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具备医疗急救专业技能的个人在院前医疗急救人员到达前,对危、急、重症患者实施紧急现场救护,研究如何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急救人员的调度效率。通过第一目击者急救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将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资格证书的急救员的信息进行统一管理,动态更新,用信息手段联通第一目击者、急救员和急救中心和医院,让急救员在救护车到达之前赶到现场对病人进行救助,让急救保障网络更高效的运行。第一目击者急救管理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对社会上的急救资源进行有效利用,让患者在120救护车到达之前调度附近的急救员对患者进行救治,提高患者急救成功率。通过发动多方力量,提高社会上急救员的数量,才能使第一目击者急救管理信息管理系统真正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
心肺复苏法(CPR)是触电急救培训的一项核心内容.由于CPR救护具有不同的特点和操作标准,以及救护者在培训教学中没有掌握规范的急救动作等原因,极易引发CPR按压造成的骨折等二次伤害.培训教学中,通过运用示范—模仿—指导—熟练—评定教学、互动式教学等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指导学员在救护中要注意患者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救,并引进推广新技术、新手段,以提高培训教学质量和施救效果.  相似文献   

3.
观察院前院内一体化急救护理在急诊救治中的应用效果。选取本院急诊科实施常规急救护理时收治的危重症患者96例作为对照组,选取本院急诊科实施院前院内一体化急救护理后收治的危重症患者98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救治相关时间、救治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观察组院前急救时间、急诊科救治时间均较对照组少(P0.05),救治有效率92.86%较对照组的76.04%高(P0.05),护理满意度94.90%较对照组的78.13%高(P0.05)。在急诊救治中应用院前院内一体化急救护理,可有效缩短急救时间,明显提高急救有效率,并能够大大提升患者或家属对急救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从应急救灾的视角研究上海市医疗设施空间布局特点和存在问题,对其应急救灾能力进行探讨.选取2008年医疗设施空间分布数据,从院前和院内急救两个阶段作应急医疗救灾能力分析.结果表明:上海市院前急救设施数量严重不足;院内急救设施数量虽然较大,但空间分布不均衡;某些特殊地区的应急救灾医疗设施不足,自身应急救灾能力薄弱.应加强急救网络建设,增加救护站点,采用“立体”急救交通方式,增强特殊地区的应急救灾能力.  相似文献   

5.
余儒一  林梅 《科技资讯》2014,(12):215-215
院前急救是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急诊医学中最为薄弱部分。院前急救的成功率不仅取决于院前的医疗救护水平,还与公众的自我保护意识、自救与互救能力密切相关,本文在阅读文献的基础上,对社区呼吸衰竭,心力衰竭、急性中毒常见疾病提出相应的急救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急性脑血管患者院前急诊急救护理方法以及体会。方法选取本院自2011年4月~2014年4月间收治的56例急性脑血管患者,对其采用资料回顾性分析,研究院前急救措施以及效果,总结急救护理体会。结果经过该院针对56例脑血管急诊患者的急救护理,其中院前死亡1例,8例因中途转运中病情恶化转院治疗,47例患者院前急救之后病情逐渐恢复稳定。结论院前急救治疗需分秒必争,加快院前转运速度,做好转运护理措施对于急性脑血管患者的病情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社区公众灾害救护知识的调查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社区公众对灾害救护知识的认识情况,为提高公众对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提供有益的参考.方法:自设问卷随机抽取300名社区居民,采取现场发放、现场填写、现场收回的方式,调查分析社区公众对灾害救护知识的认知和需求.结果:多数公众对灾害急救有一定了解,对救护知识学习的作用给予肯定,并期望能够学习正确的灾害救护知识和相关救护技能.结论:普及社区公众的灾害救护知识,提高公众对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对于减少残废率、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需要进一步加强认知建设.  相似文献   

8.
警务救护与院前急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急救工作应当走急救专业队伍建设和群众急救普及训练两条路。院前急救的社会事号是急救工作的重要力量。警务救护不仅是警务工作和警务革命的需要,而且在院前急救的社会力量中,警务救护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开展警务救护工作,不仅是公安机关的事,还需要社会各界的理解、支持和帮助。进行警务救护培训,开展警务救护工作,利国、利民、利警,有助干我国急救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楚雄地区交通事故伤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楚雄州急救中心1999年-2003年院前救治的1204例交通事故伤病例。结果:伤员中主要是乘车者,青壮年占71%,男性多于女性,多发伤占总数的52%。结论:交通管理和急救医疗网络应进一步完善,提高对交通事故伤员的院前治疗和急救医疗水平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非医学院校开展急救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实现了非医学院校大学生急救知识的普及和推广,进一步将此类培训推广到社区和社会的各阶层,从而提高了普通民众的急救能力和整个社会的应急救护处理能力.方法:从重庆邮电大学2009级、2010级、2011级随机选取118名大学生,进行为期近2个月的应急救护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培训,再对其培训前后应急救护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掌握程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非医学院校大学生急救基本知识及实践技能缺乏,通过培训心肺复苏、出血救治、毒蛇咬伤处理、呼吸困难急救、骨折关节脱位、溺水救治、烧伤烫伤现场即时处理等项目,再与培训前分析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非医学院校大学生中开展应急救护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操作培训,其效果明显,满意度为100%;在高校开展此类培训,可以充分利用高校的资源优势,具有投入成本少,可操作性强等优点;此类培训完全可以在全国高校大学生中推广和普及.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提高脑出血患者急诊手术的麻醉技术,减少与麻醉相关的并发症发生.方法:在15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急诊手术中,采用快速静脉诱导气管内插管,用异丙酚微量泵静注复合全麻;甘露醇等降低颅内压;乌拉地尔控制高血压.结果:150例患者术中术后状态平稳,无麻醉并发症.结论:采用快速静脉诱导气管内插管,用异丙酚微量泵静注复合全麻;甘露醇等降低颅内压;乌拉地尔控制高血压能够较好的满足麻醉要求,提高围手术期安全.  相似文献   

