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墨子与伊尹都是出自伏牛山区的圣人,墨子受伊尹"所染",吸纳了伊尹德政观,墨子思想中的伊尹德政观,对当今我国建立和谐社会和推进和谐世界建设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墨子的节用思想及其对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启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节用是墨子的重要思想之一,主要包括节用、节葬和非乐等三个方面的内容,它具有合理性和狭隘性的两重性。墨子的节用思想对当前建设节约型社会有重大的启迪意义:它要求我们在全社会形成节约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前提和基础的共识;政府及其官员应当自觉成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主体;扬弃墨子的节约观,形成与当前国情相适应的新型节约观。  相似文献   

3.
墨子有着丰富的哲学伦理思想,尤其是墨子关于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观,与今天我们努力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非常现实的契合性。从“兼相爱、交相利”的复合价值观、“义利合一”的功利观、“节用”的可持续消费观、以农业为基础的经济观、“志功统一”的道德评价观和“尚贤使能”的人才观六个方面对墨子的和谐观加以解析,探讨墨子和谐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契合,对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4.
老子"不尚贤"的人才思想与墨子的"尚贤"观相比,其实质上是一致的,比起墨子,老子的思维显示了更高的道德水准,更加具有哲学思维的深度与智慧。其中所蕴含的辩证法思想与自然、无为、不争等美德,对于当代建设与完善科学合理的人才制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启示意义,值得我们在社会实践中借鉴。  相似文献   

5.
对人与自然万物关系的书写,在中国文学传统中常为主流之一,当代作家贾平凹的创作也颇多此类叙述。新世纪初,贾平凹的长篇小说《怀念狼》以富有魔幻色彩的笔墨,以谱写人和狼在历史与现实之间缠斗的乡土悲歌形式而重返商洛山乡。通过对"以实写虚""以物观物"等民族叙事传统的化用,在人狼相生相克的图景中反思"天人合一"思想的应然性、合法性、不确定性,赋予了现代发展面向生态书写的丰富性、审美性和民族性,从而对全球化语境下如何建构中国乡土的生态文明提出了基于乡土历史与实践的忧思和启示。  相似文献   

6.
由于目前对徽州古村落生态设计思想溯源没有系统梳理,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生态设计思想的挖掘与利用。在对徽州古村落案例及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从生态文化观、生态设计观和生态造物观3个方面论述了徽州古村落的生态设计思想源头。结果表明:徽州古村落的生态文化观受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追求阴阳平衡、天人合一、人与人及自然和谐;生态设计观受当地资源和环境的影响,在设计上采取因地制宜、因材施用;生态造物观受传统造物观和实践经验的影响,体现绿色、环保、节约资源,并逐渐程序化、规范化、有效化。徽州古村落生态设计思想将为本土生态设计理论体系的架构、地域现实生态问题的解决、城市规划、美好乡村建设等方面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全球化要求有一个真正的全球式的关怀——普遍平等之爱,墨子的"兼相爱"伦理思想为最终实现全球的公平、正义、富裕和幸福提供了思想资源。本文首先论述了墨子伦理思想的核心——"兼相爱,交相利",然后分别介绍了其国际政治、国际经济和国际交流方面的伦理思想,最后阐述了全球化为墨子国际伦理的实现提供了坚实的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8.
墨子认为,宇宙是由物质构成的,物是外延最大的概念,包含宇宙中的所有物质,其内涵指实际存在的东西.宇宙有的地方被物质充盈,有的地方不被物质充盈,宇宙是有与无的统一.时间和空间是一切物质存在的根本特征和基本形式.墨子通过(物体)运动研究时间、空间,并给出了准确的定义,从而阐明了时空"有穷无穷"等思想.墨子的运动观很富辩证精神,他相继提出运动和静止与时间、空间的关系.墨子的宇宙图象是空间、时间、物质、运动有穷又无穷,在无穷的宇宙中充满了无限的物质,物质运动不止.  相似文献   

