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氧化石墨烯为吸附剂, 建立一种固相萃取方法, 从花旗参茶饮料中萃取氟氯氰菊酯、 七氟菊酯、 氯戊菊酯、 氯菊酯和联苯菊酯5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 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萃取条件进行优化, 考察氧化石墨烯用量、 洗脱剂种类、 洗脱剂体积和萃取时间对萃取效果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最佳萃取条件下,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富集效果较好, 氟氯氰菊酯、 七氟菊酯、 氯戊菊酯、 氯菊酯和联苯菊酯的回收率分别为10598%,6593%,105.17%,93.69%,89.46%.  相似文献   

2.
中西杀灭菊酯(S5602)和中西除虫菊酯(S5439)是上海第14制药厂试产的两种拟除虫菊酯类新型杀虫剂。它具有杀虫谱广、用量小、对人畜毒性低等优点。为了全面评价农药中西杀灭菊酯和中西除虫菊酯的安全性,我们进行了小白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的畸变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小白鼠的给药剂量在1/10LD50以下,染色体畸变细胞率很低(0.57%~0.67%)和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这从细胞遗传学效应上证明了中西杀灭菊酯和中西除虫菊酯确是毒性较低的农药。  相似文献   

3.
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蔬菜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自制的弗罗里硅土固相萃取柱用于蔬菜中拟除虫菊酯农药残留的研究,建立了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SPE-HPLC)同时测定蔬菜中甲氰菊酯、三氟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氰戊菊酯和氯菊酯农药残留的方法,测定了4种蔬菜样品,平均回收率分别为卷心菜80.7%~106.2%,花菜80.5%~102.6%,红萝卜63.0%~109.3%,青椒74.9%~109.0%,相对标准偏差≤14.5%.  相似文献   

4.
溴氟菊酯     
溴氟菊酯是我国在国际上首先创制的一个新型结构的拟除虫菊酯类的农药新品种。按国家规定做了完整的药效、毒性、残留抗性等生物试验,并经国家权威单位检测认定。经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在全国8省7种农作物、33种害虫的5年大田试验,证明溴氟菊酯药效超过灭扫利、尼索郎、双甲脒、三氯杀螨醇等,不仅具有突出的杀虫杀螨活性,且具有高效、  相似文献   

5.
中药中农药残留的研究现状及限量标准评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总结国内外农药残留研究及限量标准制定上的差距,概述中药中有机磷、有机氯、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量的检测方法研究,通过与国际上相比较,简单评述了中药农药面临的问题、发展的趋势与解决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水中多种有机氯及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对水质监测分析结果:有机氯农药的检测限0.001-0.003μg·mL^-1,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检测限0.008~0.02μg·mL^-,线性相关系数0.9978~0.9999。用石油醚-正已烷(3+1)提取,有机氯农药回收率94.2%-124.0%,相对标准偏差为3.27%。8.78%(n=5);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回收率95.2%-118.3%,相时标准偏差为5.70%~7.12%(n=5);方法用于水样品中农药残留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结合当前国内对常规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几种残留分析方法,提出了分光光度法使用的优缺点,针对其方法使用中的不足开发出分光光度法快速准确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8.
1—乙炔基胡椒醇及其菊酯的合成和生物活性徐宝峰,陈良(华东师范大学化学系上海200062)拟除虫菊酯是一类高效、低毒、低残留的仿生农药,现已在农业及家庭卫生上获得了广泛的使用,具有良好的效果。但有些品种已产生了一定的抗性,发展新的拟除虫菊酯品种是项很...  相似文献   

9.
含辛辣气味蔬菜的多种农药残留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含辛辣气味蔬菜中有机磷、有机氯和拟除虫菊酯类等多种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方法。采用微波处理技术和固相萃取技术对大蒜等含辛辣气味的蔬菜进行样品前处理,气相色谱检测。该方法用于多种农药残留同时检测,解决了含辛辣气味的蔬菜干扰严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一、引言拟除虫菊素是一类高效、低毒、低残毒的新农药,使用后不污染环境,从而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目前国外已有十多个品种投入工业生产。主要用于防治卫生害虫、仓库害虫和农业害虫。(±)一顺、反除虫菊酸乙酯是合成丙烯菊酯(Allethrin)、胺菊酯(Phthalthrin)、苄呋菊酯(Rermethrin)、炔呋菊酯(Prothrin)、甲基炔呋菊酯(Proparthrin)等拟除虫菊  相似文献   

