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智 《科学》2013,(3):20
正[本刊讯]中国科学家张继稳、肖体乔等及英国科学家约克(P.York)研究了药物控释制剂内部空间结构在药物释放过程中的动态特征。结果表明,通过结合断层成像技术进行分形分析,可准确描述制剂内含药部分不规则构造形态的复杂度变化,以及定量评价其匀速释药的关键性能。此项  相似文献   

2.
中药和西药联合使用在我国非常普遍,若不合理联用有可能引发严重不良反应,特别是中、西药注射剂联用是导致临床严重不良反应的重要因素之一.中、西药注射剂序贯使用时,是否要考虑用药间隔,是否可以通过建立安全用药"时间窗"避免中西药物相互作用,从而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值得深入研究.为此,本文以临床上不良反应报道较多的药物联用组合双黄连和利巴韦林注射剂为例,提出基于"时间窗"的中西药注射剂序贯用药风险防控的新设想.研究结果表明,给实验动物同时注射上述两种注射剂,可引起由补体系统成分C5介导的类过敏反应,而二者单独使用时类过敏反应均不明显.进一步对此药物组合不同时间间隔给药方案的考察表明,在4 h以内的不同时间间隔进行序贯给药,仍会引起明显的类过敏反应;而给药间隔超过6 h后类过敏反应则较不明显.进一步基于血清代谢组学分析,也证实了双黄连和利巴韦林注射剂的安全用药"时间窗".上述研究结果提示,中、西药序贯使用所导致的药物不良反应确实存在"时间窗"现象,在"时间窗"之后间隔用药可显著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为提高中药和西药联合使用的安全用药水平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相似文献   

3.
中药现代化—多学科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阳 《世界科学》2000,(6):26-27
中药已有数千年历史,其有效性已为长期临床实践所证实,时至今日仍然是我国卫生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我国中药产业普遍存在从原料生产到成药加工工艺原始、技术规范落后、有效性和安全性缺乏可靠科学依据等弱点,无法得到世界植物药市场的承认。而近30年来周边国家特别是日本的制药企业在严格质量控制和先进制剂工艺指导下生产的现代中药复方药物已有上百种,在世界传统药市场上占据了极大的份额,这些“洋中药”同样也对我国的传统中药制品产生了极大冲击。这一现状引起了国家高层决策机构的高度重视,lop年12月国务院在“关于卫…  相似文献   

4.
李俊主 《科学之友》2009,(11):84-84
茯苓入药,源远流长,历代医药学家早将其列为国粹中药的"八大王"之一,称其具有健脾利水、宁心安神等多种功能,主治脾虚泄泻、失眠健忘、心神不宁、烦躁易怒、小便不利、少食遗梦、水肿白浊等病症,是民间养生极为推崇的"大补之药",性补而不峻,利而不猛,既能扶正,又可祛邪。茯苓入馔也历史悠久,如《图经本草》载"茯苓酥",《吴氏中馈录》叙"茯苓五香糕",《外科正宗》记"八珍茯苓糕",《老佛爷(慈禧)用药底档》有"茯苓夹饼"等。此外,还有许多茯苓养生粥方被收藏于古代医籍而流传至今,现收集数方于后,供读者试用。  相似文献   

5.
黄伟军 《科学通报》1993,38(16):1510-1510
天然胰岛素在酸性溶液中是一种短时效制剂,直接用于糖尿病患者需一天注射几次。因此,寻求长效制剂从一开始就是胰岛素临床应用提出的实际课题。经过相当时间的探索,已有一些长效制剂成功地用于临床。但目前广泛使用的长效胰岛素大多是通过引入外源蛋白和有机化合物(如鱼精蛋白胰岛素),或改变胰岛素的物理状态(如结晶Zn-胰岛素)来产生长效效应。由于含有外源因素,这类制剂在实际应用中有明显的缺点,如产生免疫反应、过敏反应、毒性等。蛋白质工程的出现,促使研究者努力通过胰岛分子本身的改造去寻求新型长效制剂,其主要特点是通过分子内在因素制导产生长效性,而无需外源物。为此目的,我们从1987  相似文献   

6.
医药学的未垦地——试论西药的中药特性和功效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药是具有中药的特性如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归经等,并以中医药术语表示其功效,从而能按中医药学理论体系来使用的药物;西药则是以物理学、化学的指标来表示其特性,并以生理、生化、病理等指标表示其功效,从而能按西医药学理论体系来使用的  相似文献   

