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选择合适品种 根据不同土壤,不同作物对养分需求的特点进行选择。复合肥料的氮、磷、钾等养分比例要与作物、土壤要求相适应。国内多数土壤首先是缺氮,其次缺磷,再缺钾。一般大田作物选用氮磷复合肥料;豆科作物可以选用磷钾复合肥料;小麦、水稻、谷子等密植作物,适宜用粉状复合肥;稀植中耕作物,如玉米应选用颗粒状复合肥;蔬菜,尤其是果菜和根菜类及果树等经济作物需钾较多,应选用含钾较高、低氮的氮磷钾复合肥,不仅增产而且有利于改善作物品质。  相似文献   

2.
YN-V型土壤养分速测仪电路设计河南农业大学潘建斌,孙玉峰,金伟土壤养分的测定是指导科学种田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测量土壤中氮、磷、钾的含量,再根据不同作物的需肥规律,计算施肥量,就可做到科学施肥,减少浪费和污染,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若利用常规的化学...  相似文献   

3.
《河南科技》2007,(4):44
一、叶面肥分为哪几类? 叶面肥有1000多种,按成分不同一般分为四类:1.单一型.营养成分极少.2.复合型.多以几种微量元素为主,辅以少量氮、磷、钾,对作物的缺素症有一定的作用.3.氨基酸型.以氨基酸为主,辅以少量微量元素.4.全营养型.氮、磷、钾总量高达42%以上,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腐殖酸等有机成分.宇航叶面肥就是全营养型,养分含量高,是能代替追肥的叶面肥.  相似文献   

4.
在农业生产中,如果能做到合理施肥,则可以使农作物达到既优质、高产,又能降低成本。现将有关判断农作物缺氮、磷、钾肥的经验介绍给大家。1.如何判断作物缺氮。作物缺氮时,其生理活动减弱,新陈代谢作用不强,生长缓慢,表现为新梢细、短,叶小直立,叶色灰绿,叶柄、叶脉和皮层变红;花少果小,果实早熟,易脱落;细根多,大根少,新根发黄。例如,大豆在生育期缺氮时,从下部叶片开始,叶色变浅,呈淡绿色,以后逐渐变黄枯干,有时叶面出现青铜色斑纹。严重时,植株生长停止,叶片逐渐脱落。2.如何判断作物缺磷。磷在作物生长初期表现…  相似文献   

5.
<正> 配方施肥是综合运用现代农业科技成果,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与肥料效应,在有机肥为基础的条件下,产前提出(?),磷、钾或微肥的适宜用量和比例,以及相应的施肥技术。配方施肥的内容,包含配方和施肥两个程序,“配方”的核心是根据土壤、作物状况,产前定肥、定量。目标产量确定后,按产量要求,估算作物需要吸收多少氮、磷、钾,根据土壤养分的测试值计算土壤供应情况,以确定氮、磷、钾肥料的适宜用量。如土壤缺少某一种微量元素或作物对某种微量元素反  相似文献   

6.
吉林省精准农业核心技术示范区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地统计分析模块分析吉林省精准农业核心技术示范区的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特征,探讨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采样区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均为中等空间相关性;土壤速效磷变程最大,有机质变程最小;速效磷和有机质为中等变异,碱解氮和速效钾为弱变异性.  相似文献   

7.
1.冬小麦的需肥特点. 冬小麦生育期较长,从播种到种子成熟,在江南需要120~130天,黄河流域需要220~250天.冬小麦全生育期经历出苗、分蘖、返青、拔节、孕穗、抽穗、开花、灌浆至成熟几个时期.冬小麦是需肥较多的作物,每生产100千克小麦,约需从土壤中吸收氮(N)3千克,磷(P2O5)1千克和钾(K2O)3千克.小麦的各个生育期对养分的需求量是有差别的,越冬前需要的养分不多,大量吸收养分是从返青后开始的.冬小麦在返青以前植株生长量较小,吸收氮、磷、钾的数量较少.返青以后,随着植株地上部的迅速生长,叶面积不断增大,吸收养分数量随之显著增加,从拔节到开花这一阶段养分吸收率增长最快,对磷、钾的需求量较氮多,近2/3的磷、钾和1/3的氮是在这一时期吸收的.开花以后,麦株以很快的速度积累干物质,仍需吸收一定数量的氮素和少量的磷,钾素则停止吸收.  相似文献   

