乳液的特点,用有机硅单体对丙烯酸酯进行改性.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以丙烯酸异辛酯为壳,MMA为核,MAA、有机硅偶联剂(A-151)为官能性单体。合成了内硬外软的核-壳型有机硅改性丙烯酸的酯乳液,讨论了官能单体、核-壳乳液结构、反应温度、引发剂等对乳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质量分数为8.5%的有机硅单体改性的核-壳型硅-丙乳液具有明显的防水性能,并且附着力等性能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9.
采用三系列反应型琥珀酸双酯磺酸钠乳化制备丙烯酸酯乳液.研究了不同反应型琥珀酸双酯磺酸钠与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复配以及不同反应型琥珀酸双酯磺酸钠之间的复配对乳液聚合及涂膜性能的影响,并对制得的丙烯酸酯乳液进行了表征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反应型琥珀酸双酯磺酸钠参与了共聚反应;当十六烷基烯丙基琥珀酸双酯磺酸钠与辛基酚聚氧乙烯醚烯丙基琥珀酸双酯磺酸钠的质量比为1∶2时,制得的乳液及综合性能最好.其中,乳胶膜的吸水率为3.20%,乳液的平均粒径为71.4 nm,分布宽度为0.151.  相似文献   

10.
酮肼交联型聚氨酯-氟化聚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单体预乳化的乳液聚合工艺,利用丙烯酸酯单体、有机氟单体、双丙酮丙烯酰胺合成含有活性酮羰基的氟化丙烯酸酯乳液;然后同合成的含有酰肼基的聚氨酯乳液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制备出酮肼交联型聚氨酯-氟化聚丙烯酸酯(FPUA)复合乳液.通过红外光谱、激光粒径分析、透射电镜、接触角和耐溶剂性、耐水性能检测等方法对FPUA复合乳液及成膜物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分析和表征,并对复合乳液的涂料印花性能进行了检测.  相似文献   

11.
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单体丙烯酸丁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以及功能性单体丙烯酸、丙烯酸羟乙酯为原料,以非离子乳化剂和阴离子乳化剂的复合乳化剂为乳化体系,通过控制聚合物乳液玻璃化温度合成丙烯酸乳液,与水泥复配制备出性能优良的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并研究了液粉比对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的拉伸性能和低温柔性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利用细乳液聚合法制备大豆蛋白丙烯酸酯胶黏剂,并压制胶合板、检测胶合强度.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制胶工艺条件:m(大豆蛋白)∶m(丙烯酸酯)∶m(乳化剂)为1∶6∶0.04,温度80℃.制备的胶黏剂胶合性能最好,压制的胶合板达到GB/T 9846—2004Ⅱ类胶合板要求.  相似文献   

13.
聚丙烯酸酯类乳液粘合剂以碳-碳链为主链,有很好的光、热和化学稳定性;其以水作为溶剂,具有环境友好、价格低廉、节约资源、容易制备、性能优良以及应用广泛等特点。综述了聚丙烯酸酯类共聚乳液的组成、合成方法与性能,并简要展望了聚丙烯酸酯类乳液的应用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4.
选用苯乙烯和丙烯酸丁酯为聚合单体,改变乳化剂和引发剂用量,制备粒径分布较窄的苯丙乳液.以此为种子胶乳,选用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乙酯(EA)和甲基丙烯酸(MAA)为第2步聚合单体,分别采用批量法和半连续滴加法,制备出具有核壳结构且性能稳定的乳胶粒乳液.通过粒径分析和透射电镜,测试和比较分析两种乳胶粒粒径和形貌...  相似文献   

15.
以苯乙烯为硬单体,丙烯酸丁酯和丙烯酸异辛酯为软单体,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得到无皂苯丙乳液粘合剂。并将其应用于涂料印花中,对印花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无皂苯丙乳液的用量30%,涂料用量10%,乳化糊用量4%,在145℃焙烘3min时,印花效果较好,棉和涤棉的摩擦牢度、皂洗牢度都能达到工业要求。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苯乙烯、丙烯酸丁酯和羧基单体(甲基丙烯酸和衣康酸)无皂乳液聚合,考察了引发剂(K2S2O8)浓度、电解质(NaCl)浓度和甲基丙烯酸与衣康酸配比改变对乳胶粒径和表面羧基含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引发剂浓度是影响粒径大小的重要因素;当n(甲基丙烯酸):n(衣康酸)=1:1时,乳胶粒表面羧基含量最高。采用无皂乳液聚合,可制得表面羧基含量高、粒径较大且具有单分散的St-BA-MAA-IA乳液。  相似文献   

17.
以聚酯二元醇、甲苯二异氰酸酯、二羟甲基丙酸(DMPA)、水合肼等为原料,制得了自乳化的肼基封端聚氨酯稳定乳液。以苯乙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异辛酯、丙烯酸和双丙酮丙烯酰胺为单体,通过乳液聚合制得了含酮羰基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将含肼基和酮羰基的两种乳液共混,所得复合乳液用作塑 塑复合粘合剂,使其在室温下发生酮肼交联反应以提高粘接性能。考察了预聚反应时间对预聚反应程度、不同DMPA含量和R-值(预聚体中n(—NCO)/n(—OH))对聚氨酯乳液性能以及两种乳液配比对胶膜凝胶含量、吸水率及180°剥离强度的影响,并比较了含肼基聚氨酯和小分子己二酰肼对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的改性效果。结果表明:当预聚反应210min、DMPA质量分数4.5%、R值小于1.5时,可制得稳定的聚氨酯乳液;随着共混乳液中肼基含量的增加,乳胶膜凝胶含量增大,吸水率增加,180°剥离强度降低;含肼基的聚氨酯对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的改性效果优于小分子己二酰肼的改性。  相似文献   

18.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改性的钛溶胶,通过单体预乳化方法结合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工艺合成了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AA)、苯乙烯(St)和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等聚合物乳液,将改性钛溶胶加入到聚合物乳液中,制得具有核壳结构的改性钛溶胶/羟基丙烯酸酯复合乳液. 考察了乳化体系、改性二氧化钛溶胶添加量、羟基单体用量对聚合反应稳定性以及乳液性能的影响,用红外光谱、DSC、GPC以及SEM对乳胶粒进行表征. 结果表明:乳胶粒具有规整的球形结构,平均粒径为200 nm左右;当选用SR-10反应性乳化剂,改性二氧化钛溶胶的添加量(质量分数)为5%,羟基单体质量分数为20%,制得的乳液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且乳胶膜的耐水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9.
以纳米TiO2水基分散体系和丙烯酸丁酯(BA)为主要原料,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了水性纳米TiO2/PBA(聚丙烯酸丁酯)复合乳液,并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法、透射电子显微镜、紫外光谱法、热失重法等方法对乳液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纳米TiO2/PBA复合乳液是核-壳结构,以纳米TiO2为核、聚丙烯酸丁酯为壳;乳液在303 nm处对紫外光有广泛的吸收;加入纳米TiO2粒子后,纳米TiO2/PBA聚合物的热稳定性稍微降低;静置24个月后纳米TiO2/PBA乳液的粒径依然较小,平均粒径为17.41μm,乳液的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