7.
活血化瘀中药与抗血小板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血小板药物的临床应用是心脑血管疾病治疗领域的里程碑,但是随着应用时间的延长及"双重"甚至"三重"抗血小板药物的联用,其不良反应如抗血小板药物抵抗或出血风险的发生率大增,因此寻找新的安全有效的抗血小板药物或改善抗血小板药物抵抗的方法,成为目前心脑血管疾病防治领域的国际性关注点.活血化瘀中药具有明确的抗血小板及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从传统活血化瘀中药中筛选出高效、低副作用的抗血小板药物近年来引起国内外学者的极大关注.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活血化瘀中药抗血小板治疗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评述.  相似文献   

8.
生活小窍门     
各类药的最佳服用时间一、助消化药适宜饭前10分钟服用。二、抗生素类药该类药排泄较快,为了在血液中保持一定的浓度,应每隔6小时服药一次。三、滋补类药如人参蜂王浆、蜂乳等,适宜  相似文献   

9.
【补膏】又称膏方,是将药物浓浓地煎汤,再加入阿胶、鹿角胶、龟板胶等胶质药物,共同煎熬成膏状,可加入冰糖或饴糖等调味。服用时,取一汤匙补膏,放在杯中以开水冲服,十分方便。【药酒】即将药物浸酒,使药物的有效成分溶解于酒中,服用后可借助酒的药力,促进药物疗效最大程度地发挥,并可按不同的中药配方,制成各种药酒来治疗不同的病症。鉴于药性本热,走而不守,既有调和气血、贯通脉络之功,又有壮阳除寒、祛湿散风之效,一般适用于能够饮酒、体质偏于虚寒者。【药膳】药膳是中药与食物组合后,通过烹调加工而成的美味佳肴,它具有强身延年、防治疾…  相似文献   

10.
关于碱基、核苷和核苷酸与不同金属离子或其他化合物的络合反应已有不少报道.这些络合反应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碱基与重金属离子如Hg~(2+)、Ag~+的络合反应;第二类是核苷、核苷酸和RNA 与硼酸离子或有机硼酸的络合反应;第三类络合反应是5′核苷酸与某些金属离子如Cu~(2+)、Co~(2+)和Zn~(2+)等的络合反应.本文报道5′核糖核苷酸与硫酸铝钾的络合沉淀反应.此络合反应发生在  相似文献   

11.
姚玉峰 《世界科学》2014,(12):14-14
<正>抗菌药物在临床治疗的大量应用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也带来诸多问题:如不良反应,药源性疾病,甚至死亡;患者的住院时间延长,医药费用增加;人体正常菌群平衡遭到破坏;最为严重的问题是耐药菌株的传播扩散,很多类型的感染已经面临无药可治的处境。以结核病为例,目前全球每年近200万人死于结核病,结核菌耐药率逐年  相似文献   

12.
吕斌 《科学之友》2005,(11):71-71
如果想自己在家煲一锅靓汤,让家人共享口福与快乐,还要注意以下事项。选料:中药选材时最好选择经民间认定的无任何副作用的人参、当归、枸杞、黄芪、山药、百合及莲子等。另外,可根据个人身体状况选择温和的汤料。如身体火气旺盛,可选择如绿豆、海带、冬瓜、莲子等清火、滋润类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复方中药制剂对感染蛋雏鸡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影响,将蛋雏鸡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攻毒对照组、复方中药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西药治疗组)。分别于给药后3、6、9、14、19d采样处理,测定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的变化。结果显示,攻毒对照组三者含量高于空白对照组。IgG、IgM含量在给药后3、6、9、14d各治疗组与攻毒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IgA含量各治疗组都高于攻毒对照组。表明复方中药煎剂可显著提高感染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蛋雏鸡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含量。  相似文献   

14.
《科学24小时》2009,(7):F0004-F0004
杭州民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是在杭州民生药业集团公司(杭州民生药厂)基础上进行整体改制后组建的有限责任公司,是国家大型骨干制药工业企业,为全国医药50强之一。公司以原料药为基础、制剂药为重点,开发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产品,常年生产多种医药原料和四大类药物制剂,即抗心血管类、抗肿瘤类、消化道类、多维元素类。  相似文献   