8.
五、钾肥宜早施,忌在作物生长后期追施 钾能从作物下部茎叶中转移到顶部幼嫩枝叶再利用,缺钾症较缺氮、缺磷症状表现晚,发现时往往已经较严重。因此,钾肥宜提前在作物苗期或拔节期追施或一次性作基肥施入,不宜在作物后期追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聚乙烯降解产物对小麦生长中期土壤养分、水分和pH值的影响,为以聚乙烯为原料的可降解地膜的推广提供依据.方法:用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5 000、3 000、2 000的聚乙烯粉末模拟聚乙烯降解产物,以0、7、35、70、140、350、700、1 050和1 400 g/m2土壤用量模拟聚乙烯残留量.盆栽试验,随机区组设计,6次重复.结果:各聚乙烯降解产物能提高土壤速效钾和水分含量;LLDPE降低土壤有机质含量,但增加碱解氮含量,其余降解产物具有相反作用;除相对分子质量为5 000的聚乙烯外,其余降解产物能提高有效磷含量.各聚乙烯残留量使土壤pH值明显降低,对土壤有机质、有效磷和水分含量多有增加作用;低残留量对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有增加作用,高残留量对碱解氮和速效钾有降低作用.结论:不同聚乙烯降解产物对土壤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和水分含量多有增加作用,对碱解氮含量多有降低作用.增加聚乙烯残留量可提高土壤有机质、有效磷和水分含量,高残留量降低土壤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祖厉河流域资源配置的分析:流域内土地面积大、土层较厚、表层土壤疏松、土肥容易流失;土壤呈微碱性,土壤养分氮少、磷缺、钾适中;祖厉河流域光照充足,辐射较强,但光能利用率低,提高太阳能利用率的潜力巨大;流域内气候温凉,山、川、塬热量差异较大,川区热量富足,山、塬区热量略欠;植物生长季节短,易发生冻害;祖厉河流域降水总...  相似文献   

11.
冬小麦管理要点和施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晨曦 《河南科技》2006,(12):44-44
1.冬小麦的需肥特点。 冬小麦生育期较长,从播种到种子成熟,在江南需要120~130天,黄河流域需要220~250天。冬小麦全生育期经历出苗、分蘖、返青、拔节、孕穗、抽穗、开花、灌浆至成熟几个时期。冬小麦是需肥较多的作物,每生产100千克小麦,约需从土壤中吸收氮(N)3千克,磷(P2O5)1千克和钾(K2O)3千克。小麦的各个生育期对养分的需求量是有差别的,越冬前需要的养分不多,大量吸收养分是从返青后开始的。冬小麦在返青以前植株生长量较小,吸收氮、磷、钾的数量较少。返青以后,随着植株地上部的迅速生长,叶面积不断增大,吸收养分数量随之显增加,  相似文献   

12.
为了明确北五味子在不同生长季内土壤肥力的变化,研究了其生长后土壤速效养分、微生物数量及五种酶活性的变化和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北五味子生长期内,有机质含量夏秋两季较高,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各季节无显著变化;细菌和真菌数量秋季较高,放线菌数量夏季较高;土壤过氧化物酶、蛋白酶和脲酶活性夏秋两季较高,过氧化氢酶、转化酶活性各季节无显著变化.相关分析表明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与速效磷含量显著负相关(P<0.05),与细菌数量显著正相关(P<0.05);转化酶活性与真菌数量极显著正相关(P<0.01).主成分分析表明碱解氮含量、速效磷含量、真菌数量、过氧化氢酶活性、蛋白酶活性和转化酶活性是五味子生长后维持土壤肥力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3.
如何施用磷肥刘淑新土壤中的磷一般不能满足作物需要,必须通过施肥来补充。但磷肥有它的特点,根据它的特点施,才能达到预期效果。早施:农作物的苗期吸收磷最快,要占生长期吸收总磷量的一半。若苗期缺磷,影响后期生长。即使后期再补施,也很难挽回苗期缺磷的损失,故...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究城区绿地生态系统中不同地面类型对树木凋落叶分解和养分归还的影响,采用凋落物分解袋法,用海口市城区常见的3种园林树木:羊蹄甲(Bauhinia blakeana)、小叶榕(Ficus microcarpa)、阴香(Cinnamomum burrnanni)的凋落叶在城区绿地常见的3种地面类型:草地、透空砖地面、水泥地面上进行3个月的分解实验.结果发现在不同地面类型上,相同树木凋落叶的分解速率和养分释放快慢的不同:在草地上凋落叶分解最快,在透空砖地和水泥地上凋落叶分解速率接近,但阴香在透空砖地上分解快于水泥地.凋落叶的氮元素和磷元素在草地上释放最快,其次是透空砖地,最慢是在水泥地上;钾元素的释放总的来说很快,但钾元素的释放快慢与地面类型相关性不强.草地最有利于凋落叶的分解和氮、磷养分归还土壤,透空砖地优于水泥地.  相似文献   