12.
突发事件发生后,选择最优应急救援物资配送路径提高物资配送的效率和效果,是应急决策者面临的主要问题。以最小化最晚车辆服务结束时间来提高物资配送的效率,以最小化需求未满足率来保证配送公平性,从而达到良好的配送效果。在配送中心唯一的情况下,考虑道路对车型限制、道路阻断修复和道路可靠性对路径的影响,建立多目标应急救援物资配送路径优化模型。设计优先邻点交叉算子来改进基于非支配解排序的遗传算法,提高了局部搜索能力和收敛速度,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算法和模型的有效性,为决策者选择合适的车辆配送路径提供辅助决策作用。  相似文献   

13.
闫森  齐金平  张儒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2,22(28):12598-12604
为了在地震发生时提高应急物资配送效率, 降低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将道路受损作为影响应急物资配送的重要因素。以多应急物资种类、多配送中心为背景,考虑应急物资配送时间窗约束,建立总时间和总成本最小的双目标模型。结合模型的特点,设计了遗传算法与模拟退火算法相结合的混合算法,算例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快的收敛速度和求解结果。进一步对比考虑道路受损和不考虑道路受损的情况,结果表明:考虑道路受损在配送总时间、总费用和产生惩罚成本的时间都有所降低,进一步验证了模型的优越性。可见该模型和算法可以有效地解决考虑道路受损的应急物资配送路径优化问题,提高应急物流效率,减少地震带来的损失。  相似文献   

14.
目的讨论危重新生儿院前转运网络的意义。方法建立以我院新生儿监护中心(NICU)为网络中心,以郴州市及周边地区共41家基层医院为成员单位的区域性危重新生儿院前转运网络系统,对危重新生儿进行转运,对转运新生儿例数、病种分布、愈后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年来转运1003例新生儿,转运新生儿逐年增加(P〈0.05),转运后放弃63例,死亡70例,死亡率逐年降低(P〈0.05)。300例转运新生儿进行了转运前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其中非危重组68例,无死亡;危重组182例,死亡10例,死亡率5.49%;极危重组50例,死亡8例,死亡率16%。评分病情越重,病死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立完善的院前转运网络系统,掌握转运指征和及时转运,对保证危重新生儿转运救治成功率,提高其日后的生存质量优化本地区人口结构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针对线控转向汽车在紧急转向时,按理想转向传动比控制得到的横摆角速度动态响应慢、超调量大、稳定时间长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驾驶员转向意图辨识的横摆角速度反馈控制方法.该方法在正常转向时,车辆按照理想转向传动比控制;在紧急转向时,在理想转向传动比控制基础上,叠加横摆角速度反馈控制.车辆紧急转向引入驾驶员转向意图辨识环节,以判定何时叠加横摆角速度反馈控制.转向意图辨识利用多维高斯隐马尔可夫模型建模,通过离线训练参数、在线辨识识别的方式实现.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降低线控汽车瞬态转向响应的超调量、减少稳定时间.  相似文献   

16.
以提高平衡重式叉车满载紧急转向工况下的横向稳定性为目标,结合叉车动力学特性,采用ADAMS软件建立某型3T平衡重式叉车整车横向动力学模型. 设计一种基于模型预测算法的主动后轮转向控制器,实现叉车的主动后轮转向控制;然后,基于ADAMS与MATLAB/Simulink进行联合仿真计算,并根据标准EN 16203:2014进行实车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主动后轮转向控制策略系统反应迅速,能有效降低叉车急转工况下的横摆角速度和侧倾角,大大提高叉车的横向稳定性;叉车满载急转过程安全稳定,横向稳定性动力学参数横向加速度和横摆角速度的最大值分别降低16.47%和25%.  相似文献   

17.
合理利用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事件案例对突发事件下辅助制定应急决策具有重大意义.目前,中国轨道交通运营商存储了大量的安全事件案例,但大多以自由化或半自由化文本的形式存储在数据库中,使用率较低.为提高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事件案例的使用效率,提出了基于规则的信息抽取方法,将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事件案例的自由文本转化为用共性知识元表示的结构化数据.通过指标计算,所提出的方法可以以较高的准确率和召回率对安全事件要素进行抽取,可为突发事故时的应急决策制定提供高效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8.
随着高等教育普及率的提高,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脆弱性不断暴露,提高高校应急管理能力迫在眉睫.此研究将安全韧性管理理论与高校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紧密结合,依据突发事件链理论,构建了以高校突发事件、高校承灾体与安全韧性管理理论为三要素的高校应急韧性管理模型.韧性管理概念下的高校应急管理突破常规,为高校防灾减灾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目前道路交通事故频发,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胁。该文针对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特征及紧急救援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对道路交通事故紧急救援的对策进行探讨,帮助降低事故所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