11.
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建立一种测定有机亚麻中有机磷农药(敌敌畏、马拉硫磷、杀虫畏、杀螟硫磷),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氰戊菊酯)的方法,并对样品前处理作了一定的讨论。结果表明,采用程序升温,所测定的4种有机磷农药和3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得到了很好的分离,且方法快速、灵敏,完全符合实际应用需要。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介绍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蔬菜中常用的10种农药(有机磷、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类、除草剂及杀菌剂5类)残留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以选择离子检测方式(SIM),优化色谱条件使分析时间控制在20 min以内,同时方法检出限达到0.009~0.078 mg/kg,能满足多残留农残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汪伟明 《科技信息》2007,(20):50-51
拟除虫菊酯是一类重要的合成杀虫剂,具有高效、广谱、低毒和能生物降解等特性。我国对于该类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使用相对较晚,但目前已具有系统研究开发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能力并已成为生产菊酯类农药的大国之一。同时该类环境相容性较好的农药将在我国高毒农药品种替代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简要综述了拟除虫菊酯的研究历史、人工修饰、杀虫的分子机理和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拟除虫菊酯对水环境的危害,为制订安全的水质标准提供理论依据,研究7种常见拟除虫菊酯对4种鱼类、水蚤和藻类的毒性,结果表明:拟除虫菊酯对所有试验生物均属剧毒,其中水蚤最为敏感,藻类较不敏感,而鱼类(除泥鳅)的敏感性相近.α-氰基和卤族元素会增加拟除是菊酯对水生生物的毒怀,由于发药商品中性含液剂二甲苯的毒性比试验中农药原药所用济剂丙酮的毒性高,因此农药商品中助溶剂的毒性应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农产品的安全卫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单一菊酯类杀虫剂残留的测定方法已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因此,建立农产品中多种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残留量的测定方法十分必要.本文采用GC-MS,对蔬菜中多种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残留量同时测定进行了研究,不但重现性好、回收率高,而且氰戊菊酯、高效氯氰菊酯的同分异构体得到了较好的分离.  相似文献   

16.
杨挺  朱勇  赵健 《科技资讯》2006,(7):231-231
本文研究了果蔬清洗剂对蔬菜、果品残留农药、重金属的清除效果。结果表明:果蔬洗涤剂对蔬菜上的农药和重金属均看比较好的清洗作用,对有机磷农药,除虫菊酯类农药,铅,镉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9.1%:70.6%,93.5%,92.1%以上。  相似文献   

17.
<正> 前言二氯苯醚菊酯是国际上正在研究和发展的一种新型高效低毒农药。它是Elliott 等人于1973年首先公开发表的一种新拟除虫菊酯。国外最早得代号叫NRDC—143,其公得名称有Permethrin、Matadan 等。国内又称苄氯菊酯、除虫精。  相似文献   

18.
采用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法,研究了丙烯菊酯和胺菊酯与单双链DNA、鸟嘌呤及鸟嘌呤核苷之间的相互作用.拟除虫菊酯农药可使DNA溶液的吸收光谱出现减色效应,但最大吸收波长无明显位移;不同浓度的DNA可导致农药荧光猝灭.还分别考察了离子强度、KI对农药-DNA体系的影响及农药对中性红-DNA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丙烯菊酯与ssDNA之间存在静电和沟槽两种作用方式,而胺菊酯与ssDNA之间主要是静电作用.鸟嘌呤和鸟嘌呤核苷与农药作用的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表明,它们与农药之间主要以氢键相互作用,且鸟嘌呤核苷与农药的作用比鸟嘌呤与农药的作用要强.  相似文献   

19.
张文  闫君  陈婷  张新中  张兰 《甘肃科技》2016,(21):144-148
本试验采用食品安全指数和农药残留风险系数法评估甘肃省3个城市春季的蔬菜、水果中16种农药残留风险。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采用多离子监测模式(MRM)对16种农药进行测定。结果显示:甘肃省3个城市春季蔬菜、水果的农药残留不合格率较低,检出率高的农药种类主要为腐霉利、毒死蜱、氯氟氰菊酯和高效氯氟氰菊酯、氯氰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叶菜类蔬菜因毒死蜱、氯氰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存在不合格,安全指数值大于1,存在一定的风险;其它蔬菜、水果种类的农药残留安全指数值均小于1,表明所检测的29类蔬菜、水果的安全状态均为可以接受。16种农药中毒死蜱、腐霉利、氯氰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属于中度风险。为市场监管和抽检监测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2,2-二甲基-3-异丁烯基环丙基羧酸对甲氧基苄酯(简称甲苄菊酯或甲醚菊酯)是一种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1974年日本松尾浩首次发表了该化合物的合成之后,国内也对其进行了合成,生物测试等方面的工作。甲苄菊酯的挥发性接近烯丙菊酯,具有一定的杀虫工作,对人畜低毒,且结构较为简单,容易合成,因此适用于作卫生害虫杀虫剂。目前国内已有批量生产。由于甲苄菊酯的菊酸部分有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