15.
大豆缺素症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缺氮大豆缺氮一般从下部叶片开始叶色变浅,呈浅绿色,以后逐渐变黄干枯,植株生长缓慢,分枝少.严重缺氮时,植株生长停止,叶片逐渐脱落.土壤板结、通透性较差,或苗期根系尚未形成等易缺氮.补氮主要是重施氮肥,特别是脊薄地,每亩应施足腐熟的农家肥2000~2500千克,苗期视苗情追施尿素3~5千克.花荚期缺氮时可亩追施尿素5~7千克.  相似文献   

16.
植物组织分析常常用于诊断蔬菜作物的营养缺乏和毒性状况.它也能用来指导对作物进行追肥. 组织分析比土壤分析的优越性在于可用来测定养分吸收的效率而不是养分利用的潜力.组织分析表明,植物从土壤中吸收了和正在吸收什么,而土壤分析仅能说明土壤中可  相似文献   

17.
2014年4月26日至28日在东北典型黑土区乌裕尔河流域进行样点采集,测定了3种不同作物类型下(大豆、玉米和水稻)土壤有机碳、有机碳密度、p H、铵态氮、硝态氮、容重和粒度机械组成的含量特征,比较分析不同作物类型下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不同作物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具有显著影响,土壤有机碳含量水稻玉米大豆,水稻土壤有机碳含量最高达13.1%;不同作物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影响不同;土壤有机碳密度与土壤有机碳含量在0.01水平显著正相关,土壤p H与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相关;土壤容重与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负相关,土壤铵态氮与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正相关;而土壤硝态氮与土壤有机碳含量无相关性;水稻土有机碳含量与土壤粒度机械组成相关性显著.  相似文献   

18.
<正> 几年来,我们用不同肥料对不同作物进行了叶面喷肥试验,对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均有良好效果。同时,又参考了其他有关资料,觉得叶面喷肥大有可为,值得推广。从目前情况看,农业生产发展速度很快,可是,作物缺肥现象还不能得到解决,不但作为主要营养元素的氮、磷、钾肥料严重不足,而且,作为植物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也已显短缺。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叶面喷肥来补充作物营养元素的不足,确是一种成本低,收益高、简单易行的措施。尤其是  相似文献   

19.
作物杆还田要配施氮肥董金丰董贵民作物秸杆还田,可以增加土壤有机物和无机物。这些被土壤中微生物分解后,增加土壤有机质和氮、磷、钾等多种营养元素。据测定每50公斤小麦秸秆还田后,可得40.8公斤有机质,肥分相当于硫酸铵1.2公斤,过磷酸钙0.6公斤,硫酸...  相似文献   

20.
西瓜配方施肥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冬梅 《河南科技》1997,(11):11-11
西瓜配方施肥新技术郑州市金水区农经委陈冬梅西瓜配方施肥是一项新的科学施肥技术,它是根据肥料田间试验结果、西瓜需肥规律、西瓜产量指标、品质指标、土壤养分含量、肥料养分含量等进行的氮、磷、钾、微量元素配比定量施肥方法。各地几年来的试验表明:西瓜实行配方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