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往的语文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是在教语文课本,很少站在学生生活的高度来审视教学活动,致使语文教学成了学生生活的一种负担.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走语文教学生活化的道路,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应该是语文教学的返朴归真.  相似文献   

2.
黄海珠 《科技知识动漫》2009,(24):153-153,106
生活是学生学习的源泉,让语文“回归生活”,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也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让语文教学返璞归真,语文教学须回归生活,在语文教学中联系和渗透学生的生活。文章就语文教学生活化方式提出了几点实践意见。  相似文献   

3.
以往的语文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是在教语文课本,很少站在学生生活的高度来审视教学活动,致使语文教学成了学生生活的一种负担。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走语文教学生活化的道路,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应该是语文教学的返朴归真。  相似文献   

4.
作文教学回归生活,应落实好"生活本源"的教学理念.教师要让学生走进大自然,培养他们健康的情感和良好的观察品质;让学生关注社会生活,扩大学生信息接受量;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鼓励学生自主表达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5.
林敏 《海峡科学》2014,(5):74-75
有一种观念认为,职专语文教学意义不大,语文教学要为专业课服务,语文学科的地位受到质疑.然而,忽视语文教学,其实就是忽视学生的思想和情感,最终得不偿失.语文教学要想重放光彩,就必须重视生活教育,培养人文情怀,回归生活,回归语文教学的本质.  相似文献   

6.
语文新课标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如何"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且能"表达真情实感"呢?本人进行了体验作文的实践与尝试.  相似文献   

7.
根据新课标提出的,重视语文的实践性,阐述了语文教学"生活化",学生生活"语文化"的意义.并结合语文教学实际从两大方面,对语文教学生活化、学生生活社会化进行了探索:走一走,留意生活,演一演,感受生活,做一做,还原生活;日常生活"语文化",学校生活"语文化",社会生活"语文化".语文教学改革就是要优化教学过程,使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因此,作为教师要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用科学的大语文现来统领语文教学,达到"语文即生活,生活即语"的境界,这就要求我们广大语文教师充分而巧妙地利用"生活"这本神奇的教科书,让孩子们结合生活识字、写作、理解课文、陶冶情操,感受到语文与生活原来互为外延,密切贴近,从而深深地爱上语文,获得知识与素养的双丰收.  相似文献   

9.
根据新课标提出的,重视语文的实践性,阐述了语文教学"生活化",学生生活"语文化"的意义.并结合语文教学实际从两大方面,对语文教学生活化、学生生活社会化进行了探索:走一走,留意生活,演一演,感受生活,做一做,还原生活;日常生活"语文化",学校生活"语文化",社会生活"语文化".语文教学改革就是要优化教学过程,使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0.
根据新课标提出的,重视语文的实践性,阐述了语文教学"生活化",学生生活"语文化"的意义.并结合语文教学实际从两大方面,对语文教学生活化、学生生活社会化进行了探索:走一走,留意生活,演一演,感受生活,做一做,还原生活;日常生活"语文化",学校生活"语文化",社会生活"语文化".语文教学改革就是要优化教学过程,使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1.
如何改变语文教学长期存在的少慢差费面貌?通过改进教学这一形式,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获取语文学习的必要知识和方法,完成某些范围的语文训练,特别是通过范文学习,让学生领悟文章思想脉络、精巧布局、精当用语、写作特色,这些都是必要的。不少地方对当前课堂教学还进行过许多有效的改革实验。然而,"骐骥一跃,志在千里",无千里之志则无千里之马,狭窄的课堂天地终难开扩学生眼界。语文教改的关键在于如何把狭窄的课堂教学引入社会实践与生活实践中,变"课堂语文"为"生活语文"的宗旨也正在把语文学习与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广泛的社会实践与生活实践中吸取生活素材与语文素材,提高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所以我们要树立生活是语文之源的教学观点,创造生活化的课堂模式,探索适宜的考试思路。  相似文献   

12.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打通与生活之间的壁垒,让语文回归生活,将语文植根生活,充实生活化教学资源,打造生活化课堂,开展生活化语文实践,是提高职教语文教学效率,促进职教语文教学健康、和谐发展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3.
针对语文教学人文性这一特点,对大学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素质的一个方面--自我回归与生活回归方面进行教学探讨,旨在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高中语文授课的重点之一是"诗意",这样能够是课堂增加活力。语文教学当中应该用"诗意"做中心,让学生勇于创新,不断探索,打造诗意般的学习与生活。本章重点阐述了怎样打造语文教学里的"诗意课堂"。以学生诗意的启发为重点,同一时间注意教师的有效引导。  相似文献   

15.
语文来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是学习语文的终极目的。但语文的学习又是枯燥无味的。实践表明寻找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实例,有目的地将语文问题提炼出来,再将语文知识回归生活,既能让学生感受生活化的语文,增强学生生活中的语文意识,又有利于发掘每个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这无疑是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积极性的“活力源泉”。  相似文献   

16.
"生活是学习语文的大课堂,是语文之源,要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短信是语文生活之花,要让短信成为点缓语文生活中最美丽的花,使生活更精彩.本文运用实例,着重从手机短信的背景与特点来阐述手机短信写作技巧与发展前景,望对"短信一族",尤其是高考学子在语言表述的运用上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王瑞霞 《科技资讯》2008,(1):124-124
语文在生活中应用广泛,要让学生学好语文,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关键的是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学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要让他们参与到语文教学中,切实感受到语文的魅力。  相似文献   

18.
荷兰数学教育家汉斯·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来源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用于现实.教学过程应该帮助学生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把数学问题和实际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让生活走进数学,让数学服务人生,让数学回归生活.  相似文献   

19.
生活离不开艺术,教学需要艺术,语文教学尤其要用艺术的手段实施教学.语文教学的内涵启迪着我们运用教学艺术的思维,让我们面向学生,调动各种教学手段,引领学生走出自己独特的教学艺术之路.  相似文献   

20.
目前,现代多媒体手段已经进入学校、用于教学,成为广大教师必不可少的教学媒体,在语文教学中利用好多媒体手段,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多种语文能力,进而全面提高教学效率,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现代的语文姓什么?我想,语文应该是"百家姓",只要是有用的尽为我用,因为学语文的前提就是要有用,再者是有趣、有效.因此,要营造一个现代化的语文课堂,在语文教学中注入时代的活水,让学生正向反向,横向纵向地辐射,汲取信息,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让其无以伦比的"魔力"在语文学习中尽情地、适时地绽放,这是我们为人师者应该铭记和实践的一条教育真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