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离职研究的历史可追溯到20世纪初,先后有许多各学科学者进行研究。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以后,也有许多学者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由于离职研究涉及员工离职背后的多层面因素,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对离职概念进行了清晰的界定,认为是指主动离职,并以此分析了离职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对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机制———离职模型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了以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简述了员工离职对企业的影响,分析了产生离职的主要因素,根据员工离职因素的不同特点和影响程度,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角度提出了员工保留的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3.
知识型员工是组织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对组织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稳定知识型员工队伍,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降低因离职而给组织带来的损失,是人力资源管理者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笔者根据多年人力资源工作经验,从招聘、试用期考核、培训组织、内部管理、员工离职前及离职后等六大重要环节出发,总结出预防知识型员工离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利用Price的离职意图模型,对组织承诺与离职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得到企业员工组织承诺对离职行为影响的概念模型.首先应用因子分析检验了组织承诺的3种结构维度,然后用效度分析证明各部分的内在一致性,最后计算出情感承诺、继续承诺和规范承诺与离职念头和离职倾向的相关系数分别是(-843,-0.643),(-0.733,-0.572),(-0.600,-0.532),表明情感承诺对员工离职行为的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5.
基于21家星级饭店员工调查,利用SPSS分析技术和IPA分析方法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探索星级饭店员工离职倾向及其管理影响因素的相关性.研究显示:①员工离职倾向形成的管理影响因素模型包括8个测量维度,按员工评价均值由高到低依次为同事关系、工作条件、工作本身、组织支持、职业管理、个人发展、晋升制度和薪酬制度;②离职倾向在工作类型上有显著差异,员工职位越低,离职倾向越高,一线员工离职倾向明显高于二线员工;③离职倾向与职业管理、工作本身、晋升制度、工作条件、组织支持和薪酬制度等管理性因素成显著负相关关系,而与个人发展、同事关系相关性不显著,职业管理、工作本身和晋升制度是员工离职倾向形成的主导因素;④职业管理和晋升制度既是员工离职倾向形成的主导因素,也是员工感知评价较低的因素,是当前星级饭店人力资源管理中应重点强化的部分.  相似文献   

6.
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员工离职成为普遍性的社会问题.这极大地增加了企业的成本,但企业更注重核心员工的流失,忽略了新员工的离职流失情况.而这种被忽略的情况造成了企业许多不必要的成本支出,使企业人力资源工作陷入"招聘——离职——再招聘——再离职"的怪圈中.文章则通过对新员工离职流失的问题的研究来探讨如何开展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7.
员工离职原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英军 《科技资讯》2010,(16):176-176
怎样才能留住人才,使离职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使得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无后顾之忧,从而获得稳定健康的发展,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问题。本文从员工离职的概念入手分析员工离职的原因,针对员工离职的原因提出管理对策,尽可能得把员工的离职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实现企业、员工的双赢局面。  相似文献   

8.
以相关文献作为研究基础,确定知识型员工离职的相关因素,利用粗糙集理论对知识的约简能力及神经网络的分类能力,构建粗糙集—神经网络(RS-ANN)员工离职预警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于员工离职预警数据进行实例验证,该模型预警速度快,离职预警正确率高。  相似文献   

9.
张爽  崔雪  沙飞 《科技与经济》2012,25(4):76-80
近年来,员工离职行为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和探讨.将人口变量、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作为影响员工离职意向的主要因素,选取江苏5家高技术企业员工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人口变量、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与离职意向的关系进行探索性研究,并利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问卷进行数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人口变量下的员工的离职意向有显著差异,工作满意度和组织承诺对离职意向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与离职意向呈显著负相关.因此,可以从重视个体属性、改善企业与员工关系、提升工作满意度以及创造良好团队氛围等角度获得高承诺,降低员工的离职意向.  相似文献   