15.
从药物研发的宏观历史和客观规律入手,通过剖析经典案例,阐释了传统药和现代药之间的转化关联,并解构了现代药品研发体系中“有效性、安全性和质量”三项核心要求建立的内在逻辑.就中药新药研发而言,目前分为按照传统药或按照现代药两种模式.作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国内外药品监管从业经历,从国际化视角分析了中药新药在两种研发框架中各自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讨论了其未来的研究重点和转型趋势.  相似文献   

16.
随着纳米技术的飞速发展,纳米材料因其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能在生物医学领域表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已被广泛应用于药物/基因传递、疾病诊断、以及组织工程修复等,尤其在纳米抗癌制剂的研究中占有独特的地位.其中,介孔硅纳米粒子(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MSN)因其独特的优良性能,如合成方法简单易行、重复性好、纳米粒子尺寸及介孔孔径均一可调、比表面积高、孔体积大、表面易进行功能化修饰、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能够有效负载诊疗制剂,而被广泛应用于构建药物控制释放系统.这种以介孔硅纳米粒子为基底构建的多功能智能响应载体系统能够有效运载抗肿瘤药物,其能够在到达病变部位以前保持"零释放"性能,而在进一步靶向功能基介导下特异性达到肿瘤部位或细胞后,在特异性刺激信号作用下响应性释放药物.这种将抗癌药物特异性传递至靶位点的方式,能够极大程度地发挥药物治疗效果,有效降低抗癌药物毒副作用,提高药物利用率,从而为高效抗肿瘤治疗提供保障.本文综述了刺激响应型介孔硅纳米粒子在抗癌纳米医学中的系列应用,着重介绍用于智能药物释放和肿瘤靶向治疗的介孔硅纳米粒子的多种功能化构建策略.  相似文献   

17.
药物的导向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物的导向定位是近代药剂学的主攻方向之一。药物经过物理化学方法处理后,制成某种剂型,给药之后,在体内能明显地集中在预定的靶组织,这种手段称为药物的导向定位化。所制成的剂型称为导向定位制剂。药物导向定位的意义在于增强药物对靶组织  相似文献   

18.
晓草 《科学之友》2002,(4):31-31
在人的一生中,有时被病菌缠住不放,生病是免不了的,这时就得找医生。医生治疗常见疾病的方法,不外服药、打针和滴注。打针要受皮肉之苦,滴注的胀痛也不好受。服药要好一些,只要硬着头皮吞下就行,但还有“良药苦口”之说。据医学研究,苦口并不是什么大问题,要命的是药物引起的毒性和过敏反应。资料显示,每年因药物反应丧命的患者,全世界加起来有成千上万。即使不产生药物反应的人,服下的药到了胃肠,也会被消化液破坏大半,真正抵达病灶的只是一小部分。有些地方如大脑、肺叶等药力还很难达到,因为脑中的毛细血管会组成血脑屏障,阻挡药物进入,肺小泡等末端器官,也  相似文献   

19.
《科学通报》2021,66(18):2245-2260
随温度升高发生溶胶-凝胶转变的热致水凝胶是一类重要的可注射的生物医用材料.当其相转变温度处于或高于室温而低于体温时,该类材料可在室温或低温下负载药物或细胞,并在注射入人体后原位形成凝胶,成为药物持续释放的储库或细胞生长的支架.目前,常见的热致凝胶化的聚合物包括聚乙二醇(PEG)/聚多肽嵌段共聚物、聚有机磷腈,以及PEG/聚酯嵌段共聚物等.本综述侧重于复旦大学生物医用材料课题组在PEG/聚酯类可注射性热致水凝胶方面的研究进展,并结合国内外其他课题组的相关研究,介绍了此类材料性能的调控规律、凝胶化机理,以及潜在的医学应用.  相似文献   

20.
正抗体药物的成功应用大大延长了很多乳腺癌女性患者的生命。将一种药物描述成为革命性的、改变性的或一个本垒打,这些词汇通常是用作新闻稿或报告给投资者的。但是肿瘤学家却更愿意用这样的语言来描述两种药物:这是两种可以为一些乳腺癌患者提供治疗而不仅仅是安慰的药物。这两种药物分别是曲妥珠单抗(赫赛汀)和帕妥珠单抗(Perjeta)。这两个免疫抗体制剂都靶向作用于信号蛋白HER2上,HER2是在20%~25%的乳腺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