9.
朱雯 《枣庄师专学报》2008,25(4):127-128
“非乐”是墨子思想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墨子以逻辑的思维提出非乐的观点,是直面现实和出于对当时社会矛盾的深刻认识,对民众疾苦的深切关注,是对“本固邦宁”的殷切希望而提出的正确音乐观,它闪耀着民本主义的光芒。墨子当时的“非乐”和我们今天的“倡乐”,都是从实际情况出发而得出的正确观点。我们肯定墨子在当时历史背景下的“非乐”思想,并不是否定音乐,相反,在我国目前的社会条件下,从提高和普及两个方面应该大力提倡“为乐”。  相似文献   

10.
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有共性,更有其特殊性。将民族院校"四个认同""五观"教育融入到民族院校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之中,才能有效地对大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在明确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内涵与特性基础上,确立"四个认同""五观"教育视域下的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原则,并努力加以实施,力求使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新进展和新突破。  相似文献   

11.
目前,研究《墨经》中的语言逻辑,尤其是语用学,有一定的现实价值。《墨经》中的语用学主要考虑语境对语义的影响,研究语境如时空、可能性、认知关系等对语性结构、语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它的“天人合一”观念由来已久,至今绵延不断,并且不断演进、重构和发展。进入21世纪以后,“地球村”的生态环境发生问题。中国乃至广东都面临着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从儒家思想中寻找生态伦理的本土资源,不仅具有历史借鉴作用,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保罗·泰勒的生态伦理思想的核心是尊重自然。从尊重自然出发,泰勒提出四个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原则:不伤害原则、不干涉原则、忠诚原则及补偿正义原则。这种把人之外的自然纳入到伦理关怀之中的思想契合了现代生态高速公路建设既要关注经济效益又要关注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要求,以及最小破坏和最大恢复原则,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在其《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从哲学角度揭示了人的异化和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在私有财产的运动中肯定了人性的回归与人的解放的积极意义。因此,从现代性视域重新审视马克思早年的《手稿》,人的解放与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息息相关,人的解放是人的异化的克服、人与自然的统一以及共产主义的真正实现。并且马克思进一步把这些命题看作现实的运动,认为它们是从现实运动本身产生出来的,特别是从私有财产的积极的现实运动过程产生出来的。《手稿》中这种财产、人性与现实的联系,对于我们今天关注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具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社会思潮是反映特定环境中人们的某种利益或要求并对社会生活有广泛影响的思想趋势或倾向。评价活动属于认识活动,是主体对于主客体之间价值关系的认识活动。权威评价活动和民众评价活动是社会评价活动的两种基本形式,社会思潮本质上是民众评价活动的一种现实形式。社会思潮带有自发性和盲目性,必须正确引导。  相似文献   

16.
对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历史回顾,从“天人合一”和谐思想与“主客二分”思维方式对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哲学反思,指出只有“天人合一”与“主客二分”思维模式互补,才能找到解决生态环境危机的出路。  相似文献   

17.
先秦儒家的孝道思想及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孝道被先秦儒家视为“诸德之首”,是先秦儒家人文伦理的基石。本文在阐述先秦儒家孝道思想的主要内容基础上,分析了其所包含的积极成分,它对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都将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生态美学是在对"人"的现代性进行反思的背景下出现的,但是它的整体思维模式、生态中心主义的哲学美学原则潜在地放逐了"人",将人摆放在一个飘忽不定的位置,人始终处于通过实践来自我确认与对生态平衡的体认和保护的二重矛盾的张力之中.然而,生态美学学科的建立,其"人"的确立是至关重要的,生态美学必须具有相应的人文价值立场.  相似文献   

19.
因地制宜构建符合现代性特征的产业体系,是我国探索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途径之一.作为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实施的关键区域,重庆要在“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战略框架下实现地区经济的绿色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超越“行政区划界线”,统筹重庆全域空间进行协同规划布局,探索构建以“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为重点的全域现代生态产业体系.在阐述全域现代生态产业体系现实背景和内涵构成的基础上,提出以重点塑造十大现代生态产业空间为导向的现实路径,以及涵盖战略理念、考核制度、土地要素、财税政策和生态补偿等内容的八大支撑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