10.
王小荣 《科技资讯》2007,(30):168-169
近几年来国内外频频出现企业核心员工跳槽,有甚者出现集体跳槽事件,这一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欲针对核心员工离职现象,并通过对核心员工的概念、特点以及目前大多数国有企业核心员工管理现状的阐述,剖析了核心员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了解决核心员工离职问题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新生代员工离职是劳动力市场上一个亟待解决的世界性管理难题。基于我国新生代员工群体特点、职场形态、环境抗争、离职创业动机、对现实的追求等,从工作嵌入理论的视角出发系统研究本土化的新生代员工离职问题。通过研究指出离职管理的必要性,同时进一步提出解决离职管理问题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2.
新生代员工离职是劳动力市场上一个亟待解决的世界性管理难题。基于我国新生代员工群体特点、职场形态、环境抗争、离职创业动机、对现实的追求等,从工作嵌入理论的视角出发系统研究本土化的新生代员工离职问题。通过研究指出离职管理的必要性,同时进一步提出解决离职管理问题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3.
采用实证法研究了知识型员工工作态度总体水平及各维度与离职倾向的关系,并建立了关系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工作态度及其维度均与离职倾向显著负相关,且组织承诺对离职倾向的影响大于工作满意度;规范承诺、内在满意度、情感承诺、外在满意度、持续承诺依次成为影响知识型员工离职倾向的主要因素,均负相关.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3家家电制造企业的293名白领和350名蓝领员工工作参与度与组织承诺的交互作用对离职意向影响的研究,表明工作参与度和组织承诺的交互作用能够预测员工的离职意向,但是这种交互作用对白领和蓝领的离职意向的影响是不同的,不论白领还是蓝领,4种类型员工的离职意向强度与Blau & Boal模型都存在一定的分歧.  相似文献   

15.
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团队成员的主管情感承诺影响其集体离职倾向的中介模型,和组织发展氛围调节二者关系的跨层次模型,并利用组织-员工匹配数据开展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团队成员的主管情感承诺正向影响集体离职倾向;主管离职损失在二者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组织发展氛围负向调节主管情感承诺和集体离职倾向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认识集体离职的形成机制,为组织提早建立集体离职预防机制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6.
制造业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生产型员工作为企业的第一生产力,员工的高离职率成为制造业企业亟需解决的重难点.为降低制造业生产型员工的离职率,针对生产型员工特性,基于结构方程模型构建生产型员工离职倾向的工作要求-资源模型,采用随机抽样调查,抽取制造业生产型员工697名,自行编制生产型员工离职倾向量表、情绪耗竭量表、工作要求-资源问卷,对数据进行探索性分析和验证性分析.结果表明:生产型员工离职倾向的JD-R模型对离职倾向的成因具有良好的解释作用,生产型员工工作要求对离职倾向的2个维度具有正相关关系;工作资源对离职倾向、情感耗竭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且工作资源是有中介的调节变量,情绪耗竭是有调节的中介变量.企业通过提高生产型员工的薪酬水平、营造人才梯队建设氛围、提供组织支持、规划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路径、帮助员工自我心理调节是生产型员工离职倾向干预的主要措施,为生产型员工离职倾向的干预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7.
以随机抽取的320名知识型员工为样本,依据社会交换和社会认同等理论,实证研究了中国情境下辱虐管理对知识型员工离职倾向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组织认同和人格特质所起的中介和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辱虐管理与知识型员工的离职倾向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组织认同在辱虐管理对知识型员工离职倾向的影响过程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人格特质会在一定程度上调节缓冲辱虐管理对知识型员工离职倾向的影响.因此,企业应加强制度和文化建设,通过减少领导的辱虐管理,增强员工的组织认同等,避免知识型员工离职倾向的产生.  相似文献   

18.
陈柳 《科技与经济》2010,23(5):83-86
当今高科技产业竞争存在一个重要特征,即市场竞争通常是由高科技企业内部知识型员工离职创业导致的。知识型员工的离职创业行为既释放了企业家精神、促进了市场竞争,也降低了在位企业的创新动机,因此在福利上体现出两面性。相应的政策目标是应当以社会福利最大化为原则,分析知识型员工创业行为对社会福利增进和损害的2个方面,寻找到政策工具的最优切入点。  相似文献   

19.
员工集体离职问题已成为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瓶颈之一。研究发现,两个因素对民营企业员工集体离职意愿产生明显影响,一是成长机会与情感满足(包含的项目有:不关心员工、过分重视资历、培训机会少、工作无成就感);二是工作时间与回报公平(包含的项目有:工作时间长、薪酬内部不公平)。  相似文献   

20.
知识资源是企业核心能力的关键要素,关键技术员工是企业知识资源的重要载体。企业关键技术人员离职造成的企业知识流失问题,开始成为影响企业(尤其是知识密集型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问题。就此,对雇员离职和组织知识管理领域的理论研究进展分别进行评述,并指出当前雇员离职研究体系应根据关键技术员工特征及其离职对组织知识流失的影响做出相应拓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