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的一部重要经典。是孔子弟子及后人记述孔子言行的语录体著作。全书约编定于战国初期,共有二十篇,每篇各有若干章。我们将选取《论语》中的部分章节,在本栏目内分几期刊登,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对古代朝鲜女性汉诗中“酒”的意象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认为在古代朝鲜女性社会生活中,酒是社会交往的工具,是抒发情感的媒介,是获得精神自由的途径;饮酒赋诗是女性参与社会政治的手段。  相似文献   

3.
朝鲜诗家南龙翼不仅编辑了朝鲜汉诗诗歌总集《箕雅》,更运用他的选诗标准,在《壶谷诗评》中对李杜优劣进行了审美观照,并对朝鲜唐诗学起到了桥梁作用,更提出了79格的诗歌风格理论,不仅揭示出朝鲜古典诗学理论的民族特色,更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4.
马一浮先生学识渊博、思想博大精深。他一生以阐释、宏扬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为己任。其主要著述如《论语大义》、《孝经大义》、《观象卮言》、《洪范约义》、《诗教绪论》、《礼教绪论》等,皆为阐释宏扬六经和论语孝经之作,而这些经典是马一浮所指的经部典籍中属于宗经论的经典(其余为释经论部分)。他所著《泰和会语》的主要内容,亦以论证和确立六艺在古代典籍中的至高地位为宗极。由于马一浮对儒学的贡献,被誉为“一代儒宗”,并被归入现代新儒学家之列。同时他又有不同于一般所讲的现代新儒学家的共同特征的地方。一  相似文献   

5.
周璠 《科技咨询导报》2010,(14):256-256
《论语》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精髓。学习并领悟《论语》的精华,对弘扬民族文化和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都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方婧 《科技信息》2010,(28):194-195
《论语》是儒家思想的经典之作,中华文化的经典,具有丰富的智慧性和哲理性,同时也是进行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开设《论语》课程能培养和培育当代理工科大学生的"君子人格"和"仁爱道德"。教学内容上应该更注重文化层次的讲授。  相似文献   

7.
优秀传统文化应该作为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文章通过对《论语》这部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与大学生素质教育关联的分析 ,指出《论语》等凝聚中华民族文化精华的作品 ,至今仍然有其重要价值 .大学生素质教育中要充分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倡导大学生阅读优秀文化经典 ,是增强民族自豪感 ,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良好途径 ,也是我们培养2 1世纪人才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林语堂在《论语》翻译过程中努力实现原文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三者之间的"视域"融合,将古代经典介绍给西方读者。指出:翻译活动中译者处于积极的主体地位,在注重原著作者的同时也应关照读者,以达到预期的翻译目的。  相似文献   

9.
姬岳江 《科技信息》2012,(28):151-152
本文将总结《论语》中孔子的教育原则,比较和探讨理雅各(James Legge)、韦利(Arthur Waley)、刘殿爵(D.C.Lau)和林戊荪所译的《论语》中教育原则经典句子的英译,探索《论语》英译之道。  相似文献   

10.
汉诗作为与唐人交往的重要手段,是衡量古代东亚国家国际化程度和文化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在古代东亚文化圈中具有特殊的文化功能。El本汉诗起源于七世纪中期,通过吟咏汉诗,中日文人们能够进行一种超越时空界限的抽象的意境交流,展示出东亚文人的文化共性。.  相似文献   

11.
《论语》是我国古代思想史、文化史、教育史上一部影响卓著的儒家典籍,它记载了孔子及其部分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思想学说的精华。本文结合《说文解字》、《马氏文通》、《汉语史稿》对《论语》中第一人称代词"吾"、"我"的用法作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卢川 《科技信息》2007,16(8):99-100
《论语》是儒家学说的经典,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思想体系。《论语》蕴藏了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原则、方法等方面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观点,对现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启迪与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钱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出版的著作《论语新解》,旨取通俗,以务明《论语》本义为主,求其为一部人人可读之注,指出了一条有别于学术探讨的读书道路。他的经典普及工作不仅是对《论语》的毕力钻研,也流露出对文化传承和民族复兴的殷殷期待。  相似文献   

14.
儒家忠恕之道的当代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忠恕是儒家道德学说中重要的理论命题。有《论语》之忠恕,有《中庸》之忠恕。宋代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家大大发展了忠恕学说。忠恕之道既有丰富的古代实践,在当代社会也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上古经典名著《论语》一书的"按断复句"共有224个,这大量的数字表明,按断复句作为复句的一个种类,在上古汉语中是一种普遍的语法现象。按断复句在《论语》中大量存在,是有特定的语言环境的。《论语》中按断复句有六项内在规律:判断句作断语;叙述句作断语;描写句作断语;反问句作断语;感叹句作断语;复句作断语。  相似文献   

16.
《论语》是表达儒家思想的经典著作,前人对《论语》词汇的研究已有很多,但是关于《论语》的表情词,目前研究的不多。情绪词是指那些可以将人的情绪表现在脸色、面容上的词,比如喜、怒、哀、乐等词。本文选取《论语》中主要的、基本的情绪,根据它们在《论语》中出现的词义,对它们进行定量统计和分类,并对它们的词性进行分析,对研究《论语》词汇、窥视古今情绪的面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由于加入WTO的影响,中国企业的发展早前一直侧重于借鉴国外的管理思想,以致出现许多"水土不服"的状况,问题接踵而来。《论语》是我国古代的一部重要哲学巨作,本着弘扬中华传统儒家文化,促进中国式管理理论完善的目的,该文试图探索《论语》中的管理思想,达到无为而治的状态。  相似文献   

18.
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是当代影响最为深广的《论语》注本,注释简明扼要而不乏考证,翻译直白明确而不乏灵活,给初学者带来很大的便利,对《论语》和儒家文化在当代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但孔子的时代距今已2500余年,因而历代对《论语》中词语的解释时有见仁见智之处。就《论语·学而》中的"贤贤易色"、《论语·为政》中的"父母唯其疾之忧"的阐释,拟与《论语译注》进行商榷。  相似文献   

19.
儒家经典《论语》中“问仁”的内容是研究儒家对人本体修养的重要资料。在当今商品社会现代人格需重构的时代,儒学中仍有可供批判吸收的精华。  相似文献   

20.
在古代亚洲的汉文化圈里,中国文化长期占据辐射中心的位置,而朝鲜是受中国文化影响最深的一个国家。文章从辐射视角切入,以《游仙窟》《仙女红袋》为中心,从故事情节、思想内容、文体特征等方面探讨中国文学对朝鲜文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